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核-壳结构的电化学-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苟蕾 杨哲祺 +3 位作者 余金花 樊小勇 李东林 李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1,共10页
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构建了电化学-力学耦合的三维多物理场锂离子电池模型,进而获得了核-壳正极在放电过程中Li+浓度、应变和应力的分布与演变情况,并研究了放电结束时不同放电倍率、壳厚度和核粒径对应变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中... 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构建了电化学-力学耦合的三维多物理场锂离子电池模型,进而获得了核-壳正极在放电过程中Li+浓度、应变和应力的分布与演变情况,并研究了放电结束时不同放电倍率、壳厚度和核粒径对应变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中心及核-壳界面处的应力在放电初期迅速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Li+扩散过程的进行,应力逐渐减小.另外,黏结剂和相邻颗粒对电极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减小放电速率和核粒径以及增加壳厚度能够降低电极中的应力.研究结果可为核-壳正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以及锂离子电池放电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结构 有限元 电化学 扩散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TiO_(2)核-壳纳米结构的低温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丽华 王贺 +1 位作者 王航 黄金亮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7-1222,共6页
ZnO因其自身的高电荷复合、化学性质活泼,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表面修饰进行复合可实现电子-空穴的分离并提高其化学稳定性。以二水合醋酸锌、六水合硝酸锌、六氟钛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水热和液相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在低温条... ZnO因其自身的高电荷复合、化学性质活泼,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表面修饰进行复合可实现电子-空穴的分离并提高其化学稳定性。以二水合醋酸锌、六水合硝酸锌、六氟钛酸铵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水热和液相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ZnO/TiO_(2)单异质结。采用XRD、SEM、EDS、TEM、PL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对其光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沉积时间为20 min时,ZnO/TiO_(2)核-壳结构形貌最规整,其中ZnO直径约115 nm,TiO_(2)薄膜厚度约7.6 nm;TiO_(2)的负载,降低了电极中光生电荷的复合,提高了ZnO对光子的收集能力,光电流密度提升大约10倍,达到0.21μA/cm^(2),表现出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TiO_(2) -结构 异质结 光电极材料 液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尚靖昊 靳钊 +1 位作者 邵华锋 孔令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二氧化硅微球是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的重要试剂,然而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较难制备。本文通过制备单分散的羟基及羧基表面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其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壳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单分散... 二氧化硅微球是核酸提取、核酸检测的重要试剂,然而亚微米级的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较难制备。本文通过制备单分散的羟基及羧基表面改性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其为核,在其表面生长二氧化硅壳层,制备了一系列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单分散聚苯乙烯-二氧化硅核-壳微球,为制备新型单分散核酸提取试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对制备的复合微球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分别以丙烯酸、丙烯酸2-羟乙酯作为功能单体和苯乙烯共聚,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羧基化或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通过调控体系内电解质浓度可以实现微球粒径在250 nm~1μm之间的可控化制备。进而以羧基化或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复合微球。通过TG表征可知,以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核-壳微球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整体的52.97%;以羟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制备核-壳微球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整体的48.10%。以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制备的亚微米级核-壳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微球时,二氧化硅壳层更加致密,相容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复合微球 无皂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亚胺核壳材料构建及其高效分离沼气中CO_(2)性能研究
4
作者 何苗 孙德贇 +3 位作者 徐洪雪 易群 马倩 史利娟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3-1211,共9页
构建高性能吸附剂分离沼气中的CO_(2)是提升沼气利用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吸附法中胺固载多孔材料存在的气体分离选择性较低、脱附能耗高的问题,本工作通过动态亚胺组装将对苯二甲醛和三乙烯四胺组装形成大尺寸超分子亚胺聚合物... 构建高性能吸附剂分离沼气中的CO_(2)是提升沼气利用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吸附法中胺固载多孔材料存在的气体分离选择性较低、脱附能耗高的问题,本工作通过动态亚胺组装将对苯二甲醛和三乙烯四胺组装形成大尺寸超分子亚胺聚合物,进而负载于一种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外表面,构建了ZIF-8@TP-X核壳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研究发现,TP在ZIF-8外表面形成了厚度为10 nm的完整包覆层,且未堵塞ZIF-8孔道。亚胺壳层提供大量的CO_(2)氢键吸附位点,耦合ZIF-8良好的孔隙率和大比表面积,使得CO_(2)吸附容量达29.3 cm^(3)/g,明显高于ZIF-8的15.3 cm^(3)/g;CO_(2)/CH_(4)分离选择性达到130,约为ZIF-8的45倍。TP中亚胺键上N原子相较于有机胺基中N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更低,使得该材料具有较低的CO_(2)吸附热(36.5 kJ/mol)。该材料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8 亚胺 -结构 CO_(2)吸附 CO_(2)/CH_(4)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石墨球-热解炭核壳结构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树和 英哲 +4 位作者 王作明 李峰 白朔 闻雷 成会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6,共7页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以乙炔为碳源,天然石墨球为原料,采用不同流化床CVD工艺和不同的反应时间,制备出具有光滑表面或颗粒状热解炭包覆层的核-壳构型改性天然石墨球。改性天然石墨球的核体是具有高度有序石墨结构的天然石墨,而壳体...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以乙炔为碳源,天然石墨球为原料,采用不同流化床CVD工艺和不同的反应时间,制备出具有光滑表面或颗粒状热解炭包覆层的核-壳构型改性天然石墨球。改性天然石墨球的核体是具有高度有序石墨结构的天然石墨,而壳体是无序结构的热解炭。与天然石墨球相比,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天然石墨球的首次库仑效率和循环性能都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具有颗粒状热解炭包覆层的改性石墨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在41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为首次容量的84%,这一改善归因于表面沉积的颗粒状热解炭有效地降低了改性天然石墨颗粒之间的接触电阻和增加了接触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 -结构 热解炭 改性天然石墨 锂离子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膜表面结构 被引量:19
6
作者 董岸杰 何菲 孙多先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AC-PU),包括非交联型和两种核-壳交联型的膜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XPS元素组成测定和电子计算机自动拟合分峰技术对谱峰的数学处理以及不同...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具有核-壳结构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微乳液(AC-PU),包括非交联型和两种核-壳交联型的膜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XPS元素组成测定和电子计算机自动拟合分峰技术对谱峰的数学处理以及不同膜的上下表面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纯PU乳液膜的表面软段含量多于内层,非交联型AC-PU乳液膜的表面为富PU相,而交联型AC-PU乳液膜较为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丙烯酸 聚氨酯 微乳液 表面结构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ZnS:Mn纳米粒子的荧光增强 被引量:9
7
作者 曹立新 黄世华 +1 位作者 任山令 张家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1-453,共3页
采用反胶束方法制备了ZnS :Mn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 ,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与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相比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来自于Mn2 + 离子的 5 80nm的发光增强了数倍 ,归因于ZnS... 采用反胶束方法制备了ZnS :Mn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 ,采用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与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相比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来自于Mn2 + 离子的 5 80nm的发光增强了数倍 ,归因于ZnS壳增加了Mn2 + 离子到纳米颗粒表面的距离 ,减弱了Mn2 + 离子向表面猝灭中心的传递。样品制备后 ,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在 5 80nm的发光随时间略有增强 ,激发光谱的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 ,而未包覆的ZnS:Mn纳米粒子在 5 80nm的发光显著增强 ,同时自激活发光减弱 ,激发光谱明显发生红移 ,说明未包覆的ZnS :Mn纳米粒子的尺寸随时间增大 ,而核 壳结构的ZnS :Mn纳米粒子尺寸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ZNS:MN 纳米粒子 荧光增强 纳米发光材料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原位聚合方法的普适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幼维 赵炯心 +1 位作者 江明 汪佳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2-1766,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新方法,利用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HP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两种单体,在类似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以聚(ε-己内酯)(PCL)为核,分别以交联PHPMA和PVAc为壳的纳米微球;将微球的核酶解... 采用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纳米微球和空心球的新方法,利用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HP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两种单体,在类似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以聚(ε-己内酯)(PCL)为核,分别以交联PHPMA和PVAc为壳的纳米微球;将微球的核酶解后,分别得到了对应的交联PMAA空心球和交联PVA空心球.结果表明,原位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微球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适用于单体可溶于水而生成的聚合物不溶于水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聚合物纳米微球 空心球 制备 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Au-Pt纳米粒子的光谱表征和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田娜 陈卫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8,共5页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指出,所合成的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为27nm.以 CO 为分子探针,结合透射红外光谱研究,发... 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紫外可见光谱(UV-Vis)、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指出,所合成的核-壳结构 Au-Pt 纳米粒子为球形,平均直径为27nm.以 CO 为分子探针,结合透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 CO 以孪生吸附态形式(CO_T)吸附在 Au-Pt 纳米粒子上,在2110cm^(-1)和2063cm^(-1)附近分别给出对称和反对称红外吸收峰.CV 研究结果指出 Au-Pt/GC 电极对 CO 的氧化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起始氧化电位较本体 Pt 电极提前了0.45V,峰电位提前了0.11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金铂纳米粒子 孪生态CO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PS/CeO_2复合磨料的制备及其氧化物化学机械抛光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杨 隆仁伟 +1 位作者 陈志刚 丁建宁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4,共6页
以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的聚苯乙烯(PS)微球为内核,硝酸铈为铈源,六亚甲基四胺为沉淀剂,采用液相工艺制备了PS/CeO2复合颗粒.利用XRD、TEM、SAED、FESEM、EDAX等手段,对所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粒径大小和元素成分组成进行表征.将... 以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的聚苯乙烯(PS)微球为内核,硝酸铈为铈源,六亚甲基四胺为沉淀剂,采用液相工艺制备了PS/CeO2复合颗粒.利用XRD、TEM、SAED、FESEM、EDAX等手段,对所制备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粒径大小和元素成分组成进行表征.将所制备的复合磨料用于硅晶片热氧化层的化学机械抛光,用AFM观察抛光表面的微观形貌,并测量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S/CeO2复合颗粒具有核-壳结构,呈近似球形,粒径在250~300nm,PS内核表面被粒径在5~10nm的CeO2纳米颗粒均匀包覆,壳层的厚度为10~20nm.抛光后的硅热氧化层表面在5μm×5μm范围内粗糙度Ra值和RMS值分别为0.188nm和0.238nm,抛光速率达到461.1n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CeO2 复合磨料 -结构 包覆 化学机械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TiO_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娅 包蕾 张文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TiO2磁性纳米粒,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质。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金属盐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并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钛外层,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 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Fe3O4-TiO2磁性纳米粒,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质。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采用金属盐共沉淀法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并在其表面包覆二氧化钛外层,形成具有壳-核结构的磁性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形貌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作为模型分子对其光催化性质进行研究。制得的Fe3O4-TiO2纳米粒在常温下具有磁性,可从溶液中通过永久磁铁对富集于纳米粒的有机分子或药物进行简单而有效的分离,并且对罗丹明B分子具有良好的光催化作用,有望作为有机分子或药物富集、分离和光降解的纳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 -结构 氧化铁 二氧化钛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SERS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纪小会 王连英 +5 位作者 张昕彤 白玉白 李铁津 支壮志 孔祥贵 刘益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357-2359,共3页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 We prepared Au/A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by growing Ag shell onto 12 nm Au core, using silver nitrate and sodium citrate as the reactants. By changing the molar ratio of Ag to Au, the shell thickness and thus the size of bimetallic particles could be controlled in convenient way. The formation of core-shell structure was proved by UV-Vis spectr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etc..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showed a more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than Ag colloid prepared without Au core. The SERS activity of the core-shell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2,4-dimethylpyridine as the probe, which strongly indicate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SERS substrat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SERS效应 -结构纳米粒子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U—BEA核-壳结构沸石复合物及其对枯烯的催化裂解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家军 郭群 +4 位作者 张喜文 王琰 秦波 孙万付 李瑞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208-212,共5页
通过将表面改性的FAU沸石加入到合成BEA的反应混合物中,经水热晶化,制备了以FAU沸石为核、以纳米多晶BEA沸石为壳的新型双微孔沸石核-壳催化材料。NH3-TPD测试表明,实验合成的沸石复合物弱酸位较对应的机械混合物降低约23%,而中强... 通过将表面改性的FAU沸石加入到合成BEA的反应混合物中,经水热晶化,制备了以FAU沸石为核、以纳米多晶BEA沸石为壳的新型双微孔沸石核-壳催化材料。NH3-TPD测试表明,实验合成的沸石复合物弱酸位较对应的机械混合物降低约23%,而中强酸位则增加了约25%。N2吸附-脱附实验表明,在沸石复合物中产生了一种新的介孔结构,其孔容为0.14~0.17cm3/g。该材料新的表面酸性和新的孔道结构对枯烯催化裂化具有较高的活性,当反应温度在250~325℃之间,枯烯在沸石复合物上的转化率较在对应的机械混合物上的转化率高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沸石复合物 枯烯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核-壳结构高分子-钨-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华涛 张颖 +2 位作者 夏慧芸 刘慧瑾 房喻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以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AM-co-MAA)高分子微凝胶为模板,经过离心沉积法制备得到了P(AM-co-MAA)-W复合微球,然后对复合微球进行表面修饰,最终在其表面直接包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得到了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P(AM-co-MAA)-W-SiO2复合微球... 以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AM-co-MAA)高分子微凝胶为模板,经过离心沉积法制备得到了P(AM-co-MAA)-W复合微球,然后对复合微球进行表面修饰,最终在其表面直接包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得到了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P(AM-co-MAA)-W-SiO2复合微球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复合微球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在高分子微凝胶表面形成了完整的金属钨和二氧化硅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微凝胶 二氧化硅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粒子SiO_2@Bi_2O_3的制备及红外发射率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邵春明 罗艳 +3 位作者 徐国跃 申星梅 余慧娟 胡晨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研究制备复合隐身粒子的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核-壳结构SiO2@Bi2O3粒子.通过XRD、TEM及发射率测试仪对制备的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表明在700℃可以得到Bi2O3纯相;红外发射率测试表明,Bi2O3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 为了研究制备复合隐身粒子的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核-壳结构SiO2@Bi2O3粒子.通过XRD、TEM及发射率测试仪对制备的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表明在700℃可以得到Bi2O3纯相;红外发射率测试表明,Bi2O3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在SiO2表面包覆Bi2O3后,在3~5μm和8~14μm两个测试波段都能降低SiO2的红外发射率.通过核-壳结构的形式,在较高发射率的样品表面涂覆红外发射率较低的样品,可以提高红外隐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红外发射率 氧化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招腾 唐雪婷 +1 位作者 王文兴 赵东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43,共16页
核-壳结构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在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展现了优异的性能。概述了核-壳结构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根据核-壳结构复合材料核和壳的组成,可以分为沸石为核型、沸石为壳型及全沸石型核-壳结构复合材... 核-壳结构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在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展现了优异的性能。概述了核-壳结构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根据核-壳结构复合材料核和壳的组成,可以分为沸石为核型、沸石为壳型及全沸石型核-壳结构复合材料3类。同时介绍了具有特殊核-壳结构的空心沸石、磁性沸石的构建,并展望了核-壳结构沸石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结构 介孔材料 蛋黄-结构 磁性沸石 空心沸石 合成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PS-SiO_2复合微球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煜 王朝阳 +1 位作者 陈云华 童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用二氯二甲基硅烷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疏水改性,当其表面Zeta电位由-54.8 mV变成-25.8 mV时,SiO2粒子就能在苯乙烯-水界面自组装,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即以胶体粒子为乳化剂的乳液。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 用二氯二甲基硅烷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疏水改性,当其表面Zeta电位由-54.8 mV变成-25.8 mV时,SiO2粒子就能在苯乙烯-水界面自组装,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即以胶体粒子为乳化剂的乳液。利用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纳米SiO2为壳的PS-SiO2复合微球。用FT-IR、XPS、SEM、偏光显微镜等对复合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由聚苯乙烯和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组成,二氧化硅粒子以单层、六方密排的方式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聚合 复合微球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立新 孙大可 林映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00-2002,共3页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以及普通的没有壳的Cu2+掺杂的ZnS纳米粒子,研究了ZnS无机壳层对ZnS∶Cu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后加入的Zn2+离子在已经形成的ZnS核表面生长,形成... 制备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纳米粒子以及普通的没有壳的Cu2+掺杂的ZnS纳米粒子,研究了ZnS无机壳层对ZnS∶Cu纳米粒子发光性质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后加入的Zn2+离子在已经形成的ZnS核表面生长,形成ZnS壳层;而适当厚度的ZnS壳层可以钝化粒子表面,减少无辐射复合中心的数目,抑制表面态对发光的不利影响,提高ZnS∶Cu纳米粒子中Cu2+离子在450 nm左右的发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ZnS:Cu 纳米粒子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乳化体系中“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小华 杨春明 +2 位作者 蒋敏 尹成杰 邓翠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阴离子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性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与自制改性炔二醇活性剂(R-DDTM)组成的三元复配乳化体系中,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乳液。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核-壳单体质量比、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成壳聚合反应温度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借助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分析(DLS)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手段对核-壳结构苯丙乳液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元乳化剂体系制备的苯丙乳胶粒子呈球形核-壳结构,粒径为100 nm左右,且乳胶粒子单分散性良好;当核-壳单体质量比为1:1,成壳聚合反应温度为80℃时制备的硬核软壳型苯丙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其乳胶胶膜耐水性良好,吸水率较低,光泽度及透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乳化体系 -结构 苯丙乳液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型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健 张雄福 涂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21,23,共7页
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在很多领域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功能,也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分析和讨论了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沉积法、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技术、微乳液法、模板法和超声合成法等;然后总结了核-壳结构复合... 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在很多领域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功能,也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分析和讨论了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沉积法、溶胶-凝胶法、自组装技术、微乳液法、模板法和超声合成法等;然后总结了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在生物医药、催化、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复合材料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