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江林 许远红 廖德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778-1784,共7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 目的探讨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 4,RSK4)的表达谱是否存在差异,以及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亚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卵巢癌细胞ID8、乳腺癌细胞4T1和168FARN、结肠癌细胞mc38和CT26、胃癌细胞MFC和肺癌细胞LLC1的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RSK4的表达及其剪接异构体,生物信息学分析RSK4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结果RT-PCR结果显示在GL261、4T1、mc38、CT26、MFC和LLC1中均表达RSK4,且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了多个剪接异构体,开放阅读框分析RSK4可能至少编码11个蛋白亚型;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些剪接异构体编码的蛋白亚型均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保守结构域均相同;蛋白互作网络富集分析显示,RSK4主要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突触持续增强等信号通路在核质和胞浆中发挥激酶的活性。结论RSK4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存在不同的表达谱,可能产生多种氮端不同的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的生物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S6蛋白激酶4 转录本 可变剪接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L41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耿雯 秦丰 +2 位作者 任佳绪 徐晓鹤 王爱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L41(ribosomal protein L41,RPL41)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传代培养。根据药物处理浓度分为对照组(RPL4...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L41(ribosomal protein L41,RPL41)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传代培养。根据药物处理浓度分为对照组(RPL41浓度为0μmol·L^(-1))、40μmol·L^(-1)RPL41处理组、80μmol·L^(-1)RPL41处理组、120μmol·L^(-1)RPL41处理组。Cell Titer-Glo荧光细胞活性检测系统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100μmol·L^(-1)RPL41处理后细胞凋亡率,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μmol·L^(-1)RPL41处理组细胞活性为(97.9±1.5)%,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0μmol·L^(-1)RPL41处理组细胞活性为(87.6±1.8)%,120μmol·L^(-1)RPL41处理组为(63.9±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PL41对Y7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0μmol·L^(-1)RPL41能够促进Y79细胞凋亡,凋亡率为(17.33±2.47)%。100μmol·L^(-1)RPL41处理组凋亡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颜色较亮,细胞体积较小。40μmol·L^(-1)RPL41处理组ATF4蛋白含量为0.76±0.04,80μmol·L^(-1)RPL41处理组为0.29±0.04,120μmol·L^(-1)RPL41处理组为0.29±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RPL41能够降低Y79细胞中ATF4的蛋白含量。结论RPL41能抑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TF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核糖体蛋白l4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活化转录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rpl15cDNA序列在真骨鱼类系统进化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向筑 张竞男 +2 位作者 宋平 胡珈瑞 钟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8,共8页
应用RTPCR,从真骨总目(Teleostei)5目15种鱼类中首次克隆了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5(rpl15,ribosomalproteinL15)的完整cDNA序列。以海鲢形亚组(Elopomorpha)的鳗鲡作为外类群,对这些真骨鱼类的核糖体蛋白L15c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 应用RTPCR,从真骨总目(Teleostei)5目15种鱼类中首次克隆了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5(rpl15,ribosomalproteinL15)的完整cDNA序列。以海鲢形亚组(Elopomorpha)的鳗鲡作为外类群,对这些真骨鱼类的核糖体蛋白L15cDNA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rpl15基因在真骨鱼类等许多真核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2)系统树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与形态分类一致。rpl15编码区适合于真骨鱼类目以上分类阶元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l15(rpl15) 分子系统学 真骨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L12(RPL12)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复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殷杰 赵永祥 +3 位作者 薛江东 刘锴 李彬 马德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6-693,共8页
为研究宿主细胞核糖体蛋白L12(RPL12)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复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检测了PRRSV感染对Marc-145细胞中RPL12表达... 为研究宿主细胞核糖体蛋白L12(RPL12)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复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检测了PRRSV感染对Marc-145细胞中RPL12表达的影响,以及过表达或敲减RPL12对PRRSV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PRRSV感染可上调Marc-145细胞中RPL12基因的表达。过表达RPL12可促进PRRSV的复制,而敲减RPL12可抑制PRRSV的复制。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进一步研究发现RPL12蛋白与PRRSV GP2b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并共定位于细胞质中。本研究首次发现了宿主蛋白RPL12能够促进PRRSV复制,并与PRRSV GP2b蛋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RRSV的感染与复制机制以及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核糖体蛋白l12(rpl12) PRRSV GP2b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Runx1对RPL4启动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寒 郜慧芳 郑胡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儿童白血病细胞全基因组芯片数据聚类分析发现,核糖体蛋白L4(ribosomal protein L4,RPL4)启动子区域具有转录因子Runx1的结合位点TTCATTCT,由此推测Runx1可能与该基因启动子之间存在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Runx1蛋白与RPL4启动... 目的:儿童白血病细胞全基因组芯片数据聚类分析发现,核糖体蛋白L4(ribosomal protein L4,RPL4)启动子区域具有转录因子Runx1的结合位点TTCATTCT,由此推测Runx1可能与该基因启动子之间存在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Runx1蛋白与RPL4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Runx1对RPL4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在儿童白血病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构建含RPL4启动子及其突变体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Runx1的表达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结果:Runx1蛋白可使RPL4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降低(P<0.01);随着Runx1剂量的增加,RPL4启动子的转录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1);Runx1蛋白对RPL4启动子的突变体转录活性无调控作用(P>0.05)。结论:Runx1蛋白对RPL4启动子具有转录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unx1蛋白通过结合RPL4启动子区域的TTCATTCT位点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 核糖体蛋白l4(rpl4) 白血病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alase 2.4L酶解核桃分离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振宝 周慧江 易建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核桃分离蛋白(WPI)为原料,利用Alcalase 2.4L酶解制备高活性的ACE抑制肽。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了Alcalase 2.4L酶解核桃分离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得到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pH 7... 以核桃分离蛋白(WPI)为原料,利用Alcalase 2.4L酶解制备高活性的ACE抑制肽。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了Alcalase 2.4L酶解核桃分离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得到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pH 7.94,酶解温度60℃,底物质量浓度20 g/L,酶与底物质量比3.69∶100,酶解3 h后,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达到24.78%,ACE抑制率达到76.58%,且在此条件下获得的ACE抑制肽具有一定的抗体内消化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分离蛋白 AlCAlASE 2 4l ACE抑制肽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L_4菌株角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7
作者 张奇 孙丹 +2 位作者 杨文博 刘茜 白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89-2193,共5页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对芽胞杆菌L4菌株产生的角蛋白酶进行了系列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以角蛋白溶液为底物时该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40℃,最适酶促反应pH为7.0,其Km值为1.88mmol·L-1,Vmax为2.72×10-2mmol·L-·1...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对芽胞杆菌L4菌株产生的角蛋白酶进行了系列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以角蛋白溶液为底物时该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40℃,最适酶促反应pH为7.0,其Km值为1.88mmol·L-1,Vmax为2.72×10-2mmol·L-·1s-1。利用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进行酶活性抑制实验,发现该酶受邻啡罗啉和EDTA的抑制,推测该酶可能是一种含Zn2+的金属蛋白酶。微量元素对该酶活力的影响显著,Ca2+和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Fe2+和Cu2+明显抑制角蛋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l4 蛋白 酶学性质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载脂蛋白A-Ⅰ模拟肽L4F促进HepG2细胞摄取高密度脂蛋白,但不影响该细胞表达和合成载脂蛋白A-Ⅰ与A-Ⅱ
8
作者 秦树存 王大新 +1 位作者 于杨 V.Kamanna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83-1983,共1页
关键词 载脂蛋白 l4F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酯 清道夫受体 肝细胞模型 抗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成分 分子模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睾丸新基因SPAG4L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先镇 杨明刚 邢晓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47-2050,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人睾丸生精相关基因SPAG4L,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为下一步研究SPAG4L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运用RT-PCR从人睾丸中扩增编码SPAG4L126-379的基因片段,并将PCR产物克隆至pUCm-T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Hind III消化... 目的原核表达人睾丸生精相关基因SPAG4L,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为下一步研究SPAG4L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运用RT-PCR从人睾丸中扩增编码SPAG4L126-379的基因片段,并将PCR产物克隆至pUCm-T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Hind III消化后,将目的片段克隆至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重组质粒PQE-30-SPAG4L经酶切和测序验证后,转化大肠杆菌JM15,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SPAG4L融合蛋白以westernblot进行鉴定,最后用NI-NTA磁性琼脂糖珠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QE-30-SPAG4L,并能够在大肠杆菌JM15中诱导表达,经Western blot分析证实,IPTG诱导表达的是SPAG4L融合蛋白。建立小规模的SPAG4L融合蛋白表达、纯化系统,获得了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纯化的SPAG4L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地对人睾丸生精相关基因SPAG4L进行了体外原核表达,获得了纯化的融合蛋白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精子发生中的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G4l 克隆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属二氢黄酮G促进L6细胞内GLUT4的表达和转运
10
作者 宋冠军 田迪 +1 位作者 赵平 杨新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6-391,共6页
利用细胞葡萄糖摄取检测试剂盒检测苦参中槐属二氢黄酮G(Sophoraflavanone G,SFG)对L6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发现SFG能够增加大鼠成肌细胞(L6)的葡萄糖摄取;之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FG对L6细胞内GLUT4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 利用细胞葡萄糖摄取检测试剂盒检测苦参中槐属二氢黄酮G(Sophoraflavanone G,SFG)对L6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发现SFG能够增加大鼠成肌细胞(L6)的葡萄糖摄取;之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SFG对L6细胞内GLUT4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可稳定表达IRAP-mOrange荧光蛋目的L6细胞内,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监测SFG作用下葡萄糖转位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转位,发现SFG对GLUT4的转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SFG对GLUT4转位的促进呈浓度依赖性;另外,免疫荧光实验结果也显示SFG增强L6细胞中GLUT4与细胞膜的融合.这些结果显示利用SFG处理L6细胞后丄6细胞内GLUT4的表达、转运及与细胞膜的融合继而促进葡萄糖的摄取显著增强,说明SFG可能具备开发成一种新的降血糖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槐属二氢黄酮G 大鼠成肌细胞l6 葡萄糖转位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类植物叶绿体rps4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丽君 陈洁 王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50,共9页
在原核生物和植物叶绿体中,RPS4(ribosomal protein small subunit4)在核糖体30S小亚基形成起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蛋白在植物中由叶绿体rps4基因编码。为验证蕨类植物在白垩纪适应被子植物兴起而发生分化的观点,本文以23种蕨类植物... 在原核生物和植物叶绿体中,RPS4(ribosomal protein small subunit4)在核糖体30S小亚基形成起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蛋白在植物中由叶绿体rps4基因编码。为验证蕨类植物在白垩纪适应被子植物兴起而发生分化的观点,本文以23种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分支模型、位点模型和分支位点模型对其叶绿体rps4基因进化适应性进行分析。分支模型检测到4个可能存在正选择的分支;位点模型和分支位点模型虽然没有检测出正选择位点,但是位点模型检测出了85个负选择位点。通过研究我们仅仅得出a、b两个代表水龙骨类的分支处于正选择压力下,这与水龙骨类在白垩纪发生辐射式演化的理论相一致。同时rps4基因处于强烈的负选择压力这一事实表明该基因的功能与结构已经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核糖体蛋白S4 rps4基因 适应性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B7-H4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和筛选及抗体特异性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峦峦 徐超超 +4 位作者 纪洪帅 毛伟平 王盈盈 刘小綪 朱岩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0-1266,共7页
目的构建小鼠抗B7-H4胞外区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sc Fv)库,并筛选出特异性高的抗体。方法从A549细胞的c DNA中扩增B7-H4胞外区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 a(+)中表达,获得B7-H4胞外区重组蛋白后纯化并免疫BALB/c小鼠。从免疫小鼠... 目的构建小鼠抗B7-H4胞外区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sc Fv)库,并筛选出特异性高的抗体。方法从A549细胞的c DNA中扩增B7-H4胞外区基因,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28 a(+)中表达,获得B7-H4胞外区重组蛋白后纯化并免疫BALB/c小鼠。从免疫小鼠脾脏中提取总RNA,并利用反转录PCR、重叠延伸PCR(SOE-PCR)等技术扩增出重链可变区(VH)、轻链可变区(Vκ)、VH接头(VH-linker)序列和Vκ接头(Vκ-linker)序列,得到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的连接产物VH/Vκ。VH/Vκ与p UM19-T载体连接并转化至E.coli DH5α感受态菌株中,利用菌落PCR技术鉴定并测序。使用TNTT7 Quick for PCR DNA试剂盒对构建出的抗体库进行体外翻译与筛选,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间接ELISA对得到的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经生物公司测序分析,得到序列正确的重链可变区(VH)、轻链可变区(Vκ)及二者连接产物(VH/Vκ),大小分别为439 bp、680 bp及1098 bp。经特异性实验分析,从得到的抗体库中筛选出的抗体与B7-H4具有高特异性结合能力。结论成功构建出鼠抗B7-H4胞外区核糖体展示sc Fv库,并筛选出与B7-H4胞外区重组蛋白高特异性结合的目标sc 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4 胞外区 单链抗体 核糖体展示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闫斌 马铎 +1 位作者 于跃利 韩丽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4-217,共4页
研究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mTOR、p... 研究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60例乳腺癌组织为观察组,对照组为癌旁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p-mTOR、p-4EBP1及p-S6K1的表达情况。p-mTOR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71.7%和42.5%;p-4EBP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26.7%和10.0%;p-S6K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45.0%和12.5%;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表明,p-mTOR、p-4EBP1及p-S6K1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磷酸化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磷酸化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翻译中的反转运
14
作者 秦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3-979,共7页
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解密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并带着mRNA向其5′的方向运动,直到空载的tRNA离开核糖体,整个过程tRNA在核糖体内始终沿着一个方向运动.但随着LepA(EF4)蛋白的发现和其功能的明确,tRNA在核糖体内的... 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解密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并带着mRNA向其5′的方向运动,直到空载的tRNA离开核糖体,整个过程tRNA在核糖体内始终沿着一个方向运动.但随着LepA(EF4)蛋白的发现和其功能的明确,tRNA在核糖体内的新运动形式——"反转运"被揭示,即tRNA带着mRNA倒退一步,向其3′的方向运动.通过对tRNA反向运动生理意义的研究,引发了对蛋白质翻译调控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翻译 核糖体 tRNA反转运 lepA(EF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建明 王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探索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对已知药敏结果的解脲脲原体进行编码核糖体蛋白L4/L22的基因以及23S rRNA的II区和V区的扩增并测序,比对分析其碱基和氨基酸的改变。结果在耐药株X01核糖体蛋白L4上... 目的探索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对已知药敏结果的解脲脲原体进行编码核糖体蛋白L4/L22的基因以及23S rRNA的II区和V区的扩增并测序,比对分析其碱基和氨基酸的改变。结果在耐药株X01核糖体蛋白L4上,出现第67位谷氨酰胺→赖氨酸和71位甘氨酸→丝氨酸的改变;敏感株Y292经阿奇霉素诱导耐药后,L22核糖体蛋白上出现9个氨基酸的改变;耐药株Y187 23S rRNAV区出现第2566位碱基T→C、第2569位缺失碱基G和第2621位碱基A→T的变化。结论核糖体蛋白L4、L22以及23S rRNA上相应区域碱基、氨基酸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出现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核糖体蛋白l4/l22 23S RRNA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总碱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伟 张扬星 +2 位作者 杨新洲 欧阳艳 赵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991-1997,共7页
本文探究苦豆子地上部分提取的苦豆子总碱对L6骨骼肌细胞降血糖的分子机制。利用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发现苦豆子总碱(total alkaloids of Sophora alopecuroides L.,TASA)能增加L6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且MTT结果显示TASA对L6细胞没有药物毒性... 本文探究苦豆子地上部分提取的苦豆子总碱对L6骨骼肌细胞降血糖的分子机制。利用葡萄糖检测试剂盒发现苦豆子总碱(total alkaloids of Sophora alopecuroides L.,TASA)能增加L6细胞的葡萄糖摄取,且MTT结果显示TASA对L6细胞没有药物毒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监测到TASA能促进GLUT4的转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ASA对L6细胞内GLUT4的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且能增强AMPK和PKC的磷酸化水平。这些结果表明TASA通过AMPK和PKC两种信号通路来促进GLUT4的表达和转运继而促进葡萄糖的摄取,说明TASA可能具有开发成新型降糖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总碱 2型糖尿病 l6骨骼肌细胞 葡萄糖转运蛋白4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建明 王蓓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索在解脲脲原体中是否存在由核糖体蛋白L4介导的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对已知药敏结果的解脲脲原体临床株进行编码核糖体蛋白L4的rpl4基因的扩增和测序,比对分析其碱基和氨基酸的改变。结果在高耐药株中... 目的探索在解脲脲原体中是否存在由核糖体蛋白L4介导的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自行设计引物,对已知药敏结果的解脲脲原体临床株进行编码核糖体蛋白L4的rpl4基因的扩增和测序,比对分析其碱基和氨基酸的改变。结果在高耐药株中,出现第67位谷氨酰胺→赖氨酸和71位甘氨酸→丝氨酸的改变;在敏感株中出现第160位缬氨酸→丙氨酸的改变;在一般耐药株中,没有发现氨基酸的改变。结论核糖体蛋白L4上相应区域氨基酸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解脲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出现高水平耐药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核糖体蛋白l4 大环内酯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怡 赵涵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4-637,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些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基因,如:组织蛋白酶L基因(CathepsinL基因),胰岛素能上调该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糖,所以该基因可能是参与血糖调节的中间环节。CAPN10基因,该基因存在... 随着分子生物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些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基因,如:组织蛋白酶L基因(CathepsinL基因),胰岛素能上调该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糖,所以该基因可能是参与血糖调节的中间环节。CAPN10基因,该基因存在很多多态性位点,如:该基因SNP43、SNP19、SNP64等,都与糖尿病发病有一定关联。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其特点是早期发病(通常25岁以下),伴有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葡萄糖激酶(GCK)、肝细胞因子1α(HNF1α)、胰岛素启动因子(IPF1)、肝细胞因子1β(HNF1β)和神经元分化因子/β细胞E框反式激活物2(NeuroD1/BETA2)是分别引起6种MODY的因素。这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代谢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对β细胞的毒性作用,还可以引起胰腺发育不良。还有一些细胞因子基因,如:IL6基因,该基因的启动子的多态性也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很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基因 2型糖尿病发病 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 cAPN10基因 肝细胞核因子4 组织蛋白l 成人型糖尿病 HNF-4Α HNF-1α 代谢功能障碍 细胞因子基因 Il-6基因 多态性位点 青少年起病 葡萄糖激酶 分子生物 胰岛素能 降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