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根活性格局及其在农田科学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孙自永 徐恒力 朱锦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98,共7页
综述了根活性格局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其在农田科学管理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根的活性格局是根的功能学指标,反映根系各个部位对其总体吸收能力的贡献大小,它与活性根的格局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与根的形态格局常具有不一致... 综述了根活性格局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其在农田科学管理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根的活性格局是根的功能学指标,反映根系各个部位对其总体吸收能力的贡献大小,它与活性根的格局在本质上存在着区别,与根的形态格局常具有不一致性。在根活性格局测定方法中,32P土壤注入法应用最为广泛,土壤水分消耗法主要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根活性格局在农田科学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在土壤-植物水分运移模拟中,根活性格局对根系吸水能力的描述更为真实;通过调查作物根活性的高值区和高峰期,可确定施肥的最佳位置和时间;利用不同作物根活性时空分布特点指导物种和种植方式的选择,可实现作物在资源利用上的互补性,发挥某些作物的安全网和营养泵功能。进行作物根活性格局的不同同位素示踪研究、建立各种常见作物物种的根活性格局数据库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活性格局 有效吸收空间 土壤水分平衡 施肥位置 养分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胁迫对三峡库区秋华柳和垂柳根系性状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喻迪 邓蓓 +1 位作者 王晓锋 廖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34-7644,共11页
水淹胁迫是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中植物-环境协同演变的关键驱动力。探究秋华柳和垂柳在水淹胁迫下的根系性状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全面理解柳属植物在水淹胁迫下的适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三峡库区消落带反季节水位波动驱使... 水淹胁迫是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中植物-环境协同演变的关键驱动力。探究秋华柳和垂柳在水淹胁迫下的根系性状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全面理解柳属植物在水淹胁迫下的适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三峡库区消落带反季节水位波动驱使下柳树根系性状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以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秋华柳和垂柳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土培方法进行水淹(根部以上2cm)和对照(无水淹)处理,揭示水淹胁迫对秋华柳和垂柳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淹胁迫下两种柳树的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均显著增加110.92%和168.48%,表明两种柳属植物通过加快自身根系生长,增强吸收养分的面积和能力响应水淹胁迫;(2)水淹胁迫使两种柳树根系的CAT活性显著下降69.31%,POD和SOD活性变化不显著,表明两种柳树通过协调这3种酶活性的稳定以达到一种新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其耐淹能力;(3)水淹后垂柳根际土壤SCAT和SSC活性增加了41.73%和58.6%,秋华柳根际土壤URE活性却降低了47.89%,显示出两种柳树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种间差异,且垂柳具有使土壤生物活性更强的能力;(4)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种柳树根系形态与根际土壤SCAT活性密切相关,根系SOD与根际土壤SSC和SCAT活性呈正相关,根系CAT与根际土壤SCAT呈负相关,反映出根系形态与根际土壤微环境联系密切。上述结果表明两种柳属植物根系能有效调整根系形态及生理特征以适应水淹胁迫,且其根系对库区消落带土壤均具有一定的改良潜力,其中垂柳根系改良土壤质量等作用优于秋华柳,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际土壤酶活性 抗氧化酶系统 水淹胁迫 三峡消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3
作者 王睿 师晶 +3 位作者 姚涛 孙文秀 曹毅 张成省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5,共10页
为探究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设立接种无菌水(CK)、印度梨形孢(PI)、枯草芽孢杆菌(Tpb55)、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PI+Tpb55)处理,分析了烟草生长指标、根际土壤酶活性、... 为探究两种促生菌对烟草生长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设立接种无菌水(CK)、印度梨形孢(PI)、枯草芽孢杆菌(Tpb55)、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PI+Tpb55)处理,分析了烟草生长指标、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结果表明,与CK相比,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Tpb55均能促进烟草生长,增加干、鲜物质积累量,且PI+Tpb55处理效果明显高于PI、Tpb55单独处理(p<0.05);PI、Tpb55、PI+Tpb55处理均提高了烟草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且PI+Tpb55提高效果最显著(p<0.05);PI、Tpb55、PI+Tpb55处理均增加了烟草根际土壤细菌OTUs数量、丰富度和多样性,且PI+Tpb55处理效果显著,Chao1指数较CK提高了43.9%,Simpson指数降低了10.1%。PI+Tpb55处理后,与CK相比,烟草根际土壤中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相对丰度分别升高40%、20.6%和90%;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Vicinamibacteraceae、Haliangium相对丰度分别升高35.5%、86.5%和135.7%,达到显著水平(p<0.05)。细菌群落功能预测表明,PI、Tpb55、PI+Tpb55处理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三羧酸循环等功能基因丰度。综上,印度梨形孢和枯草芽孢杆菌Tpb55能够促进烟草生长和改善土壤特性,以两者协同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生菌 际土壤酶活性 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功能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源对小麦根际生物活性及其根际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世亮 翟东明 +4 位作者 介晓磊 李有田 安志装 胡著邦 王建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6-30,共5页
通过网室盆栽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几种磷源施入石灰性土壤后对作物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磷源处理 ,小麦生长过程中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及根际效应 (R/B)有显著差异 ,其大小顺序为 :K2 HPO4>Ca... 通过网室盆栽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几种磷源施入石灰性土壤后对作物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磷源处理 ,小麦生长过程中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及根际效应 (R/B)有显著差异 ,其大小顺序为 :K2 HPO4>CaMg -P >SSP >FA >ck。微生物数量在生育后期达到高峰。作物根际磷酸酶活性随生育进程逐步增强。不同磷源处理影响下的土壤磷酸酶活性有一定的差异 ,总体顺序为 :FA >SSP >K2 HPO4>CaMg -P >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际生物活性 小麦 磷酸酶 际效应 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具有杀根结线虫活性的植物资源统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敏 刘晟 +2 位作者 顾玲 杨金明 苏康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25-4227,4261,共4页
统计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植物源杀根结线虫活性药剂研究领域已经进行过活性筛选的6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具有显著杀根结线虫活性的植物共21科29种;以南方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13科18种植物;以爪哇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7科8种... 统计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植物源杀根结线虫活性药剂研究领域已经进行过活性筛选的6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具有显著杀根结线虫活性的植物共21科29种;以南方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13科18种植物;以爪哇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7科8种;以花生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3科4种。展望了杀根结线虫活性植物资源筛选工作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结线虫 结线虫活性 资源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5
6
作者 李姣 刘国顺 +1 位作者 高琴 何永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以烟草专用复合肥为对照,研究4种不同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明显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提高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 采用田间试验,以烟草专用复合肥为对照,研究4种不同生物有机肥与烟草专用复合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明显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提高了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生物有机肥A在整个烟叶生长进程中对细菌数量影响更显著,并且显著增加了旺长期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且对烟叶生长中期脲酶活性影响较大;生物有机肥D显著增加了旺长期放线菌数量;从移栽35 d到50 d,生物有机肥A,生物有机肥D增加了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更多的有机质分解并被烟叶吸收;生物有机肥C显著增加烟叶生长进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生物有机肥B仅对烟叶生长前期放线菌、脲酶、多酚氧化酶影响较大.A无论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还是土壤酶活性、生物有机肥作用均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烤烟 际土壤微生物数量 际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AChE、ACE以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和对亚硝酸根清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岩 彭蕾 +4 位作者 郜玉钢 何忠梅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5-188,207,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ACh 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影响以及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能力。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ACE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α-葡萄... 目的:研究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ACh 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影响以及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能力。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ACE的抑制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ACh E的抑制作用及对亚硝酸根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甘草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提取物均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分别为3.212、0.151、0.891 mg/m L,优于阳性药阿卡波糖;甘草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对ACh E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0.489、0.872 mg/m L,优于阳性药利斯的明;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亚硝酸根离子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_(50)值为1.068 mg/m L,优于阳性药V_C;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CE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0.815 mg/m L,优于其阳性药卡托普利。在这5种甘草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活性最强。结论:甘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很强的α-葡萄糖苷酶、ACh E、ACE抑制作用且对亚硝酸离子有很好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抑制ACE的活性 抑制AChE的活性 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亚硝酸离子清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Zea mays L.)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潮海 赵霞 +2 位作者 刘天学 李连芳 李伟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69-2175,共7页
通过两年3点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夏玉米(Zea mays L.)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麦茬处理的夏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但在... 通过两年3点的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夏玉米(Zea mays L.)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麦茬处理的夏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吐丝期达到最大值,但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间有所差异,趋势为平茬>立茬>除茬,且苗期差异较大,后期逐渐减小。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田土壤碳通量的影响也表现出同样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处理方式 际微生物 土壤酶 土壤碳通量 际生物活性 夏玉米(Zea mays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生理特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郭晖 周慧 +1 位作者 庄静静 王晓冰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27,共8页
研究Cd胁迫[0(Cd0)、5(Cd5)、10(Cd10)、20(Cd20)mg/kg Cd]下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CK)、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m)、Ri和Fm 1∶1混合接种(RF)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MF-小... 研究Cd胁迫[0(Cd0)、5(Cd5)、10(Cd10)、20(Cd20)mg/kg Cd]下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CK)、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m)、Ri和Fm 1∶1混合接种(RF)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MF-小麦共生体系对Cd胁迫的响应,为农田Cd污染钝化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AMF,小麦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d胁迫下3个接种AMF处理均可有效提高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且在Cd含量较高时作用更明显。其中,RF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改善效果最好,但不同AMF处理对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改善效果差异不显著。Cd20条件下,接种AMF后小麦比叶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Pn分别比CK最高增加14.56%、13.79%、13.68%、16.92%,CAT、SOD、POD活性分别最高增加33.69%、24.54%、14.99%,土壤蔗糖酶(SC)、CAT、脲酶(UE)、脱氢酶(DHA)活性分别最高增加190.56%、185.66%、193.44%、190.00%,MDA含量降低14.22%~17.30%。综上,Cd胁迫下接种AMF可有效提高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总体上以RF处理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真菌 小麦 镉胁迫 生理特性 际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珍平 白志明 +1 位作者 张翔宇 苗果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8-705,共8页
连续3年试验研究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生产力增加,强大的根土系统又促进了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黄土母质生... 连续3年试验研究了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对谷类作物生产力与根际土壤营养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母质生土当年施肥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生产力增加,强大的根土系统又促进了微生物的繁衍、酶活性及土壤营养的提高。黄土母质生土的熟化利用过程需用地养地相结合,重视生物改土。本研究表明,高粱、玉米均可作为生土改良沃化的先锋作物,高粱根系强壮,入土深,生物量大;而玉米虽根重、最大根长、一级节根数低于高粱,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多,酶活性高。而黍子根系柔弱,根际土壤生物活性较低,与高粱、玉米相比,不宜作为生土改良的先锋谷类作物。黄土母质生土对外源的辅助能(当年施肥)反应十分敏感,施肥的增产效应与土壤培肥都十分显著。黄土母质生土熟化沃化过程既是一个生土培肥改良过程,也是一个物质能量(营养)投入转化过程,并经植物物质生产过程、土壤微生物分解矿化过程及土壤生物化学酶系统促进过程三者互动,共同构成根土苗微生物物质能量转化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母质生土 当年施肥 谷类作物 生产力 际土壤营养 际土壤微生物 际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低Pb/Cd下冬小麦幼苗根系分泌物酚酸、糖类及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贾夏 董岁明 周春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052-4061,共10页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法研究了Cd、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 mg/kg干土时的Pb与Cd复合处理对冬小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总酚酸和简单糖类及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关系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冬小麦幼...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法研究了Cd、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 mg/kg干土时的Pb与Cd复合处理对冬小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总酚酸和简单糖类及其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关系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冬小麦幼苗生长3周时,随Cd浓度的升高,根系简单糖类的分泌量表现为降低-增加-降低现象,而酚酸分泌量主要表现为显著(P<0.05)增加;幼苗生长7周时,简单糖类分泌量极显著(P<0.01)降低,酚酸分泌量表现为降低-增加-降低现象;幼苗生长12周时,简单糖类分泌量在Cd≤50.00 mg/kg干土时降低,Cd浓度为70.00 mg/kg干土时极显著(P<0.01)增加,酚酸分泌量在Cd≤20.00mg/kg干土时降低,Cd>20.00 mg/kg干土时增加。2)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 mg/kg)时,Pb的存在会对Cd胁迫下冬小麦根系酚酸和简单糖类分泌特征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可使Cd处理下幼苗根系酚酸分泌量增加,而简单糖类分泌量降低。3)低Pb/Cd处理与Cd处理之间,冬小麦幼苗根系酚酸和简单糖类分泌量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微生物量碳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特点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Pb CD 冬小麦 系分泌物 际土壤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茶树根系活力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永辉 魏杰 +1 位作者 令狐昌弟 卢天国 《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19-223,共5页
TIAN Yong hui , WEI Jie, LINGHU Chang di, LU Tian guo(Guizhou Tea Institute, Meitan 564100,China)
关键词 际土壤酶活性 基因型 茶树 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水解多肽对光磷水蜈蚣的生根抑制活性
13
作者 杨剑 陈曼芳 +1 位作者 于兴娜 卢昌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以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以玉米蛋白粉为底物,制备出不同酶解时间条件下的玉米蛋白水解多肽。用培养皿生物分析法检测不同玉米蛋白水解多肽在不同浓度(0.5 mg/mL、1 mg/mL、2 mg/mL、5 mg/mL)条件下对光磷水蜈蚣(Kyllinga bre... 以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以玉米蛋白粉为底物,制备出不同酶解时间条件下的玉米蛋白水解多肽。用培养皿生物分析法检测不同玉米蛋白水解多肽在不同浓度(0.5 mg/mL、1 mg/mL、2 mg/mL、5 mg/mL)条件下对光磷水蜈蚣(Kyllinga brevitoliavar.leiolepis)种子生根抑制活性。结果表明:①两种蛋白酶不同水解时间制备的玉米蛋白粉水解多肽对光鳞水蜈蚣种子萌发生根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增高生根抑制活性增强;②木瓜蛋白酶在水解3 h和6 h制得玉米多肽的生根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水解9 h和12 h制得的玉米多肽,而中性蛋白酶在不同水解时间水解玉米蛋白粉所得的水解多肽对光磷水蜈蚣的抑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③木瓜蛋白酶制备的玉米多肽比中性蛋白酶制备的玉米多肽生根抑制活性强,并达到极显著性差异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水解多肽 木瓜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施用活性促根剂的效果
14
作者 尹天水 王树会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番茄 活性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促根剂对四季杜鹃根系的影响
15
作者 任培华 高树梅 《特产研究》 2005年第3期31-33,共3页
不同剂量的活性促根剂于春季处理四季杜鹃。处理后15d调查发现,活性促根剂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新根的生成及生长,其中以活性促根剂4mg/L处理区效果最为明显,使黄化苗的发根盆数较对照增加了2.656倍,正常苗的新根长度、增长幅度分别较对照... 不同剂量的活性促根剂于春季处理四季杜鹃。处理后15d调查发现,活性促根剂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新根的生成及生长,其中以活性促根剂4mg/L处理区效果最为明显,使黄化苗的发根盆数较对照增加了2.656倍,正常苗的新根长度、增长幅度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9.7%及8%,在生产上具较高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 四季杜鹃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对低温胁迫下扁穗牛鞭草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张丽 何玮 《草学》 2018年第6期46-53,共8页
本研究将生长一致的3个扁穗牛鞭草采用不同浓度CaCl_2溶液处理后,对其进行4℃低温胁迫,研究不同浓度外源Ca^(2+)对各材料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扁穗牛鞭草根内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 本研究将生长一致的3个扁穗牛鞭草采用不同浓度CaCl_2溶液处理后,对其进行4℃低温胁迫,研究不同浓度外源Ca^(2+)对各材料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扁穗牛鞭草根内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适宜浓度的Ca^(2+)能提高扁穗牛鞭草根内保护酶的活性,提高其抗寒性,10mmol/L CaCl_2处理能提高材料1和2扁穗牛鞭草根内保护酶活性,15mmol/L CaCl_2处理能显著提高材料3扁穗牛鞭草根内的保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牛鞭草 外源钙离子 低温胁迫 保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运筹对再生季稻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陈鸿飞 庞晓敏 +5 位作者 张仁 张志兴 徐倩华 方长旬 李经勇 林文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07-1517,共11页
再生季水、肥管理措施是再生稻尤其是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获得高产稳产的一项关键措施,明确再生季合理的水肥运筹对提高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低节位再生芽的萌发成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杂交籼稻泸优明占为材料,通过设置再生季分蘖期3个... 再生季水、肥管理措施是再生稻尤其是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获得高产稳产的一项关键措施,明确再生季合理的水肥运筹对提高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低节位再生芽的萌发成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杂交籼稻泸优明占为材料,通过设置再生季分蘖期3个不同水肥处理盆栽试验,即淹水灌溉不施用促苗肥(S处理)、干湿交替灌溉不施用促苗肥(G处理)和干湿交替灌溉施用促苗肥(GN处理),研究不同水肥运筹对再生季稻腋芽、产量、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季稻不同水肥处理对根际氧化还原电位和根际土壤酶有显著影响,处理后10 d,与S处理相比,G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磷酸单酯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G处理相比,GN处理可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蔗糖酶、磷酸单酯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水肥调控下再生季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和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差异显著,处理后10 d,GN处理和G处理根际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S处理,GN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酚酸、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G处理。GN处理和G处理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比S处理的提高27.27%和14.84%,再生季分蘖数和产量分别比S处理的提高102.50%~111.11%、42.50%~44.44%和91.41%~108.72%、37.93%~40.94%。由此可见,再生季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或施用促苗肥均可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促进再生季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和代谢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根际土壤有机质的氧化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增加根际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再生季新根的形成和腋芽的萌发。采用干湿交替灌溉耦合促苗肥对再生季稻的促控效果是最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水肥处理 际土壤酶活性 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氮肥形态及用量对小麦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军辉 夏清 +7 位作者 杨珍平 张霞 孙敏 高志强 耿伟娜 廖平强 张晓琰 杨孟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852-1858,共7页
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研究室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CA0547,试验采用根管土柱法,裂区设计,其中,主处理为氮肥形态:铵态氮(硫酸铵)、硝态氮(NPK复合肥)、酰胺态氮(尿素);副处理为纯氮用量:75,150,225 kg/hm2共3个梯度。以研究氮肥形态及... 试验在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研究室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CA0547,试验采用根管土柱法,裂区设计,其中,主处理为氮肥形态:铵态氮(硫酸铵)、硝态氮(NPK复合肥)、酰胺态氮(尿素);副处理为纯氮用量:75,150,225 kg/hm2共3个梯度。以研究氮肥形态及用量对小麦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垂直分布的影响,探究合适的氮肥形态,为高效节省化肥施用及改良土壤环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形态氮肥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且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纯氮用量在0~225 kg/hm2时,随着用量的增加,脲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施用不同形态N肥后,20~40 cm土层的脲酶活性显著大于其他土层(P<0.05),并且与未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的各个土层脲酶活性均有增加趋势,试验中,酰胺态氮肥施用量达到225 kg/hm2时,0~100 cm土层脲酶活性在所有处理中最大;拔节期脲酶活性高于成熟期。酰胺态氮是提高0~10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的最好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形态 氮肥用量 冬小麦 际土壤脲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肥对黄精生长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愚琛 吴俊颖 +5 位作者 任薪芳 储君炜 周春火 倪国荣 魏立娥 尹鑫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4-172,共9页
硒是人类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食用富硒农产品具有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效。黄精对硒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通过硒肥生物强化黄精是安全有效获得富硒农产品的途径之一,因此,研究硒肥对黄精生长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 硒是人类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食用富硒农产品具有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效。黄精对硒有较强的生物富集能力,通过硒肥生物强化黄精是安全有效获得富硒农产品的途径之一,因此,研究硒肥对黄精生长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多花黄精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3种不同种类肥料(普通蚯蚓肥、蚯蚓无机硒肥、蚯蚓有机硒肥)对黄精幼苗生物量、叶片生长、茎粗、株高、生根数、多糖、硒含量、硒形态、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普通蚯蚓肥和蚯蚓无机硒肥较不施肥对黄精幼苗的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施加蚯蚓有机硒肥能显著提升黄精生物量、叶片、株高、生根数和多糖等生长指标。施用外源硒肥显著增加了黄精硒含量,蚯蚓有机硒肥处理中黄精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分别是无机硒肥处理的1.38和1.56倍,施用蚯蚓有机硒肥更利于黄精总硒和有机硒的积累。蚯蚓有机硒肥促进了黄精根际土壤中碱解氮和速效钾的释放,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增加可能是蚯蚓有机硒肥促进黄精生长和品质提升的原因之一。黄精根际土壤酶活性对不同硒肥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响应,外源硒肥显著提升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有机硒肥与无机硒肥相比更有利于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酶活性。综上所述,蚯蚓有机硒肥是黄精幼苗阶段较为理想的促生肥和硒强化肥,蚯蚓有机硒肥替代普通蚯蚓肥和蚯蚓无机硒肥有望成为未来培育富硒农产品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硒肥 黄精 硒形态 生长性状 际土壤养分 际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葡聚糖酶基因抗病棉花的种植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吴名付 祝建波 王爱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0-1164,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了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葡聚糖酶基因的抗病棉花株系7p、28p(双价载体)以及受体高代材料97185、79701的种植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时期抗... 本研究探讨了转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和烟草葡聚糖酶基因的抗病棉花株系7p、28p(双价载体)以及受体高代材料97185、79701的种植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时期抗病转基因棉花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其受体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根际土壤的蛋白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在同一生育期内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差异显著(P<0.05)。说明抗病转基因棉花的种植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几乎无影响,而根际土壤纤维素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变化转基因抗病棉花与受体种植之间几乎没有影响,而在不同棉花株系和生育期之间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基因类型以及生育期植株根部分泌物有关。研究初步表明转基因抗病棉花的种植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病棉花 际土壤酶活性 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