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对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
作者 高雨田 王克健 +1 位作者 吴成吉 黄作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440,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转导通路激动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CTX⁃TNA2大鼠脑Ⅰ型星形胶质细胞系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和tBHQ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转导通路激动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CTX⁃TNA2大鼠脑Ⅰ型星形胶质细胞系分为对照组、氧糖剥夺组和tBHQ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标仪检测细胞氧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NLRP3、IL⁃1β、IL⁃18及抗氧化相关基因HO⁃1、NQO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上述不同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F=8.676,P=0.003),SOD活性(F=5.818,P=0.013)和MDA含量(F=9.049,P=0.004),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F=17.926,P=0.003)、NLRP3(F=10.164,P=0.012)、IL⁃1β(F=13.472,P=0.006)、IL⁃18(F=8.292,P=0.019)及抗氧化相关基因HO⁃1(F=30.468,P=0.001)、NQO1(F=29.621,P=0.001)相对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降低(t=4.114,P=0.001),SOD活性降低(t=2.149,P=0.029),MDA含量升高(t=⁃2.852,P=0.015),细胞焦亡相关基因Caspase⁃1(t=⁃3.759,P=0.009)、NLRP3(t=⁃4.119,P=0.006)、IL⁃1β(t=⁃4.747,P=0.003)、IL⁃18(t=⁃3.122,P=0.021)相对表达量升高,抗氧化相关基因HO⁃1(t=3.816,P=0.009)、NQO1(t=5.303,P=0.002)相对表达量降低;经tBHQ干预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升高(t=2.621,P=0.019),SOD活性增加(t=3.292,P=0.005),MDA含量降低(t=⁃4.160,P=0.001),Caspase⁃1(t=⁃5.916,P=0.001)、NLRP3(t=⁃3.647,P=0.011)、IL⁃1β(t=⁃4.193,P=0.006)、IL⁃18(t=⁃3.825,P=0.009)相对表达量降低,HO⁃1(t=7.805,P=0.000)、NQO1(t=7.483,P=0.000)相对表达量升高。结论氧糖剥夺可抑制抗氧化相关基因HO⁃1和NQO1表达,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焦亡及氧化水平,进而抑制细胞增殖活性;Nrf2通路激动剂tBHQ则可促进HO⁃1和NQO1基因表达,提高氧糖剥夺星形胶质细胞抗氧化水平,逆转星形胶质细胞焦亡,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细胞低氧 葡萄糖 星形细胞 NF⁃e2相关因子2 细胞增殖 细胞焦亡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硫因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2
作者 刘青芳 韦有仕 +4 位作者 肖斐 周春香 刘群 袁慧 曹天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56-2162,共7页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21年8月—2023年9月,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角硫因组、麦角硫因+NRF2抑制剂(ML385)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麦角硫因组于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持续4周;麦角硫因+ML385组在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和ML38530 mg/kg,持续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HE染色以及TUNEL染色检测麦角硫因对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蛋白质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VD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萎缩,形态异常,细胞核深度染色,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NRF2、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增加(P<0.05),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角硫因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P<0.05),海马组织病理程度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与麦角硫因组比较,麦角硫因+ML385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海马组织损伤严重,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5)。结论麦角硫因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损伤 麦角硫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袁新叶 杜蕾 李雪娇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160.0μmol·L^(-1))与30.0 mmol·L^(-1)葡萄糖共同处理RGC-5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香芹酚浓度。随后将RGC-5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组(高糖组),香芹酚低、中、高浓度组(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香芹酚高浓度+Nrf2通路抑制剂(ML385)组(香芹酚-H+ML38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GC-5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RGC-5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RGC-5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浓度在20.0μmol·L^(-1)以上时,RGC-5细胞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故选择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的香芹酚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ROS、LDH、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X、SO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香芹酚可能通过激活Akt/Nrf2信号通路降低RGC中炎症反应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蛋白激酶B 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高糖诱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免疫逃逸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唐津天 唐润娟 +1 位作者 薛峰 黎旺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83-1888,共6页
目的:探究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分泌免疫逃逸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采用5.5、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分别于12 h、24 h、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率,2... 目的:探究抑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途径对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转移及分泌免疫逃逸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采用5.5、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分别于12 h、24 h、48 h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率,24 h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表达变化;实验分为:对照组、高糖(HG)组、Nrf2抑制剂ML385+高糖(ML385+HG)组,MTT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数,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数与侵袭数,体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划痕愈合情况,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IL-6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Nrf2分布,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相较于5.5 mmol/L葡萄糖组,10、25、50 mmol/L葡萄糖处理12 h和24 h时Panc-1细胞增殖率升高,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HG组细胞增殖率升高,集落形成数增加,迁移数与侵袭数均增加,划痕愈合率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IFN-γ、TGF-β1和IL-6含量均增加,Nrf2荧光染色明显增强,细胞核内Nrf2表达增加,Nrf2和HO-1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HG组比较,ML385+HG组细胞增殖率降低,集落形成数、迁移数与侵袭数均减少,划痕愈合率下降,培养上清中VEGF、IFN-γ、TGF-β1和IL-6含量均减少,细胞内Nrf2荧光染色较弱,Nrf2和HO-1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高糖状态下胰腺癌细胞中Nrf2高表达,抑制Nrf2途径能够抑制高糖促进的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减少免疫逃逸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高糖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免疫逃逸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檀芪调控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对体外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学汇 范崇熙 +6 位作者 杨全龙 王晓莹 赵东林 李曼华 武雪亮 樊建春 宁守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9,共8页
目的探讨紫檀芪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作用,并研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紫檀芪作用LoVo细胞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紫檀芪(5、10、20、40、60、80、100μmol/L)处理LoVo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 目的探讨紫檀芪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作用,并研究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紫檀芪作用LoVo细胞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紫檀芪(5、10、20、40、60、80、100μmol/L)处理LoVo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检测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磷酸化的Nrf2、血红素加氧酶-1及凋亡蛋白(Bcl2、Bax)的蛋白表达。此外,联合应用Nrf2特异性激动剂萝卜硫素后,重复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及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60、80、100μmol/L紫檀芪均可显著降低细胞活性(P=0.014,P<0.001,P<0.001,P<0.001)。5、10、20μmol/L紫檀芪对LoVo细胞活性无影响,但可显著抑制细胞迁移(P=0.008,P<0.001,P<0.001)和侵袭(P均<0.001)。TUNEL染色、JC-1、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染色结果显示40、60、80μmol/L紫檀芪增加LoVo细胞凋亡(P=0.014,P<0.001,P<0.001),使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26,P<0.001,P<0.001)并增加细胞内活性氧聚积(P均<0.001)。40、60、80μmol/L紫檀芪下调了LoVo细胞中磷酸化的Nrf2(P=0.030,P<0.001,P<0.001)、血红素加氧酶-1(P=0.015,P<0.001,P<0.001)、Bcl2(P=0.039,P<0.001,P<0.001)的蛋白表达;60、80μmol/L紫檀芪降低了Nrf2的蛋白表达(P=0.001,P<0.001),增加了Bax的蛋白表达(P均<0.001)。应用萝卜硫素联合处理后,紫檀芪抑制细胞活性(P<0.001)、增加细胞凋亡(P<0.001)及下调Nrf2表达(P=0.022)的作用明显减弱。结论紫檀芪是一种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化合物,其抗癌机制与抑制Nrf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结肠癌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格 骆远 +2 位作者 李亚平 闫燕青 刘淑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9-1089,共11页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在维持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细胞稳态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以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失调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在维持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细胞稳态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以氧化应激、炎症和线粒体功能失调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通过增加Nrf2表达来恢复机体氧化还原状态,治疗或预防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由除酒精以外的其他多种因素导致的以肝脏脂肪变性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肝脏疾病,其患病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运动是防治NAFLD的有效手段,可通过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环境和运动疲劳等因素影响Nrf2信号通路。本文通过阐述Nrf2信号通路的激活、其调控抗氧化的相关机制以及运动对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以NAFLD的发病机制为基础,探讨运动、Nrf2和NAFLD之间的关系,综述Nrf2在运动改善NAFLD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运动改善NAFLD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抗氧化 因子e2相关因子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激活核因子相关因子-2 (Nrf-2)抑制高脂饮食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慧 任卫英 +2 位作者 袁颖 沈继平 胡予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能否通过激活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方法 40只雄性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生理... 目的观察川芎嗪能否通过激活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方法 40只雄性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生理盐水腹腔注射(n=10)、高脂饮食+生理盐水腹腔注射(n=10)、高脂饮食+川芎嗪每天100mg/kg体重腹腔注射(n=10)、普通饮食+川芎嗪每天100mg/kg体重腹腔注射(n=10)。每天1次,持续8周,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和主动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Nrf-2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组织Nrf-2的mRNA表达。结果川芎嗪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喂养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斑块面积、内膜/中膜厚度比,增加血清和主动脉组织SOD和GST含量,增加主动脉组织中的总Nrf-2蛋白和核Nrf-2蛋白含量,增加Nrf-2mRNA相对表达量。结论川芎嗪通过促进Nrf-2mRNA的表达和核内转位,提高主动脉组织Nrf-2的因子浓度,进而促进下游各种抗氧化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氧化应激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动脉粥样硬化 因子相关因子-2(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甲基苯丙胺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8
作者 杨根梦 彭艳霞 +5 位作者 张鑫杰 侯雨含 许婧 李利华 杜琦 洪仕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甲基苯丙胺(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和人小胶质(HMC3)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内实验以野生型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体内外METH诱...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甲基苯丙胺(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和人小胶质(HMC3)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内实验以野生型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体内外METH诱导的毒性模型,应用免疫荧光(IF)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和小鼠脑组织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表达情况。结果给予METH后,BV2和HMC3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M1表型标志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荧光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表达小胶质细胞M2表型标志蛋白精氨酸酶1(Arg1)的荧光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小鼠皮质内小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皮质内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和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P<0.05),Arg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野生型METH组相比,Nrf2基因敲除后给予METH发现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同时IBA1和iNOS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01,P<0.01),Arg1的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1)。结论Nrf2对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Nrf2有望成为治疗METH诱导神经炎症的潜在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小胶质细胞 因子e2相关因子2 神经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旦 周嘉彬 +1 位作者 钱玲玲 王如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5-1309,共5页
目的: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核转录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是细胞抗氧化反应的关键,它可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 目的: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核转录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是细胞抗氧化反应的关键,它可通过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并与抗氧化反应元件结合来增加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转录,维持氧化还原反应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NRF2参与调控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章主要综述与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NRF2信号通路及NRF2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转录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增强N2a/APPswe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促进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转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惠敏 谌贝贝 +2 位作者 邓钰双 卢茜 余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N2a/APPsw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0.1、0.5、1、5、10、20)μmol/L黄芩苷处理N2a/APPswe细胞,MTT法检测黄芩苷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1、5、10)μmol/L黄芩苷处理细胞48 h,通过...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N2a/APPswe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0.1、0.5、1、5、10、20)μmol/L黄芩苷处理N2a/APPswe细胞,MTT法检测黄芩苷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1、5、10)μmol/L黄芩苷处理细胞48 h,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丙二醛(MDA)的含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总Nrf2、核内Nrf2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rf2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MTT试验结果显示,黄芩苷能促进N2a/APPswe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多,而黄芩苷能提高SOD活性,抑制MDA的生成,尤其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黄芩苷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Nrf2 mRNA和总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但黄芩苷处理后能显著增加细胞核内Nrf2的含量,下调细胞核内NF-κB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也证明,黄芩苷能促进Nrf2的核转位。结论黄芩苷增强N2a/APPswe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促进Nrf2的核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黄芩苷 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和Keap1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及其信号通路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朝阳 荆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8-604,共7页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可启动多种抗氧化、抗炎蛋白和解毒酶的表达。Nrf2/ARE信号通路在机体抗氧化和抗外源有毒化学物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调节营养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也参与多种疾病...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结合可启动多种抗氧化、抗炎蛋白和解毒酶的表达。Nrf2/ARE信号通路在机体抗氧化和抗外源有毒化学物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调节营养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也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综述了Nrf2/ARE的生物学结构和功能及其信号通路调控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 氧化应激 抗氧化反应元件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过表达对间充质干细胞抗缺氧和抗凋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荣强 袁泽南 +2 位作者 吴小材 刘炜 汪国营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抗缺氧及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过表达Nrf2的重组质粒及辅助质粒转染人胚肾细胞(293FT),获得过表达Nrf2的高滴度慢病毒。MSCs分别转染过表达Nrf2慢病毒以及空载体慢病毒,构建... 目的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抗缺氧及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过表达Nrf2的重组质粒及辅助质粒转染人胚肾细胞(293FT),获得过表达Nrf2的高滴度慢病毒。MSCs分别转染过表达Nrf2慢病毒以及空载体慢病毒,构建稳定过表达Nrf2的Nrf2-MSCs(Nrf2过表达组)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MSCs(对照组)。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的绿色荧光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中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的抗缺氧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Nrf2的Nrf2-MSCs,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Nrf2过表达组细胞的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处理15 h后,Nrf2过表达组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Nrf2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为(30.9±1.4)%,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的(61.3±1.3)%(P<0.05)。结论稳定过表达Nrf2的Nrf2-MSCs在低氧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抗缺氧、抗凋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间充质干细胞(MSCs) 慢病毒载体 转染 质粒 凋亡 缺氧 流式细胞术 人胚肾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在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琪 张鑫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8-1310,共3页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由转录因子Nrf2、调控蛋白Keap1以及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组成,调节ARE下游包括氧化还原蛋白、二相解毒酶、转运蛋白等超过...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由转录因子Nrf2、调控蛋白Keap1以及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组成,调节ARE下游包括氧化还原蛋白、二相解毒酶、转运蛋白等超过200种基因的表达,是介导抗氧化反应的关键信号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Nrf2通路有血管保护作用,文中就其在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管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足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翠翠 叶增纯 +3 位作者 龚文玉 彭晖 娄探奇 王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1-837,共7页
【目的】探讨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能否减轻高糖诱导足细胞的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高渗组、高糖组、高糖+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高糖+N-乙酰半胱氨酸(NA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凋亡;... 【目的】探讨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能否减轻高糖诱导足细胞的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高渗组、高糖组、高糖+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高糖+N-乙酰半胱氨酸(NAC)。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和凋亡;Western blot及real time-PCR检测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检测足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CAT)。【结果】高糖组足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MDA高于对照组(P<0.05),而该组足细胞SOD、GSH及CAT低于对照组(P<0.05);高糖+NAC组的足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内丙二醛低于高糖组(P<0.05);高糖+tBHQ组足细胞的总Nrf2及核Nrf2、HO-1、NQO1的表达高于高糖组(P<0.05),细胞内SOD、GSH及CAT高于高糖组(P<0.05),高糖+tBHQ组足细胞的凋亡率、活性氧及细胞内丙二醛低于高糖组(P<0.05)。【结论】激活Nrf2通路降低高糖诱导足细胞的氧化应激,减轻足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e2相关因子2 足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勇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 related factor 2,Nrf2)可通过诱导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element,ARE)调控体内多种抗氧化剂、II相解毒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Nrf2下游因子参与机体氧化损伤、钙离子超载、炎症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 related factor 2,Nrf2)可通过诱导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element,ARE)调控体内多种抗氧化剂、II相解毒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Nrf2下游因子参与机体氧化损伤、钙离子超载、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等反应。Nrf2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可抵御机体外损伤,也为肿瘤防治提供了研究前景。但是近期有研究表明Nrf2及下游因子在体外多种肿瘤细胞株以及人肿瘤组织中出现过表达,对肿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促进其生长、转移。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e2相关因子2 肿瘤细胞 氧化应激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通路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琪 赵旭东 +1 位作者 王汉东 张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2-1135,共4页
目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严重的并发症,机制仍不明确。文中研究SAH后血管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antioxi-dant respo... 目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严重的并发症,机制仍不明确。文中研究SAH后血管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nuclear factor-E2-related factor 2-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s,Nrf2-ARE)通路的表达及与CVS的关系。方法将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SAH后3 d组,SAH后5 d组和SAH后7 d组;将以上各组再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于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每组6只。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留取基底动脉标本。检测Nrf2 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并测定血管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活力。脑血管痉挛的程度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来判断。结果基底动脉于SAH后发生血管痉挛,并于SAH后3 d及5 d组更为严重。SAH组Nrf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且表达无时效相关性。SAH组Nrf2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并于第3天、第5天达到高峰。SAH后GPx的活力下降(P<0.05),于第3天、第5天降至最低。Nrf2 Western blot结果与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呈负相关(r=-0.791,P<0.05);GPx活力与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呈正相关(r=0.906,P<0.05)。结论 SAH的动物模型中,Nrf2于SAH后的基底动脉中表达上升,提示其表达可能在SAH后发生CV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因子e2相关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2型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磊 任冠宇 +2 位作者 许成 张鑫辉 刘智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5-1162,共8页
目的利用野生型(WT)小鼠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敲除(Nrf2KO)小鼠构建2型糖尿病(T2DM)模型,探究Nrf2基因对T2DM小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雄性Nrf2基因敲除小鼠及同龄雄性WT小鼠构建T2DM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Nrf... 目的利用野生型(WT)小鼠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敲除(Nrf2KO)小鼠构建2型糖尿病(T2DM)模型,探究Nrf2基因对T2DM小鼠膀胱功能障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雄性Nrf2基因敲除小鼠及同龄雄性WT小鼠构建T2DM小鼠模型,并随机分成Nrf2基因敲除小鼠T2DM造模组(Nrf2KO+T2DM组)、Nrf2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Nrf2KO组)、WT小鼠T2DM造模组(T2DM组)、WT小鼠对照组(WT组),每组10只。分析小鼠生理体征及24 h饮水与排尿量。提取小鼠膀胱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分析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T2DM组小鼠体重、膀胱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饮水量及24 h排尿量均高于WT组(P均<0.05),提示T2DM小鼠模型建立成功。T2DM组小鼠膀胱组织中细胞核Nrf2和总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WT组(P均<0.05)。Nrf2KO+T2DM组膀胱组织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 3及氧化应激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丙二醛、活性氧均高于WT组、Nrf2KO组和T2DM组(P均<0.05),抗氧化应激分子还原型辅酶/醌氧化还原酶1和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均低于WT组、Nrf2KO组和T2DM组(P均<0.05),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低于WT组、Nrf2KO组和T2DM组(P均<0.05),而神经生长因子前体表达高于WT组、Nrf2KO组和T2DM组(P均<0.05)。结论Nrf2通路受到抑制后T2DM小鼠可出现氧化应激调节失衡、膀胱相关神经组织病变和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T2DM小鼠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 氧化性应激 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3~4月龄C57BL/6J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3~4月龄C57BL/6J小鼠54只随机分为3组(n=18),分别为对照组、手术组、手术+NAC组。在异氟醚吸入麻醉下,手术组和手术+NAC组小鼠行左下肢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手术+NAC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术后3 h和6 h腹腔内注射NAC 150 mg/kg,对照组和手术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后第3天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空间认知和记忆功能,术后第7天完成测试。术后第1、3天取小鼠海马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浓度,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和HO-1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 3组小鼠的游泳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35,P=0.114);与对照组和手术+NAC组小鼠相比,手术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术后1 d海马组织IL-6和MDA含量均明显增高(P均=0.000),术后第3天手术组仍高于对照组(P=0.000),手术+NAC组IL-6(P=0.251)和MDA(P=0.103)含量降至对照组水平;与手术组相比,手术+NAC组术后第1、3天海马组织IL-6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增高(P均=0.000);与手术组相比,手术+NAC组海马组织Nrf2和HO-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均=0.000)。与对照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NAC组Nrf2和HO-1 mRNA表达在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加(P均=0.000),手术+NAC组明显高于手术组(P=0.000)。术后第3天,Nrf2和HO-1的mRNA表达进一步增强。结论 NAC预处理后的POCD小鼠降低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改善认知功能,此作用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囊癌中核因子E2P45相关因子与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19
作者 张明鑫 周苏娜 +4 位作者 王健生 叶尔买克 蔡惠 段小艺 石景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检测核因子E2 p45相关因子2(Nrf2)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结果原发胆囊癌组织中Nrf2和HO-1表达... 目的检测核因子E2 p45相关因子2(Nrf2)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结果原发胆囊癌组织中Nrf2和HO-1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6.3%、80.7%。随着转移程度、Nevin分级以及病理分级的增加,Nrf2和HO-1的强阳性表达率增加,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强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Nrf2和HO-1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r=0.376,P<0.05)。结论 Nrf2和HO-1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对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e2p45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原发性胆囊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损伤的动态观察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作用研究
20
作者 原冬冬 高婉菱 +2 位作者 李晓芸 王艳玲 黑子清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损伤的规律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5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肝移植后4h组、肝移植后8h组、肝移植后...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损伤的规律以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35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肝移植后4h组、肝移植后8h组、肝移植后16h组、肝移植后24h组,每组7只,其中假手术组只进行开腹和血管分离,其余各组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术后相对应时间点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氧化损伤和抗氧化物的含量变化,分析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损伤的规律及特点。同时检验移植肝Nrf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肝移植术后8h,大鼠移植肝损伤最为明显,过氧化氢、羟自由基和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升高,而抗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显著下降。随后,活性氧水平和抗氧化物活性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肝脏损伤逐渐修复。肝移植术后大鼠肝组织Nrf2蛋白的表达从术后4h即开始明显升高,肝移植术后8、16、24h肝组织Nrf2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大鼠肝移植术后8h肝脏损伤最为明显,而后逐渐恢复。移植肝的损伤程度与活性氧水平以及抗氧化物活性的下降趋势高度一致。而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与Nrf2的高表达上调了抗氧化物的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因子e2相关因子2 过氧化氢 羟自由基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