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核糖核酸酶T2蛋白质在叶片生长和盐胁迫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曾祥然 魏健 +6 位作者 贾霖 关明俐 刘钊 兰金苹 刘丽娟 李莉云 刘国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3-749,共7页
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s,RNase,RNS)T2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其保守性提示了功能的重要性。在水稻基因组中有8个RNase T2成员,本试验采用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策略,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技术检测了它们在叶片生长及盐胁迫... 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s,RNase,RNS)T2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其保守性提示了功能的重要性。在水稻基因组中有8个RNase T2成员,本试验采用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策略,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技术检测了它们在叶片生长及盐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发现OsRNS1-OsRNS7蛋白质在叶片中有表达,其中OsRNS4主要在苗期表达,提示其在苗期发挥作用,其它蛋白质主要在成株期表达,但没有检测到OsRNS8的表达;水稻OsRNS4在盐胁迫条件下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盐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作用,其它RNase T2蛋白质的表达大多随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将RNase T2蛋白质的表达与转录信号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部分基因中有一定的相关性。本试验获得的数据为揭示水稻RNase T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糖核酸(rnase)蛋白质 免疫印迹 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核糖核酸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龚宏伟 马翎健 +3 位作者 何蓓如 范春燕 武涵 李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了探讨核糖核酸酯及可溶性蛋白质与小麦育性的关系,以1B/1R类和非1B/1R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对花粉发育过程中倒二叶和花药中核糖核酸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核糖核酸酶活性在二核... 为了探讨核糖核酸酯及可溶性蛋白质与小麦育性的关系,以1B/1R类和非1B/1R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材料,对花粉发育过程中倒二叶和花药中核糖核酸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核糖核酸酶活性在二核期之前显著高于保持系,呈上升趋势,二核期以后急剧下降,不育系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二核期显著下降,明显低于保持系。不育系叶片中的核糖核酸酶活性与相应的保持系差异显著,不育系和保持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变化没有花药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明显。两类不育系间核糖核酸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由此说明,不育系雄蕊的核糖核酸酶活性异常升高致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导致细胞生理代谢紊乱,可能是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而不育系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可能是二核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系 核糖核酸活性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核糖核酸酶Rnase Ⅲ RncS氨基酸突变对其降解RNA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霞 孟庆玲 +5 位作者 乔军 蔡扩军 王登峰 伍晔晖 郭晶 才学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单增李斯特菌(LM)核糖核酸酶Rnase Ⅲ RncS氨基酸突变对RNA降解活性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野毒株SB5中rncS基因编码的Rnase Ⅲ的结构域,并选择关键氨基酸利用基因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对其... 为研究单增李斯特菌(LM)核糖核酸酶Rnase Ⅲ RncS氨基酸突变对RNA降解活性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野毒株SB5中rncS基因编码的Rnase Ⅲ的结构域,并选择关键氨基酸利用基因重叠延伸PCR(SOE-PCR)技术对其进行了基因突变;然后将rncS突变基因片段D50A、E122A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中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抗原特异性;通过体外酶活试验研究其对RNA降解活性的影响。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LM-Rnase Ⅲ氨基酸序列含有1个双链RNA结合结构域(DSRM)和1个核酸酶结构域(RIBOc),其中结构域RIBOc含有5个活性位点。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突变型Rnase Ⅲ -D50A和Rnase Ⅲ -E122 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2.5 kD,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突变型Rnase Ⅲ -D50A和Rnase Ⅲ -E122A蛋白可与LM阳性血清发生免疫学反应。体外酶活实验表明,Rnase Ⅲ发挥降解活性依赖于Mn2+或Mg2+,将其第50位天冬氨酸突变后,Rnase Ⅲ RncS的降解活性有所降低(P<0.001);第122位谷氨酸突变后,Rnase Ⅲ RncS降解活性极显著下降(P<0.0001),提示第122位谷氨酸是维持LM Rnase Ⅲ RncS酶活性的关键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核糖核酸rnase rncS基因 降解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核糖核酸酶RNaseⅢ RncS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霞 孟庆玲 +6 位作者 蔡扩军 王登峰 伍晔晖 王熙凤 郭晶 乔军 才学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1-585,共5页
为了解单增李斯特菌(LM)核糖核酸酶RNaseⅢRncS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对该菌LM-SB5野毒株中编码RNaseⅢ的rncS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rncS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32a(+),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 为了解单增李斯特菌(LM)核糖核酸酶RNaseⅢRncS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对该菌LM-SB5野毒株中编码RNaseⅢ的rncS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rncS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 ET-32a(+),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体外酶活实验研究目的蛋白对RNA的降解活性。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ncS基因全长690 bp,编码229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由9个保守氨基酸(ERLEFLGDA)组成的基序,2个N-酰基化位点、3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提示该酶蛋白活性受磷酸化的调控。同源性分析显示,LM-SB5 rncS基因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与LM标准株CAC99883.1的同源性为99.13%。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RncS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42.5 ku,与理论值相符;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RncS蛋白具有较强的反应原性。体外酶活实验表明,RncS是一种依赖于二价金属离子的核酸酶,且二价金属离子浓度不同其RNaseⅢ的切割活性则不同。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RncS在LM中调控ncRNAs的分子机制奠定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核糖核酸rnase rncS基因 原核表达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核糖核酸酶活力及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郭蔼光 张慧 +1 位作者 王保莉 冯献忠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5-79,共5页
干旱协迫下,抗旱(陕合6号)与干旱敏感(郑引1号)小麦品种叶片中的核糖核酸酶活性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与其相对含水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14C-Leu掺入后,样品粗提液经PAGE分离并染色,发现干旱处理叶片的两个低分子女... 干旱协迫下,抗旱(陕合6号)与干旱敏感(郑引1号)小麦品种叶片中的核糖核酸酶活性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与其相对含水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14C-Leu掺入后,样品粗提液经PAGE分离并染色,发现干旱处理叶片的两个低分子女(12kD、17kD)具RNase活性的蛋白质的放射性掺入总量低于对照,但占总蛋白的放射性比例高子对照,证明干旱胁迫下存在RNase的从头合成(denovosynthsis)。讨论了胁迫下RNase活性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小麦 rnase 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蛋白质及核酸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唐莉娜 林文雄 +1 位作者 梁义元 陈芳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盆栽试验研究UV B辐射增强对水稻蛋白质及核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UV B辐射增强抑制水稻生长 ,降低水稻生物量和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及核酸含量。随UV B辐射的增强 ,水稻叶片蛋白水解酶和核糖核酸酶活性上升 ,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 ,叶片总... 盆栽试验研究UV B辐射增强对水稻蛋白质及核酸的影响结果表明 ,UV B辐射增强抑制水稻生长 ,降低水稻生物量和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及核酸含量。随UV B辐射的增强 ,水稻叶片蛋白水解酶和核糖核酸酶活性上升 ,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 ,叶片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蛋白质 核酸 紫外线B辐射增强 适应性反应 伤害机制 硝酸还原 蛋白水解 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过程中核糖核酸酶的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聂明建 王国槐 陈光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01-1103,共3页
以5种不同类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以保持系为对照,对其花药败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败育过程中核糖核酸酶活力及游离尿苷酸(UMP)含量显著升高,而RNA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不育系雄蕊的核糖核酸酶活力与RNA含量呈负直... 以5种不同类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为材料,以保持系为对照,对其花药败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败育过程中核糖核酸酶活力及游离尿苷酸(UMP)含量显著升高,而RNA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不育系雄蕊的核糖核酸酶活力与RNA含量呈负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0.9796**。认为核糖核酸酶活力异常增强与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雄性不育 核糖核酸活力 可溶性蛋白质 RNA含量 游离U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缺失突变对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毓 赵宝昌 +4 位作者 王继红 任风 吴妍宁 赵鹏 崔秀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3-777,共5页
人胎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RI)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50 kD的酸性蛋白质,富含亮氨酸和半肤氨酸.作为胞浆蛋白可保护细胞不受外来胰RN白s。侵袭.HRI主要结构是由7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组成,7个亮氨酸重复单位有规律环状排列使N端、... 人胎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RI)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50 kD的酸性蛋白质,富含亮氨酸和半肤氨酸.作为胞浆蛋白可保护细胞不受外来胰RN白s。侵袭.HRI主要结构是由7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组成,7个亮氨酸重复单位有规律环状排列使N端、c端在空间上较为接近.用PcR方法在HRI cl〕NAS,端去除30个核普酸,并将此缺失突变的HRI的cl〕NA片段构建于质粒pPIcgK,电击转化入毕赤酵母(Pi峨i。 Pasto汀S)Gslls中,进行分泌型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实验结果表明,N端缺失突变的HRI与RN白s。A的亲合力较野生型HRI降低1倍,但依然具有竞争性抑制RNas。A的活性,表明HRIN端10个氨基酸残基缺失后并未丧失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抑制因子 缺失突变 毕赤酵母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变性核糖核酸酶在疏水性液-固界面上的复性
9
作者 毕晶 白泉 +1 位作者 王军 王骊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6-789,共4页
采用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IC)对还原变性核糖核酸酶A(RNaseA)在疏水性液-固界面上的复性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流动相中脲的浓度、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的比例、流动相pH和变性蛋白质浓度对还原变性RNaseA复性效率和... 采用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IC)对还原变性核糖核酸酶A(RNaseA)在疏水性液-固界面上的复性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流动相中脲的浓度、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的比例、流动相pH和变性蛋白质浓度对还原变性RNaseA复性效率和质量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化的复性条件(流动相中含有2.0mol/L脲,GSH/GSSG的浓度比为8∶1,流动相pH为8.0)下,还原变性RNaseA能完全复性。当变性蛋白质质量浓度为5.0mg/mL时,还原脲变性RNaseA的活性回收率和质量回收率分别为98.0%和61.9%,还原胍变性RNaseA分别为100.1%和66.8%。研究表明HIC是还原变性蛋白质复性的有力工具之一,可为蛋白质复性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复性 疏水作用色谱 还原变性 核糖核酸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诱变水稻多蘖矮突变体不同分蘖期蛋白质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巍 魏力军 +2 位作者 王俊敏 徐建龙 孙野青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5-415,共11页
JB-1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Oryza sativa L.)丙95-503干种子,地面种植后筛选出多蘖矮杆突变体R955。利用荧光差异显示双向电泳(2-D DIGE)对突变体播种后第14天(未发生分蘖)、第21天(分蘖起始)、第55天(最高分蘖期)3个营养生长期叶片总蛋... JB-1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Oryza sativa L.)丙95-503干种子,地面种植后筛选出多蘖矮杆突变体R955。利用荧光差异显示双向电泳(2-D DIGE)对突变体播种后第14天(未发生分蘖)、第21天(分蘖起始)、第55天(最高分蘖期)3个营养生长期叶片总蛋白进行分离及定量分析(未搭载植株为对照),检测到在各发育时期共有97个蛋白点发生差异表达,经串联质谱鉴定后得到59个独特的蛋白。功能分析发现能量代谢、光合作用、蛋白代谢、氮元素同化、氨基酸代谢以及胁迫应答等过程均参与了突变体的分蘖发育。对差异蛋白在不同时期相对表达量的K-均值聚类分析显示不同功能蛋白表现不同表达模式。两因素差分析(Two-way ANOVA)筛选出S-类核糖核酸酶可能与水稻分蘖性状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多蘖矮 空间诱变 蛋白质 S-类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锌对水稻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延 黄毅斌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22-24,共3页
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稻株锌营养状况与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密切相关,缺锌导致RNase活性明显提高,RNA含量降低。缺锌水稻蛋白质合成受阻而非蛋白氮化合物积累。RNase活性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 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稻株锌营养状况与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密切相关,缺锌导致RNase活性明显提高,RNA含量降低。缺锌水稻蛋白质合成受阻而非蛋白氮化合物积累。RNase活性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说明RNase活性提高,导致RNA降解是缺锌水稻蛋白质合成受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锌 核糖核酸 蛋白质合成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计算机与蛋白质
12
作者 曹来发 《兵工自动化》 2000年第3期5-5,共1页
关键词 生物计算机 蛋白质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细菌RNase HⅡ与金属离子结合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赖兵 李颖 +1 位作者 曹傲能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65-867,共3页
RNase H是一种专一性水解 RNA:DNA杂合链中 RNA链的核糖核酸酶,它广泛存在于从原核生物到人的生物体中.本文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研究了Mg2+,Mn2+和 Ca2+与一种古细菌 Methanococcus ja... RNase H是一种专一性水解 RNA:DNA杂合链中 RNA链的核糖核酸酶,它广泛存在于从原核生物到人的生物体中.本文通过等温滴定量热技术研究了Mg2+,Mn2+和 Ca2+与一种古细菌 Methanococcus jannaschii中的Ⅱ型 RNase H结合的热力学.首次用这种方法获得了这一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并证实了这些金属离子与RNase HII按1:1结合.为RNase HII酶反应机理和折叠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 HⅡ 等温滴定量热 二价金属离子 核糖核酸 结合过程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seⅢ RncS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立霞 孟庆玲 +5 位作者 乔军 蔡扩军 王登峰 郭晶 伍晔晖 才学鹏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核糖核酸酶RnaseⅢ是一种调控nc RNA水平的重要酶系。为了解核糖核酸酶RnaseⅢRncS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毒力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在构建LM-ΔrncS基因缺失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动物感染试验检测强毒株LM-SB5与缺失株LM-Δrnc S对... 核糖核酸酶RnaseⅢ是一种调控nc RNA水平的重要酶系。为了解核糖核酸酶RnaseⅢRncS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毒力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在构建LM-ΔrncS基因缺失突变株的基础上,通过动物感染试验检测强毒株LM-SB5与缺失株LM-Δrnc S对昆明系小鼠的LD50、存活能力、脏器载菌量及病理组织学产生的影响;利用细胞侵染试验检测强毒株与缺失株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粘附率、侵袭率及其在胞内生存繁殖能力的影响,分析RnaseⅢRncS对LM毒力的影响。结果显示,LM-SB5强毒株和LM-Δrnc S缺失株对昆明系小鼠的LD50分别为105.60 CFU、106.90 CFU;与LM-SB5强毒株相比,LM-Δrnc S的LD50升高了1.30个对数数量级,小鼠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表明毒力显著降低;第3~5 d肝脏、脾脏载菌量显著减少(P<0.05),其中第4 d差异极显著(P<0.01);LM-Δrnc S缺失株对肝脏、脾脏、肾脏的病理损伤降低;LM-Δrnc S缺失株对RAW264.7细胞的粘附率和侵袭率均显著低于LM-SB5强毒株(P<0.01),在2~6 h之间,LM-Δrnc S缺失株在细胞内的细菌量显著低于LM-SB5强毒株(P<0.05),证实LM-Δrnc S在细胞内的生存增殖能力显著降低,提示rnc S基因对LM毒力发挥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RnaseⅢ在LM毒力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核糖核酸rnase rncS基因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酶的化学本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世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共2页
关键词 化学本质 蛋白质 DNA 核糖核酸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组织总RNA的高效提取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艳华 李杰 +2 位作者 高岚 魏巍 刘任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RNA分离纯化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Northern Blotting,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eal Time PCR,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蛋白质体外翻泽以及cDNA文库的构建等都需要一定纯度和完整性的RNA.完... RNA分离纯化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础,Northern Blotting,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eal Time PCR,RT-PCR(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蛋白质体外翻泽以及cDNA文库的构建等都需要一定纯度和完整性的RNA.完整和均一是评价RNA质量的两个最关键标准:要获得完整RNA取决于能否最低限度地避免纯化过程中内源及外源RNase(RNA酶,核糖核酸酶)对RNA的降解;要获得均一的RNA取决于能否有效去除RNA提取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等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组织总RNA 提取过程 CDNA文库 Northern 分离纯化技术 rnase 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_(29)基因与转基因油菜杂交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焱 官春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9-40,45,共3页
关键词 转基因油菜 核糖核酸(rnase) 蛋白基因 不育系 嵌合基因 花药毡绒层细胞 TA29 基因表达 雄性不育 特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技术造福人类
18
作者 王志兴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第4期34-35,共2页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包括有很多成员(核苷酸序列不一样),主要是由非蛋白质编码区的基因组(DNA)序列转录而来.微小核糖核酸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被核糖核酸酶及一些不利环境条件所降解。这与编码蛋向质的信使核糖核酸...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包括有很多成员(核苷酸序列不一样),主要是由非蛋白质编码区的基因组(DNA)序列转录而来.微小核糖核酸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被核糖核酸酶及一些不利环境条件所降解。这与编码蛋向质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不稳定、易被核糖核酸酶及一毡不利环境条件所降解的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蛋白质编码区 核糖核酸 核苷酸序列 核糖核酸 人类 利用 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氏贾第虫无义mRNA的降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佳 柴杨丽 +1 位作者 周宝春 柴宝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作为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可以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异常转录本,从而避免截短蛋白质对细胞的毒害,但其详细的分子机制...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作为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可以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PTC)的异常转录本,从而避免截短蛋白质对细胞的毒害,但其详细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阐释。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作为一种寄生性单细胞原生动物,进化地位特殊,对其NMD途径的研究有利于阐明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和进化机制。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及体外pull-down实验分析了贾第虫NMD途径因子上游移码蛋白1 (Giardia lamblia up-frameshift 1,Gl UPF1)、贾第虫RNA结合蛋白(Giardia lamblia HRP1,Gl HRP1)、贾第虫核糖核酸外切酶(Giardia lamblia Ski7p,Gl Ski7p、Giardia lamblia XRN1,Gl XRN1)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Gl UPF1全长与Gl HRP1、Gl XRN1(1~500aa)、Gl Ski7p间均可发生相互作用。而且Gl UPF1的CH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分别与Gl HRP1、Gl XRN1(1~500 aa)、Gl Ski7p相互作用。说明Gl UPF1在贾第虫NMD途径中作为招募平台,在无义mRNA识别和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结合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原生动物贾第虫的NMD途径:在提前终止密码子处SURF(SMG1-UPF1-eRF1-eRF3)复合物形成后,Gl UPF1被磷脂酰肌醇3-激酶(suppressor with morphogenetic effect on genitalia 1,SMG1)磷酸化修饰,NMD途径激活,随后Gl UPF1与HRP1相互作用,将转录本标记为NMD底物; Gl UPF1进而招募下游贾第虫5'-3'核糖核酸降解酶Gl XRN1、贾第虫3'-5'核糖核酸降解因子Gl Ski7p,最终降解靶标m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虫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途径 贾第虫不均一核小核糖蛋白 贾第虫上游移码蛋白1 贾第虫5’-3’核糖核酸外切 贾第虫3’-5’超级杀手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发展史
20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I0005-I0005,共1页
1985年 Bert L.Vallee等发现血管生成素,并明确其基因和蛋白质序列1986年 明确血管生成素属于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1987年 明确血管生成素在细胞系、人体正常和肿瘤组织中mRNA的丰度重组表达血管生成素蛋白。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发展史 蛋白质序列 核糖核酸A 重组表达 MRNA 肿瘤组织 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