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袁新叶 杜蕾 李雪娇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160.0μmol·L^(-1))与30.0 mmol·L^(-1)葡萄糖共同处理RGC-5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香芹酚浓度。随后将RGC-5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组(高糖组),香芹酚低、中、高浓度组(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香芹酚高浓度+Nrf2通路抑制剂(ML385)组(香芹酚-H+ML38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GC-5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RGC-5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RGC-5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浓度在20.0μmol·L^(-1)以上时,RGC-5细胞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故选择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的香芹酚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ROS、LDH、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X、SO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香芹酚可能通过激活Akt/Nrf2信号通路降低RGC中炎症反应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蛋白激酶B 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高糖诱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表达水平研究
2
作者 郝晋瑶 汤祥瑞 +1 位作者 程德均 关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血清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omal Polymerase 1,PAR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 目的 探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血清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omal Polymerase 1,PAR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表达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40例为研究组,根据LVEF的不同分为高射血分数组88例、中射血分数组96例和低射血分数组56例。选择同期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三二〇一医院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PARP1和Nrf2水平,对比不同LVEF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别及血清PARP1和Nrf2水平,分析血清PARP1和Nrf2水平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LVEF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1±10.57)%vs(61.25±18.57)%,P=0.000]。高射血分数组、中射血分数组、低射血分数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射血分数组患者主要为室性心动过速。研究组血清PAR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9.53±3.18)μg/L vs(6.74±1.43)μg/L,P=0.000],血清Nrf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94±0.37)μg/L vs(1.85±0.31)μg/L,P=0.000]。低射血分数组血清PARP1水平明显高于中射血分数组和高射血分数组,血清Nrf2水平明显低于中射血分数组和高射血分数组(P<0.05),中射血分数组血清PARP1水平明显高于高射血分数组,血清Nrf2水平明显低于高射血分数组(P<0.05)。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血清PARP1水平与LVEF呈明显正相关(r=0.564,P=0.000),Nrf2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486,P=0.000)。结论 低LVEF心律失常患者易发严重室性心动过速,且与血清PARP1正相关,Nrf2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室性早搏复合征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多(ADP糖)聚合酶1 nf-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免疫逃逸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唐津天 唐润娟 +1 位作者 薛峰 黎旺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目的:探究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分泌免疫逃逸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采用5.5、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分别于12 h、24 h、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率,2... 目的:探究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分泌免疫逃逸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采用5.5、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分别于12 h、24 h、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率,24 h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表达变化;实验分为:对照组、高糖(HG)组、Nrf2抑制剂ML385+高糖(ML385+HG)组,MTT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数,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数与侵袭数,体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划痕愈合情况,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L-6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Nrf2分布,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5.5 mmol/L葡萄糖组,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12 h和24 h时Panc-1细胞增殖率升高,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增殖率升高,集落形成数增加,迁移数与侵袭数均增加,划痕愈合率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IFN-γ、TGF-β1和IL-6含量均增加,Nrf2荧光染色明显增强,细胞核内Nrf2表达增加,Nrf2和HO-1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HG组比较,ML385+HG组细胞增殖率降低,集落形成数、迁移数与侵袭数均减少,划痕愈合率下降,培养上清中VEGF、IFN-γ、TGF-β1和IL-6含量均减少,细胞内Nrf2荧光染色较弱,Nrf2和HO-1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中Nrf2高表达,抑制Nrf2途径能够抑制高糖促进的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减少免疫逃逸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高糖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免疫逃逸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硫因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4
作者 刘青芳 韦有仕 +4 位作者 肖斐 周春香 刘群 袁慧 曹天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56-2162,共7页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21年8月—2023年9月,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角硫因组、麦角硫因+NRF2抑制剂(ML385)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麦角硫因组于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持续4周;麦角硫因+ML385组在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和ML38530 mg/kg,持续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HE染色以及TUNEL染色检测麦角硫因对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蛋白质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VD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萎缩,形态异常,细胞核深度染色,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NRF2、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增加(P<0.05),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角硫因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P<0.05),海马组织病理程度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与麦角硫因组比较,麦角硫因+ML385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海马组织损伤严重,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5)。结论麦角硫因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损伤 麦角硫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檀芪调控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对体外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学汇 范崇熙 +6 位作者 杨全龙 王晓莹 赵东林 李曼华 武雪亮 樊建春 宁守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9,共8页
目的探讨紫檀芪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作用,并研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紫檀芪作用LoVo细胞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紫檀芪(5、10、20、40、60、80、100μmol/L)处理LoVo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 目的探讨紫檀芪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作用,并研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紫檀芪作用LoVo细胞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紫檀芪(5、10、20、40、60、80、100μmol/L)处理LoVo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检测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磷酸化的Nrf2、血红素加氧酶-1及凋亡蛋白(Bcl2、Bax)的蛋白表达。此外,联合应用Nrf2特异性激动剂萝卜硫素后,重复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及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60、80、100μmol/L紫檀芪均可显著降低细胞活性(P=0.014,P<0.001,P<0.001,P<0.001)。5、10、20μmol/L紫檀芪对LoVo细胞活性无影响,但可显著抑制细胞迁移(P=0.008,P<0.001,P<0.001)和侵袭(P均<0.001)。TUNEL染色、JC-1、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染色结果显示40、60、80μmol/L紫檀芪增加LoVo细胞凋亡(P=0.014,P<0.001,P<0.001),使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26,P<0.001,P<0.001)并增加细胞内活性氧聚积(P均<0.001)。40、60、80μmol/L紫檀芪下调了LoVo细胞中磷酸化的Nrf2(P=0.030,P<0.001,P<0.001)、血红素加氧酶-1(P=0.015,P<0.001,P<0.001)、Bcl2(P=0.039,P<0.001,P<0.001)的蛋白表达;60、80μmol/L紫檀芪降低了Nrf2的蛋白表达(P=0.001,P<0.001),增加了Bax的蛋白表达(P均<0.001)。应用萝卜硫素联合处理后,紫檀芪抑制细胞活性(P<0.001)、增加细胞凋亡(P<0.001)及下调Nrf2表达(P=0.022)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紫檀芪是一种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化合物,其抗癌机制与抑制Nrf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结肠癌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旦 周嘉彬 +1 位作者 钱玲玲 王如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核转录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是细胞抗氧化反应的关键,它可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 目的: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核转录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是细胞抗氧化反应的关键,它可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并与抗氧化反应元件结合来增加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转录,维持氧化还原反应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NRF2参与调控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章主要综述与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NRF2信号通路及NRF2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转录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卢衍羽 张丽娟 +1 位作者 毛艺锟 李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4-959,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氧糖剥夺-缺氧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探讨海藻糖对OGD/R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组、海藻糖组(OGD/R+海藻... 目的通过建立氧糖剥夺-缺氧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探讨海藻糖对OGD/R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组、海藻糖组(OGD/R+海藻糖)、联合组(OGD/R+海藻糖+ML385)。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并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及Hoechst/丙啶碘化物染色检测细胞膜受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及其下游相关蛋白表达;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与OGD/R组比较,不同浓度海藻糖干预能显著提升细胞活力,与海藻糖浓度呈正相关(P<0.01);与OGD/R组比较,海藻糖组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Nrf2、血红素加氧酶1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醌氧化还原酶1、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活性氧、丙二醛、应答元素结合蛋白1、Bax、Bax/Bcl-2、裂解型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海藻糖组比较,联合组活性氧、丙二醛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mRNA、IL-6 mRNA表达明显增高,MMP、GS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组Bax、Bax/Bcl-2、裂解型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海藻糖组(1.77±0.08 vs 1.20±0.20,3.41±1.45 vs 0.99±0.15,4.10±1.05 vs 1.79±0.52,P<0.01),Bcl-2、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海藻糖组(0.58±0.21 vs 1.23±0.25,0.87±0.25 vs 1.45±0.31,P<0.01)。结论海藻糖可以被视为一种Nrf2激活剂,通过激活Nrf2抑制氧化应激和凋亡,改善OGD/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nf-e2相关因子2 低氧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大鼠H9C2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格 骆远 +2 位作者 李亚平 闫燕青 刘淑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9-1089,共11页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在维持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细胞稳态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以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失调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在维持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细胞稳态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以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失调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通过增加Nrf2表达来恢复机体氧化还原状态,治疗或预防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由除酒精以外的其他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肝脏脂肪变性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肝脏疾病,其患病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运动是防治NAFLD的有效手段,可通过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环境和运动疲劳等因素影响Nrf2信号通路。本文通过阐述Nrf2信号通路的激活、其调控抗氧化的相关机制以及运动对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以NAFLD的发病机制为基础,探讨运动、Nrf2和NAFLD之间的关系,综述Nrf2在运动改善NAFLD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运动改善NAFLD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抗氧化 因子E2相关因子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和Keap1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及其信号通路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朝阳 荆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8-604,共7页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可启动多种抗氧化、抗炎蛋白和解毒酶的表达。Nrf2/ARE信号通路在机体抗氧化和抗外源有毒化学物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调节营养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也参与多种疾病...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可启动多种抗氧化、抗炎蛋白和解毒酶的表达。Nrf2/ARE信号通路在机体抗氧化和抗外源有毒化学物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调节营养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也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综述了Nrf2/ARE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 氧化应激 抗氧化反应元件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抗氧化转录元件信号路径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宋亚颀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431-433,437,共4页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保护性转录分子,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各个器官中。在生理状态下,Nrf2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质内;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被激活,并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解毒、抗凋亡等功能。其...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保护性转录分子,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各个器官中。在生理状态下,Nrf2以非活性形式存在于细胞质内;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被激活,并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解毒、抗凋亡等功能。其中,以Nrf2和抗氧化转录元件(ARE)为核心的Nrf2-ARE信号路径就是Nrf2增强机体抗氧化、解毒功能最重要的保护性信号路径。文章对有关Nrf2-ARE信号路径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 抗氧化转录元件 细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相关因子2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斌 栾岚 吴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9-470,473,共3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人类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相关因子2(Nrf2)、人类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Nrf2与TFAM的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人类核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相关因子2(Nrf2)、人类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Nrf2与TFAM的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Gleason评分与Nrf2、TFAM表达强度的关系。结果 Nrf2和TFAM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正相关(P值为0.0052,0.0003);Nrf2与TFAM的表达也有相关性(P=0.006)。结论 Nrf2与TFAM是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相关因素之一,Nrf2与TFAM很可能通过同一机制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转录因子红细胞系2p45相关因子2 人类线粒体转录因子A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甲基苯丙胺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12
作者 杨根梦 彭艳霞 +5 位作者 张鑫杰 侯雨含 许婧 李利华 杜琦 洪仕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甲基苯丙胺(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和人小胶质(HMC3)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内实验以野生型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体内外METH诱...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甲基苯丙胺(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和人小胶质(HMC3)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内实验以野生型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体内外METH诱导的毒性模型,应用免疫荧光(IF)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和小鼠脑组织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表达情况。结果给予METH后,BV2和HMC3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M1表型标志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荧光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表达小胶质细胞M2表型标志蛋白精氨酸酶1(Arg1)的荧光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小鼠皮质内小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皮质内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和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P<0.05),Arg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野生型METH组相比,Nrf2基因敲除后给予METH发现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同时IBA1和iNOS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01,P<0.01),Arg1的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1)。结论Nrf2对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Nrf2有望成为治疗METH诱导神经炎症的潜在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小胶质细胞 因子E2相关因子2 神经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干细胞与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娜 刘国浩 +3 位作者 牟青春 王学梅 卞东林 张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82-1286,共5页
转录因子核因子红细胞2(NF-E2)相关因子2(Nrf2)在抑制肿瘤形成、神经保护和抗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脑胶质瘤干细胞(GSC)中却呈高表达,可促进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是导致脑胶质瘤产生化疗多药耐药和放疗抵抗的重要... 转录因子核因子红细胞2(NF-E2)相关因子2(Nrf2)在抑制肿瘤形成、神经保护和抗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脑胶质瘤干细胞(GSC)中却呈高表达,可促进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是导致脑胶质瘤产生化疗多药耐药和放疗抵抗的重要影响因子。本文作者对GS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Nrf2及其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干细胞 因子红细胞2 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的活化在肿瘤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浩琰 蔡蓉 邢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1-581,582-587,共7页
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是细胞应对外界应激的主要调控因子,通过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表达,在生理条件下减轻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稳态。其上游受多种因素调控,包括氧化与亲电应激、外... 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是细胞应对外界应激的主要调控因子,通过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表达,在生理条件下减轻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稳态。其上游受多种因素调控,包括氧化与亲电应激、外界营养状态、细胞内代谢中间产物和能量状态等。在肿瘤细胞中,异常活跃的Nrf2使其抗氧化能力增强,并且通过介导代谢重编程(metabolic reprogramming),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生长。Keap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是氧化和亲电应激感受器,通过募集泛素降解系统,对Nrf2的活性起主要调控作用。本文介绍Keap1依赖与非依赖条件下Nrf2的活化途径,着重介绍在肿瘤中Nrf2的异常活化,以及如何调控代谢重编程进而调节肿瘤细胞的合成代谢,最终促进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 肿瘤代谢 肿瘤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缓解镉诱导的鸡胚睾丸细胞氧化损伤的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途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柳梦琪 张广路 +2 位作者 郭长权 杨婷宇 米玉玲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9-628,共10页
为探索牛磺酸对镉诱导的鸡胚睾丸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采用18日龄鸡胚睾丸细胞培养模型,通过形态观察、细胞活力检测、生化指标检测、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 BrdU)掺入、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dT-mediated dUTP ... 为探索牛磺酸对镉诱导的鸡胚睾丸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采用18日龄鸡胚睾丸细胞培养模型,通过形态观察、细胞活力检测、生化指标检测、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 BrdU)掺入、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ling, TUNEL)、蛋白质印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从细胞增殖、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凋亡、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2/hemeoxygenase-1, Nrf2/HO-1)信号通路等方面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镉导致鸡胚精原细胞发生了氧化损伤。与对照组相比,镉处理组精原细胞出现了细胞核固缩、空泡化和染色质周缘化等变化,且镉处理后的细胞活性和精原细胞数目显著降低,过氧化氢、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细胞显著增多,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GRP78和XBP-1)和凋亡相关基因(Cyt C、p53和caspase 9)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Nrf2、p-Nrf2蛋白的表达和HO-1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然而,牛磺酸与镉联合处理后,镉引起的氧化损伤得到明显缓解,鸡胚精原细胞数目和睾丸细胞活性回升,抗氧化水平和内质网应激得到改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Nrf2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趋于正常。以上结果说明,牛磺酸一方面通过恢复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平衡,另一方面通过抑制睾丸细胞凋亡和恢复睾丸细胞增殖,缓解镉引起的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氧化损伤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生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后修饰对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功能的调控
16
作者 张艺瀚 衣雨娇 顾玉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2,共8页
抗氧化反应组件(AREs)普遍存在于编码抗氧化和/或解毒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为这些基因的转录启动所必需;而这些基因的表达对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抵抗活性氧类(ROS)引起的细胞损伤发挥重要作用。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 抗氧化反应组件(AREs)普遍存在于编码抗氧化和/或解毒酶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为这些基因的转录启动所必需;而这些基因的表达对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抵抗活性氧类(ROS)引起的细胞损伤发挥重要作用。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作为抗氧化反应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可以与ARE结合,启动其下游靶基因,在氧化应激及亲电子剂应激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广泛参与炎症、增殖、凋亡、细胞分化、组织再生和代谢等过程;因此,激活NRF2有望成为治疗肿瘤及其他与氧化、炎症相关疾病的新策略。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对蛋白质空间构象、稳定性及其与其他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究NRF2的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和泛素化的修饰过程等,对深入了解NRF2的功能及调控机制至关重要,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近年来翻译后修饰对NRF2的活性及功能的调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 翻译后修饰 功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与机体抗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宇旌 李艳 +2 位作者 张勇 于治姣 邵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3,共6页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抗氧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途径。Nrf2-ARE信号通路在抗氧化活化过程中受亲核物质、氧化应激因子、蛋白激酶C(PK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胰腺...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抗氧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途径。Nrf2-ARE信号通路在抗氧化活化过程中受亲核物质、氧化应激因子、蛋白激酶C(PK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胰腺内质网激酶(PERK)等因子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保护细胞的酶类和抗氧化物处于基础表达水平,细胞处于稳定状态。本文就Nrf2-ARE信号通路调节机体抗氧化的机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 抗氧化 活性调节 氧化还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激活核因子相关因子-2 (Nrf-2)抑制高脂饮食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慧 任卫英 +2 位作者 袁颖 沈继平 胡予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能否通过激活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方法 40只雄性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生理... 目的观察川芎嗪能否通过激活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方法 40只雄性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生理盐水腹腔注射(n=10)、高脂饮食+生理盐水腹腔注射(n=10)、高脂饮食+川芎嗪每天100mg/kg体重腹腔注射(n=10)、普通饮食+川芎嗪每天100mg/kg体重腹腔注射(n=10)。每天1次,持续8周,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和主动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Nrf-2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组织Nrf-2的mRNA表达。结果川芎嗪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内膜/中膜厚度比,增加血清和主动脉组织SOD和GST含量,增加主动脉组织中的总Nrf-2蛋白和核Nrf-2蛋白含量,增加Nrf-2mRNA相对表达量。结论川芎嗪通过促进Nrf-2mRNA的表达和核内转位,提高主动脉组织Nrf-2的因子浓度,进而促进下游各种抗氧化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动脉粥样硬化 因子相关因子-2(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小鼠核转录因子AP-1活性及IL-2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艳 梁华平 +2 位作者 胡承香 徐祥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 2活性 ;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 2mRNA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AP 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创伤后IL 2活性、IL 2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受抑的程度在创伤后 4d更为明显。创伤后脾细胞AP 1的DNA结合活性亦逐渐下降 ,至伤后 4d时下降最明显 ,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9%。这与创伤后脾细胞IL 2的活性和IL 2mRNA的降低相一致。结论 创伤后脾细胞IL 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核转录因子AP 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导致 ,表明AP 1参与介导了创伤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IL-2 mRNA AP-1 转录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和硬脂酸对HepG2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和核转录因子Nr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郝丽红 张秀英 +3 位作者 张金铭 崔晓旭 孙晓琦 关舒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3-608,共6页
研究棕榈酸(PA)和硬脂酸(SA)作用HepG2细胞后,对其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转录因子Nrf2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A和SA分别以0.25、0.5、0.75、1.0mmol·L-1浓度刺激HepG2细胞24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研究棕榈酸(PA)和硬脂酸(SA)作用HepG2细胞后,对其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核转录因子Nrf2在转录和蛋白质水平的影响。PA和SA分别以0.25、0.5、0.75、1.0mmol·L-1浓度刺激HepG2细胞24h后,采用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HO-1和Nrf2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A作用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A浓度的递增HepG2细胞中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SA组浓度为0.25、0.5、0.75 mmol·L-1时,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当SA浓度为1.0mmol·L-1时其增加量相对减少。在1mmol·L-1范围内,较高浓度的PA和较低浓度的SA对HepG2细胞Nrf2和HO-1的mRNA转录及其蛋白质的诱导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硬脂酸 HEPG2细胞 血红素加氧酶-1 转录因子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