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枣麦复合系统中冬小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宝驹 李隆 +2 位作者 李鲁华 张伟 甘雅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4,共4页
在冬小麦成熟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冬小麦及与3、5年生枣树问作的冬小麦根样,利用Win—SURFER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分析,同时进行冬小麦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比单作冬小麦,间作冬小麦... 在冬小麦成熟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冬小麦及与3、5年生枣树问作的冬小麦根样,利用Win—SURFER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分析,同时进行冬小麦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比单作冬小麦,间作冬小麦的产量(P=0.0003)和地上部生物量(P=0.001)均显著下降。间作和单作冬小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与3、5年生红枣问作的冬小麦20—60enl土层的根长密度值比单作冬小麦20~60cm土层的根长密度值分别减少了30.1%、46.2%:与3、5年生红枣间作的冬小麦20~40cm土层的根表面积密度值比单作冬小麦20~40cm土层的根表面积密度值分别减少了18.7%、31.3%。间作冬小麦根系与枣树的根系在20~60cm土层中生态位重叠,导致物种间根系竞争。5年生枣树较3年生枣树对间作冬小麦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的变化和分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冬小麦 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枣麦间作系统中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宝驹 李隆 +2 位作者 李鲁华 张伟 甘雅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3,共7页
在和田地区的冬小麦成熟期和枣树扬花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小麦、单作5a生枣树、枣麦间作系统根样,利用Win-SURFER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析,并在小麦和枣树成熟阶段进行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测定,通过土地... 在和田地区的冬小麦成熟期和枣树扬花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小麦、单作5a生枣树、枣麦间作系统根样,利用Win-SURFER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析,并在小麦和枣树成熟阶段进行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测定,通过土地当量比进行间作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枣麦间作系统枣树和小麦的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下降。枣麦间作系统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土地当量比(1.383和1.322)均大于1,相比相应单作模式,有较高的总产量和土地利用效率。间作条件下的小麦和枣树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单作相应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小。间作小麦20~60cm土层根长密度值比单作小麦相应土层根长密度值减少46.2%;间作红枣20~60cm土层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比单作红枣相应土层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减少34.5%和31.2%。5a生枣树与小麦根系在20~60cm土层生态位重叠,促使间作小麦和间作枣树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麦间作系统 土地当量比(LER) 长密度(RLD) 根表面积密度(RS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锦鸡儿细根表面积密度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响应 被引量:19
3
作者 高玉寒 姚云峰 +4 位作者 郭月峰 赵文昊 温健 杨阳 祁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6-142,共7页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细根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关系,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10 a生柠条锦鸡儿细根为研究对象,对细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对柠条锦鸡儿细根和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细根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关系,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10 a生柠条锦鸡儿细根为研究对象,对细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对柠条锦鸡儿细根和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垂直和水平土层方向各标准地柠条锦鸡儿细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65(P<0.01)。经回归分析建立柠条锦鸡儿细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R^2=0.84,P<0.01)。撂荒地土壤含水率比柠条地高71%,研究区柠条地出现至少200 cm的土壤干层,部分土层接近凋萎湿度,柠条生长受阻。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区人工柠条林的栽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建设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模型 根表面积密度 柠条锦鸡儿 土壤干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法测定针叶树的根表面积
4
作者 A.KOPPEL A.JAENES +1 位作者 K.LOHMUS 吴延熊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8-79,共2页
引言在树根的各种生态生理功能的研究中(如根呼吸和水分吸收),有必要测定根的表面积。众多用于测定根表面积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组。
关键词 针叶树 根表面积 测定 泡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英杰 刘向峰 +2 位作者 张强 王来贵 郝国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5-152,共8页
[目的]揭示当地排土场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阐明预测草本植物根系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优指标,并得出草本植物根系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佳径级,为排土场生态修复植物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地点,... [目的]揭示当地排土场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阐明预测草本植物根系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优指标,并得出草本植物根系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佳径级,为排土场生态修复植物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方法]以海州露天矿排土场为研究地点,以轴根型紫花地丁、根蘖型苦荬菜和根茎型水麦冬为研究对象,采用图片像素换算法量化3种根系在不同土层深度范围内的根系分布特征;并结合渗透试验获取3种草本植物原状根土复合体的渗透参数,进而探究了根土复合体根系分布参数与渗透参数的关系。[结果]3种草本植物均能提升土壤的渗透性能,轴根型、根茎型和根蘖型根土复合体的初始入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速率、渗透总量相较于素土分别提升82.23%~254.99%,85.59%~307.63%,72.02%~325.91%,62.93%~246.98%。3种草本植物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与根土复合体的渗透参数均呈现线性相关,根表面积密度的相关性强于根长密度。3种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增强作用主要归功于0.5 mm<D≤1.5 mm径级,它们均存在提升土壤渗透性的最佳径级。[结论]草本植物根系能够提升土壤渗透性,根表面积密度是最佳预测指标,且不同根系均存在最佳径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类型 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土壤渗透性 土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氮对晋西南旱区玉米根系生长及其生理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费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3,共10页
为探究玉米根系分布、生理活性及产量和品质对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氮的响应,于2021—2022年在山西省西南部旱区,以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设置当地农户施氮量(210 kg·hm^(-2),N1)、有机肥替代15%化学氮肥(施入化学氮178.5 kg·hm^(-... 为探究玉米根系分布、生理活性及产量和品质对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氮的响应,于2021—2022年在山西省西南部旱区,以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设置当地农户施氮量(210 kg·hm^(-2),N1)、有机肥替代15%化学氮肥(施入化学氮178.5 kg·hm^(-2),N2)、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施入化学氮147 kg·hm^(-2),N3)、有机肥替代45%化学氮肥(施入化学氮115.5 kg·hm^(-2),N4)处理,有机肥施用量根据替代比例计算。通过测定玉米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分布、根系生长特性、根系生理活性及籽粒产量和品质,探究不同比例的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水分、根系生长和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收获期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提高了40~80 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尤其在N3处理下,40~60 cm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比其他处理平均高出11.3%~22.6%;有机替代增加了0~40 cm土层中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其中,N3处理下的根干重较其他处理提高了6.4%~20.6%;此外,有机替代还通过提高根系活力和氮代谢酶活性促进水肥吸收利用,尤其是0~40 cm土层的根表面积、20~60 cm的根系活力以及氮代谢酶活性的提高对产量产生了正向效应,N3处理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4.4%~9.3%、3.3%~12.7%和7.4%~22.4%。因此,在晋西南旱地玉米种植区,推荐将30%的无机氮替换为有机肥,该有机替代比例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的贮水能力,还通过提高根系生长和根系的生理活性促进水肥吸收利用,提高籽粒产量和品质,这对该地区的玉米可持续性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有机替代 根表面积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坡草本植物的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03
7
作者 李建兴 何丙辉 +3 位作者 谌芸 黄茹 陶俊 田太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4-152,共9页
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植被构建的边坡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该文以裸地为对照,应用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Nash)、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狗牙根(Cynodon d... 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植被构建的边坡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该文以裸地为对照,应用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Nash)、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 Per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4种护坡草本的根系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香根草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显著大于其他草本;各草本类型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及根重密度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递减,但随深度的增加,不同草本类型的差异逐步缩小;不同草本类型土壤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大小均为:香根草>百喜草>紫花苜蓿>狗牙根>裸地,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增大,土壤内摩擦角φ呈显著的对数增长,土壤粘聚力c呈显著的线性增长,且与直径D≤5mm不同径级的根系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对于裸地而言,4种草本均能显著增强土壤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且根系对土壤内摩擦角φ的提高程度大于土壤粘聚力c;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尤其是直径D≤5mm径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能很好的表征土壤的抗剪强度,可作为评估土壤抗剪强度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 剪切强度 护坡植物 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剪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水分生态区刺槐细根垂直分布的差异 被引量:46
8
作者 赵忠 成向荣 +2 位作者 薛文鹏 王迪海 袁志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共7页
以生长在陕西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安塞县和半湿润气候区长武县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获取根样,研究不同气候区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地刺槐细根分布差异较大,安塞县刺槐细根平均分布深度为250cm,长武为200cm... 以生长在陕西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安塞县和半湿润气候区长武县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获取根样,研究不同气候区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地刺槐细根分布差异较大,安塞县刺槐细根平均分布深度为250cm,长武为200cm;安塞阴、阳坡立地上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值分别是长武的5.06和8.29倍。无论是在阴坡还是阳坡立地上,安塞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值均在土壤表层0~20cm处达到最大值,且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小;长武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值峰值出现在较深的土层,阴、阳坡均在60cm左右。安塞刺槐细根约80%分布于0~150cm土层中,长武集中在0~100cm土层。此外,两地刺槐细根表面积特征值阴坡大于阳坡。水分条件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模型S=AhB(C+Dh+Eh2+Fh3)可以较好地拟合两地刺槐细根的垂直分布特征,安塞县不同立地的拟合决定系数R2均在0.94以上,长武县在0.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刺槐 根表面积 垂直分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8
9
作者 单立山 李毅 +5 位作者 段雅楠 耿东梅 李真银 张荣 段桂芳 Жигунов Анатол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8-1205,共8页
为探讨干旱与半干旱区受损红砂种群幼苗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红砂幼苗在充分灌溉(FI)、适度灌溉(MI)、干旱处理(DT)3个水分处理下根系形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红砂幼苗根系形态因水分条件和... 为探讨干旱与半干旱区受损红砂种群幼苗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红砂幼苗在充分灌溉(FI)、适度灌溉(MI)、干旱处理(DT)3个水分处理下根系形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红砂幼苗根系形态因水分条件和根序的不同而各异;随灌溉量的减少红砂幼苗根系直径和根体积均表现为FI>MI>DT,但干旱处理促进了根系的伸长生长和比表面积和比根长增加,根系形态的可塑性是红砂幼苗获取水分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策略之一。(2)随根序的升高,各处理水平下红砂幼苗根长、比根长均显著减少,而其根直径和体积却显著增加,表明红砂幼苗根系内部具有高度的形态异质性。(3)与FI处理相比,MI和DT处理下红砂幼苗根系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0.00%、19.23%,但MI和DT处理却显著降低了红砂幼苗地上生物量,特别是叶片生物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降低了62.15%、83.28%,导致根冠比随灌溉量的减少而逐渐增加。(4)干旱处理显著提高了红砂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认为,在灌溉量减少的情况下,红砂幼苗可通过根长、根系表面积和体积、直径等形态变化来优化其空间分布构型,以调节植株对水分的利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 根表面积 表面积 系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胡杨克隆繁殖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构型 被引量:34
10
作者 黄晶晶 井家林 +4 位作者 曹德昌 张楠 李景文 夏延国 吕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331-4342,共12页
以中龄林和成熟林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剖面和根窗的方法,研究胡杨繁殖根系分布、根系构型,以及胡杨根蘖与繁殖根系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根(d<2 mm)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函数分布;(2)中龄林细根... 以中龄林和成熟林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剖面和根窗的方法,研究胡杨繁殖根系分布、根系构型,以及胡杨根蘖与繁殖根系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根(d<2 mm)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函数分布;(2)中龄林细根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0—90 cm各层都是显著大于成熟林的对应指标(P<0.05),成熟林的中等粗根(5 mm<d<20mm)、粗根(20 mm<d)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在深层(70—90 cm)和中浅层(40—50 cm)都显著大于中龄林的对应指标(P<0.05);(3)在中龄林中,根表面积、根分枝数、根分形维数及平均分枝角度是分析根系构型的主成分因子,而在成熟林中,根体积、根分枝数及平均分枝角度是分析根系构型的主成分因子;根系各径级的主成分分析显示1—2 mm各个径级对根系表面积和根体积影响显著;(4)两种林龄繁殖根系上的不定芽及分蘖株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种林龄的一级侧根数、分枝角度亦无显著差异(P>0.05);(5)对比两种林龄不同根序上的根蘖芽发现,二级根上不定芽个数均是同组一级根上不定芽个数的3—4倍;基于以上对胡杨根系的功能权衡的分析,得出:细根对胡杨根系构型有重要的影响,在胡杨根系功能权衡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系分布 系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盐碱对紫花苜蓿苗期根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5
11
作者 张晓磊 刘晓静 +2 位作者 齐敏兴 刘艳楠 蒯佳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0-346,共7页
为研究紫花苜蓿根系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探索紫花苜蓿对混合盐碱的适应特点,为紫花苜蓿在盐碱地的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甘农三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及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按... 为研究紫花苜蓿根系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探索紫花苜蓿对混合盐碱的适应特点,为紫花苜蓿在盐碱地的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甘农三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及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成为A(NaCl∶Na2SO4=1∶1)、B(NaCl∶NaHCO3=1∶1)、C(NaCl∶Na2SO4∶NaHCO3∶Na2CO3=1∶1∶1∶1)、D(Na2SO4∶Na2CO3=1∶1)、E(NaHCO3∶Na2CO3=1∶1)5种混合盐,分别以25 mmol.L 1、50 mmol.L 1、100 mmol.L 1、150 mmol.L 14种盐浓度,模拟出20种盐度和碱度各不相同的混合盐碱条件对紫花苜蓿幼苗进行处理,测定了根系总长度、根系平均直径、根表面积、根尖数等指标,以了解紫花苜蓿根系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盐浓度为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主要因素。混合盐碱对根尖数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负效应,对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混合盐浓度的升高,根系总长度、根表面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A、B处理的根长分别在盐浓度为25 mmol.L 1和50 mmol.L 1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0 mmol.L 1)增加50.7%和37.9%,而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盐浓度达到150 mmol.L 1时,A、B、C、D、E的根系总长度分别比对照减少26.6%、37.7%、51.6%、37.0%和55.7%,差异显著。A、C、D组处理下仅在25 mmol.L 1时,根表面积显著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21.1%、43.4%和12.7%;在浓度为150 mmol.L 1时,E处理下根表面积显著减小,比对照减少49.6%。表明低浓度混合盐碱对紫花苜蓿根系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浓度胁迫下抑制根系的生长;在高盐浓度下随着碱性盐比例的增加,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混合盐碱胁迫 系长度 根表面积 尖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坡草本植物的根系特征及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99
12
作者 李建兴 何丙辉 谌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5-1544,共10页
为明确三峡库区植被边坡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渗透性之间的关系,以裸地为对照,应用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Nash)、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 为明确三峡库区植被边坡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渗透性之间的关系,以裸地为对照,应用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对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Nash)、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等4种护坡草本的根系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和香根草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显著大于狗牙根和百喜草;(2)不同草本类型和同一草本不同土层之间土壤渗透性存在较大差异,且各草本土壤渗透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对于裸地而言,4种草本均能显著增强土壤渗透性,其土壤渗透性优劣表现为:香根草>紫花苜蓿>百喜草>狗牙根;(3)土壤的初始入渗率、稳渗率、平均渗透率和渗透总量等各参数均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增大而增强,且与直径介于0.5—5 mm不同径级的根系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故根系对土壤渗透性的增强作用主要归功于0.5—5 mm径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4)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对考斯加科夫入渗模型参数K和a有较大影响,随着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的增加,表征土壤初始入渗率的K值逐渐增大,而表征入渗能力衰减的参数a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土壤渗透性 土壤入渗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几种耐水淹植物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增强效应 被引量:38
13
作者 徐少君 曾波 +1 位作者 类淑桐 苏晓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0-167,共8页
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岸生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之间的关系,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Nakai)、牛鞭草(Hemarthri... 为明确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岸生植物物种根系特征与土壤抗水蚀之间的关系,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Nakai)、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L.f.)R.Br.)、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L.)、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等6种耐水淹植物根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根钻(Eijkelkamp agrisearch equipmentmodel 15.01)在野外直接取样的方法,获取了含有目标物种根系的土柱试验样品,采用改进的抗崩解装置测量土壤的水蚀速率,计算了这6种植物根系对土壤的抗水蚀增强系数,并使用根系分析系统(WinRHIZO Pro.2004c)对根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空心莲子草、荻、香附子和狗牙根的根冠比均值较大,野古草、荻具有较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含有根系的土壤水蚀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空心莲子草、荻、野古草的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物种;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均与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根系径级中D≤2 mm的根系与土壤抗水蚀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抗水蚀增强系数与D≤2 mm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积密度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6物种均能显著增强土壤的抗水蚀能力,空心莲子草、荻、野古草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能很好地表征土壤的抗水蚀能力,尤其是D≤2 mm或D≤0.5 mm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表积密度,可以作为表征土壤抗水蚀能力的最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耐水淹植物 土壤抗水蚀 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代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对细根分布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雷 项文化 +2 位作者 田大伦 赵仲辉 陈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5,共5页
以2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杉木细根的生长分布情况及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第2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主要分布在0~30cm土壤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杉木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土壤层次间差异显著,随土壤... 以2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杉木细根的生长分布情况及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第2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主要分布在0~30cm土壤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杉木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土壤层次间差异显著,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主要分布在0~15cm的表层土壤中,占总量的50.35%,15~30cm层占30.04%,30~45cm层占19.61%;细根表面积在不同层次土壤间差异不显著,主要分布在0~30cm层中,为2.86m2·m^-3,占总量的79.88%;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杉木细根比根长增加不明显;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杉木细根生物量、比根长和根表面积密度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全氮含量与杉木细根生物量和根表面积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细根比根长存在不太明显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第2代杉木人工林 生物量 根表面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风沙区根系强化抗冲性土体构型的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强 刘国彬 +3 位作者 张正 马春艳 白芸 张晨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04,共6页
为了探明黄土风沙区根系网络串连、根土黏结及生物化学作用对于创造抗冲性土体构型的相对重要性,以沙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含根土壤、无根土壤及模拟根系土壤冲刷试验,分析了根系固土总效应、物理固结效应及生物化学效应等参数。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黄土风沙区根系网络串连、根土黏结及生物化学作用对于创造抗冲性土体构型的相对重要性,以沙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含根土壤、无根土壤及模拟根系土壤冲刷试验,分析了根系固土总效应、物理固结效应及生物化学效应等参数。结果表明:物理固结效应在根系总效应中的贡献值平均为70.9%;与苜蓿密度90株/m^2相比,物理固结效应在处理360株/m^2中增加了6.8%;在物理固结效应中,根系串连作用较为关键,平均占比78.2%;根系物理固结效应与根表面积密度在极显著水平(P<0.01)上呈指数递增函数关系。植物根系物理固结效应是强化沙黄土抗冲性土体构型的主要表现形式,且根表面积密度可较好地反映根系固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 根表面积密度 固土效应 沙黄土 黄土风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根系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万海霞 蔡进军 +5 位作者 郭永忠 马璠 许浩 韩新生 王月玲 董立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9-156,163,共9页
为揭示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几种典型草本根系分布特征,采用根钻法和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草本(百里香、星毛委陵菜、猪毛蒿、长芒草)整根特点、0-30 cm土层分布特征以及表层根-土结合体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各草本根系除... 为揭示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几种典型草本根系分布特征,采用根钻法和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草本(百里香、星毛委陵菜、猪毛蒿、长芒草)整根特点、0-30 cm土层分布特征以及表层根-土结合体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各草本根系除长芒草外,大部分具有发达的侧根,细根绝大部分位于土壤浅层。(2)4种草本0-30 cm土层根长密度为2.38~23.56 mm/cm^3,各径级根以≤0.5 mm根最大,占总根长密度的73.4%~86.4%。根表面积密度为2.65~28.83 mm^2/cm^3,百里香以≤0.5 mm根,猪毛蒿以2~3.5 mm根最大,其余草本各级根分布相对均匀。根体积密度为0.61~49.36 mm^3/cm^3,各径级根百里香以2~3.5 mm根,猪毛蒿以0.5~1 mm根最大,其他草本数值很小。随根径增加各草本的根长密度降低,根体积密度先增后降。(3)草本根长密度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88.3%~100%),根表面积密度百里香、星毛委陵菜集中在0-10 cm(81.3%~99.3%),长芒草、猪毛蒿集中在0-20 cm(90.9%~100%),两个参数值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根土结合体定量分析认为,百里香、星毛委陵菜、长芒草3种草本固结表层土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草本 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土结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龄期红枣吸收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婵婵 李宏 +1 位作者 郭光华 张志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幼龄期(3cm地径)红枣吸收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为干旱区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WinRHIZO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漫灌条件下有效吸收根(根径<2mm)的空间分布特征... 【目的】研究新疆阿克苏地区幼龄期(3cm地径)红枣吸收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为干旱区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WinRHIZO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分析漫灌条件下有效吸收根(根径<2mm)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在水平方向上,幼龄期红枣根长密度呈抛物线型分布,93.09%以上根系分布在距树干水平距离0~150cm处,分布密集区为0~50cm,最大值出现在0~25cm;在垂直方向上,幼龄期红枣根长密度呈指数型分布,94.07%以上的根系分布在土层深度0~50cm处,根系分布密集区为0~20cm,最大值出现在10~20cm。【结论】距离树干水平距离0~150cm和垂直方向0~50cm的土层是幼龄期红枣根系分布较密集的区域,也是田间水肥管理的重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吸收 长密度 根表面积 系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土区香根草不同径级的根系特征与培肥效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谌芸 何丙辉 +1 位作者 练彩霞 刘志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7-197,共11页
为探讨水土保持先锋物种香根草的培肥效应及其与各径级根系指标间的关系,以裸地为对照,定期分0~10cm,10~20cm,20~30cm 土层采集土壤和根系样品,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全量和速效养分,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 为探讨水土保持先锋物种香根草的培肥效应及其与各径级根系指标间的关系,以裸地为对照,定期分0~10cm,10~20cm,20~30cm 土层采集土壤和根系样品,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全量和速效养分,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分10个径级测定根系参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结果表明:香根草的培肥效应主要体现在有机质上,且此效应随香根草定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次是全氮,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则出现亏损;香根草小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均表现出明显的土壤养分表聚现象,在0~10cm 土层的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土层的(P〈0.05);0.00mm〈d≤2.00 mm(犱为根系直径)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根径范围,该范围内所有径级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尤其是径级0.00mm〈d≤0.50mm,其次是径级1.50mm〈d≤2.00 mm;d=2.00 mm 和d=4.50 mm 是重要分界线,当0.00mm〈d≤2.00mm 时,香根草各径级的所有根系指标在土层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且与土层深度极显著负相关,其中0.50mm〈d≤1.00mm 径级的相关系数值最大,当2.00mm〈d≤4.50mm 时土壤养分与所有径级的根系指标均无显著性相关;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体积密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0~10cm 土层,且根长密度在年际间、土层间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根表面积 体积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龄期枣树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宏 郭光华 +3 位作者 郑朝晖 杨婵婵 王真真 张志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08-1613,共6页
通过对成龄期枣树根系进行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枣树田间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对漫灌条件下成龄期枣树吸收根(根径<2mm)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在水平... 通过对成龄期枣树根系进行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枣树田间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对漫灌条件下成龄期枣树吸收根(根径<2mm)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在水平方向上(0~475 cm)随着树干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水平距离0~250 cm以内的区域是根系分布的主要区域;在垂直方向上(0~160 cm)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竖直方向0~110 cm以内的土层是根系分布的主要区域。水平距离0~250 cm以内、竖直方向0~110 cm以内土层是枣树田间水肥管理的重要区域,土壤质地条件是影响根系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吸收 空间分布 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宏 程平 +2 位作者 郑朝晖 郭光华 杨婵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04,共8页
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对漫灌条件下盛果期库尔勒香梨吸收根(d<2mm)和输导根(d≥2mm)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树干0~100cm的0~130cm土层根系分布比较密集,吸收根的水平分布范围... 采用剖面挖掘和分层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对漫灌条件下盛果期库尔勒香梨吸收根(d<2mm)和输导根(d≥2mm)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距离树干0~100cm的0~130cm土层根系分布比较密集,吸收根的水平分布范围比输导根宽25~50cm,垂直分布深10cm左右。根系在水平方向上(0~400cm)随着距树干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最值出现在0~25cm和25~50cm处;在垂直方向上(0~130cm)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吸收根表现出"单峰型"的规律,最大值出现在80~90cm处,而输导根则表现出"双峰型"的规律,最值出现在20~30cm和80~90cm处。距树干0~275cm的0~90cm土层是香梨田间水肥管理的重要区域,土壤质地条件是影响根系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吸收 输导 空间分布 长密度 根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