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CT在根管治疗后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闵艺 李航 万新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55-958,共4页
目的:评估CBCT影像系统在根管治疗后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41颗完成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回访,拍摄X线片,进行CBCT扫描重建,对比研究患牙根管治疗前以及回访时病变区域的变化,了解根管治疗后疾病的发生情况,评价根管治疗效果和预后。... 目的:评估CBCT影像系统在根管治疗后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41颗完成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回访,拍摄X线片,进行CBCT扫描重建,对比研究患牙根管治疗前以及回访时病变区域的变化,了解根管治疗后疾病的发生情况,评价根管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17例临床术前诊断为根尖周病的病例在CBCT上均可见根尖周组织存在破坏,而X线上仅8例可见根尖区存在破坏。回访病例中根据X线片和CBCT影像诊断为根管治疗后疾病分别为17.03%和39.02%(P<0.05)。结论:CBCT有利于评估根管治疗程序的可靠性,对根管治疗后疾病诊断及再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在牙髓病诊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根管治疗后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疾病相关性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文春媚 陈文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粪肠球菌生物膜持续向牙根尖释放致病因子,导致根管治疗后相关疾病发生。有效控制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是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关键。本文就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结构、生物学特性以及影响其生物膜形成的黏附因子和环境因子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粪肠球菌 生物膜 根管治疗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疾病与粪肠球菌 被引量:1
3
作者 葛兵 吴友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128-131,共4页
根管治疗后疾病中最常发现的细菌是粪肠球菌,有效清除粪肠球菌与提高根管治疗治疗术成功率存在着联系。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根管治疗后疾病 粪肠球菌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疾病中粪肠球菌的致病性和检测及清除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瑞瑞 孙克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7-360,共4页
粪肠球菌是根管治疗后疾病最常见的细菌,在再感染根管内的检出率为24%~77%。粪肠球菌的致病性与其形成的生物膜高度相关,而其耐药性也与其致病性密不可分,是引发根管内慢性感染的关键。粪肠球菌的检测以细菌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 粪肠球菌是根管治疗后疾病最常见的细菌,在再感染根管内的检出率为24%~77%。粪肠球菌的致病性与其形成的生物膜高度相关,而其耐药性也与其致病性密不可分,是引发根管内慢性感染的关键。粪肠球菌的检测以细菌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为主,而PCR用于检测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较细菌培养更为敏感。根管治疗后疾病中粪肠球菌的清除方法多种多样,结果各不相同。有研究显示抑菌率,质量分数2%的氯己定为100%,10%的盐酸氯丙嗪为88.8%,4%的利多卡因凝胶为76.4%和5%的盐酸阿米洛利为71.4%;有研究则显示,混合物.四环素.异构体.酸.去污剂、QMiX和次氯酸钠皆较2%氯己定更有效。还有研究显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对粪肠球菌生物膜有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后疾病 粪肠球菌 再感染根管 致病性 检测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姜雨然 朱琳虹 张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3-377,共5页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后疾病(PED)的病因及影响根管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纳入PED患者210例患牙236颗。对患牙进行根管再治疗,并以24个月后疗效为根管再治疗判定标准。结果:①236颗患牙共32颗失访,失访率为13.6%。根管再治疗成功率为82....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后疾病(PED)的病因及影响根管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纳入PED患者210例患牙236颗。对患牙进行根管再治疗,并以24个月后疗效为根管再治疗判定标准。结果:①236颗患牙共32颗失访,失访率为13.6%。根管再治疗成功率为82.35%。②遗漏根管和根管欠填是2个最主要病因,分别占34.75%和30.93%。③遗漏根管再治疗成功率最高,为84.62%,超填成功率为66.67%。④牙位、临床体征和影像学之间的关系对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D病因众多,根管再治疗疗效也受多种因素影响,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提高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后疾病(PED) 根管治疗 临床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疾病的综合评估和治疗决策 被引量:7
6
作者 邢桂琪 郭林溪 苏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79-584,共6页
根管治疗是解决牙髓根尖周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临床上仍然存在因治疗失败或新发疾病需要再次治疗的病例。病情的复杂性、诊断的不确定性及技术设备的局限性给该类疾病的诊治带来了难题。本文从患牙自身情况及治疗风险效益的角度进行综... 根管治疗是解决牙髓根尖周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临床上仍然存在因治疗失败或新发疾病需要再次治疗的病例。病情的复杂性、诊断的不确定性及技术设备的局限性给该类疾病的诊治带来了难题。本文从患牙自身情况及治疗风险效益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估,提出相应的治疗决策,为临床医生选择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后疾病 根管治疗 显微尖手术 意向性牙再植 风险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下颌第二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病例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蔡美娟 向绍雯 +2 位作者 谢成婕 欧阳楚红 童方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1-477,共7页
当根管再治疗和根尖手术难以治疗根尖周病损时,意向性牙再植成为保留天然牙的另一种可选择的临床技术。本文报道1例28岁女性,主诉左下颌第二磨牙3个月前接受根管治疗后出现咀嚼不适,既往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显示下颌第二磨牙为C形根管系统... 当根管再治疗和根尖手术难以治疗根尖周病损时,意向性牙再植成为保留天然牙的另一种可选择的临床技术。本文报道1例28岁女性,主诉左下颌第二磨牙3个月前接受根管治疗后出现咀嚼不适,既往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显示下颌第二磨牙为C形根管系统且根管充填致密,牙根C形凹槽中份出现透射影,近中根管壁和远中根管壁菲薄,该病例采用意向性牙再植治疗,18个月随访结果提示,意向性牙再植和纳米生物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感染控制、牙齿保留和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性牙再植 下颌第二磨牙 根管治疗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磨牙根尖周囊肿致上颌窦底骨板破坏行显微手术1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佳桐 傅裕杰 +1 位作者 满毅 黄定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1-672,共2页
上颌后牙根尖周病损常导致牙槽骨破坏并累及上颌窦。本文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因根管治疗后根尖周囊肿导致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窦底骨质缺损,通过显微根尖手术联合上颌窦提升术实现了疾病的治愈、患牙保存,为临床上大范围根尖周囊肿及牙源... 上颌后牙根尖周病损常导致牙槽骨破坏并累及上颌窦。本文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因根管治疗后根尖周囊肿导致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窦底骨质缺损,通过显微根尖手术联合上颌窦提升术实现了疾病的治愈、患牙保存,为临床上大范围根尖周囊肿及牙源性上颌窦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后疾病 尖周囊肿 显微尖外科手术 上颌窦提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体外根尖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日丹 侯本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建立根尖生物膜模型,观察粪肠球菌根尖生物膜模型的形态及结构。方法选取人新鲜拔除的单根离体牙24颗,随机分为8组,每组3颗,浸泡于粪肠球菌ATCC 29212菌悬液中,分别于1、2、7 d建立根尖生物膜模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建立根尖生物膜模型,观察粪肠球菌根尖生物膜模型的形态及结构。方法选取人新鲜拔除的单根离体牙24颗,随机分为8组,每组3颗,浸泡于粪肠球菌ATCC 29212菌悬液中,分别于1、2、7 d建立根尖生物膜模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生物膜形成过程;使用碘化丙啶(PI)和刀豆球蛋白A异硫氰酸荧光素(ConA-FITC)对生物膜细菌及细胞外基质进行双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子显微镜(CLSM)观察其形态和结构;计算生物膜覆盖率。结果随时间的增加,根尖样本表面细菌覆盖面积增加,7 d组与1、2 d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 d与2 d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组形成生物膜结构,其样本表面的覆盖率为17.23%±1.52%,样本表面有大量细菌附着,细菌被细胞外基质包绕,并呈群落分布。生物膜中的细菌被PI染成红色,细胞外基质被ConA-FITC染成绿色,可见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以及亲水性通道。结论粪肠球菌根尖生物膜于培养7 d时形成完整的生物膜结构,由细菌群落及其周围大量的不定型基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尖生物膜 根管治疗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靶向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左下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1例
10
作者 何欣霖 闫欣 麦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将数字化导板引入到显微根尖手术可以精确定位病变位置,减少根尖手术的去骨量,避免损伤到邻牙或周围组织。本文报道1例使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左下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病例。
关键词 显微尖手术 3D打印导板 根管治疗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