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瓜隐性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显 王鸣 +2 位作者 马建祥 张进升 杨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对西瓜DT2-1隐性核型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花药发育在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四分体;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细胞无明显界限,绒毡层细胞异常、多层、体积小...  对西瓜DT2-1隐性核型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花药发育在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不能形成四分体;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细胞无明显界限,绒毡层细胞异常、多层、体积小、排列紧密,影响绒毡层细胞与小孢子母细胞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导致四分体不能正常分离产生四分小孢子,进而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而导致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隐性核型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Ⅱ.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的酸酶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贵华 蔡明 +1 位作者 盛晓燕 秦选佑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8,共4页
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对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NCa)和保持材料(CaN)及其亲本分别进行叶片及生殖器官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与Nap和Po1系统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比较。结果表明:NCa和CaN异核型材料表现了种间核基... 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对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NCa)和保持材料(CaN)及其亲本分别进行叶片及生殖器官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与Nap和Po1系统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比较。结果表明:NCa和CaN异核型材料表现了种间核基因重组的明显特征和重组的多样性,三种雄性不育系统的酶谱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基因重组 核型雄性不育 酯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Ⅳ.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减数分裂过程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盛晓燕 刘贵华 +1 位作者 蔡明 秦选佑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11,共3页
应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BC5减数分裂过程的各时期均出现异常现象,染色体配对不正常而形成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裂,三分体和多分体形成,最终不能发育为正常的小... 应用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压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材料BC5减数分裂过程的各时期均出现异常现象,染色体配对不正常而形成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不均等分裂,三分体和多分体形成,最终不能发育为正常的小孢子。相应的保持材料F9的减数分裂过程正常,形成正常的四分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油菜 核型雄性不育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核型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4
作者 丁雅洁 张学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7-651,共5页
近10年来,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为利用杂种优势对农作物进行轮回选择和群体改良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雄性不育也为花粉发育、细胞质遗传和核质互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以前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 近10年来,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为利用杂种优势对农作物进行轮回选择和群体改良提供了重要工具。同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雄性不育也为花粉发育、细胞质遗传和核质互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以前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多定位于描述性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对其分子机制了解较少。近年来,随着在模式植物中克隆到的与雄性育性有关的突变基因的数量不断增多,对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的研究也逐步深入。迄今已知,在雄配子体及其营养组织的发育、花粉与雌性器官的识别以及随后的双受精过程中,都有相关基因在进行调控。本文针对细胞核雄性不育,按雄性生殖器官发育的顺序,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结果,对高等植物核型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核型雄性不育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型高梁雄性不育自然突变体的研究
5
作者 王玉元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0年第3期201-207,共7页
本文对多穗高梁自然突变体(多A)进行了细胞学、遗传学和同工酶电泳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多A”雄性不育性状由一对细胞核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它与核、质型雄性不育系(3A)之间未发现有亲缘关系。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数目不... 本文对多穗高梁自然突变体(多A)进行了细胞学、遗传学和同工酶电泳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多A”雄性不育性状由一对细胞核隐性等位基因控制,它与核、质型雄性不育系(3A)之间未发现有亲缘关系。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数目不等的不联会、早离及落后现象发生,正常染色体数目为n=10。“多A”不育花粉单核期的过氧化物同工酶为11条带,“多B”可育花粉为8条带。三核期的花粉,“多A”为7条带,“多B”为5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核型雄性不育 自然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陈蕊红 叶景秀 +5 位作者 张改生 王俊生 牛娜 马守才 赵继新 朱建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 为了能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小麦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S)-1376A及其保持系(A)-1376B在花药发育的单核期、二核期蛋白质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PDQuest软件在分子质量9.0~100.0ku、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可识别约610个蛋白质点,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分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并利用Mascot软件在NCBInr数据库搜索,鉴定出12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分别是泛素结合酶E2、甘氨酸富集蛋白、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假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小链克隆512,它们参与了物质能量代谢、细胞程序化死亡及花发育调控等过程,推测不育系(S)-1376A雄性不育性可能与这些生理生化代谢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雄性不育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互作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的转育与应用
7
作者 苏学军 徐茂俊 +4 位作者 金刚 赵传双 张涛 孔德禄 张吉祥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7-19,共3页
为了保证大白菜杂交种子的纯度,提高制种效率,利用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CMA,与不同球叶颜色(橘红心、黄心、白心)、不同结球类型(合抱、叠抱、直筒)、适合不同季节(春、夏、秋)栽培的多种类型自交系进行杂交,后代经连续多代回交,... 为了保证大白菜杂交种子的纯度,提高制种效率,利用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CMA,与不同球叶颜色(橘红心、黄心、白心)、不同结球类型(合抱、叠抱、直筒)、适合不同季节(春、夏、秋)栽培的多种类型自交系进行杂交,后代经连续多代回交,成功选育了满足市场需求的稳定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制种试验表明,杂交种杂交率达100%,整齐度高,制种产量与利用不亲和系杂交制种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互作雄性不育 高代自交系 杂交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的发现与遗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宋鹏举 季洪强 +1 位作者 裴东明 胡彦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利用分期播种和混合分群法(BSA)对发现的生态核雄性不育材料春杂的生态学机制、遗传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在2 a的分期播种试验中雄花均表现为完全不育,属于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类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的育性由1对隐... 利用分期播种和混合分群法(BSA)对发现的生态核雄性不育材料春杂的生态学机制、遗传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在2 a的分期播种试验中雄花均表现为完全不育,属于花粉败育型雄性不育类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的育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SSR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玉米的第2染色体上,位于标记um c 2129和bn lg 132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态雄性不育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发育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罗双霞 范妍芹 +3 位作者 申书兴 陈雪平 刘云 严立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3,共5页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四分体胼胝质壁不适时解体和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延迟解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核型雄性不育 小孢子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雪峰 赵爽 +2 位作者 陈国菊 曹必好 雷建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4-55,4,共2页
以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114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不育株系和可育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以及花药和小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败育现象从造孢细胞时期以后每个阶段都有发... 以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114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不育株系和可育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以及花药和小孢子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不育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异常,败育现象从造孢细胞时期以后每个阶段都有发生,绒毡层发育异常是导致小孢子败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型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雄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研究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邵元健 吴雯雯 +1 位作者 沈素香 赵闪闪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9,共7页
辣椒(Capsicum annuum L.)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型不育类型已在杂交种的选配中得到应用。核不育类型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而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则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基因共同控制。综述了辣椒雄性不育的遗传及其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辣椒(Capsicum annuum L.)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型不育类型已在杂交种的选配中得到应用。核不育类型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而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则由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基因共同控制。综述了辣椒雄性不育的遗传及其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包括辣椒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核基因的定位、连锁分子标记的发展,为深入研究辣椒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及基因克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 质-互作雄性不育 分子标记 遗传连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CMS和TGMS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其配合力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际凤 陆作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以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6311S为母本和轮回亲本,与保持系新协黄B杂交,采用回交-测交的方法,排除恢复基因和温敏核不育基因,首次育成了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培矮64A和6311A。并配组了一套4个不育系×6个... 以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和6311S为母本和轮回亲本,与保持系新协黄B杂交,采用回交-测交的方法,排除恢复基因和温敏核不育基因,首次育成了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培矮64A和6311A。并配组了一套4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的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温敏核不育系和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近等基因系培矮64S和培矮64A及6311S和6311A的育性、形态特征和一般配合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遗传背景相同的前提下,不育期的温敏核不育系与其相应的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除花粉特征、柱头大小和异交结实率有一定差异外,其他农艺经济性状均表现一致。近等基因系培矮64S和培矮64A与6311S和6311A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培矮64S和培矮64A、6311S和6311A的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水稻杂种优势的高低与两系三系法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温敏不育系 互作雄性不育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育种中杂优利用的手段及现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明超 罗伯祥 +2 位作者 赵苏海 靳取 王伟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57,共2页
大白菜育种与生产中现多利用自交不亲和系、NMS、CMS等手段 ,本文对此作了综述与评价。
关键词 大白菜 育种 杂优利用 自交不亲和系 两用系 基因互作不育系 互作不育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