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素对甜瓜幼苗根系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廉华 谢秀芳 +4 位作者 李欣 黄超 李莹 李雪微 马光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32-1639,共8页
为研究磷素对甜瓜幼苗根系形成的生理机制,本试验在现代化温室条件下,以金妃甜瓜为材料,采用基质培养方法,设置了5个磷素处理水平(分别为0.3、0.6、0.9、1.2、1.5 mmol·L^-1),测定甜瓜根系鲜重、干重、根体积、根系活力、蛋白质... 为研究磷素对甜瓜幼苗根系形成的生理机制,本试验在现代化温室条件下,以金妃甜瓜为材料,采用基质培养方法,设置了5个磷素处理水平(分别为0.3、0.6、0.9、1.2、1.5 mmol·L^-1),测定甜瓜根系鲜重、干重、根体积、根系活力、蛋白质、硝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适宜磷素用量(即0.9-1.2 mmol·L^-1)时,对幼苗根系生长促进作用最强,可以显著增加根系鲜重、根系干重和根体积,提高根系活力、硝态氮和蛋白质含量,增强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而当磷素用量低于0.6 mmol·L^-1或高于1.5 mmol·L^-1时,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通过研究磷素营养对甜瓜幼苗生长过程中根系形态变化、物质积累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磷素对甜瓜幼苗根系形成的作用效应,为甜瓜生产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为甜瓜壮苗培育、高产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素 甜瓜 根系形成 生理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香蕉幼苗根系生长分析动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寅虎 李芹 +8 位作者 张光勇 刘学敏 杨绍琼 邓成菊 高梅 陈伟强 李伟 杜浩 李宗锴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5,10,共6页
以椰糠、混合基质(体积比珍珠岩∶泥炭=4∶1)、复合生物菌剂、红壤土为基质,对‘红研一号’香蕉组培苗进行营养杯栽培试验。通过测定和分析幼苗的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成的动态影响,筛选出最适合的栽培基质。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栽培的香... 以椰糠、混合基质(体积比珍珠岩∶泥炭=4∶1)、复合生物菌剂、红壤土为基质,对‘红研一号’香蕉组培苗进行营养杯栽培试验。通过测定和分析幼苗的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成的动态影响,筛选出最适合的栽培基质。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栽培的香蕉幼苗在叶片数、叶片宽、叶面积、假茎粗、假茎高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对比其他栽培基质处理可缩短7 d左右的育苗时间。第35 d后,香蕉组培苗的生长状况均表现为混合基质>椰糠>红壤土>复合生物菌剂;在根系形成影响的过程中,第7 d后,混合基质和椰糠在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方面一直优于对照;但在21 d后,复合生物菌剂培养的香蕉幼苗的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等出现快速增长,由此表明,复合生物菌剂对根系的促进生长作用十分明显;35 d后,香蕉幼苗的根系形态总体表现为复合生物菌剂>混合基质>椰糠>红壤土。综合幼苗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成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基质更适合培育优质、健壮的无菌香蕉种苗,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幼苗 基质 生长状况 根系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寒香蜜’葡萄插条生长及VvLFY和VvAP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鹏 安颜颖 +1 位作者 上官凌飞 房经贵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年第3期30-35,共6页
为探求有利于‘寒香蜜’葡萄插条成花的基质类型,试验选用了不同配比的珍珠岩、蛭石、营养土作为扦插基质,通过观察插条根和地上部生长情况,以及4个时期插条嫩枝VvLFY和VvAP1基因的表达情况,选出有利于花序发育的基质类型。结果表明,在... 为探求有利于‘寒香蜜’葡萄插条成花的基质类型,试验选用了不同配比的珍珠岩、蛭石、营养土作为扦插基质,通过观察插条根和地上部生长情况,以及4个时期插条嫩枝VvLFY和VvAP1基因的表达情况,选出有利于花序发育的基质类型。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插条生根和地上部生长情况不同,其中珍珠岩+蛭石(1:1)和珍珠岩生长良好;不同基质中,珍珠岩+蛭石(1:1)和珍珠岩中的插条产生了花序,结合VvLFY和VvAP1基因的表达量,这两种基质有利于插条成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寒香蜜 扦插基质 根系形成 枝条生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Ps的绿色合成及其对杨树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大成 苏鹏飞 +6 位作者 贾会领 丁双双 黄胜威 阚文杰 姚缘圆 侯金艳 吴丽芳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100,共12页
纳米银(AgNPs)因在植物快繁中表现出的积极作用而备受关注.为探究AgNPs对杨树离体再生的影响,以硝酸银溶液为前驱体,奇异变形杆菌YC801(Proteus mirabilis YC801)菌液上清为还原剂和封端剂于胞外进行AgNPs的绿色合成,在优化AgNPs合成条... 纳米银(AgNPs)因在植物快繁中表现出的积极作用而备受关注.为探究AgNPs对杨树离体再生的影响,以硝酸银溶液为前驱体,奇异变形杆菌YC801(Proteus mirabilis YC801)菌液上清为还原剂和封端剂于胞外进行AgNPs的绿色合成,在优化AgNPs合成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AgNPs对杨树(Populus L.)组培苗不定根形成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培养24 h的YC801菌液上清与浓度为10 mmo l·L^(-1)AgNO_(3)溶液在100℃、pH=10的条件下混合反应10 min时AgNPs的合成效率最高,浓度最大可达0.8484 mg·mL^(-1).合成的AgNPs在430 nm左右有特征吸收峰,其粒径分布在20~60 nm范围内,颗粒呈球形或伪球形,且分散性良好.在杨树离体再生中的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AgNPs对杨树组培苗的株高、不定根长、侧根数以及长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1.0 mg·L^(-1)AgNPs的促进效果最佳,与CK相比,株高、不定根长度和侧根数显著提高,分别增加了43.95%,42.42%和104.53%,根系活力提高了42.69%.AgNPs在提高杨树叶绿素含量和促进光合效率方面发挥着显著效果,与CK相比,SPAD和PS 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分别提高了17.66%和5.33%.综上所述,通过研究高效绿色合成的AgNPs在杨树离体再生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为AgNPs在植物的离体快繁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绿色合成的纳米银在杨树等植物离体快繁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杨树 绿色合成 根系形成 快繁 奇异变形杆菌YC8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