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IL-34在小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中的动态表达
1
作者 王敏 徐丽 +3 位作者 朱永娜 张伟健 武庆华 刘茜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34(IL-34)在小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中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5只SD小鼠,对其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制造根尖周炎的模型,并在0、7、14、21、28 d随机脱颈处死,解剖分离含有第一磨牙的下颌骨,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模型中... 目的:探讨白介素-34(IL-34)在小鼠慢性根尖周炎模型中的表达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35只SD小鼠,对其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制造根尖周炎的模型,并在0、7、14、21、28 d随机脱颈处死,解剖分离含有第一磨牙的下颌骨,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模型中根尖周的破坏情况。将下颌骨标本制备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IL-34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根尖周炎模型中的动态表达。结果:影像学检查显示,0~7 d根尖无明显异常,14~21 d开始出现轻度根尖破坏,28 d根尖阴影变大,范围增宽。HE染色显示,0 d根尖周组织正常未见明显改变,7 d炎性因子浸润开始增多,14 d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以及坏死中心,21 d炎性渗出减少,小范围的骨质破坏区域增多,28 d炎性细胞浸润趋于稳定,小范围的骨质破坏连接成片,大范围的骨质破坏形成。TRAP染色显示,0 d几乎看不到破骨细胞,7~14 d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在21 d时到达高峰,28 d时轻微下降,但7、14、21、28 d时均高于0 d(P<0.05)。RT-qPCR检测显示,7~28 d的IL-34及TNF-α的mRNA表达量均逐渐增高,且在14 d到达顶峰,在21 d呈现下降的趋势,28 d又呈现上升趋势,在7~28 d的表达量均高于0 d(P<0.05),并且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IL-34的mRNA表达量随着根尖周炎病变程度发展而改变,尤其是与骨质破坏的程度相关,并与TNF-α有着密切的联系,出现短暂的表达量下降说明其表达受到了抑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白介素-34(IL-3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在老年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培 宋雪琦 +1 位作者 齐芳芳 牛家慧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在老年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老年根尖周炎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辅助应用半导体激光对常规方法根管预备后的根管进行消毒治疗,对照组未采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比较根管预备后24 h...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在老年根尖周炎患者根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老年根尖周炎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辅助应用半导体激光对常规方法根管预备后的根管进行消毒治疗,对照组未采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比较根管预备后24 h、72 h的疼痛程度和根管治疗疗效。结果根管治疗术后24 h、72 h观察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根管治疗6个月和1年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根尖周炎患者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应用半导体激光对根管进行消毒,可降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老年人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月 张倩楠 +2 位作者 张钰 郭江珊 杨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17-19,23,共4页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3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和联合组42例。常规组采用常...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3例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和联合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根管预备及氢氧化钙封药,联合组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封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根管治疗约诊间疼痛(EIAP)发生率、治疗前后牙周指标[探诊深度(PD)、龈流血指数(GBI)、菌斑指数(PLI)、牙周附着水平(CAL)]、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ELAP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PD、GBI、PLI、CAL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联合组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联合氢氧化钙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除菌率,降低EI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氢氧化钙 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 除菌率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uble Roots of Mandibular Premolar in Full-mouth Periapical Films
4
作者 Ling-jia Kong Kuo Wan Deng-gao Liu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two-rooted mandibular premolar morphology using full-mouth periapical film seri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bilateral incidence,so as to provide a clini...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two-rooted mandibular premolar morphology using full-mouth periapical film serie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bilateral incidence,so as to provide a clinical anatomical basis for root canal treatment in mandibular premolars.Methods A total of 201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dental treatment and had full mouth periapical radiographs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from April 2011 to April 2012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ree experienced dentists reviewed the patients' periapical films and classified the root morphology of mandibular premolars bilaterally.The incidence of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double roots were recorded and calculated,including confirmed and suspected bucco-lingual root types.Results In terms of the morphology of two-rooted mandibular first premolars,of the 2015 cases with complete root formation,two-rooted first premolars were detected in 120 cases,with a total number of 159 teeth.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eeth,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double roots was 4.03%(159/3972).In terms of the morphology of two-rooted 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s,of the 2015 cases with complete root formation,two-rooted second premolars were detected in 24 cases,with a total number of 33 teeth.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eeth,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double roots was 0.85%(33/3880).Conclusions The roots of mandibular premolars display specific morphological patterns.Based on a large sample,we observed and calculated not only the occurrence rate of bucco-lingual and mesio-distal double roots in first and second mandibular premolars,but also the incidence of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double roots within the same mandible.These findings coul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mandibular premolars for endodontic,prosthodontic and surgical procedures,and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st MANDIBULAR PREMOLAR SECOND MANDIBULAR PREMOLAR DOUBLE ROOTS full-mouth periapical fi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根管疏通法对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培娟 王娜娜 +2 位作者 朱青 储婷 陈旭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85-87,共3页
目的 比较两种根管疏通方法对下颌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诊治的80例下颌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机用... 目的 比较两种根管疏通方法对下颌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诊治的80例下颌乳磨牙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机用镍钛疏通锉疏通,对照组采用不锈钢K锉疏通,两组疏通后均使用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及Vitapex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每根管疏通及每牙根管预备时间、术后疼痛情况、牙周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每根管疏通时间及每牙根管预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I、SBI评分及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I、SBI评分及PD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BI评分及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近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用镍钛疏通锉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疼痛反应,更适用于儿童根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疏通 术后疼痛 牙周指标 近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龋病儿童龈沟液IL⁃6、TNF⁃α、MCP⁃1与CAT分度相关性及对慢性根尖周炎的预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刘亚轩 侯晓晓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龋病儿童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龋病活跃性试验(CAT)分度相关性及对慢性根尖周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480例3~6岁接受口腔检查儿童,根据... 目的探讨学龄前龋病儿童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龋病活跃性试验(CAT)分度相关性及对慢性根尖周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480例3~6岁接受口腔检查儿童,根据龋齿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比较2组及不同龋病危险度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水平,比较发生慢性根尖周炎(有慢性根尖周炎亚组)、未发生慢性根尖周炎(无慢性根尖周炎亚组)患儿入院时龈沟液IL-6、TNF-α、MCP-1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与龋病危险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及CAT分度预测慢性根尖周炎的价值。结果发生组龈沟液IL-6、TNF-α、MCP-1高于未发生组(P<0.01);随着龋病危险度增加,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呈递增趋势(P<0.05);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与龋病危险度呈正相关(P<0.01);有慢性根尖周炎亚组龈沟液IL-6、TNF-α、MCP-1高于无慢性根尖周炎亚组(P<0.01);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及CAT分度预测慢性根尖周炎的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32、0.774、0.743、0.745,其中TNF-α预测敏感度最高,CAT分度预测特异度最高;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联合CAT分度预测慢性根尖周炎的AUC为0.924,敏感度为0.919,特异度为0.806,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学龄前龋病患儿龈沟液IL-6、TNF-α、MCP-1与儿童龋活性及慢性根尖周炎发生密切相关,三者联合CAT分度或可作为预测学龄前龋病患儿并发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案,可为临床防治龋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儿童 学龄前 龈沟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根尖周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根尖周炎相关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月华 田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根尖周炎是一种以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是根管系统微生物群、微生物毒性因子和宿主免疫应答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和根尖周炎是两种生物学相关的疾病,糖尿病和根尖周炎的...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根尖周炎是一种以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感染性疾病,是根管系统微生物群、微生物毒性因子和宿主免疫应答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和根尖周炎是两种生物学相关的疾病,糖尿病和根尖周炎的双向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糖尿病和根尖周炎两种疾病近年来在根管治疗效果、血糖水平、炎症反应等因素之间存在的关联。深入了解糖尿病与根尖周炎之间的关系对阐明其双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临床更好更准确治疗糖尿病伴根尖周炎患者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血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8
作者 王颖凤 陈细梅 +1 位作者 刘俊杰 王吓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惠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收治的8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单颗牙患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目的:分析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惠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收治的8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单颗牙患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接受根管充填术治疗,试验组将iRoot SP作为根管封闭剂,实施单尖法充填;对照组采用AH-Plus作为根管封闭剂,实施热塑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情况、术后2周窦道情况、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根尖周阴影变化、术后1年综合疗效。结果:术后24 h,试验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术后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窦道好转率相近,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5)。术后3、6个月,试验组根尖阴影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iRoot SP根管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SP AH-Plus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充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经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李爱芹 张娴 +2 位作者 魏育红 刘惠莉 陈卓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经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专科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3例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为不同病... 目的分析、探究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经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联合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专科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13例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为不同病例组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对比患者之间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过程中的操作时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现象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两周后对比炎性因子水平后发现,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临床治疗的综合效果来看,为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未闭合患者实施经口腔显微镜下生物陶瓷IrootBPPlus联合热牙胶充填治疗不仅具有理想的治疗成效,且不会增加临床操作时间,减少了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持续时间,且可降低患者因炎性因子水平异常升高而出现感染的风险系数,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未闭合 口腔显微镜 生物陶瓷IrootBPPIus 热牙胶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pex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边欢欢 徐征 王娟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根尖周炎伴牙周炎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采用Vitapex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和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根尖周炎伴牙周炎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采用Vitapex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根管填充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其治疗后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均低于对照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itapex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可提高根尖周炎伴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牙周指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伴牙周炎 VITAPEX糊剂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吴静 张映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牙髓血运重建术用于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采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采集桂林市口腔医院病例收治入档,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相对应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牙髓血运重建术用于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采集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采集桂林市口腔医院病例收治入档,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相对应治疗方案分别为根尖诱导成形术、牙髓血运重建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患牙疼痛评分、牙冠根比、牙根管壁厚度、牙根和根尖孔改变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 <0.05);治疗后较之前测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结果,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为突出(P <0.05);治疗后1年较之前比较,两组的患牙冠根比、牙根管壁厚度均提高,且观察组更为突出(P <0.05);治疗后,观察组牙根长度、牙根面积、根尖孔大小的改变更优(P <0.05);两组并发症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者实施牙髓血运重建治疗,疗效有保证,能显著减轻牙疼痛症状,促进牙根生长和牙髓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血运重建术 年轻恒牙 根尖周病变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8
12
作者 陈蕾 尹仕海 +1 位作者 邹玲 刘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细菌生物膜分布及其超微结构。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新鲜拔除的24颗离体牙根尖表面,其中5颗为正畸或阻生拔除的活髓牙, 5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正常的死髓牙, 14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已有慢性病变的患牙。结果:... 目的: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细菌生物膜分布及其超微结构。方法:扫描电镜观察新鲜拔除的24颗离体牙根尖表面,其中5颗为正畸或阻生拔除的活髓牙, 5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正常的死髓牙, 14颗为X-ray显示根尖区已有慢性病变的患牙。结果:在根尖区正常的活髓牙和死髓牙根尖表面均没有发现细菌生物膜;而在有慢性根尖病变的14颗患牙根尖表面,全部观察到了细菌生物膜的存在。这些生物膜分布于根尖表面的部分区域,可由单一细菌形成也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表面部分区域存在有细菌生物膜,其超微结构特征因细菌组成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根尖生物膜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尖生物膜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尹仕海 谭静 +2 位作者 汪莉 揭有琼 王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对根尖生物膜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了解根尖生物膜细菌的种类、组成和来源。方法:通过根尖外科手术收集25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生物膜样本,同时收集其中20颗患牙的根管细菌样本。所有样本均按常规接种、分离、纯化后,根... 目的:对根尖生物膜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了解根尖生物膜细菌的种类、组成和来源。方法:通过根尖外科手术收集25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生物膜样本,同时收集其中20颗患牙的根管细菌样本。所有样本均按常规接种、分离、纯化后,根据耐氧实验、细菌和菌落的形态、菌落的颜色、革兰染色和生化实验对细菌进行鉴定。统计分析比较根尖生物膜和根管细菌的检出率、构成比,并对不同临床状态下的根尖生物膜细菌检出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检出发现92.0%根尖生物膜样本细菌培养阳性,G+菌和G-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0.0%和84.0%,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0.0%和44.0%;根管样本细菌检出情况与根尖样本基本一致。结论:根尖生物膜细菌检出率高,大多数样本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根尖生物膜细菌的种类、检出率、构成比与感染根管细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生物膜 细菌学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建立实验性狗根尖周炎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兴兴 谷苗 +2 位作者 吕海鹏 高阳 余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根尖周炎致病菌、内毒素分组注入根管内制备动物根尖周炎模型的效果。方法:将80个犬牙根管失活牙髓后分成四个组,分别封混合菌(A组),细菌内毒素(B组),粪肠球菌(C组),生理盐水(D组),术后不同阶段拍摄根尖周X线片观察分...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根尖周炎致病菌、内毒素分组注入根管内制备动物根尖周炎模型的效果。方法:将80个犬牙根管失活牙髓后分成四个组,分别封混合菌(A组),细菌内毒素(B组),粪肠球菌(C组),生理盐水(D组),术后不同阶段拍摄根尖周X线片观察分析。结果:内毒素组术后30 d出现根尖周阴影;混合菌组术后45d出现根尖周阴影,进展迅速;粪肠球菌组术后90d有阴影出现;对照组在实验观察期间均未见根尖周异常表现。结论:犬牙失活牙髓后封内毒素或混合菌能较快有效形成根尖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内毒素 粪肠球菌 厌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Caspase-1炎性体通路在大鼠根尖周炎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娇娇 王丽娜 +4 位作者 叶丹丹 敖翔 丁印浩 曲文姝 牛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NLRP3/Caspase-1炎性体通路的表达。方法:30只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封入PBS缓冲液棉球,玻璃离子封闭髓腔,分别于开髓后0、7、14、21d和28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根尖周...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NLRP3/Caspase-1炎性体通路的表达。方法:30只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封入PBS缓冲液棉球,玻璃离子封闭髓腔,分别于开髓后0、7、14、21d和28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炎症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NLRP3、Caspase-1和IL-1β在炎性根尖周组织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三者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aspase-1和IL-1β阳性细胞数与NLRP3阳性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根尖周组织中存在着NLRP3/Caspase-1炎性体通路,提示该通路在根尖周组织固有免疫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体 NLRP3 CASPASE-1 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大鼠根尖周炎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敖翔 王丽娜 +4 位作者 王娇娇 叶丹丹 丁印浩 曲文姝 牛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检测大鼠根尖周炎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将25只8周龄SD大鼠右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封入PBS缓冲液小棉球,进口玻璃离子暂封,调合。分别于术后0、7、14、21、28d处死后取下颌骨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后,采用HE染色检测根尖周炎... 目的:检测大鼠根尖周炎中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将25只8周龄SD大鼠右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封入PBS缓冲液小棉球,进口玻璃离子暂封,调合。分别于术后0、7、14、21、28d处死后取下颌骨组织,制备石蜡切片后,采用HE染色检测根尖周炎症进展过程,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Jak2、P-Jak2、Stat3、P-Stat3的表达。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破骨细胞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PBS感染的大鼠根尖周炎模型。Jak2、Stat3、PJak2和P-Stat3在正常组织中少量表达。炎症进展至14d,Jak2、P-Jak2、Stat3、P-Stat3表达均达到顶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1d时,Jak2、P-Jak2、Stat3、P-Stat3数量有一定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28d时,Jak2、P-Jak2、Stat3、P-Stat3均明显降低,Stat3、P-Jak2和P-Stat3表达与对照组相似(P>0.05);Jak2稍高于对照组(P<0.05)。破骨细胞在7d表达增多(P<0.05),14d时达到顶峰(P<0.05),21、28d表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Jak2/Stat3信号通路与根尖周炎症的急性期的炎症进展过程密切相关,推测其在根尖周急性炎症期骨破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 STAT3 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芳凝 李向春 邓芳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40-642,共3页
目的:观察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300例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372颗乳磨牙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60例,192颗乳磨牙,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对照组140例,180颗乳磨牙,采用氧化锌碘仿糊剂充... 目的:观察碘仿氢氧化钙糊剂治疗乳磨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300例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372颗乳磨牙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60例,192颗乳磨牙,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对照组140例,180颗乳磨牙,采用氧化锌碘仿糊剂充填根管。充填半年~2年后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有效率为89.5%,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碘仿氢氧化钙糊剂用于乳磨牙根尖周炎的根管充填,能很有效持久地杀灭存留在乳牙根部牙本质深层及根尖周的厌氧菌,防止再感染,对恒牙胚无损害。本法操作简便、疗程短、易充填,符合儿童心理和乳磨牙牙髓解剖生理特征。疗效优于氧化锌碘仿糊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仿 氢氧化钙 乳磨牙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和根尖放射线片诊断根尖周炎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鄢雪川 陈德平 宿玉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CBCT和根尖放射线片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的差异性,评价CBCT在慢性根尖周病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根尖周炎症状的53例患者(96颗牙),均拍摄根尖放射线... 目的:比较应用CBCT和根尖放射线片对慢性根尖周炎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的差异性,评价CBCT在慢性根尖周病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根尖周炎症状的53例患者(96颗牙),均拍摄根尖放射线片和CBCT,分别由2位专家采用单盲法进行放射线影像学诊断,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根尖周炎的存在及病变范围评估的差异性。结果:根尖放射线片发现82.3%,CBCT发现100%的患牙存在根尖周病变。并且在两者都诊断出根尖炎时,CBCT的PAI值明显高于根尖片。结论:在诊断慢性根尖周炎方面,CBCT扫描与根尖放射线片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精确度。和根尖放射线片比较,CBCT对临床上根尖周炎的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都更有优势,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 CT(CBCT) 根尖放射线片 根尖周炎 PA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机用器械联合超声冲洗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内毒素的清除效果 被引量:23
19
作者 胡永青 李雅 +2 位作者 李淑娟 梁向阳 杨冬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研究镍钛机用器械联合超声冲洗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临床选择上颌前牙慢性根尖周炎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常规冲洗,B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无菌蒸馏水超声冲洗1min,C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3... 目的:研究镍钛机用器械联合超声冲洗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临床选择上颌前牙慢性根尖周炎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常规冲洗,B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无菌蒸馏水超声冲洗1min,C组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3%次氯酸钠溶液超声冲洗1min,检测患牙机械预备、超声冲洗后根管内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3组患牙治疗前内毒素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治疗后内毒素含量分别为(8.52±2.04)EU/mL,(1.61±0.41)EU/mL,(0.22±0.11)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机用器械联合超声冲洗对根管内毒素有良好的清除作用;镍钛机用器械预备后以3%次氯酸钠溶液超声冲洗1min对根管内毒素的清除效果优于无菌蒸馏水超声冲洗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洗 根管内毒素 根管消毒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在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生波 刘元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了解NLRP3在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0只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分别于开髓后0、1、7、14d和21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炎症状况,免疫组化检测NLRP3... 目的:了解NLRP3在大鼠实验性根尖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30只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分别于开髓后0、1、7、14d和21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根尖周组织炎症状况,免疫组化检测NLRP3在根尖周组织的表达及定位。结果:炎性根尖周组织成纤维细胞及多种炎症细胞均有NLRP3阳性表达,且表达的数量和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浸润强度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LRP3在根尖周组织中表达并在根尖周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先 天性免疫 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