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及牙根变异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贾智 孟媛媛 +4 位作者 王丽君 许丽昂 杨媛媛 胡美林 王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8-952,共5页
目的目前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根面沟及根管变异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及牙根变异情况。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因正畸、种植或其他治疗而拍摄CBCT的336名患者643颗下... 目的目前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根面沟及根管变异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及牙根变异情况。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因正畸、种植或其他治疗而拍摄CBCT的336名患者643颗下颌第一前磨牙。CBCT扫描数据,记录并测量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3颗牙齿中637颗(99.1%)牙齿为单根牙,6颗为双根牙;502颗牙为单根管(78.1%),133颗牙为双根管(20.7%)。牙根长度平均为(13.2±1.5)mm,根尖孔到解剖性根尖末端的距离平均为(0.93±0.35)mm。123颗(19.1%)牙齿牙根表面存在根面沟,其中双根管占94颗(76.4%),双根管牙齿的根管系统主要呈现Ⅱ、Ⅲ、Ⅳ、Ⅴ、Ⅶ5种形态。123颗牙齿中Ⅴ型、Ⅲ型、Ⅶ型、Ⅱ型、Ⅳ型、Ⅰ型根管发生率分别为56.1%(69)、15.4%(19)、2.4%(3)、1.6%(2)和0.8%(1)、19.5%(24)。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具有较大的变异性,CBCT能显示牙齿复杂的解剖结构,从而为根管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面沟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前磨牙牙根数目和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栋华 吴大明 +1 位作者 吴友农 葛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5,234,共4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数目和根管形态。方法:制备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透明牙标本,记录牙根数目,并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其根管形态。结果:共获得268个透明牙标本,其中单根牙201个(75.00%)、双根牙62个(23.13%)、三根牙5个(1.87%...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数目和根管形态。方法:制备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透明牙标本,记录牙根数目,并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其根管形态。结果:共获得268个透明牙标本,其中单根牙201个(75.00%)、双根牙62个(23.13%)、三根牙5个(1.87%)。单根管、双根管和三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3.06%、83.58%和1.87%,其他类型根管发生率为1.49%。侧支根管发生率为25.00%,根尖孔大多位于牙根的侧方。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形态从多到少依次是单根双根管、双根双根管、单根单根管和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丹 陈俊宏 +6 位作者 兰贵华 徐倩 杨佳佳 刘志华 温秀杰 刘鲁川 邓蔓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对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作一系统性的回顾分析。方法通过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所有与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相关的文献以及病例报道,记录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分型、根尖孔数目和... 目的对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作一系统性的回顾分析。方法通过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所有与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相关的文献以及病例报道,记录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分型、根尖孔数目和根尖孔位置。结果 1 324颗研究牙根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单个牙根发生率占93.1%,2个牙根占6.6%,3个牙根占0.3%,其中未发现4个牙根的存在;5 745颗研究根管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单根管发生率占75.2%,多根管占24.8%;4 650颗研究根管分型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Ⅰ型根管发生率占75.1%,Ⅱ型占2.0%,Ⅲ型占1.7%,Ⅳ型占5.5%,Ⅴ型占12.5%,Ⅵ型占0.1%,Ⅶ型<0.1%,Ⅷ型占0.5%,其他根管类型占2.6%;478颗研究根尖孔数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只有1个根尖孔的占63.2%,有2个根尖孔的占25.7%,有3个根尖孔的占9.0%,有4个根尖孔的占2.1%;771颗研究根尖孔开口位置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包含946个根尖孔,其中根尖孔位于根尖顶端的占56.6%,位于根尖侧方的占43.4%。结论中国人下颌第一前磨牙以单牙根单根管为主,两牙根两根管常见,两根管中主要以Ⅳ型和Ⅴ型根管为主,其他根管分型发生率较低,但包含根管类型较多。此外,下颌第一前磨牙根尖孔数目变化大,约占一半的根尖孔位于根尖侧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人群下颌前牙根管形态、牙根数目以及根面沟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正艳 李月恒 +1 位作者 周智 周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锥形束CT(CBCT)数字影像对重庆地区人群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牙根数目及根面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3年1月-4月就诊患者的CBCT数据,通过i-CAT软件对其轴面、矢状面、冠状面进行分析,记... 目的通过观察锥形束CT(CBCT)数字影像对重庆地区人群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牙根数目及根面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3年1月-4月就诊患者的CBCT数据,通过i-CAT软件对其轴面、矢状面、冠状面进行分析,记录其根管形态、牙根数目及根面沟发生情况。结果 1 725例患者的锥形束CT数字影像(男923例,女802例),共9 646颗下颌前牙纳入研究。9 646颗下颌前牙Vertucci根管形态分类,中切牙全部为单根牙,侧切牙中0.3%(11/3 257)为双根牙,尖牙中有0.8%(26/3 014)为双根牙,3.8%(127/3 375)中切牙、10.6%(345/3 257)侧切牙、4.2%(127/3 014)尖牙为多根管牙,其余均为单根管牙,下颌前牙双根管构型多为TypeⅢ。下颌前牙同一根管类型及根面沟在左右侧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下颌侧切牙多根管发生率(11.9%)大于男性(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双根管率最高的分别为21-岁组(5.0%,27/542),41-岁组(14.7%,91/619),41-岁组(8.1%,52/643);下颌前牙根面沟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1-岁组(8.1%,33/406)。结论重庆地区人下颌前牙根管系统中多根管、双牙根及根面沟的发生率较高,根管类型多样,多根管发生率兼有性别差异。通过对根管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前牙 根管形态 面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根管形态三维容积重建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敏 林梓桐 +2 位作者 文珊辉 刘澍 王铁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CBCT图像的根管形态三维容积重建可视化技术。方法:32颗牙根完整、根尖孔发育完成,未行牙髓治疗的离体下颌恒切牙以及8例牙隐裂患者进行CBCT高清模式扫描图像进行根管形态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在进行容积重建前... 目的:探讨基于CBCT图像的根管形态三维容积重建可视化技术。方法:32颗牙根完整、根尖孔发育完成,未行牙髓治疗的离体下颌恒切牙以及8例牙隐裂患者进行CBCT高清模式扫描图像进行根管形态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VR)。在进行容积重建前,对选取的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通过轴位图像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评估确定其根管形态。将CBCT轴位图像以DICOM格式输入第三方软件Simplant进行根管形态容积三维重建并进行根管数目评估。结果:离体和在体条件下Simplant重建图像根管数目显示准确率分别为96.9%和93.4%,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显示与MPR法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BCT三维容积重建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准确的显示双根管下颌恒切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管形态 容积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中国人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姜楠 周洲 +3 位作者 周耀 于金华 孙超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3-697,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华东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不同根管形态及其发生率,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患者图像资料,参照Vertucci分类法统...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华东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不同根管形态及其发生率,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患者图像资料,参照Vertucci分类法统计分析健康、未经治疗、发育完全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形态。结果:共获取766例患者(137例患者单侧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的1 395颗下颌第一恒磨牙的CBCT图像数据。下颌第一恒磨牙双根的发生率大约为68.5%,3根的发生率为31.4%;3根管的发生率为57.9%,4根管的发生率为38.5%。近中根大多拥有2个根管。大部分的远中根均为Vertucci I型,近中牙根的根管形态比较复杂,下颌第一磨牙拥有6种不同的根管形态。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的个体发生率为35.3%。男女性别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双侧对称性的发生率为60%,且右侧大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及数目具有多样性,CBCT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来辨别分析下颌磨牙的根管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一磨牙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对重庆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及牙根数目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段艳霞 周智 +1 位作者 周红 李月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数字影像研究重庆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形态及牙根数目。方法筛选重庆地区567例患者的锥形束CT数字影像(男:293例,女:274例),共1 124颗下颌第一前磨牙,通过i-CAT软件对其轴面、矢状面、冠状面进行分析,记录其根...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数字影像研究重庆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形态及牙根数目。方法筛选重庆地区567例患者的锥形束CT数字影像(男:293例,女:274例),共1 124颗下颌第一前磨牙,通过i-CAT软件对其轴面、矢状面、冠状面进行分析,记录其根管形态及牙根数目。结果 1 124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参考Vertucci根管形态分类法进行分类,发生率分别为:Ⅰ型71.17%,多根管型28.83%[其中Ⅱ型4.45%,Ⅳ型1.16%,V型7.38%,Ⅸ型(双根双根管)13.61%,X型(其他)2.22%];左右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同一根管类型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多根管发生率(32.29%)高于女性(25.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重庆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中多根管及双牙根的发生率较高,根管类型多样,且有性别差异。通过对根管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与RVG对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评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计艳 王铁梅 +2 位作者 刘澍 文珊辉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对比CBCT法与数字化X线成像法(RVG)对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评估的差异。方法:对101颗离体牙进行唇舌向及近远中向数字化X线片拍摄和CBCT高清牙列模式扫描,对图像进行根管数目、Vertucci根管分型、根管钙化和根尖口开口位置的评估,并... 目的:对比CBCT法与数字化X线成像法(RVG)对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评估的差异。方法:对101颗离体牙进行唇舌向及近远中向数字化X线片拍摄和CBCT高清牙列模式扫描,对图像进行根管数目、Vertucci根管分型、根管钙化和根尖口开口位置的评估,并通过CBCT图像建立偏角度投照的三角函数模型,计算偏向投照的角度。结果:CBCT法显示有30颗为双根管,RVG近远中向投照显示有36颗为双根管,卡方检验显示对根管数目和Vertucci根管分型两种方法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对根管钙化和根尖口开口位置的评估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30颗双根管牙中下颌恒切牙唇舌向双根管的最大距离(LaL)在0~1.5 mm之间的,85.7%的为Vertucci III型,LaL在1.5~2mm之间的,66.7%为Vertucci IV和V型。以根尖片上双根管显示距离为1mm计算,LaL在1~2mm之间的,偏向投照角度为26.6°~45.0°,LaL在0.1~1mm之间的,偏向投照角度为45.0°~84.3°。结论:CBCT高清牙列模式扫描和RVG投照对于根管数目和Vertucci根管分型的评估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于根管钙化和根尖口开口位置的评估不具有显著性差异。LaL在1~2 mm之间时,偏角度投照的临床可操作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数字化X线成像法 下颌恒切牙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成像技术诊断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午丽 李颂 吴光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0,共4页
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拍摄颊舌向、近远中向术前片和诊断丝片,采用透明牙技术使根管系统完全可视化。以Vertucci分类法进行根管分型,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型结... 收集100颗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化成像技术拍摄颊舌向、近远中向术前片和诊断丝片,采用透明牙技术使根管系统完全可视化。以Vertucci分类法进行根管分型,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分型结果间的Kappa值为0.545 8,为中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成像技术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复杂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形态的复杂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10
作者 吴友农 史俊南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对人类恒牙根管系统形态的种种表现作了综述,分析了异名牙之间、同名牙之间、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根管形态存在的差别,阐述了恒牙根管解剖上的变异及病理情况下的根管形态。可供临床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时参考。
关键词 根管形态 解剖 尖调病 牙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牙根管形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慧儒 秦宗长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5-328,共4页
下颌前牙多为单根单管,但根管变异亦屡见不鲜,因而遗漏根管导致下颌前牙根管治疗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回溯国内外近年来下颌前牙根管形态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下颌前牙根管形态特点及根管变异与根管治疗效果的关系,提出几点建议,... 下颌前牙多为单根单管,但根管变异亦屡见不鲜,因而遗漏根管导致下颌前牙根管治疗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回溯国内外近年来下颌前牙根管形态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下颌前牙根管形态特点及根管变异与根管治疗效果的关系,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 根管系统 根管形态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敏 林梓桐 +2 位作者 文珊辉 葛久禹 王铁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 :采用数字化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锥形束CT(CBCT)法、先锋锉探查法观察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比较3种方法对根管形态研究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根尖发育完全、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体牙髓治疗的下颌恒切牙259颗牙... 目的 :采用数字化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锥形束CT(CBCT)法、先锋锉探查法观察下颌恒切牙根管形态,比较3种方法对根管形态研究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根尖发育完全、牙根完整、未进行过牙体牙髓治疗的下颌恒切牙259颗牙,先后进行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CBCT扫描法及先锋锉探查法,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下颌恒切牙根管进行分型,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数字化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和先锋锉探查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CT法与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CBCT法与先锋锉探查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CT能较准确反映下颌恒切牙根管类型,是一种较准确的诊断根管形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X线近远中向投照法 先锋锉探查法 下颌恒切牙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根管形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湘雅 凌均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52-354,共3页
三维影像重建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牙体解剖形态研究领域的重要工具,可提供牙体形态的立体结构,并可从任何角度进行断面观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根管形态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根管形态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横截离体牙对C形根管形态的研究
14
作者 刘明亮 方凯 张一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4-775,共2页
目的:研究C形根管根管口及横断面形态的变化。方法:收集具有C形根管解剖外形的上下颌第二磨牙、下颌智齿、下颌第一前磨牙206颗,用硬组织切片机从根管口向根尖方向每隔0.5 mm连续横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根管口及根管横断面形态的变化。根... 目的:研究C形根管根管口及横断面形态的变化。方法:收集具有C形根管解剖外形的上下颌第二磨牙、下颌智齿、下颌第一前磨牙206颗,用硬组织切片机从根管口向根尖方向每隔0.5 mm连续横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根管口及根管横断面形态的变化。根据Melton的方法进行分类。结果:206颗C形根管中,C1型根管口59颗,占28.64%;C2型为114颗,占55.34%;C3型33颗,占16.02%。根管横断面形态从根管口到根管中下段形态变化不定。结论:C形根管形态复杂多变,临床行根管治疗时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形根管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牙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缪惠灵 吴大明 +3 位作者 徐海 王娟 孙超 张光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2-766,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以期为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拍摄CBCT的1 02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牙位、性别和年龄分...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以期为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拍摄CBCT的1 02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牙位、性别和年龄分组,参照Vertucci分类法观察牙根和根管数目、根管构型。结果:共6 032颗下颌前牙被纳入研究。所有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均为单根牙,0.9%(18/2 042)的尖牙为双根牙。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多根管率分别为10.6%(211/1 990)、18.0%(360/2 000)和5.4%(111/2 042),且下颌前牙双根管多为TypeⅢ。多根管对称发生的比例分别为中切牙89.9%(98/109)、侧切牙87.3%(165/199)、尖牙48.0%(36/75)。各年龄组中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多根管发生率最高的分别为>30~40岁组(14.6%,57/397)、>40~50岁组(21.1%,62/294)、>50~60岁组(8.4%,27/320),多根管发生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与男性下颌前牙多根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5%vs.11.53%,P>0.05)。结论:下颌前牙根管治疗时注意多根管的发生,多根管发生率和年龄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前牙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对华南地区924颗下颌第1磨牙的根管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慈博雯 吴补领 +3 位作者 麻丹丹 林思豆 严玲玲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下颌第1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两名牙体牙髓专业医生筛选我院口腔科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进行CBCT检查的500名患者,共计924颗下颌第1磨...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下颌第1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由两名牙体牙髓专业医生筛选我院口腔科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进行CBCT检查的500名患者,共计924颗下颌第1磨牙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牙位、根管构型及钙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4名存在双侧下颌第1磨牙的患者中,76.2%(323)根管构型完全对称。924颗下颌第1磨牙中,双根率为76.7%(709),3根率即远舌根发生率为23.3%(215);近中根最常见根管类型为Vertucci Ⅳ型,占71.97%(665),其次为Ⅱ型,占23.70%(219);远中根最常见根管类型为Ⅰ型,占49.35%(458),其次为Ⅳ型占31.82%(292)。存在远舌根时,远舌根管口与远颊根管口距离为(2.94±0.27)mm。下颌第1磨牙根管钙化率与年龄有关,老年人钙化率高,中年人次之。结论华南地区人群下颌第1磨牙根管形态多样,变异性较大;CBCT是观察根管形态的有效工具,可以为根管治疗提供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1磨牙 根管形态 远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MB根管形态对根管充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野 段涛 +3 位作者 尹硕 王贺 李梦洁 张颖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5-819,共5页
目的:观察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主根管(MB)形态,探讨采用冷侧压充填法(CLC)与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CW)进行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吉林省长春地区80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在MB根管中插入8~10#C锉,拍摄颊舌向数字式牙片测量根管弯曲... 目的:观察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主根管(MB)形态,探讨采用冷侧压充填法(CLC)与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法(CW)进行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吉林省长春地区80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在MB根管中插入8~10#C锉,拍摄颊舌向数字式牙片测量根管弯曲度;Mtwo镍钛机用器械扩大成形MB后使用CT断层扫描根管测算扁平度。根据弯曲度与扁平度将根管分为强弯曲.强扁平型(QWQB)(n=16)、强弯曲.弱扁平型(QWRB)(n=26)、弱弯曲.强扁平型(RWQB)(n=14)和弱弯曲.弱扁平型(RWRB)(n=24),4种类型的根管随机平均分为CLC组和CW组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根管充填,CT断层扫描测算牙胶充填面积百分数(PGFA)。结果:在CLC组,PGFA大小排序为QWQB<RWQB<QWRB<RWR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W组,4种类型根管的PGFA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LC组QWQB、QWRB及RWQB型根管的PGFA均小于CW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C组与CW组RWRB型根管PGF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C组与CW组总体比较,CLC组的PGFA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时,CW效果优于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管 根管形态 根管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形态定量研究的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雯 李颂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106-109,共4页
对于牙形态的研究早在20多年前就基本结束了,但在此基础上关于根管解剖形态的研究近10年来仍是一个热点,而且已由定性逐步向定量研究发展。下面拟就目前国内外用于根管形态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 根管形态 定量研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根管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19
作者 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 阿尔曼·阿卜力孜 +2 位作者 于甜甜 萨肯德克·居马太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2025年第9期755-760,共6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新疆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牙根数、根管数分布以及根管形态。方法:对2021年1月~2024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因治疗需要进行CB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新疆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牙根数、根管数分布以及根管形态。方法:对2021年1月~2024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因治疗需要进行CB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Vertucci根管分类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图像进行初步分析,然后根据年龄、性别和双侧牙位进行分组,分析其对根管形态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247例患者,其中女性1386例(61.68%),男性861例(38.32%)。在新疆地区人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单根占比分别为97.42%,99.67%,而双根发生率分别为2.34%,0.20%,C-型根发生率分别为0.22%、0.11%。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双牙根占比高于下颌第二前磨牙(χ^(2)=81.881,P<0.001),而左右侧双根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下颌前磨牙的根管构型主要以Ⅰ型为主,在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中的发生率依次为90.48%,98.53%。多根管的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最常见的根管类型为Ⅴ型,发生率依次为5.41%,0.62%。在根管数目方面,下颌第一前磨牙中有9.52%为多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中有1.47%为多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的发生率高于下颌第二前磨牙(χ^(2)=280.700,P<0.001)。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根管构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二前磨牙对称性高于下颌第一前磨牙(χ^(2)=53.822,P<0.001)。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多根管率性别组间比较发现,下颌第一前磨牙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3,P<0.05),而下颌第二前磨牙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6,P=0.562)。结论:在新疆地区人群中,下颌前磨牙不同程度发生多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较下颌第二前磨牙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颌前磨牙 Vertucci根管分类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根管系统的形态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龙明生 刘彩云 杜昌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7-518,共2页
目的探讨乳牙根管形态的规律。方法将一组完整的离体乳牙行透明标本制作后,再应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其根管形态及其分类。结果乳前牙除1颗为单双混合根管外,92%的牙体为单根单管型;上颌乳磨牙的根管形态均为三根管型,下颌乳磨牙的根... 目的探讨乳牙根管形态的规律。方法将一组完整的离体乳牙行透明标本制作后,再应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其根管形态及其分类。结果乳前牙除1颗为单双混合根管外,92%的牙体为单根单管型;上颌乳磨牙的根管形态均为三根管型,下颌乳磨牙的根管形态均为四根管型,并且根管侧枝和管间吻合常见。结论乳前牙根管形态相对简单,而乳磨牙的根管系统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根管形态 透明牙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