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桡动脉中膜钙化与核心结合因子α_1及Ⅰ型胶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俊霞 徐金升 +4 位作者 靳晶晶 白亚玲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069-3073,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桡动脉中膜钙化与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及Ⅰ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初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ESRD患者62例。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桡动脉中膜钙化与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及Ⅰ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初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ESRD患者62例。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桡动脉钙化情况,并根据组织钙化积分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1.0分)和钙化组(1.0~4.0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bfα1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检测相关临床指标〔空腹血清钙(Ca)、血清磷(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红蛋白(Hb)、碱性磷酸酶(ALP)、铁蛋白、甲状旁腺素(iPTH)和C反应蛋白(CRP),血压,体质指数(BMI)〕。结果62例ESRD患者桡动脉标本中25例(40.3%)发生血管钙化,其中轻中度钙化22例(35.5%),重度钙化3例(4.8%),均发生在血管中膜。根据组织钙化积分,无钙化组37例,钙化组25例。钙化组桡动脉中膜均有Cbfα1及Ⅰ型胶原的阳性表达;无钙化组桡动脉中膜31例(83.8%)Cbfα1阳性表达,19例(51.4%)Ⅰ型胶原阳性表达。钙化组Cbfα1及Ⅰ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积分均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与无钙化组的年龄、BMI、血压、Ca、iPTH、TG、TC、LDL、HDL、Hb、CRP、铁蛋白、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组血清P水平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Cbfα1阳性表达积分与血清P呈正相关(r=0.679,P〈0.05),与年龄、BMI、血压、血清Ca、TG、TC、LDL、HDL、iPTH、Hb、CRP、铁蛋白、ALP无相关性(P〉0.05);Ⅰ型胶原阳性表达积分与血清P呈正相关(r=0.393,P〈0.05),与年龄、BMI、血压、血清Ca、TG、TC、LDL、HDL、iPTH、Hb、CRP、铁蛋白、ALP无相关性(P〉0.05);Cbfα1阳性表达积分与Ⅰ型胶原阳性表达积分呈正相关(r=0.307,P〈0.05)。结论 ESRD患者血管中膜钙化发生率较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高磷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促进I型胶原表达增加有关,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Ⅰ型胶原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中膜钙化 高磷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c靶向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1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
2
作者 夏盼盼 章威 +1 位作者 李思思 王红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69,共7页
目的研究miR-23c及其靶基因OCT1(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脏细胞系LO2与肝细胞癌细胞系(涵盖Huh7、HepG2、Hep-3B、SK-HEP... 目的研究miR-23c及其靶基因OCT1(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脏细胞系LO2与肝细胞癌细胞系(涵盖Huh7、HepG2、Hep-3B、SK-HEP1、HCCLM3以及MHCC97H)内miR-23c的表达水平。设计了miR-23c模拟物,在肝癌细胞系Huh7中,运用CCK-8检测法、细胞迁移实验以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细胞的增殖状况、迁移能力和凋亡水平予以测定。通过预测网站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iR-23c与OCT1的靶向关系,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miR-23c过表达对OCT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回复实验研究miR-23c靶向OCT1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相较于肝脏正常细胞系LO2,miR-23c于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呈现明显下调。在与NC组进行对比时发现,转染miR-23c模拟物的Huh7细胞,其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均有所降低,细胞凋亡现象则明显增强。miR-23c和OCT1在分子层面上存在相互作用。miR-23c过表达后,Huh7细胞中的OCT1蛋白表达减少。转染miR-23c模拟物能够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促进其凋亡,而这些现象能够被过表达OCT1逆转。结论miR-23c能够下调OCT1,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23c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1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对核心结合因子-α_1的表达和调控
3
作者 郭萍 林新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18-220,共3页
核心结合因子(Cbf)-α1在骨成型和骨改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机械力则是调控骨改建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就Cbf-α1的结构、Cbf-α1与骨改建的关系、机械力对Cbf-α1的表达调控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骨改建 机械力 信号通路 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α_1和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在软骨内成骨中的作用
4
作者 程谷 李祖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37-439,443,共4页
在软骨细胞不断分化并最终肥大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Cbf)-α1起到促进软骨细胞肥大的作用,而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能通过Cbf-α1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途径来抑制软骨细胞的肥大化。下面就Cbf-α1对软骨细胞产生的作用、PTHrP在软骨... 在软骨细胞不断分化并最终肥大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Cbf)-α1起到促进软骨细胞肥大的作用,而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能通过Cbf-α1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途径来抑制软骨细胞的肥大化。下面就Cbf-α1对软骨细胞产生的作用、PTHrP在软骨内成骨中的作用、PTHrP延缓软骨细胞成熟过程和PTHrP阻止cbf-α1表达的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内成骨 核心结合因子-α1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核心结合因子Cbfa1在骨改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瑛 张方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2-914,共3页
成骨细胞由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细胞经骨原细胞、前成骨细胞分化而来,它一旦终末分化以后就分泌产生各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如I型胶原、骨桥蛋白(osteopontin)和骨钙素(osteocalcin),并参与骨基质的钙化.
关键词 成骨细胞分化 特异性转录因子 核心结合因子 cbfA1 骨改建 细胞外基质蛋白 多向分化潜能 间充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高表达核心蛋白聚糖并抑制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M1极化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刘丽平 徐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4-734,共11页
目的探究稽留流产(MA)患者蜕膜组织的巨噬细胞极化变化、核心蛋白聚糖(DCN)蛋白表达及DCN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MA、复发性流产(RSA)和正常妊娠人群蜕膜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CN、缺氧诱导因... 目的探究稽留流产(MA)患者蜕膜组织的巨噬细胞极化变化、核心蛋白聚糖(DCN)蛋白表达及DCN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MA、复发性流产(RSA)和正常妊娠人群蜕膜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C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蜕膜和绒毛组织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蜕膜和绒毛中DCN、HIF-1α的蛋白表达。分离获取原代滋养细胞(Trops)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ELISA检测原代滋养细胞和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DCN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中HIF-1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中干扰素/维甲酸联合诱导细胞死亡相关基因19(GRIM-19)/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HIF-1α信号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流产患者蜕膜M1型巨噬细胞极化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而M2型极化比例明显降低;且绒毛和蜕膜中DCN和HIF-1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在10 mL/L O_(2)条件下培养24 h的原代滋养细胞和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DCN、HIF-1α蛋白含量明显高于210 mL/L O_(2)处理的细胞;与PBS组相比,在10 mL/L和210 mL/LO_(2)条件下DCN组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RIM-1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磷酸化的STAT3(p-STAT3)和HIF-1α蛋白明显升高。结论与正常早期妊娠相比,MA患者的蜕膜和绒毛中高表达DCN,DCN抑制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M1极化,并与GRIM-19/STAT3/HIF-1α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核心蛋白聚糖(DCN) 稽留流产(MA) 滋养细胞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诱导细胞死亡相关基因19(GRIM-19)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AUF1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其在肝癌中的潜在作用
7
作者 吴莎莎 黄顺梅 +3 位作者 韩群花 贾梦源 罗岁岁 朱丽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6-1076,共11页
目的:观察RNA结合蛋白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AU-rich element RNA-binding factor 1,AUF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并探讨AUF1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HCC进展可能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目的:观察RNA结合蛋白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AU-rich element RNA-binding factor 1,AUF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并探讨AUF1通过调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对HCC进展可能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含99例HCC样本和95例相应癌旁组织样本的组织芯片中AUF1的表达。使用GEPIA和UALCAN数据库分析和验证AUF1表达与HCC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用siRNA敲减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中AUF1的表达,分析细胞表型改变,并进行转录物组和TMT定量蛋白质组分析,筛选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与HCC进展和预后的潜在关系。结果:HCC组织中AUF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HCC进展和不良生存预后相关。AUF1的敲减使得HepG2细胞活力减弱,凋亡增加。转录物组和蛋白质组联合分析显示,AUF1敲减后HepG2细胞中羧酸酯酶3(carboxylesterase 3,CES3)、纤维蛋白原γ链(fibrinogen gamma chain,FGG)和4-羟基-2-氧戊二酸醛缩酶1(4-hydroxy-2-oxoglutarate aldolase 1,HOGA1)表达上调,而核纤层蛋白B受体(lamin B receptor,LBR)、核黄素激酶(riboflavin kinase,RFK)、甾醇O-酰基转移酶1(sterol O-acyltransferase 1,SOAT1)和TWIST邻位子(TWIST neighbor,TWISTNB)表达下调。GEPIA和UALCAN临床数据分析提示,这些代谢相关基因在HCC中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结论:AUF1在HCC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调控一系列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参与HCC进展并导致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富集元件RNA结合因子1 肝细胞癌 HEPG2细胞 代谢调控 转录物组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α1在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DPC-23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婷 曹罡 +3 位作者 余擎 肖明振 赵守亮 吉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67-1069,1072,I0018,共5页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在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DPC-23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cbfα1在牙胚发育,尤其是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瞬时转染、免疫荧光染色、W esternb lot等方法,研究转染或BMP-2刺激...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在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DPC-23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cbfα1在牙胚发育,尤其是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瞬时转染、免疫荧光染色、W esternb lot等方法,研究转染或BMP-2刺激时,cbfα1在MDPC-2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普通MDPC-23细胞中未发现cbfα1的表达;转染pcDNA3-cbfα1 48 h后,cbfα1表达量最高;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刺激,可诱导内源性cbfα1的表达,但表达量小于pcDNA3-cbfα1组;而pcDNA3-cbfα1组和BMP-2+pcDNA3-cbfα1组的cbfα1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转染pcDNA3-cbfα1 48 h后,cbfα1表达量最高,可作为今后研究的观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瞬时转染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α1对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基因转录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逄键梁 柯杰 +4 位作者 邓天政 朱晓茹 李晓华 张亚庆 吴补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pCMV-Osf2瞬时转染至体外矿化诱导的HDPSCs...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α1,Cbfα1)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pCMV-Osf2瞬时转染至体外矿化诱导的HDPSCs中,检测转染后不同时间Cbfα1蛋白的表达变化。将不同长度的DMP1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与pCMV-Osf2分别共转染至细胞中,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诱导后的HDPSCs中少量表达Cbfα1,在瞬时转染Cbfα1后,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胞质中,并且在转染48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值;Cbfα1可明显增强6个不同长度的DMP1基因启动子片段重组报告基因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以pGL3-P-505~+86启动子活性增强最为明显(P<0.05)。计算机分析结果发现,DMP1基因启动子-505~+86 bp区存在Cbfα1的结合位点。结论:Cbfα1可上调人DMP1基因转录活性,是HDPSCs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DMP1基因启动子序列-199~-185 bp区可能是Cbfα1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牙本质基质蛋白1 人牙髓干细胞 报告基因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a1、骨形成蛋白及骨桥素在小鼠牙周组织发育中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丕山 潘克清 +1 位作者 李纾 姜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核心结合因子a1、骨形成蛋白和骨桥素3者在小鼠牙周组织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表达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者在出生后不同时期小鼠牙周组织发育中的表达及特点。结果牙齿发育早期,仅... 目的探讨核心结合因子a1、骨形成蛋白和骨桥素3者在小鼠牙周组织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表达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3者在出生后不同时期小鼠牙周组织发育中的表达及特点。结果牙齿发育早期,仅骨形成蛋白在牙囊细胞中表达;当牙根开始发育后,3者皆在牙周膜细胞、成牙骨质细胞中表达,但骨形成蛋白在无细胞牙骨质和细胞牙骨质中皆不表达,核心结合因子a1在细胞牙骨质中表达,而骨桥素则在无细胞牙骨质、细胞牙骨质和牙槽骨表面皆呈强阳性表达。结论核心结合因子a1、骨形成蛋白、骨桥素3者皆参与牙周组织的发育,对矿化和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A1 骨形成蛋白 骨桥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ox结合蛋白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mRNA稳定性调节抑制人颗粒细胞凋亡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作用与机制
11
作者 卢敏君 李文昕 +2 位作者 林莉 刘月琴 朱小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9-485,共7页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1(YBX1)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YBX1和SIRT1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及卵巢功能正常患者间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留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于江苏大学第四...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1(YBX1)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YBX1和SIRT1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及卵巢功能正常患者间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留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于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的POI患者(POI组)及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的颗粒细胞和血清,利用免疫印迹(WB)检测YBX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法(RT-qPCR)检测YBX1及SIRT1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中其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的相关性;利用5-溴-2-脱氧尿嘧啶(EdU)、细胞计数试剂8(CCK8)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情况;RNA免疫沉淀(RIP)实验检测YBX1与SIRT1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OI组患者颗粒细胞和血清中YBX1蛋白及SIRT1 mRNA的表达降低(P<0.05);血清中YBX1、SIRT1 mRNA表达与FSH、LH负相关(r<0,P<0.05),与E_(2)、AMH、AFC正相关(r>0,P<0.05);在颗粒细胞中上调YBX1后SIRT1蛋白表达量、SIRT1 mRNA的稳定性、EdU阳性率、细胞活性、PCNA mRNA表达量、Bcl2/BAX比值均增加(P<0.05),Caspase-3 mRNA表达量、TUNEL阳性率均降低(P<0.05)。结论:YBX1和SIRT1在POI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且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卵巢功能指标相关;YBX1结合SIRT1 mRNA增强其稳定性,可能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提示YBX1和SIRT1有望成为POI诊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Y-box结合蛋白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颗粒细胞 细胞增殖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3和上游移码蛋白1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刘玉莹 万浩然 +3 位作者 江泽宇 陈红丽 魏文迎 杨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再狭窄情况分为ISR组21例和非ISR组11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数据,检测IMP3、UPF1及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VEGF、IMP3及UPF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患者血清VEGF、IMP3水平低于非ISR组,血清UPF1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OR=1.095,95%CI:1.034~1.151,P=0.001)、IMP3(OR=3.413,95%CI:1.824~6.381,P=0.014)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保护因素,UPF1(OR=0.252,95%CI:0.047~0.965,P=0.006)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与VEGF呈正相关(r=0.665,P=0.000),UPF1与VEGF呈负相关(r=-0.580,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UPF1和IMP3及VEGF联合是预测ISR的最优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796~1.000,P=0.000),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IMP3可通过促进VEGF表达,抑制ISR的发生;UPF1可抑制VEGF的表达,导致ISR的发生。UPF1和IMP3及VEGF联合可有效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冠状动脉再狭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上游移码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中核心结合因子a1基因的定量测定及其意义
13
作者 贾金鹏 蔡郑东 +4 位作者 纪方 孙庆斌 张军 杨家荟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S015-S016,共2页
关键词 骨肉瘤 核心结合因子a1基因 定量测定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α1对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启动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郭婷 曹罡 +3 位作者 余擎 肖明振 赵守亮 陆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对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启动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DPC-23为实验细胞,利用含DSPP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报告基因方法观察cbfα1对DSPP基因...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对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启动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DPC-23为实验细胞,利用含DSPP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报告基因方法观察cbfα1对DSPP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启动活性的影响。结果:在MDPC-23细胞中,pcDNA3-cbfα1共转染组相对于pcDNA3共转染组,pGL3-Enhancer-1(-4496~-3499 bp)、pGL3-Enhancer-2(-3519~-2515 bp)、pGL3-Enhancer-2-3、pGL3-Enhancer-95(-95~54 bp)活性增强(P<0.05);pGL3-Enhancer-1-3、pGL3-Enhancer-2.6 K(-2475~53 bp)活性降低(P<0.05)。结论:cbfα1可以调控DSPP基因的表达,cbfα1对DSPP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的启动活性有不同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牙本质涎磷蛋白 瞬时转染 报告基因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2在机械力促进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的相关研究
15
作者 吴玉琼 江凌勇 房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6-88,92,共4页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是骨形成的关键基因,是决定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系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通过调节Cbfα1的表达可以调控骨细胞的发生和分化,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机械力可激活一些信号通路进而促进Cbfα1的表达,进一步调控骨...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是骨形成的关键基因,是决定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系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通过调节Cbfα1的表达可以调控骨细胞的发生和分化,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机械力可激活一些信号通路进而促进Cbfα1的表达,进一步调控骨的发育和形成,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1/2信号通路是其中一条关键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 核心结合因子α1 胞外信号调控激酶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徐凌 黄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低氧实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置于常氧(含有5%CO2的培养箱中)和低氧(含4%O2、5%CO2和91%N2的三气培养箱中)... 目的:研究体外低氧实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置于常氧(含有5%CO2的培养箱中)和低氧(含4%O2、5%CO2和91%N2的三气培养箱中)中培养,分别于1d、3d、5d和7d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HIF-1α和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用siRNA抑制细胞HIF-1αmRNA表达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和Cbfαl蛋白表达。结果: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细胞HIF-1αmRNA的表达均增加(1d、3d、5d和7d:p<0.05),且3d达到最高峰;细胞Cbfα1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3d尤为明显(p<0.05):低氧组细胞转染siRNA干扰HIF-1α表达后,能促进细胞内Cbfαl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低氧微环境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向分化,细胞内HIF-1α反向调节Cbfα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 核心结合蛋白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
17
作者 赵敏 倪平 +2 位作者 翟惠莹 靳小可 杨玉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4-988,共5页
目的研究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在B-CLPD亚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B-CLPD患... 目的研究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在B-CLPD亚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B-CLPD患者骨髓或淋巴结标本和20例对照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EF1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20例,LEF1阳性16例,阳性率为80%;套细胞淋巴瘤阳性为1/12;滤泡性淋巴瘤为1/5;边缘区淋巴瘤为0/11;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为0/8;毛细胞白血病0/2;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未见LEF1表达;LEF1表达在C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EF1的表达和CD200、CLL积分等CLL的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4例LEF1阴性的CLL患者中,2例+12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LEF1阳性组(P>0.05)。结论LEF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B-CLPD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b-5p通过靶向调控IGFBP1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惠慧 吴光鹏 +1 位作者 廖梅 李光智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884,共6页
目的:探究miR-34b-5p在动脉粥样硬化(AS)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4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34b-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mRNA的表达差异。使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 目的:探究miR-34b-5p在动脉粥样硬化(AS)泡沫细胞形成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检测34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iR-34b-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mRNA的表达差异。使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构建AS泡沫细胞模型,检测细胞中miR-34b-5p和IGFBP1 mRNA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b-5p和IGFBP1的相互作用关系。将miR-34b-5p抑制剂(inhibitor)、抑制剂阴性对照(inhibitor-NC)、IGFBP1 siRNA质粒(si-IGFBP1)和siRNA阴性对照(si-NC)分别或共转染至AS泡沫细胞模型,观察泡沫细胞沉积脂质能力及胞内总胆固醇(TC)、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AS患者血清中miR-34b-5p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BP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ox-LDL处理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miR-34b-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B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IGFBP1是miR-34b-5p的靶基因。与inhibitor-NC组比较,inhibitor组RAW264.7巨噬细胞中IGF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ox-LDL诱导后,下调miR-34b-5p表达可抑制巨噬细胞脂质沉积能力,降低胞内TC含量及IL-1β、IL-6和TNF-α水平;而干扰IGFBP1基因表达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脂质沉积能力,提高胞内TC、IL-1β、IL-6和TNF-α水平,并逆转miR-34b-5p inhibitor对巨噬细胞的干预作用。结论:下调miR-34b-5p表达可抑制AS泡沫细胞的形成,并降低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通过靶向上调IGFBP1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miR-34b-5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 泡沫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和核心结合因子a1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海玲 徐炳柱 +1 位作者 郭兆文 冯景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维生素K2(V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就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胸痛行冠状动脉64排CT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根...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维生素K2(VK2)、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就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胸痛行冠状动脉64排CT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根据结果分为CAC组60例和非冠状动脉钙化组(NCAC组)40例。CAC组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又分为轻度组23例、中度组19例和重度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TRP3、Cbfa1和VK2水平,其他各项指标来源于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TRP3、Cbfa1、VK2和其他各项指标水平。分析血清VK2、CTRP3和Cbfa1之间以及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VK2与CAC之间的关系。结果与NCAC组比较,CAC组年龄偏大、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较多,CAC组血清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钙离子水平和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比值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两组患者血清CTRP3和Cbfa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CAC组血清VK2水平较NCAC组明显降低[(2.92±0.80)μg/L比(3.57±0.59)μg/L,P=0.01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K2水平与糖尿病呈负相关(r=-0.317,P=0.046),血清CTRP3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561,P=0.048),血清Cbfa1与ALP呈负相关(r=-0.673,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K2是CAC的独立影响因素(OR:0.251,95%CI:0.074~0.844,P=0.025)。结论血清CTRP3、Cbfa1水平与CAC无相关性,VK2水平与CAC呈负相关,可作为CAC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维生素K2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核心结合因子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结合因子α1在正畸成骨中的作用
20
作者 何奇 陈丹鹏 潘劲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03-306,共4页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是成骨细胞的发生和分化的特异转录因子,是骨形成的关键调控因子。在正畸治疗中,Cbfα1参与了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在牙周膜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及新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牙周膜细胞 正畸牙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