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2+)对花生根土系统和地上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苏玫 郭俊红 +2 位作者 白雪峰 李智敏 闫旭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78,共3页
试验表明,花生根际土壤的酶、根系性状和地上部性状对土壤中Cu2+浓度的反应不同。外施不同浓度Cu2+均使根际土壤的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花生根系活力、根体积和根干重在适量铜浓度(<200mg/kg)下表现增加,超过200mg/kg后均下... 试验表明,花生根际土壤的酶、根系性状和地上部性状对土壤中Cu2+浓度的反应不同。外施不同浓度Cu2+均使根际土壤的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花生根系活力、根体积和根干重在适量铜浓度(<200mg/kg)下表现增加,超过200mg/kg后均下降;但根瘤数在Cu2+浓度为50mg/kg时最多。地上部性状和产量性状均在Cu2+浓度为100mg/kg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花生 根土系统 地上部份 生产性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土系统中的根系水力提升研究综述 被引量:7
2
作者 邵立威 孙宏勇 +1 位作者 陈素英 张喜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0-1085,共6页
根土系统可看作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的子系统,根土间存在着内在优化协调的动态机制以更大限度地为SPAC过程提供水分和养分。植物根系的水力提升现象是根土系统对水分分异的根土环境中土壤水资源优化利用的过程,是植物根系... 根土系统可看作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的子系统,根土间存在着内在优化协调的动态机制以更大限度地为SPAC过程提供水分和养分。植物根系的水力提升现象是根土系统对水分分异的根土环境中土壤水资源优化利用的过程,是植物根系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现象。植物根系的水力提升作用利于植物对土壤水分利用最大化,同时也促进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及对土壤环境的改善。可以从系统优化的观点对这一现象的存在进行理论解释,其发生受一定的条件制约,是必然中的偶然。根系水力提升量不容忽视,在一些环境的植物中,水力提升提供了很大比例的蒸腾水分,不仅对植物蒸腾耗水有利,更存在广泛的生理生态意义。研究根系提水的应用对干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修复有着潜在的价值,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 根土系统 水力提升 植物 壤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灌水方式对玉米不同根区土-根系统水分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胡田田 康绍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6,共6页
以管栽玉米进行分根实验,在均匀灌水、固定部分根区灌水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分期测定两个1/2根区及整个根区的土-根系统总水分传导(简称水导)、单位根面积和单位根长水导,研究局部灌水方式对玉米不同根区土-根系统水分传导的... 以管栽玉米进行分根实验,在均匀灌水、固定部分根区灌水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分期测定两个1/2根区及整个根区的土-根系统总水分传导(简称水导)、单位根面积和单位根长水导,研究局部灌水方式对玉米不同根区土-根系统水分传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阶段处理5d和10d时,总水导、单位根面积和单位根长水导一致表现为固定灌水和交替灌水的灌水区较之均匀灌水1/2根区均显著增大,说明局部灌水可以显著增强灌水区土-根系统水分传输的补偿效应。固定灌水时,灌水区水导始终显著大于非灌水区;交替灌水时,两个根区呈交替变化趋势。与固定灌水相比,交替灌水非灌水区的水分传导明显增大。因此,交替灌水能更好利用各部分根系资源以满足作物需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灌水方式 不同 -系统水分传导 补偿效应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根系统养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数值解的MATLAB实现
4
作者 章明清 陈防 +4 位作者 吴启堂 林琼 李娟 陈子聪 颜明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对土—根系统养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用MATLAB语言编写土壤氮磷钾养分运移基本方程求数值解程序,结果表明,与专业软件Uptake相比,供试植物的氮磷钾总吸收量的相对误差分别只有+2.94%、-1.35%和+2.83%。程序能绘制生动美观的二维图形;数... 对土—根系统养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用MATLAB语言编写土壤氮磷钾养分运移基本方程求数值解程序,结果表明,与专业软件Uptake相比,供试植物的氮磷钾总吸收量的相对误差分别只有+2.94%、-1.35%和+2.83%。程序能绘制生动美观的二维图形;数值解采用有限元法,较好地克服了Uptake软件有限差分法收敛较慢、积分区间内各节点解值相对精度不均匀的缺陷;程序简短高效,易于使用和维护。该程序只要稍加修改,就可用于求解目前各种CDE改进方程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从而使该领域复杂数学问题的求解变成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养分运移 对流-弥散方程 数值解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模拟下施肥对生土地玉米冠-根-土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小丽 李学浩 +1 位作者 杨珍平 高志强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079-1086,共8页
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生土熟化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和土壤贫瘠。为探索施肥和降水配合对生土地玉米冠-根-土的相互影响机制,确定不同降水模拟下施何种肥料能有效促进生土地作物冠-根-土系统建成,达到生土地熟化的目的,在前期研究(生土地玉... 影响黄土高原地区生土熟化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干旱和土壤贫瘠。为探索施肥和降水配合对生土地玉米冠-根-土的相互影响机制,确定不同降水模拟下施何种肥料能有效促进生土地作物冠-根-土系统建成,达到生土地熟化的目的,在前期研究(生土地玉米最佳施肥深度60~80 cm)的基础上,连续2 a将黄土作为试验土壤,采用根管法,研究肥料种类(NPK+有机肥(ORG))和降水模拟(欠水年275.9 mm、平水年482.8 mm、丰水年763.9 mm)对玉米地上部生产力(秆质量、总粒质量)、地下部根质量、根系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根际土壤营养含量(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充盈的条件下,有机肥的施用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可以达到根干质量增加的目的,但对应的水分需求不大;水分需求达不到满足时,通过NPK+ORG处理可以实现玉米根系N、P、K养分积累量的提高;水分充盈的条件下,ORG处理的玉米根系NPK养分积累量远远高于NPK+ORG处理;水分充盈的条件下,ORG处理可以提高玉米根际有机质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改良生土的最佳水肥方式为丰水年模拟下施用有机肥,欠水年模拟下以施用NPK肥+有机肥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模拟 肥料 玉米 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伤作物根系对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文兆 李秧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20-1324,共5页
就断伤作物根系对作物生长、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断根对作物地上、地下部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与断根时间、程度直接相关.现有的能够与作物断根效果相联系的田间... 就断伤作物根系对作物生长、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断根对作物地上、地下部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与断根时间、程度直接相关.现有的能够与作物断根效果相联系的田间管理措施,以中耕为代表.但断根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的报道是不一致的,有表现出正向效应的结果,也有表现出负向效应的结果.需要深入探讨的是可能存在的对于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正向效应的断根程度与时间的优化组合,揭示其在不同作物上的表现,并探讨其作用方式与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灌水条件下不同根区在作物吸水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胡田田 康绍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6-781,共6页
采用分根装置,在均匀灌水、固定部分根区灌水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分期测定玉米的耗水量、两个1/2根区及整个根区的土—根系统水分传导与土壤含水量,研究各个根区在作物水分吸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灌水方式下,玉米耗水量与... 采用分根装置,在均匀灌水、固定部分根区灌水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分期测定玉米的耗水量、两个1/2根区及整个根区的土—根系统水分传导与土壤含水量,研究各个根区在作物水分吸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灌水方式下,玉米耗水量与全部根区和灌水区土—根系统水分传导间均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均匀灌水条件下,1/2根区水分传导约占全部根区水分传导的一半;固定灌水条件下,灌水区占全部根区水分传导的比例远大于非灌水区,与全部根区接近。交替灌水条件下,两个根区对全部根区水分传导的贡献呈交替变化,其非灌水区占全部根区水分传导的比例较之固定灌水明显增大。全部根区土—根系统水分传导与灌水区土壤含水量明显相关,灌水区土壤含水量决定了整株作物的水分吸收情况。交替灌水的非灌水区从土壤到根系仍有一定的水分传输作用,而固定灌水的非灌水区使全部根区的土—根系统水分传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灌水方式 耗水量 系统水分传导 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