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勇伟 邱勋定 +2 位作者 顾明 邓旎 谢莉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formin-like 2,FMNL2)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FMNL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FMNL2组)及阴性对照siR... 目的:探讨下调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formin-like 2,FMNL2)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迁移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的影响。方法:FMNL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FMNL2组)及阴性对照siRNA(NC组)转染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1idinedithiocarbamate,PDTC)作为NF-κB信号抑制剂,处理48h,Western blot检测FMNL2、E-钙粘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F-κB p65和IκBα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NC组比较,si-FMNL2组和PDTC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NF-κB p65和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PDTC组比较,PDTC+si-FMNL2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Viment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下调FMNL2基因表达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逆转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从而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同源形成素样蛋白2基因 侵袭 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核因子-κb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和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晋金兰 韦建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8-720,共3页
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为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如何预防和(或)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防治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心室重构发病机制仍未彻底阐明。Notch信号和核因子-κB信号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关系密切。本文就这两个信号... 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进展为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如何预防和(或)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防治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心室重构发病机制仍未彻底阐明。Notch信号和核因子-κB信号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关系密切。本文就这两个信号通路与心室重构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 核因子-κb信号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蒲盆炎颗粒对苯酚胶浆诱导子宫内膜炎大鼠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兰 李家春 +1 位作者 宗绍波 王振中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3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观察参蒲盆炎颗粒对苯酚胶浆致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蒲盆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5.0,7.5,3.75 g生药/kg)和妇科千金胶囊组(5.0 g生药/kg)。采用苯... 目的:观察参蒲盆炎颗粒对苯酚胶浆致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蒲盆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5.0,7.5,3.75 g生药/kg)和妇科千金胶囊组(5.0 g生药/kg)。采用苯酚胶浆复制子宫内膜炎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1 d,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评价大鼠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子宫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子宫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参蒲盆炎颗粒能明显改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参蒲盆炎颗粒高、中剂量组显著升高大鼠血清SOD水平及降低MDA水平;参蒲盆炎颗粒显著降低大鼠子宫组织IL-1β、TNF-α水平及核因子-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参蒲盆炎颗粒对苯酚胶浆致子宫内膜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核因子-κB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蒲盆炎颗粒 子宫内膜炎 苯酚胶浆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调控活化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复发性流产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焦伟 崔红梅 +1 位作者 霍叶琳 王静雅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ark经典模型构建复发性流产小鼠,并将成功构建好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同时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10只作为对照组。于妊娠第2天,实验组灌胃0.4 mL/mg黄芩...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复发性流产小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lark经典模型构建复发性流产小鼠,并将成功构建好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同时建立正常妊娠小鼠模型10只作为对照组。于妊娠第2天,实验组灌胃0.4 mL/mg黄芩苷,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连续干预7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激素水平及母胎界面中炎性反应递质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子宫组织巨噬细胞分布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子宫组织活化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小鼠母胎界面中TNF-α/IL-4为(2.78±0.36),(4.89±0.58)和(3.39±0.34),血清中E 2为(25.16±3.69),(17.56±4.52),(22.36±4.16)ng/L。小鼠子宫组织中分化抗原14(CD1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36±2.34),(68.12±13.52),(33.46±2.85)%,子宫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量为(0.23±0.02),(1.25±0.33),(0.45±0.12),核因子-κB蛋白表达量为(0.59±0.14),(1.52±0.36),(0.78±0.25),MyD88蛋白表达量为(0.63±0.24),(2.34±0.22),(1.26±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可提高复发性流产小鼠雌激素水平,降低母胎界面中炎性状态,与抑制子宫内膜巨噬细胞浸润,调控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反复自然流产 活化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活化Toll样受体4/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4轴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明 汪家文 +7 位作者 路艳林 彭进 丁九阳 乐翠云 李芳琴 王杰 刘玉波 夏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3,共7页
目的:确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C-X-C chemokine receptor 4,SDF-1/CXCR4)信号轴如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载脂蛋白E-/-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ontr... 目的:确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C-X-C chemokine receptor 4,SDF-1/CXCR4)信号轴如何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载脂蛋白E-/-小鼠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高脂饲料组(high-fat diet,HFD)、空载病毒组(adeno-associated virus 9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AV9-eGFP)、病毒敲减组(adeno-associated virus 9-CXCR4-small interfering RNA,AAV9-CXCR4-siRNA)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CON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4组高脂饲料喂养16周。PDTC组从第五周开始腹腔注射60 mg/kg PDTC,2次/周。12周时,AAV9-CXCR4-siRNA组和AAV9-eGFP组分别接受尾静脉注射rAAV9-CXCR4-RNAi和阴性对照病毒,HF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使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测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XCR4、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p65,NF-κB p-p65)、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结果:HE染色显示,与CON组相比,各组均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AV9-CXCR4-siRNA组的斑块小于AAV9-eGFP组。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斑块更小。此外,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血清中SDF-1、IL-1β和TNF-α水平较低;与AAV9-eGFP组相比,PDTC组的SDF-1、IL-1β和TNF-α血清水平更低。IHC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CXCR4和SDF-1在HFD组和AAV9-eGFP组中高表达。然而,AAV9-CXCR4-siRNA组与AAV9-eGFP组相比,斑块区域的CXCR4(F=9.621,P=0.000)和SDF-1(F=20.102,P=0.000)表达减少。此外,WB实验表明,与HFD组相比,PDTC组的SDF-1(F=54.093,P=0.000)和CXCR4(F=28.485,P=0.000)表达降低。与AAV9-eGFP组相比,AAV9-CXCR4-siRNA组的SDF-1和CXCR4表达量较低(F=9.621,P=0.000;F=20.102,P=0.00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XCR4与NF-κb p65(r=0.762,P=0.000)、NF-κb p-p65(r=0.795,P=0.000)、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r=0.786,P=0.000)、TNF-α(r=0.844,P=0.000)和SDF-1(r=0.815,P=0.000)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抑制SDF-1/CXCR4轴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配体12/趋化因子受体4信号 动脉粥样硬化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银屑病HaCaT细胞模型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表达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生 刘洋 张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52-957,共6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银屑病HaCaT细胞模型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分为Control、Model(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L(0.1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M(0.2 mg...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银屑病HaCaT细胞模型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HaCaT细胞分为Control、Model(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L(0.1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M(0.2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H(0.4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TMP-M+PMA组(1μmol/L的NF-κB信号激活剂PMA、0.2 mg/ml的川芎嗪、10 ng/ml的TNF-α和IFN-γ处理)。qRT-PCR检测Eotaxin、RANTES、TARC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IL-6、IL-4、IL-13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65、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HaCaT细胞模型中Eotaxin、RANTES、TARC mRNA表达水平升高(1.00±0.09 vs 3.69±0.25,1.00±0.10 vs4.51±0.28,1.00±0.11 vs 2.96±0.21,P<0.05),细胞分泌的IL-6、IL-4、IL-13增多[(96.32±8.87)pg/ml vs(275.14±26.31)pg/ml,(23.61±1.47)pg/ml vs(108.62±11.96)pg/ml,(5.58±0.42)pg/ml vs(26.35±2.47)pg/ml,P<0.05],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23±0.02 vs 0.86±0.08,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96±0.09 vs 0.25±0.04,P<0.05)。与Model组相比,TMP-L、TMP-M、TMP-H组HaCaT细胞模型中Eotaxin、RANTES、TARC 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3.69±0.25 vs 2.75±0.14、2.23±0.16、1.40±0.11,4.51±0.28 vs 3.27±0.36、2.23±0.17、1.80±0.12,2.96±0.21 vs 2.03±0.14、1.62±0.12、1.14±0.11,P<0.05),细胞分泌的IL-6、IL-4、IL-13减少[(275.14±26.31) pg/ml vs (204.15±13.62) pg/ml、(162.01±14.81) pg/ml、(117.62±10.30) pg/ml,(108.62±11.96) pg/ml vs(80.43±7.79)pg/ml、(53.24±4.11)pg/ml、(31.20±2.26)pg/ml,(26.35±2.47)pg/ml vs(14.20±1.22)pg/ml、(10.66±1.04)pg/ml、(6.42±0.50)pg/ml,P<0.05],细胞中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86±0.08 vs 0.56±0.05、0.45±0.04、0.30±0.03,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25±0.04 vs 0.52±0.06、0.63±0.06、0.79±0.07,P<0.05)。与TMP-M组相比,TMP-M+PMA组HaCaT细胞模型中Eotaxin、RANTES、TARC mRNA水平升高(1.00±0.08 vs 1.86±0.12,1.00±0.10 vs 2.64±0.23,1.00±0.09 vs 1.56±0.13,P<0.05),细胞分泌的IL-6、IL-4、IL-13增多[(163.50±12.84)pg/ml vs(200.61±13.60)pg/ml,(52.87±5.39)pg/ml vs(86.48±6.92)pg/ml,(9.76±0.75)pg/ml vs(16.42±1.37)pg/ml,P<0.05],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0.45±0.06 vs 0.98±0.12,P<0.0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0.60±0.07 vs 0.26±0.03,P<0.05)。结论:川芎嗪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银屑病HaCaT细胞模型趋化因子表达和炎症因子分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银屑病 HACAT细胞 炎症 核因子-κb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抑制剂对老龄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和心室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莺 马依彤 +5 位作者 杨毅宁 刘芬 陈邦党 韩伟 向阳 李晓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老龄小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破裂、心室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18个月龄雄性C57/BL小鼠212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分为两组(每组106只):AMI+PDTC组术后每日...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老龄小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脏破裂、心室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18个月龄雄性C57/BL小鼠212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分为两组(每组106只):AMI+PDTC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PDTC 120 mg/(kg.d),AMI组每日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1周内心脏破裂率及心脏超声改变。再将AMI后3天、7天、14天不同时间行p65、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2活性及心肌间质胶原含量测定。结果:与AMI组相比,AMI+PDTC组心脏破裂率降低(35.3%比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MI组相比AMI+PDTC组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外径降低,舒张期前壁厚度、收缩期前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增加,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I后3天及7天AMI+PDTC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较AMI组同时间点降低(P均=0.000),AMI后3天及14天时AMI+PDTC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较AMI组同时间点降低(P均=0.000)。AMI后7天和14天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在AMI+PDTC组较AMI组同时间点降低(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I后3天和7天AMI+PDTC组较AMI组心肌间质胶原容积分数降低(P值均为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F-κB抑制剂PDTC可降低老龄小鼠AMI后心脏破裂率,改善心室重构,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降低胶原降解并抑制胶原合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室重构 心脏破裂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p65 siRNA介导的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及相关分子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路学文 李新明 +2 位作者 蔡留意 王文明 解邦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44-748,共5页
目的:研究下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基因的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Tca8113细胞凋亡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终浓度为100nmol/L的p65 siRNA转染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 目的:研究下调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基因的表达对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Tca8113细胞凋亡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2000将终浓度为100nmol/L的p65 siRNA转染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通过RT-PCR检测0、24、48和72hp65 mRNA的表达,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变化,通过Caspase-Glo○R-3/7,-8和-9检测试剂盒分析caspase-3/9活性,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65、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Tca8113细胞转染p65siRNA后,在48hp65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181±0.028,显著低于未处理组0.595±0.038和对照siRNA组0.613±0.067(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65 siRNA能促使Tca8113细胞凋亡,其早期凋亡比率为(23.16±1.72)%,显著高于未处理组和对照siRNA组(P<0.01)。转染48h后,p65和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显著上升,并伴随着caspase-3/9活性的显著上升。结论:NF-κB信号途径中的p65亚基可能在舌鳞状细胞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有望为舌鳞状细胞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信号途径 舌鳞状细胞癌 小干扰RNA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聂炼 张爱忠 +1 位作者 姜宁 杨卓妮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42-4348,共7页
Toll样受体(TLR)是宿主细胞识别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TLR下游信号通路中的枢纽,TLR-NF-κB信号通路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当细胞受到刺激时会激发TLR-NF-κB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炎症、免疫和许多... Toll样受体(TLR)是宿主细胞识别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主要模式识别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TLR下游信号通路中的枢纽,TLR-NF-κB信号通路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当细胞受到刺激时会激发TLR-NF-κB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炎症、免疫和许多病理反应。益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丰富肠道有益菌和抑制肠道疾病炎性因子产生的作用,一些特定的益生菌可以调控TLR-NF-κB信号通路进而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肠道黏膜炎症。本文主要综述了TLR和NF-κB的主要结构功能、TLR-NF-κB信号通路以及益生菌对TLR-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在宿主机体内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转录因子b Toll样受体-转录因子b信号通路 益生菌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MF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NF-κB信号转导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吴志柏 许桂琴 +9 位作者 张力 杨兆娟 刘昀 焦琨 陈泽宏 许晨 左佑 郑宁倩 叶志谦 刘永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87-997,共11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危害全球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钾离子通道调节因子1(potassium channel modulatory factor 1,KCMF1)属于E3泛素连接酶家族的一员,通过RING结构...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危害全球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钾离子通道调节因子1(potassium channel modulatory factor 1,KCMF1)属于E3泛素连接酶家族的一员,通过RING结构域与靶蛋白结合,参与调节体内多种生物学过程。然而,KCMF1在CRC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KCMF1在CR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CRC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分析CRC组织中KCMF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90例配对的人CRC组织样本中KCMF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感染肠癌HCT116和HCT15细胞,转导针对KCMF1基因的短发夹RNA(shKCMF1),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yl terazolium,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降KCMF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学实验检测敲降KCMF1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检测敲降KCMF1对HCT116细胞的转录谱的影响,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受KCMF1调控的信号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Western blot、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等验证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TCGA和GTEx数据库分析以及IHC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CRC组织中KCMF1 mRNA的表达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1),并与CRC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对照细胞相比,敲降KCMF1的HCT116和HCT15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01),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高(P<0.001),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P<0.01)。RNA-Seq分析发现,KCMF1参与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多个信号通路。敲降KCMF1后,NF-κB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BCL-XL、XIAP和CIAP的转录水平降低(P<0.05),p65的磷酸化水平下降,同时p65的核转移受抑制(P<0.01),NF-κB信号报告基因活性降低(P<0.01)。结论:KCMF1在人CRC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高临床分期和不良预后呈正相关;KCMF1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CRC细胞增殖。KCMF1可能是CRC的一个潜在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钾离子通道调节因子1 细胞凋亡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梁晓瑜 张中平 谭景斐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NF-κB)探讨针灸四关穴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四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VAS评分、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NF-κB、环氧合酶抑制剂(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内啡肽(β-EP)和5-羟色胺(5-HT)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2%,高于对照组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关穴能改善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b信号通路 针灸 四关穴 偏头痛 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 5-羟色胺 大脑血流速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栖菜多酚通过核转录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缓解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平 洪静霞 +3 位作者 米杰 张攀学 李超 杨文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41-148,共8页
目的:研究羊栖菜多酚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力;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目的:研究羊栖菜多酚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力;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吞噬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和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羊栖菜多酚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为0~160μg/mL。与LPS组相比,羊栖菜多酚剂量依赖性降低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抑制NO的生成。同时,羊栖菜多酚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炎症诱导酶(iNOS、COX-2)的mRNA水平,且作用效果与给药剂量及LPS刺激时间相关。这些炎性介质的表达与羊栖菜多酚抑制p38 MAPK和NF-κB p65的激活有关。结论:羊栖菜多酚可通过减弱p38 MAPK和NF-κB p65信号通路的激活水平,抑制下游炎症介质的转录表达,从而缓解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多酚 RAW264.7细胞 抗炎 转录因子b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LR4/Syk/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茜 王红星 +1 位作者 傅强 任泽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 mg·kg^(-1))、木犀草素高剂...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 mg·kg^(-1))、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0 mg·kg^(-1)),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RIRI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腹腔注射不同试剂处理,每天1次,持续7 d。各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厚度;取各组大鼠视网膜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行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大鼠视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TLR4/Sy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水肿、空泡变性及凋亡等损伤,视网膜厚度(156.31±18.76)μm、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66.25±15.18)个·mm-1、SOD活性(50.33±1.98)U·mg^(-1)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率(21.36±2.04)%、视网膜中MDA(1.82±0.14)μmol·g^(-1)、TNF-α(98.42±11.25)g·L^(-1)、IL-6(87.34±7.62)g·L^(-1)含量及TLR4、p-Syk/Syk、p-NF-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素低剂量组、木犀草素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水肿等损伤程度逐渐减轻,视网膜厚度(170.62±12.46)μm、(183.54±13.75)μm、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86.74±16.21)个·mm-1、(105.44±14.23)个·mm-1、SOD活性(65.26±2.64)U·mg^(-1)、(73.48±3.13)U·mg^(-1)均依次增加(均为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率(16.75±1.55)%、(9.65±1.23)%、视网膜中MDA(1.23±0.12)μmol·g^(-1)、(0.86±0.09)μmol·g^(-1)、TNF-α(61.48±8.37)g·L^(-1)、(36.83±8.49)g·L^(-1)、IL-6(55.47±6.12)g·L^(-1)、(38.71±3.85)g·L^(-1)含量及TLR4、p-Syk/Syk、p-NF-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降低(均为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抑制RIRI大鼠TLR4/Syk/NF-κB信号激活,减轻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进一步减轻视网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脾脏酪氨酸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视网膜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技术分析非致病细胞病变BVDV感染牛单核细胞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延华 马旭升 +4 位作者 钟发刚 黄新 张云峰 赵新霞 陈创夫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6,共8页
非致细胞病变(NCP)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可引起持续的潜伏感染和免疫抑制,但是具体的感染机制尚不清楚。采用RNA测序(RNA-seq)技术,以NCP BVDV感染牛单核细胞2h和24h的细胞为样本分别提取总RNA,并采用HiSeqTM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 非致细胞病变(NCP)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可引起持续的潜伏感染和免疫抑制,但是具体的感染机制尚不清楚。采用RNA测序(RNA-seq)技术,以NCP BVDV感染牛单核细胞2h和24h的细胞为样本分别提取总RNA,并采用HiSeqTM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获得的有效序列进行功能注释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感染2h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9959个,其中4968基因表达上调;在感染24h后,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7977个,其中4184的基因表达上调;进一步分析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感染后2h,与免疫反应或抗病毒活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增加,到感染24h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变化显著的基因均与炎症、免疫、自噬和凋亡密切相关。研究建立的牛外周血单核细胞感染BVDV后差异表达基因数据库,丰富了BVDV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BVDV持续感染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单细胞 酸测序 转录因子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调控NF-κB信号通路以抑制口腔鳞狀細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倩 饶凤琴 +3 位作者 霍花 齐晓岚 廖健 洪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观察蜡样芽孢杆菌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Bacillus感染后SCC-25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后SCC-25细胞迁移... 目的观察蜡样芽孢杆菌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探究其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Bacillus感染后SCC-25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后SCC-25细胞迁移及侵袭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F-κB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结果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后,SCC-25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加入NF-κB抑制剂后,细胞活性增强(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与SCC-25共培养后,p P65、p IκBα及IKKγ表达水平增加,NF-κB通路被激活。结论蜡样芽孢杆菌通过调节NF-κB通路,抑制O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口腔鳞状细胞癌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对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和ICAM-1水平及ERK1/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小兵 王旭 +5 位作者 吕瑛 黄建成 李红英 王军 张会军 苏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4-1010,I0004,I0005,共9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对心房颤动(房颤)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核转录因子-κB(ERK1/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对心房颤动(房颤)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核转录因子-κB(ERK1/2-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丹参多酚酸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房颤组和丹参多酚酸组,每组16只。舌下静脉注射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建立房颤大鼠模型。丹参多酚酸组大鼠用丹参多酚酸(4 mg·kg^-1·d^-1)灌胃,对照组和房颤组大鼠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4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表现,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CAM-1、ICAM-1、ERK1/2、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NF-κB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未见明显异常;房颤组大鼠心肌组织间质增多,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房颤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组大鼠心肌组织间质稍多,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Masson染色,对照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正常;房颤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多;与房颤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组大鼠心肌间质胶原纤维较房颤组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和丹参多酚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MMP-9、VCAM-1、ICAM-1、p-ERK1/2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房颤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MMP-9、VCAM-1、ICAM-1、p-ERK1/2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房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与VCAM-1(r=0.435,P<0.01;r=0.512,P<0.01)和ICAM-1(r=0.486,P<0.01;r=0.579,P<0.0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丹参多酚酸可通过抑制房颤大鼠心房组织ERK1/2-NF-κB信号通路激活,降低VCAM-1和ICAM-1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从而发挥对房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 心房颤动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细胞外信号调节酶1/2-转录因子b信号通路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洪丹丹 任青玲 +8 位作者 徐传花 徐雯雯 王伟 荣慧 郭红玉 赵玉芹 马蔚蓉 曹丹丹 陈冰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2-697,共6页
目的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小檗碱发挥抑制HeLa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给予5、10和40μg/mL 3种不同剂量干预Hela细胞,并通过特异性siRNA干扰TLR4表达。通过RT-qPCR和Western法检测TLR4、p65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通过MT... 目的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小檗碱发挥抑制HeLa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给予5、10和40μg/mL 3种不同剂量干预Hela细胞,并通过特异性siRNA干扰TLR4表达。通过RT-qPCR和Western法检测TLR4、p65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通过MTT法、Transwell小室和TUNEL评价细胞生长、迁移和凋亡情况。结果软件设计+RT-qPCR确定转染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002进行后续实验。小檗碱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抑制p65、Bcl-2和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加用siRNA-002后,小檗碱的上述作用进一步增强。结论小檗碱可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下调Bcl-2表达,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为小檗碱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Toll样受体4-因子κb信号通路 宫颈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炎症反应及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徐倩倩 钱旭东 +4 位作者 孙凡 刘恒 窦志杰 龚静 张雪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炎症反应及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88/核转录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西红花苷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炎症反应及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88/核转录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西红花苷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西红花苷组(CR组),每组24只。采用KoiZumi法建立脑卒中大鼠模型。采用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性应激建立脑卒中后抑郁模型。糖水适应实验测定糖水偏嗜比(SP)。旷场试验测定5 min内各大鼠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ELISA测定海马组织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化测定海马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65、磷酸化P-65(p-P65)、I-κBα、p-I-κBα蛋白水平。结果:应激前,3组大鼠体重、SP、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后,3组大鼠体重、SP、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大鼠体重、SP、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低于C组,CR组大鼠体重、SP、水平运动次数、垂直运动次数高于M组。3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海马组织TLR4、MyD88、NF-κB阳性细胞数及p-P65、p-I-κBα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海马组织TLR4、MyD88、NF-κB阳性细胞数以及p-P65、p-I-κBα蛋白水平高于C组,CR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海马组织TLR4、MyD88、NF-κB阳性细胞数以及p-P65、p-I-κBα蛋白水平低于M组。结论:西红花苷可缓解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抑郁症状,抑制脑组织炎症反应,抑制脑组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苷 脑卒中 抑郁 炎症 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88/转录因子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焦亡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瑞波 申开文 +2 位作者 王强 袁强 沈俊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9-546,共8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I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丁苯酞低剂量组(NBP-L组)及丁苯酞高剂量组(NBP-H组),每组8只。检...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I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丁苯酞低剂量组(NBP-L组)及丁苯酞高剂量组(NBP-H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损伤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炎症因子、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RI组肾组织损伤较为严重,Scr、Cys-C、BUN和血清IL-1β、IL-18水平均升高,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NOD样受体蛋白(NLRP3)、Gasdermin D(GSDM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IL-18、IL-1β、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F-κB p65、p-NF-κB p65、IL-1β、IL-18和NLRP3蛋白表达均增多。与IRI组比较,PDTC组、NBP-L组和NBP-H组肾组织的损伤程度均减轻,Scr、Cys-C、BUN和血清IL-18、IL-1β水平均下降,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NLRP3、GSDMD、Caspase-1、IL-1β、IL-18、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F-κB p65、p-NF-κB p65、IL-1β、IL-18和NLRP3蛋白表达均下降。与NBP-L组比较,NBP-H组肾组织的损伤程度减轻,Scr、Cys-C、BUN和血清IL-18、IL-1β水平均下降,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NLRP3、GSDMD、Caspase-1、IL-1β、IL-18、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均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F-κB p65、p-NF-κB p65、IL-1β、IL-18和NLRP3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丁苯酞可下调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活性,降低肾IRI后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抑制细胞焦亡,减轻肾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肾损伤 细胞焦亡 炎症 NOD样受体蛋白3(NLRP3) 血清肌酐 血尿素氮 因子(NF)b信号通路 血清胱抑素C(Cys-C)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脓毒症所致心肌损伤大鼠HMGB1/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思聪 张雁斌 马扬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71-1677,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g1)对脓毒症所致心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腹腔注射20 mg/kg脂多糖(LPS)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并分为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造...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g1)对脓毒症所致心肌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腹腔注射20 mg/kg脂多糖(LPS)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并分为5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造模过程中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前2 h,LPS+Rg1组大鼠灌胃15 mg/kg Rg1,心脏冠脉注射NF-κB-mimic-NC;LPS+Rg1+NF-κB-mimic组大鼠灌胃15 mg/kg Rg1,心脏冠脉注射NF-κB-mimic;LPS+NF-κB-mimic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心脏冠脉注射NF-κB-mimic;Sham组和LPS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心脏冠脉注射NF-κB-mimic-NC。心脏彩超检测大鼠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HMGB1表达;Western blot心肌组织HMGB1、NF-κB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LPS组、LPS+Rg1组、LPS+Rg1+NF-κB-mimic组、LPS+NF-κB-mimic组大鼠LVDs、LVDd、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TNF-α、IL-1β、CK-MB和LDH含量、心肌组织HMGB1、NF-κB表达明显升高,LVEF、FS明显降低(均P<0.05);与LPS组相比,LPS+Rg1组、LPS+Rg1+NF-κB-mimic组大鼠LVDs、LVDd、血清TNF-α、IL-1β、CK-MB和LDH含量、心肌组织HMGB1、NF-κB表达明显降低,LVEF、FS明显升高,LPS+NF-κB-mimic组大鼠LVDs、LVDd、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TNF-α、IL-1β、CK-MB和LDH含量、心肌组织HMGB1、NF-κB表达明显升高,LVEF、FS明显降低(均P<0.05);与LPS+Rg1组相比,LPS+Rg1+NF-κB-mimic组、LPS+NF-κB-mimic组大鼠LVDs、LVDd、心肌细胞凋亡率、血清TNF-α、IL-1β、CK-MB和LDH含量、心肌组织HMGB1、NF-κB表达明显升高,LVEF、FS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Rg1可明显抑制脓毒症诱导的心肌组织炎症应激,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改善心功能,可能与抑制HMGB1/NF-κB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功能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