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管偏移对充填材料封闭根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2
1
作者 范兵 樊明文 +2 位作者 边专 吴民凯 P.R.Wesselink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 :研究弯曲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偏移对充填材料封闭根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73颗下颌单根管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弯根管牙 46颗 ,直根管牙 2 7颗。A组 2 3颗弯根管牙用Lightspeed器械预备根管 ,B组 2 3颗弯根管牙、C组 17颗直... 目的 :研究弯曲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偏移对充填材料封闭根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73颗下颌单根管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弯根管牙 46颗 ,直根管牙 2 7颗。A组 2 3颗弯根管牙用Lightspeed器械预备根管 ,B组 2 3颗弯根管牙、C组 17颗直根管牙以及对照组牙用K锉预备根管 ,预备方法为逐步后退技术。使用双曝光X线技术和Ehrlich法测量根管偏移指数 (ATI)的大小。使用侧向加压技术充填所有根管后 ,用流体传输模型测量每个根管内微渗漏的量。结果 :A组中有 19%的根管发生根管偏移 ,B组中有 85 %的根管发生根管偏移 ,两组之间ATI的大小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当ATI大于 0 .3mm时 ,根管内微渗漏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弯曲根管预备中出现的根管偏移会削弱充填材料封闭根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根管充填 根管偏移 微渗漏 充填材料 根管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焦点CT技术测定根管预备后根管偏移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颖 高波 +1 位作者 杨锦波 柳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通过微焦点CT技术建立一种新的根管偏移评价体系。方法选用树脂人工弯曲根管模型,使用手用镍钛ProTaper按照冠向下方法预备模型,并用微焦点CT扫描收集数据,运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软件处理分析其截面前后中心点及面积的变化,评价ProTape... 目的通过微焦点CT技术建立一种新的根管偏移评价体系。方法选用树脂人工弯曲根管模型,使用手用镍钛ProTaper按照冠向下方法预备模型,并用微焦点CT扫描收集数据,运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软件处理分析其截面前后中心点及面积的变化,评价ProTaper对树脂弯曲根管的预备效果,并建立关于预备前后中心点的三维模型。结果手用镍钛ProTaper预备后的根管,同一截层面积大小基本一致。通过对微焦点CT扫描数据的处理,建立起了根管预备前后根管偏移的二维和三维指标结合评价的比较体系。ProTaper对根尖段定位成形能力较好,预备前后根管偏移小。结论利用微焦点CT建立三维根管中心轴模型,可以为分析根管预备器械的成形能力提供一种新的途径。结合二维的截面面积,可以分析得出更加直观的根管预备后根管偏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焦点CT 根管偏移 根管预备 弯曲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通畅锉疏通上颌磨牙MB2的根管偏移及效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亮 杨卫东 +3 位作者 文珊辉 黎景景 陈苏蕾 周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比较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上颌磨牙MB2根管偏移及效率。方法:120颗离体上颌磨牙,CBCT筛选出具有MB2的牙齿63颗,开髓后探查MB2,纳入42颗上颌磨牙,随机分别用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记录每颗牙疏通时间。CBCT评价疏通前后距根尖... 目的:比较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上颌磨牙MB2根管偏移及效率。方法:120颗离体上颌磨牙,CBCT筛选出具有MB2的牙齿63颗,开髓后探查MB2,纳入42颗上颌磨牙,随机分别用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记录每颗牙疏通时间。CBCT评价疏通前后距根尖3mm、5mm、7mm及根管偏离中心第一点(b点)处的偏移量及轴中心率。结果:ProGlider组疏通时间显著短于PathFile。在距根尖3mm、7mm处根管偏移量无显著差异;在距根尖5mm处和b点处,ProGlider组少于PathFile组。在距根尖3mm、5mm、7mm处轴中心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在b点处,ProGlider组显著优于PathFile组。结论:ProGlider及PathFile均能高效疏通上颌磨牙MB2,均有较好中心定位能力,ProGlider在根管弯曲处成形能力优于Path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畅锉 上颌磨牙 根管偏移 根管疏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与手用预备器械根管偏移程度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喆 沈周国 +1 位作者 陈炯 梁景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6-838,共3页
目的比较声波与手用器械对弯曲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偏移程度。方法选择弯曲度为20°~30°的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侧根管100个,随机分为声波器械组和手用器械组(n=50),根据工作长度行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分别记录原始和每扩大1号(15... 目的比较声波与手用器械对弯曲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偏移程度。方法选择弯曲度为20°~30°的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侧根管100个,随机分为声波器械组和手用器械组(n=50),根据工作长度行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分别记录原始和每扩大1号(15#、20#、25#)的根管影像并输入计算机,比较距离根尖1、2、3、4mm水平处根管影像中预备后与原始的中点位置,得到偏移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预备每扩大1号,两组在距离根尖1、2、3、4mm水平的根管偏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管修形完成后,两组在距离根尖2mm和4mm水平处的根管偏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声波器械组根尖部形态与原始根管比较出现偏差。结论声波器械和手用器械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根管预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 根管偏移 根管预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偏移量与根管预备终末宽度关系的Micro-CT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可 王娟 +3 位作者 王轲 耿楠 杨晨露 李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1-513,518,共4页
目的:通过Micro-CT探寻上颌磨牙近中弯曲根管终末预备宽度与产生根尖偏移量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0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使用iRaCe镍钛器械对近中颊侧根管进行根管预备,分别至根尖宽度.04/25#、.04/30#、.04/35#、.04/40#(n=10),使用5.25%... 目的:通过Micro-CT探寻上颌磨牙近中弯曲根管终末预备宽度与产生根尖偏移量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0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使用iRaCe镍钛器械对近中颊侧根管进行根管预备,分别至根尖宽度.04/25#、.04/30#、.04/35#、.04/40#(n=10),使用5.25%Na OCl+17%EDTA冲洗根管,在根管预备前后分别进行Micro-CT扫描,通过图像分析距根尖3、6、9 mm的根管偏移量和轴中心率。结果:平均根管偏移量A组为(0.10±0.07)mm,B组为(0.09±0.06)mm,C组为(0.12±0.14)mm,D组为(0.13±0.12)mm。平均轴中心率A组为0.54±0.23,B组为0.37±0.20,C组为0.56±0.25,D组为0.47±0.27,各组间平均偏移量和轴中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D组根尖3 mm和9 mm处的根管偏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组间均无差异。根尖3 mm处4组间根管偏移量、轴中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议(P>0.05)。结论:终末预备宽度与根管偏移量和轴中心率并无显著性差异,即使是.04/40#的iRaCe器械预备磨牙弯曲根管时产生的根管偏移量也较小,有良好的中心定位能力,在临床上可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偏移 终末预备宽度 轴中心率 MICR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aper和TF的根管偏移的μCT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军州 边专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32-434,438,共4页
目的:通过μCT来研究对比2种机用镍钛系统:ProTaper和TF在离体牙根管预备中产生的偏移。方法:选取远颊根弯曲度不超过20°且近颊根弯曲度不低于20°的24颗上颌第一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牙齿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12颗牙,24个根... 目的:通过μCT来研究对比2种机用镍钛系统:ProTaper和TF在离体牙根管预备中产生的偏移。方法:选取远颊根弯曲度不超过20°且近颊根弯曲度不低于20°的24颗上颌第一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牙齿被随机分为2组,每组12颗牙,24个根管。1组的近颊根(M1)和2组的远颊根(D2)使用TF进行预备;1组的远颊根(D1)和2组的近颊根(M2)使用ProTaper进行预备。用μCT对预备前后的牙齿分别进行每25μm为一层的扫描,将距离根尖3mm,5mm和7mm的影像导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根管预备前后中心点的距离测量,从而对预备前后的根管偏移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根管均存在偏移。无论是在直根管还是弯曲根管的三个横截面中,TF预备产生的根管偏移都要明显小于ProTaper。结论:在离体牙根管预备中,TF维持原有根管形态的能力要远远优于ProT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 PROTAPER μCT 根管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根管偏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苗微铭 王元银 韩晓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以锥束CT(CBCT)为研究工具评价TF和Protaper在预备离体牙弯曲根管中所产生的根管偏移。方法将按纳入标准收集的40个离体牙随机分为两组,用冠向下(crown-down)法预备,TF组预备至0.06/#25;Protaper组预备至F2。预备前后均用CBCT对离... 目的以锥束CT(CBCT)为研究工具评价TF和Protaper在预备离体牙弯曲根管中所产生的根管偏移。方法将按纳入标准收集的40个离体牙随机分为两组,用冠向下(crown-down)法预备,TF组预备至0.06/#25;Protaper组预备至F2。预备前后均用CBCT对离体牙近中、远中根管壁的厚度进行测量,然后利用Gambill提出的公式进行根管偏移和轴中心率的计算。结果 TF组较Protaper组所需预备时间短,效率较高(P<0.05);TF组和Protaper组器械在预备平均5个根管后都出现变形,无器械折断;在距根尖3、5、7mm的内外侧壁所测得的根管偏移量比较中,TF组预备产生的根管偏移量小于Protaper组,而其轴中心率大于Protaper组,更接近于1。结论 TF在预备弯曲根管时能较好地维持根管原始形态,具有更高的效率;CBCT可在无创情况下评价预备器械对根管的成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 PROTAPER 根管偏移 弯曲根管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器械去除椭圆形弯曲根管中充填材料的效果评估
8
作者 程玉琪 刘芮如 +3 位作者 司亚伟 段柯 马瑞 肖燕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2-489,共8页
目的: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比Protaper Universal Retreatment(PTUR)与Reciproc Blue(RB)、Re Treaty(RT)再治疗机用镍钛锉在椭圆形弯曲根管中去除充填材料的效果及中心定位能力,并使用微计... 目的:使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比Protaper Universal Retreatment(PTUR)与Reciproc Blue(RB)、Re Treaty(RT)再治疗机用镍钛锉在椭圆形弯曲根管中去除充填材料的效果及中心定位能力,并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评估使用传统注射器冲洗(classic syringe-based irrigation,CSI)、被动超声冲洗(passive ultrasonic irrigation,PUI)、和XP4辅助锉(XP4)对剩余根充材料及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1)再治疗机用镍钛锉实验:选取45颗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完善根管充填后,随机分为PTUR组与RB组、RT组,3组(n=15)进行处理记录剩余根充材料体积和根管偏移量。(2)辅助冲洗实验:选取45颗单根管离体前磨牙,RB锉再治疗后,随机分为CSI组、PUI组和XP4组,3组(n=15)进行处理记录剩余的根充材料体积及根管内壁玷污层评分。结果:(1)3组再治疗镍钛锉在去除根充物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620);距根尖2 mm处,RB组根管偏移量小于PTUR组(P=0.027);(2)与CSI组和PUI组相比,XP4组去除了更多的根管充填材料(P<0.001);在根中和根尖三分之一处,XP4组对玷污层的清洁效果显著优于CSI组(P<0.05)。结论:PTUR、RB和RT锉适用于椭圆形弯曲根管的再治疗。与PUI和CSI相比,XP4显著提升了镍钛机用器械再治疗后残留根充材料和玷污层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再治疗 充物去除 根管偏移 被动超声冲洗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器械预备弯曲根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殷凌云 谢晓莉 +2 位作者 陈敏慜 刘柳慧 凌天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比较手用不锈钢K锉、手用ProTaper锉、机用ProTaper锉在预备中、重度弯曲根管时的成形能力及其对根尖孔形态特征的影响。方法将40个树脂根管模型分为A、B、C、D组,A、B、C组各12个树脂根管模型,其中每组20°根管和30°根管... 目的比较手用不锈钢K锉、手用ProTaper锉、机用ProTaper锉在预备中、重度弯曲根管时的成形能力及其对根尖孔形态特征的影响。方法将40个树脂根管模型分为A、B、C、D组,A、B、C组各12个树脂根管模型,其中每组20°根管和30°根管各6个;D组4个树脂根管模型,均为小于5°根管。分别以手用不锈钢K锉、手用ProTaper锉、机用ProTaper锉预备根管,数码相机摄片,运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Auto-CAD比较根管偏移及根尖孔形态。结果B组中轴偏移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其中C组与A组在个别根管段有显著差异(P<0.05)。预备后根尖孔B组各项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B3组根管值显著高于B2组(P<0.05)。相同根管弯曲度下C组值高于A组;不同弯曲度下30°根管值高于20°根管值,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镍钛器械均产生根管偏移,根管弯曲度是偏移产生的主要原因;与不锈钢器械相比,镍钛器械能较好地保持原根管走向及根尖孔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根管偏移 模拟树脂根管 ProTaper锉 不锈钢K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三维重建技术研究不同根管预备器械的预备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史春 牛卫东 李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采用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评价3种根管预备器械K-file、机用Protaper、机用Hero642的根管预备效果。方法:对离体牙进行CT扫描,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对根管预备前、后的横截面面积、根管内容积、根管内表面积及根管偏移情况进行比... 目的:采用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评价3种根管预备器械K-file、机用Protaper、机用Hero642的根管预备效果。方法:对离体牙进行CT扫描,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对根管预备前、后的横截面面积、根管内容积、根管内表面积及根管偏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根管预备前后的横截面面积、根管内容积、根管内表面积差值上,Protaper组最大,手用K-file组最小;在根管预备前后根管偏移量方面:手用K-file组最大,机动Hero642组最小。结论:机动Protaper的牙本质切削能力优于机动Hero642;机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保持原有根管解剖走行的能力优于手用不锈钢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根管偏移 CT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icro-CT评价3种旋转镍钛系统根管成型能力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群 叶帼嫔 +2 位作者 郑晶 王安 景拴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比较TF Adaptive(TFA)、Reciproc(R)和Pro Taper Next(PTN) 3种旋转镍钛系统的根管偏移和中心定位能力。方法:选择30个因正畸拔除的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用TFA、R、PTN按厂家推荐方法进行根管预备。根管预备前后用M... 目的:比较TF Adaptive(TFA)、Reciproc(R)和Pro Taper Next(PTN) 3种旋转镍钛系统的根管偏移和中心定位能力。方法:选择30个因正畸拔除的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用TFA、R、PTN按厂家推荐方法进行根管预备。根管预备前后用Micro-CT分别进行扫描,评价器械预备后的根管偏移情况和中心定位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根上及根中1/3处,3组器械根管预备后根管偏移量及中心定位能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在根尖1/3处,TFA组根管偏移量最小,中心定位能力最优,PTN组次之,R组根管偏移最大,中心等位能力最差(P <0. 05)。结论:与Reciproc和Pro TaperNext 2种镍钛器械相比,TF Adaptive预备根管后,根管偏移量少,中心定位能力好,能较好地维持根管的原始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偏移 中心定位能力 MICR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镍钛器械对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宇 彭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40-342,347,共4页
目的:比较TF、K3XF和K3三种镍钛器械在树脂模拟根管中的成形能力。方法:45个单弯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TF,K3XF和K3进行根管预备。记录预备前后的形态,使用图像处理、分析软件测量并比较3组间根管弯曲度的变化和偏移的情况... 目的:比较TF、K3XF和K3三种镍钛器械在树脂模拟根管中的成形能力。方法:45个单弯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TF,K3XF和K3进行根管预备。记录预备前后的形态,使用图像处理、分析软件测量并比较3组间根管弯曲度的变化和偏移的情况。结果:TF组和K3XF组的根管弯曲偏移值较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K3组偏移值较大与TF组和K3XF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预备树脂弯曲根管中,TF和K3XF较K3能更好地维持根管原有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 K3XF K3根管偏移树脂模拟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连续旋转镍钛锉对重度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宏媛 何露 +2 位作者 张茹 郑德强 李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热处理连续旋转机用镍钛锉与传统镍钛锉预备重度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个重度弯曲(45°)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分别使用Twisted File锉(R-相技术,TF组)、ProTaper Next... 目的比较3种不同热处理连续旋转机用镍钛锉与传统镍钛锉预备重度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个重度弯曲(45°)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分别使用Twisted File锉(R-相技术,TF组)、ProTaper Next锉(M-wire技术,PTN组)、Hyflex CM锉(CM-wire技术,HCM组)以及Mtwo锉(传统技术,Mtwo组)进行根管预备,并记录预备时间,测量4个实验组预备前后根管工作长度的变化,采用失重法比较树脂切削量,数码相机采集预备前后根管的形态,使用Photoshop软件将其重叠,通过ImageJ软件测量根管树脂去除量,计算中心定位能力。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及Bonferroni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种器械预备前后根管工作长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wo组预备后树脂切削量最多(P<0.05),其余3组之间树脂切削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距根尖孔0 mm及7~9 mm的观测位点,4组器械的中心定位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在距根尖孔1~2 mm的观测位点(即根方弯曲部分),TF组的中心定位能力较其他3组更好,Mtwo组的偏移量在根方弯曲部分及弯曲最凸点冠方均为最大(P<0.05)。TF组的根管预备时间最短,PTN组次之,与其他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组器械均可快速有效地预备弯曲根管,且可较好地保持重度弯曲根管的原始形态;与传统镍钛锉相比,3种热处理镍钛锉均具有更好的中心定位能力,其中Twisted File锉在根尖区的中心定位能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能力 弯曲根管 根管偏移 热处理 连续旋转镍钛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