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运动对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及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丁树哲 许豪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4-247,共4页
本实验通过对有氧运动训练 (无负重游泳 6 0分钟 /天 ,7天 )大鼠游泳运动后的骨骼肌、心肌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能力及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发现有氧运动训练的大鼠在定量运动负荷后 (6 0分钟无负重游泳 ) ,骨骼肌线粒体的质... 本实验通过对有氧运动训练 (无负重游泳 6 0分钟 /天 ,7天 )大鼠游泳运动后的骨骼肌、心肌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能力及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发现有氧运动训练的大鼠在定量运动负荷后 (6 0分钟无负重游泳 ) ,骨骼肌线粒体的质子跨膜转运能力显著提高 (P <0 0 5 ) ,以及线粒体的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未经训练之大鼠 ,P <0 0 0 1)。而心肌线粒体的以上两项指标变化不甚明显。结果显示 ,骨骼肌线粒体对有氧运动训练的适应过程与其质子跨膜转运能力的提高及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有关。提示骨骼肌线粒体在慢性高氧化磷酸化状态刺激下 ,可能同时导致DNA生物合成的增加 ,即线粒体基因组对其功能变化产生应答反应。心肌线粒体的运动适应过程与骨骼肌线粒体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 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 活性氧 线粒体DNA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下调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雨颖 蔡锦威 +2 位作者 林江涛 陈旭明 邱惠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1-1128,共8页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RRM2)在多种癌症组织中高表达,这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肿瘤血管形成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目前,关于以RRM2为靶点治疗宫颈癌的研究并不多,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RRM2)在多种癌症组织中高表达,这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肿瘤血管形成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目前,关于以RRM2为靶点治疗宫颈癌的研究并不多,其对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也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RRM2,以人宫颈癌细胞株CaSki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Ctrl-siRNA组和RRM2-siRNA组。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RRM2-siRNA的干扰作用,采用CCK-8和EDU实验评价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的情况,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CaSki和HeLa细胞中,RRM2-siRNA组RRM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Ctrl-siRNA组均下降(P<0.05),表明RRM2-siRNA能有效抑制RRM2的表达。与Ctrl-siRNA组相比,RRM2-siRNA组在转染24、48、72 h后,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且DNA合成率与细胞划痕愈合程度,宫颈癌细胞侵袭数量也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RRM2下调后,抑制DNA合成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此外,RRM2-siRNA组NF-κB和MMP-9蛋白质水平较Ctrl-siRNA组降低。本研究提示,下调RRM2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该作用可能通过NF-κB和MMP-9介导,这为宫颈癌中以RRM2作为靶点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还原酶M2 宫颈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F-ΚB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和非小细胞肺癌
3
作者 许南荣 李辉 +1 位作者 郑雅文 阎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19-623,共5页
肺癌在全世界是癌症相关造成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全球每年死于肺癌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3.1%,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17.6%,排第一位[1]。在台湾,恶性肿瘤自1982年迄今,一直居十大死亡之首位。而其中15%-20%是因肺癌而死亡,据... 肺癌在全世界是癌症相关造成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全球每年死于肺癌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3.1%,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17.6%,排第一位[1]。在台湾,恶性肿瘤自1982年迄今,一直居十大死亡之首位。而其中15%-20%是因肺癌而死亡,据统计2010年死于肺癌的人数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20.0%(8,209/41,046),位居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苷还原酶 死亡人数 核糖 恶性肿瘤 死亡原因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M2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霞 陈龙 +1 位作者 范丽萍 成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0-546,共7页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RRM2)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6例为MM组,选取同期纯缺铁性贫血的患...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RRM2)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6例为MM组,选取同期纯缺铁性贫血的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所收集病例中骨髓单个核细胞内RRM2的表达。用siRNAs转染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建立RRM2表达缺失的细胞模型,并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敲低RRM2表达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周期相关调控蛋白的变化。结果: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样品中的RRM2相对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分析证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单个核细胞中RRM2的表达量与临床肿瘤分期、骨质破坏及髓外浸润等关系密切(P<0.05)。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内,利用siRNA干扰下调RPMI8226细胞内RRM2蛋白表达,可以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结果发现,RRM2干扰组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P<0.05);进一步的研究证明,RRM2干扰可以影响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RRM2在多发性骨髓瘤单个核细胞内呈高表达,且与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干扰细胞内RRM2表达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RRM2可能成为评估多发性骨髓瘤进展的新指标及药物开发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还原酶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逆转肝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耐药 被引量:3
5
作者 余赛红 郑晓亮 +3 位作者 蒲依依 颜冬梅 王孝举 于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7期729-737,共9页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RM2)在肝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中的作用,并开发潜在的策略来提高肝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检测5-FU耐药肝癌细胞(BEL/5-FU)与非耐药肝癌细胞(BEL7402)中RRM2蛋白的表达差异...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RM2)在肝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中的作用,并开发潜在的策略来提高肝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检测5-FU耐药肝癌细胞(BEL/5-FU)与非耐药肝癌细胞(BEL7402)中RRM2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用RNA干扰技术下调BEL/5-FU细胞中RRM2的表达或RRM2抑制剂3-AP(Triapine)抑制RRM2活性;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用于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使用高内涵细胞成像系统仪检测与分析细胞凋亡。结果:BEL/5-FU细胞中RRM2的表达量是BEL7402细胞的2.5倍。RNA干扰技术能够下调BEL/5-FU细胞中RRM2的表达,并使5-FU对BEL/5-FU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下降约50%,同时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也显著减弱。3-AP与5-FU联合处理BEL/5-FU细胞,使5-FU对BEL/5-FU细胞的IC_(50)下降约40%,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减弱,并促进5-FU导致的细胞凋亡。结论:RRM2与肝癌细胞对5-FU的耐药相关,本研究通过抑制RRM2的活性来逆转肝癌细胞对5-FU的耐药,为提高肝癌的5-FU化疗疗效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核糖核苷还原酶M2 耐药 3-AP(Triapine) 5-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调节亚基M2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海斌 高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762-1768,共7页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调节亚基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regulatory subunit M2,RRM2)在膀胱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方法采用TCGA及Oncomine数据库分析膀胱癌患者RRM2的表达,生存分析采用K-M Plot在线分析网站。收集201... 目的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调节亚基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regulatory subunit M2,RRM2)在膀胱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方法采用TCGA及Oncomine数据库分析膀胱癌患者RRM2的表达,生存分析采用K-M Plot在线分析网站。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qRT-PCR检测其RRM2的表达情况。采用膀胱癌细胞系(5637、T24、Ej、BIU-87)进行细胞实验;选取高表达RRM2的细胞进行沉默实验,采用CCK-8、Transwell检测RRM2对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RRM2在膀胱癌患者中表达升高(差异表达倍数Log2FC=4.546,P<0.01),高表达的RRM2与患者不良预后及较差的总体生存率相关。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5637和T24细胞相比,siRNA转染沉默RRM2后72、96 h显著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P<0.01);并显著减弱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沉默RRM2后,总β-caten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下游蛋白,包括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也显著降低。结论 RRM2可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可能靶向wnt/β-catenin通路发挥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核糖核苷还原酶调节亚基M2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还原酶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田家伟 韩淑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1-386,共6页
肺癌是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75%-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且绝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的机会,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和对化疗药物... 肺癌是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75%-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且绝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的机会,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等,使得晚期NSCLC的化疗不容乐观。近年来,分子标志物的个体化化疗在晚期NSCLC的应用,使得这些患者生存期有所延长,生活质量有所提高。针对晚期NSCLC,根据分子标志物选择合适的药物,达到个体化化疗是临床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subunit 1,RRM1)在晚期NSCLC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由RRM1指导的个体化化疗并不能作为晚期NSCLC的常规决策,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核糖核苷还原酶 个体化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核糖对疲劳小鼠骨骼肌组织内高能磷酸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丁岩 吴丹 +5 位作者 贾占红 李丹丹 魏芸 阮金新 张硕峰 孙毅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16-1920,共5页
目的:研究D-核糖对疲劳小鼠骨骼肌组织内高能磷酸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负重游泳的方法造疲劳模型,将疲劳小鼠用对位分组法分为模型组、核糖组、咖啡因组以及核糖咖啡因组,灌胃给药,3次/日,并继续游泳3天,记录游泳时间,游泳结束... 目的:研究D-核糖对疲劳小鼠骨骼肌组织内高能磷酸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负重游泳的方法造疲劳模型,将疲劳小鼠用对位分组法分为模型组、核糖组、咖啡因组以及核糖咖啡因组,灌胃给药,3次/日,并继续游泳3天,记录游泳时间,游泳结束后,除即刻取材的小鼠外,其他小鼠继续给药,继续给药3天后取材。分别取小鼠腓肠肌,高效液相测腓肠肌内的ATP、ADP、AMP、IM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核糖组、核咖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恢复3天后核糖组小鼠腓肠肌内ATP、AMP、IMP的含量显著增加,核咖组小鼠腓肠肌内ATP、AMP、ADP的含量显著增加,咖啡因组小鼠无明显差异。结论:D-核糖进入机体参与骨骼肌组织内高能磷酸物质代谢,可促进疲劳小鼠腓肠肌中ATP含量的恢复,延长疲劳小鼠游泳时间,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核糖 磷酸腺苷 腺苷二磷酸 腺苷酸 次黄嘌呤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应激与线粒体生物发生学
9
作者 丁树哲 许豪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31,共5页
对机体氧化还原应激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作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作了综述和分析。越来越多的实验工作表明 ,线粒体的生物发生学与活性氧关系密切。研究结果提示了活性氧在机体被利用的侧面 。
关键词 活性氧 线粒体 生物发生学 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 氧化还原应激 分子适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昼夜节律紊乱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帅 彭良玉 +2 位作者 许继岩 夏天娇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乱。补充NAD^(+)的前体物质或者促进NAD^(+)生成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同时可以明显缓解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巍教授团队揭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代谢产物钙调控新机制
1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7-347,共1页
2019年6月18日,杨巍教授团队在《细胞报告》( Cell Reports )在线发表了题为“Direct gating of the TRPM2 channel by cADPR via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the ADPR binding pocket”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 2019年6月18日,杨巍教授团队在《细胞报告》( Cell Reports )在线发表了题为“Direct gating of the TRPM2 channel by cADPR via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the ADPR binding pocket”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19.05.067),揭示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代谢产物环腺苷二磷酸核糖(cADPR)的钙离子调节新机制。近年研究提示,cADPR可能是TRPM2通道激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 代谢产物 钙调控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 钙离子调节 CELL 研究论文 v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莹 钱晓萍 刘宝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21-428,共8页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的发展,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治疗成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确定药物的相关预测性分子标志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被广泛关注。吉西他滨是目前NS... 随着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的发展,基因指导下个体化治疗成为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确定药物的相关预测性分子标志物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被广泛关注。吉西他滨是目前NSCLC常用化疗药物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年来吉西他滨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在NSCLC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吉西他滨 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1 核糖核苷还原酶亚基1 脱氧胞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中MDR-1、RRM-1、EGFR、ERCC-1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楠楠 李珊珊 +4 位作者 张文 于长海 王宏伟 张宜明 俞建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0-873,共4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多药耐药蛋白(MDR-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错配切除修复蛋白1(ERCC-1)表达的差异,并分析这些表达差异性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多药耐药蛋白(MDR-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错配切除修复蛋白1(ERCC-1)表达的差异,并分析这些表达差异性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46例NSCLC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MDR-1、RRM-1、EGFR、ERCC-1蛋白的表达情况,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比较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是否存在差异,用Fisher检验分析差异性是否与病理类型相关。结果 46例各种病理类型的NSCLC,原发病灶与转移淋巴结均存在MDR-1、RRM-1、EGFR、ERCC-1表达,其中ECRR-1的表达差异在腺癌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而MDR-1,RRM-1,EGFR的差异性在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RRM-1、EGFR、ERCC-1在NSCLC的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中均表达,但只有ERCC-1在肺腺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原发肿瘤 转移淋巴结 多药耐药蛋白 核糖核苷还原酶M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4
作者 邢舴 呼群 +3 位作者 苏乌云 赵海燕 王华 张称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关于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NSCLC组织中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S)、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ERCC1)、β... 目的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关于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NSCLC组织中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S)、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ERCC1)、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初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并行EGFR突变检测的336例肺癌患者,进行EGFR 29种基因突变检测,EGFR基因存在突变的患者则为突变组,而无基因突变的患者则为无突变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的染色,比较2组肺癌组织中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突变组患者138例(41.07%),无突变组患者198例(58.93%)。突变组、无突变组患者TS和β-tubulin-Ⅲ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2%vs 39.39%、44.2%vs 60.1%,P<0.05)。EGFR突变与TS低表达、β-tubulin-Ⅲ低表达相关(r=-0.332、-0.157,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男性患者2.109倍[OR=2.109、95%CI:1.268~3.509],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腺鳞癌的24.265倍[OR=24.265,95%CI:3.508~167.845],鳞癌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腺癌的15.2倍[OR=15.200,95%CI:4.480~51.569],肺穿刺患者EGFR突变发生是手术患者的2.364倍[OR=2.364,95%CI:1.266~4.413],TS低表达的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高表达患者的6.171倍[OR=6.171,95%CI:3.145~12.109]。结论 NSCLC组织中TS和β-tubulin-Ⅲ的低表达可以提示EGFR基因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类胸苷酸合成酶 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 β-微管蛋白Ⅲ 核糖核苷还原酶亚单位1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芯片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RCC1和RRM1表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艳正 王伟 +4 位作者 尚立群 李学昌 文锋 李军 刘军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9-353,共5页
目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sic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 cleotide reductase M1,RRM1)的表达水平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对化疗的敏感性。旨在评... 目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sic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 cleotide reductase M1,RRM1)的表达水平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对化疗的敏感性。旨在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蛋白水平与液相芯片检测的mRNA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液相芯片方法分别检测4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RRM1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非参数相关性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RCC1和RRM1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的一致率分别为52.3%(22/42)和76.2%(32/42);两种方法检测RRM1和ERCC1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78,P=0.010;r=0.277,P=0.076)。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RRM1和ERCC1的蛋白水平与液相芯片检测的mRNA水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二种方法同时检测可以增加临床应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还原酶M1 免疫组织化学 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RRM1和TUBB3指导个体化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柯红 崔洁 +4 位作者 王小松 聂成钢 王雪梅 罗备 涂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 tase,RRM1)、3型β微管蛋白(tubulin beta-3,TUBB3)指导化疗药物个休化选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m...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i-bonucleotide reduc tase,RRM1)、3型β微管蛋白(tubulin beta-3,TUBB3)指导化疗药物个休化选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晚期NSCLC患者,按病理组织充足与否分个体化化疗治疗组(A组)及对照组(B组)。A组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测定ERCC1、RRM1及TUBB3的mRNA水平,并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化疗方案,B组则使用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为63.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B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9%和50.0%(P<0.05);A组中吉西他滨+顺铂患者的有效率高于B组相同方案化疗者;2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2组改善率无显著差别(P>0.05);2组不良反应无差异且均易耐受。结论: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测定ERCC1、RRM1及TUBB3的mRNA水平用于指导晚期NSCLC个体化化疗方案,能显著提高化疗有效率;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在分子标志物指导策略下运用效果更明显,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核糖核苷还原酶M1亚基 3型β微管蛋白 个体化方案 分支DNA-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诺碱受体及其亚型2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玉明 姬广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8-417,共10页
阿诺碱受体(RyR)是心肌细胞等可兴奋细胞中重要的Ca2+释放受体,在维持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理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RyR存在3个亚型,每个亚型都是由4个单体组成的四聚体,后者构成Ca2+释放通道.RyR的结构中有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一些... 阿诺碱受体(RyR)是心肌细胞等可兴奋细胞中重要的Ca2+释放受体,在维持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理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RyR存在3个亚型,每个亚型都是由4个单体组成的四聚体,后者构成Ca2+释放通道.RyR的结构中有调控因子的结合位点,一些内源性调控因子可影响RyR的构型和Ca2+释放.结合作者的研究,就RyR的结构功能、RyR2的一些重要内源性调控因子及其调控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诺碱受体 环腺苷二磷酸核糖 FK506结合蛋白 烟碱酸腺嘌呤二核苷 钙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晓光 李金瀚 罗荣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54-256,共3页
关键词 培美曲塞 临床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DISODIUM 二氢叶酸还原酶 2004年2月 恶性胸膜间皮瘤 胸苷酸合成酶 抑制肿瘤细胞 细胞分裂 抗叶酸制剂 DNA复制 酰基转移酶 抗代谢类 礼来公司 核糖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RRM1的表达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萍 王豪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6-878,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的关系。方法:将108例NSCLC患者均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第1~3天...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的表达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的关系。方法:将108例NSCLC患者均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第1~3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紫杉醇150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25mg/m2第1~3天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患者NSCLC组织中RRM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的关系。结果:RRM1高表达与GP方案化疗耐药有关:GP方案化疗耐药组RRM1的高表达率为62.5%,明显高于敏感组(30.0%)(χ2=5.704,P=0.017)。RRM1高表达与TP方案化疗耐药无关(χ2=0.557,P=0.456)。结论:NSCLC组织中RRM1的表达升高与含吉西他滨方案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核糖核苷还原酶M1 吉西他滨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下调RRM2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及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绍文 林韵 李泽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1-1005,共5页
目的:探讨siRNA下调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RRM2)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增殖、迁移和体内成瘤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正常乳腺... 目的:探讨siRNA下调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RRM2)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增殖、迁移和体内成瘤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RRM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用合成的siR-NA-RRM2不同时点和不同剂量转染MCF-7细胞,用real-time PCR检测对RRM2基因的沉默效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用Transwell细胞迁移系统检测siRNA-RRM2对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siRNA-RRM2沉默MCF-7细胞的RRM2基因后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MCF-7细胞RRM2 mRNA和蛋白比MCF-10A细胞高表达;用siRNA-RRM2转染MCF-7乳腺癌细胞能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下调RRM2基因表达;CCK-8方法结果显示下调RRM2基因会时间及剂量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没有显著变化;Transwell细胞迁移系统检测显示下调RRM2基因显著抑制了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转染siRNA-RRM2下调RRM2基因能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RRM2的过表达与人乳腺癌细胞的高增殖和迁移能力有关,抑制RRM2的功能是治疗乳腺癌的一个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苷还原酶M2 RNA干扰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