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整合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被引量:3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 朱刚 +1 位作者 刘明 戴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0-902,共13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是局限性及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创伤影响,RP后患者将面临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并发症,这些问题都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是局限性及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手术创伤影响,RP后患者将面临性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并发症,这些问题都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目前临床上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尚未达成统一意见。因此,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召集相关专家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查阅和评估相关文献,进行质量等级评价、证据综合及编写初稿后,采用专家会议讨论、德尔菲问卷调查等方法,经过3轮对24个不同医院共计29名专家的意见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整合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以期为接受RP的患者提供标准化的整合康复意见,提高术后恢复效率,减少RP引起的短期或长期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编号为PREPARE-2024CN666。本共识内容包括围手术期的全面评估、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应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管理与治疗及患者的心理与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在围手术期评估方面,共识强调了术前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营养状态、盆底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旨在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优化术前准备,为术后恢复打下基础。ERAS理念则通过减少术前禁食及禁饮时间、改进围手术期管理、开展术前教育和心理干预等措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针对术后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等常见并发症,共识推荐了包括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生物反馈治疗等多种康复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此外,本共识还强调了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建议在术后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和社会支持。本共识的发布将为临床医师提供标准化的术后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接受RP患者的术后康复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本共识内容将不断得到验证和优化,从而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全面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整合康复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勇 戚宇 +5 位作者 王杭 姜帅 施国洪 张旭 郭剑明 徐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4-504,共11页
目的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 目的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预测生化复发的变量,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74(133~209)周。整个队列的生化复发率为21.15%(88/416),生化复发的时间为(51.11±47.71)周。至随访结束,低危、中危、高危、局部进展至随访结束复发率分别为:10%(1/10)、6.12%(3/49)、16.41%(43/262)、43.16%(41/95)。预测生化复发的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数据显示,肿瘤侵犯包膜(HR:2.119,95%CI:1.154~3.891,P=0.016)、肿瘤侵犯精囊(HR:1.824,95%CI:1.034~3.220,P=0.038)、GS评分≥8(HR:2.746,95%CI:1.268~5.943,P=0.01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10~20 ng/mL(HR:4.240,95%CI:2.550~7.050,P<0.001)、PSA>20 ng/mL(HR:6.341,95%CI:3.296~12.202,P<0.001)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在中期随访期间可有效控制生化复发。肿瘤侵犯包膜、肿瘤侵犯精囊、GS评分≥8、PSA=10~20 ng/mL、PSA>20 ng/mL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 生化复发(BCR)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
3
作者 阚艳侠 汤苏红 +1 位作者 谢鑫 马正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7-1292,共6页
目的探索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RARP的男性患者622例,年龄18~90岁,ASAⅡ或Ⅲ级。收集基础疾病史、禁食时间和ASA分级,术中手术和麻醉时间、液体出入量、... 目的探索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RARP的男性患者622例,年龄18~90岁,ASAⅡ或Ⅲ级。收集基础疾病史、禁食时间和ASA分级,术中手术和麻醉时间、液体出入量、麻醉用药、使用降压药和升压药次数,术后24 h内的去向、头晕头痛情况、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根据RARP患者术后24 h内是否存在PONV,将患者分为两组:PONV组和非PONV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RARP患者术后24 h内发生PONV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评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判别效力。结果RARP患者术后24 h内发生PONV 67例(10.8%)。与非PONV组比较,PONV组BMI、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和术后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比例明显降低(P<0.05),脑血管疾病史比例、术后头晕、服用氨酚曲马多片和切口疼痛比例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升高(OR=0.900,95%CI 0.818~0.990,P=0.030)和术中使用地塞米松(OR=0.945,95%CI 0.894~0.999,P=0.047)与RARP患者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率明显负相关,脑血管疾病史(OR=3.788,95%CI 1.501~9.558,P=0.005)、术后24 h内头晕(OR=4.191,95%CI 2.111~8.320,P<0.001)和术后切口疼痛(OR=3.881,95%CI 1.175~12.821,P=0.026)与PONV的发生率明显正相关。脑血管疾病史是RARP患者术后24 h内发生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AUC为0.539(95%CI 0.462~0.616),截断值0.5,敏感性11.9%,特异性95.9%。BMI、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史、术中使用地塞米松、术后头晕、服用氨酚曲马多片、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切口疼痛联合预测PONV的AUC为0.739(95%CI 0.674~0.804),截断值0.1,敏感性68.7%,特异性67.4%。结论脑血管疾病史是RARP患者术后24 h内发生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24 h内的头晕和切口疼痛与PONV明显相关,BMI越高和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可明显降低PONV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恶心呕吐 腹腔镜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脑血管疾病史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4
作者 高成菲 顾婕 +3 位作者 张文辉 高佩 高旭 曹洁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9-636,共8页
目的 系统性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和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 系统性评价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性能和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4年1月23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应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工具评估所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采用MedCalc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验证组的AUC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研究,样本量共7 216例,6个模型报告了AUC值,7个模型报告了校准度。2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好,6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差。最常用的预测模型类型为logistic回归模型,剔除极端AUC值的模型后,随机效应meta分析结果为0.840(95% CI 0.786~0.895),异质性检验I^(2)=0%(P=0.737)。8项研究的偏倚风险均较高,偏倚来源主要为数据来自回顾性队列研究、部分连续性变量转化为二分类变量、缺失数据未处理、基于单因素分析筛选预测因子、未完整报告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及缺乏模型的外部验证等。Egger检验结果提示研究无显著发表偏倚。结论 现有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过程尚不完善,未来研究应构建基于多中心、大样本数据的风险预测模型,加强对模型的临床适用性评估,并严格遵循预测模型报告规范与流程,从而建立可用于临床实践的高质量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测模型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尿失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护理 被引量:34
5
作者 屈晓玲 方汉萍 +2 位作者 陈小芹 王晶 赵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47-48,56,共3页
目的总结快速康复护理策略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切除术,按快速康复策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体位准备及压力袜,... 目的总结快速康复护理策略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切除术,按快速康复策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体位准备及压力袜,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各种管道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无出血、感染、漏尿、高碳酸血症、明显腹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6~11d伤口愈合出院。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具有术前准备简单,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缩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机器人 根治性切除 快速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结合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潘家骅 邵晓光 +7 位作者 朱寅杰 迟辰斐 钱弘阳 徐凡 王艳青 沙建军 董柏君 薛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7-742,共6页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结合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PLND)治疗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HT)及新辅助化学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NCHT)对术后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结合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PLND)治疗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HT)及新辅助化学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NCHT)对术后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行RARP+ePLND治疗的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初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初始肿瘤TNM分期、Gleason评分、新辅助治疗方案、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156例患者年龄为(67.9±6.9)岁,初始PSA为56.5(8.4~629.0)ng/mL,Gleason评分≥8分者占63.5%(99/156),临床分期≥cT3者占95.5%(149/156),35.3%(55/156)的患者存在盆腔区域淋巴结转移;手术时间为(186.7±35.5)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为(18.8±9.9)g/L,住院时间为5(3~66)d;2例(1.3%)出现直肠损伤,3例(1.9%)在扩大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出现髂血管损伤;64.1%(100/156)的患者术后PSA下降至0.2 ng/mL以下,6.4%(10/156)的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T0),25.6%(40/156)的患者切缘阳性。51.3%(80/156)的患者出现病理降期,15.4%(24/156)的患者出现病理升期。35例确诊后未接受新辅助治疗而直接行RARP+ePLND(non-NT组),54例先接受4~6个周期NHT再行RARP+ePLND(NHT组),67例先接受4~6个周期NCHT再行RARP+ePLND(NCHT组)。NCHT组初始PSA和TNM分期高于NHT组和non-NT组(P均<0.01),但3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T组与NCHT组术后PSA达到根治水平以下的患者分别为72.2%(39/54)和82.1%(55/67),高于non-NT组的17.1%(6/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HT组和NCHT组分别有57.4%(31/54)和68.7%(46/67)的患者出现病理降期,而non-NT组仅8.6%(3/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ARP+ePLND治疗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安全有效。术前新辅助治疗并不增加RARP+ePLND围手术期并发症,且可提高手术根治率、改善术后病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极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 机器人手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扩大淋巴结清扫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新辅助化学治疗 病理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膀胱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后前列腺癌的手术技巧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琦 徐智慧 +2 位作者 祁小龙 刘锋 张大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膀胱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治疗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后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尿控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12例HoLEP术后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在我科行经膀胱途径纵切口RARP。患... 目的探讨经膀胱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治疗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后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尿控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9年4月,12例HoLEP术后确诊前列腺癌患者在我科行经膀胱途径纵切口RARP。患者年龄为60~69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1.5~8.7 ng/mL,HoLEP术后Gleason评分均≤7分,术前TNM分期T1a^T1b期。所有患者均经HoLEP术后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均未接受内分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12例经膀胱途径RARP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15~130 min,平均(116.2±15.1)min;术中出血量80~210 mL,平均(125.1±20.3)mL;术后住院时间5~9 d,平均(6.7±1.7)d。术后7 d拔除导尿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11例(91.7%)获得即时尿控,1例2周后无漏尿。术后病理提示8例患者Gleason评分为6分,2例患者Gleason评分为7分,1例患者Gleason评分为8分,1例术后病理未见癌组织。1例Gleason评分8分的患者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术后随访3~30个月,所有患者3个月后均获得良好尿控。结论前期HoLEP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难度。经膀胱途径纵切口行筋膜内RARP治疗HoLEP术后前列腺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达到肿瘤根治目的的同时尽量完整保留尿控功能相关的前列腺周围解剖结构,可在术后短期拔除导尿管并早期恢复尿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手 经膀胱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病理大切片与常规切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常坤 杨晓群 +9 位作者 王朝夫 甘华磊 郑爱华 杨珺 戴波 瞿元元 张海梁 施国海 朱耀 叶定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4-82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组织标本中,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可以全面观察组织,其在病理诊断、形态学研究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制作技术、设备限制、工作量较大等原因,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常规开展... 背景与目的: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组织标本中,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可以全面观察组织,其在病理诊断、形态学研究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制作技术、设备限制、工作量较大等原因,目前在临床上尚未常规开展。本研究通过比较RP后行常规切片及病理大切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变量,评价RP后病理大切片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P后做病理大切片的229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行RP后做常规病理切片的393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包括两组患者年龄,术前PSA值,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确诊方式,确诊时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RP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切缘、前列腺包膜外侵犯、精囊侵犯、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等变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及病理变量:RP后病理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前列腺包膜外侵犯情况、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手术切缘及精囊侵犯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vs17.6%,P=0.010;23.1%vs 17.0%,P=0.025)。结论: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标本切缘阳性及精囊侵犯的阳性检出率,因此病理大切片技术值得在前列腺癌病理诊断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病理大切片技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杰 王明超 +2 位作者 俞世成 朱世斌 李恭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7-750,共4页
目的介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及初步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RARP中运用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 目的介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及初步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RARP中运用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资料。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主要步骤:(1)确定膀胱颈前列腺连接部位置,分离表面脂肪组织,直至暴露尿道前壁;(2)从膀胱前列腺三角区的相对疏松组织层面向深面解剖,直至暴露精囊前层面,沿此层面分离暴露尿道侧壁;(3)进一步解剖暴露尿道后壁。观察并记录保留膀胱颈成功率、保留膀胱颈口分段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均在RARP中运用了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保留膀胱颈成功率为93.3%(28/30),2例患者因前列腺中叶不规则突向膀胱而未完整保留膀胱颈。术中保留膀胱颈分段时间为8~10 min,平均(9.2±0.8)min。30例患者术中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RARP中运用三步法解剖性保留膀胱颈技术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机器人手 腹腔镜技 解剖性保留膀胱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术前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获益的临床预测
10
作者 黄勇 周福林 +1 位作者 李静 张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69,共7页
目的:开发1种预测模型用于选择适合行最大雄激素阻断(maximum androgen blocking,MAB)治疗的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high-risk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HRLPC)患者。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开发1种预测模型用于选择适合行最大雄激素阻断(maximum androgen blocking,MAB)治疗的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high-risk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HRLPC)患者。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并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96例HRLPC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3个月的MAB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患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表现、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等。首先探究MAB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分层与病理和生化获益的关系,以确定最佳PSAD组别;随后采用机器学习筛选重要变量,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适用性评估其表现。结果:低PSAD组[PSAD<0.17 ng/(mL·cm^(3))]在围手术期结果、病理降级、术后检测不到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率、尿失禁恢复率及PSA随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用于模型构建的变量包括前列腺体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SAD、吸烟史、总胆固醇、PSA、体质量指数,该预测模型的效能较好(AUC=0.769),具备一定的临床适用性。结论:低PSAD组患者具有更好的病理和生化获益。本研究提供了1个可靠的预测模型,以辅助HRLP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局限性前列腺 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智宇 王科 +1 位作者 林春华 赵红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7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治疗方案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88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ERAS组患者(3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治疗方案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本院88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ERAS组患者(34例)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对照组患者(54例)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天数、无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再手术及30天内再入院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和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患者(P<0.001),住院天数和无并发症患者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01),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ERAS组无死亡、再手术及30天内再入院患者。结论 ERAS模式的开展能够促进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早日康复,同时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前列腺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期前列腺癌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时机选择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振宇 高建平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15-317,共3页
T3期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近年来,认为经过挑选的cT3(clinically locally advanced T3)期患者应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但是cT3期前列腺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T3期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近年来,认为经过挑选的cT3(clinically locally advanced T3)期患者应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但是cT3期前列腺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术后疗效尚不明确。文中综述近年来有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经腹途径与经腹膜外途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杰 成功 +4 位作者 曹强 张成 郑雨潇 徐浩翔 华立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473,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腹途径与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6年9月53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途... 目的:比较经腹途径与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6年9月53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途径41例,年龄56~80岁,平均70岁;经腹膜外途径12例,年龄59~78岁,平均68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结果:53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比较经腹和经腹膜外两组年龄[(70.4±6.0)岁vs.(68.3±6.8)岁]、BMI[(23.7±2.5)kg/m^2vs.(24.1±3.2)kg/m^2]、术前PSA[(22.2±21.6)ng/mL vs.(14.9±9.0)ng/mL]、Gleason评分[(7.5±0.7)分vs.(7.3±0.7)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和经腹膜外组的总手术时间[(223.4±26.8)min vs.(186.5±16.6)min]、装机时间[(23.6±4.9)min vs.(27.9±5.5)min]、术后肠道恢复排气时间[(2.4±0.6)d vs.(1.9±0.6)d]、术后肠道恢复排便时间[(3.6±0.5)d vs.(3.2±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双侧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途径比较,经腹膜外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快,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双侧盆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Retzius间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的技术比较和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晓晨 傅文晴 +2 位作者 胡兵 张成 王共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1-756,共6页
目的比较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两种手术方法的技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分别行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或经膀胱入路保留Retzius间... 目的比较经膀胱入路与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两种手术方法的技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分别行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或经膀胱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后入路RARP组22例,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16.9±7.5)ng/mL,Gleason评分7分(5~8分),前列腺体积(42.3±11.2)mL,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14分(9~20分),临床分期cT1c期9例、cT2a期4例、cT2b期3例、cT2c期6例;经膀胱入路RARP组13例,术前tPSA(18.6±8.7)ng/mL,Gleason评分6分(5~7分),前列腺体积(35.4±9.6)mL,IIEF-5评分15分(10~21分),临床分期cT1c期8例、cT2a期2例、cT2b期2例、cT2c期1例。所有患者术前尿控均正常。两组患者均采用经腹腔途径完成手术。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尿控恢复时间、术后IIEF-5评分的差异。结果3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无输血病例,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后入路RARP组手术时间(123.4±31.7)min、术中出血量(48.2±12.8)mL,经膀胱入路RARP组手术时间(135.3±25.6)min、术中出血量(65.2±19.8)mL,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后入路RARP组病理分期pT2a期6例、pT2b期6例、pT2c期8例、pT3a期2例,术后Gleason评分7分(5~8分),经膀胱入路RARP组病理分期pT2a期8例、pT2b期3例、pT2c期2例,术后Gleason评分6分(5~7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入路RARP组切缘阳性5例(22.7%),经膀胱入路组RARP切缘阳性3例(23.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7 d拔除导尿管,后入路RARP组18例即刻实现尿控(无需使用尿垫),4例术后2周实现尿控;经膀胱入路RARP组患者12例即刻实现尿控,1例术后2周实现尿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后入路RARP组IIEF-5评分为11分(4~13分),经膀胱入路RARP组为12分(5~14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IEF-5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3~24个月,均未见肿瘤生化复发表现(tPSA均<0.2 ng/mL)。结论经膀胱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治疗体积较小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手术效果与后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技术相当,具有较好的术后即刻尿控效果,但性功能恢复需要进一步随访。经膀胱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RARP技术可行,未来有望成为治疗局限性低风险前列腺癌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手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保留耻骨后间隙 经膀胱入路 后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入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中改善排尿控制的经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承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5-639,共5页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术后部分患者发生尿失禁是困扰术者和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由于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操作灵活性、三维视感等方面的特点,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同时提供了更...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术后部分患者发生尿失禁是困扰术者和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由于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操作灵活性、三维视感等方面的特点,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同时提供了更多改善术后尿控的技术方法[1]。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目前尚未见确切定义,一般认为每天使用一个以上的尿垫可被认为术后尿失禁,早期尿控一般指术后3个月内的尿控情况,远期尿控一般指术后半年以后的尿控情况[2-3]。由进入学习曲线平台期的泌尿外科医生进行的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RARP)术后一年尿失禁的发生率约为4%~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根治性切除 排尿控制 神经血管束 外科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在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术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燕 申颖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6期1938-1940,1944,共4页
前列腺癌在常见癌症中占第4位[1],对于局限性且具有中高危疾病进展风险的前列腺癌病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是首要的治疗方法[2]。随着解剖学知识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3]。但是,仍有许多病人在手术后发... 前列腺癌在常见癌症中占第4位[1],对于局限性且具有中高危疾病进展风险的前列腺癌病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是首要的治疗方法[2]。随着解剖学知识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前列腺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3]。但是,仍有许多病人在手术后发生中重度尿失禁症状以及勃起功能障碍[4],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前列腺根治术术后控尿功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客观临床因素、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锻炼3个因素[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根治性切除 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控制排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在术后控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楼江涌 金百冶 +3 位作者 刘锋 章越龙 张琦 张大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颈在术后控尿中的作用以及对切缘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0年5月期间对145例T1b^T2c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资料,其中保留膀胱颈59例,不保留膀胱颈86例。使用国际尿控协会... 目的:探讨保留膀胱颈在术后控尿中的作用以及对切缘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0年5月期间对145例T1b^T2c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资料,其中保留膀胱颈59例,不保留膀胱颈86例。使用国际尿控协会调查问卷,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患者的控尿情况。结果: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保留膀胱颈组的控尿率分别为42.4%、74.6%、86.4%,不保留膀胱颈组的控尿率分别为25.6%、58.1%、80.2%。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的控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和P=0.042),而在术后6个月两组间控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1)。两组阳性切缘位于膀胱颈的各1例,两组切缘阳性率相近(P=0.954)。结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对术后的早期控尿有着积极作用,而且不增加术后的切缘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外科学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保留膀胱颈 后控尿 切缘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体积对保留神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影响及其预测术后控尿恢复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东根 杨祥伟 +4 位作者 李骏 陈楚杰 高新 庞俊 廖国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3-757,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对保留神经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nsLRP)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术后控尿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6月178例行nsLRP术低危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控尿功能正... 【目的】探讨前列腺体积对保留神经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nsLRP)结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术后控尿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8年6月178例行nsLRP术低危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控尿功能正常,年龄46~88岁,平均66岁;PSA 0.6~10.0μg/L,中位值6.9μg/L;平均体质量指数(24±5)kg/m2。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前列腺体积与围术期资料关系,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鉴定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预测因子。【结果】列腺体积增大与高龄(rs=0.370,P<0.001)、PSA升高(rs=0.168,P=0.025)、更低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rs=-0.165,P=0.027)、更低术后病理T分期(rs=-0.152,P=0.042)及Gleason评分(rs=-0.182,P=0.015),更长手术时间(rs=0.239,P=0.001),以及更多术中出血量(rs=0.181,P=0.016)密切相关。术后3、6、12个月时控尿率分别为64.0%(114/178)、88.2%(157/178)和96.1%(171/178)。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RR=0.528,95%CI:0.381~0.730)与前列腺体积(RR=0.598,95%CI:0.412~0.869)为术后控尿功能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低危PCa中高龄患者前列腺体积大,大体积前列腺PCa患者术前PSA高、肿瘤分级分期低、根治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高龄、前列腺体积增大为nsLRP术后患者不良控尿恢复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前列腺体积 治疗结果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魏勇 沈露明 +5 位作者 杨健 沈百欣 刘威 胡海斌 蒋荣江 朱清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7月,按照纳排标准收治因前列腺癌拟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9例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 目的:初步探讨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7月,按照纳排标准收治因前列腺癌拟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的9例患者,运用国产“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单孔肾上腺切除术,手术均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记录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并对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年龄66~85岁;平均BMI值23.6 kg/m^(2)(18.3~29.4 kg/m^(2));平均手术时间168.0 min(125.0~249.0 min);平均操作时间119.2 min(85.0~194.0 min),平均备机时间12.4 min(5.0~36.0 min),无1例增加辅助通道,切口大小平均4.2 cm(3.5~5.0 cm);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9 d(12~26 d),术后即刻尿控3例,术后1月复查6例患者尿控基本恢复。术后病理均为前列腺腺癌,其中切缘阳性2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运用“术锐”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完成腹膜外入路单孔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蛇形臂具有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等优势,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机器人 腹膜外入路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 初步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的肿瘤学和功能学结局:10年随访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小波 熊天宇 +5 位作者 朱光艺 张慧博 金木兰 杨敏福 邢念增 牛亦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432,共9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后长期控尿功能、性功能和疾病复发、总体死亡以及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随访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后长期控尿功能、性功能和疾病复发、总体死亡以及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方法回顾性随访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进行LRP的99例患者的肿瘤学结局和功能学结局。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8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LRP术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肿瘤特异生存时间(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时间(radiologic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rPFS)的影响因素。结果LRP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和70%,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1%和85%,无影像学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7%和76%。Gleason评分及术后未达到临床治愈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Gleason评分是影响患者CS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最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大于20 ng/mL是影响患者r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术后未达到临床治愈对CSS、rPFS的影响仅具有边缘性显著性意义。LRP术后76.8%的患者能够完全控尿,21.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尿失禁,51.8%的患者没有性刺激或者性兴奋,12.5%的患者仍可以正常进行性生活,35.7%的患者存在勃起功能障碍不足以维持正常的性生活,术中未保留血管神经束的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比保留者发生率更高。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接受LRP后,长期的控瘤和控尿功能基本与国外报道相似,采用LRP治疗前列腺癌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肿瘤学和功能学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肿瘤学和功能学结局 后临床治愈 尿失禁 勃起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