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在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东 李志新 +2 位作者 郭颖 孙建军 高学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RANKL在10例慢性根尖肉芽肿及3例根尖囊肿中的表达,分析RANKLmRNA的表达与慢...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RANKL在10例慢性根尖肉芽肿及3例根尖囊肿中的表达,分析RANKLmRNA的表达与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的病理学表现(包括病损的病理分型、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RANKL的表达进行细胞定位。结果:RANKLmRNA在根尖肉芽肿病损组和根尖囊肿组明显增高,但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RANKL mRNA在轻、重度炎症细胞浸润组较中度炎症细胞浸润组明显增高(P<0.05)。RANKL mRNA水平与病损大小无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NKL主要表达于浸润的炎症细胞中及增生的上皮细胞中。结论:RANKL在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提示存在其它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 根尖周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丹蕾 徐永健 +1 位作者 张珍祥 李超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及机 制。方法:将大鼠AM与不同浓度的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或iNOS特异性抑制剂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及CSE共同培养,...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及机 制。方法:将大鼠AM与不同浓度的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或iNOS特异性抑制剂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及CSE共同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用Western blot检测I-κB蛋白含量,用Griess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的水平。结果:CSE可使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率增加,I-κB的水平下降。加入CSE和低浓度L-Arg培养的AM,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只加入CSE的AM;而I-κB的水平显著低于只加入CSE的AM。加入CSE和高浓度L-Arg培养的AM,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只加入CSE的AM,而I-κB的水平无显著变化。加入CSE和不同浓度的L-NIL培养的AM,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只加入CSE的AM;而I-κB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只加入CSE的AM,并呈浓度依赖(P<0.01)。结论:内源性NO对香烟烟雾所致NF-κB的活化具有双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氧化氮 香烟烟雾提取物 大鼠 肺泡巨噬细胞 核因子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的跨核膜转运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利群 徐祥 +1 位作者 吕凤林 梁华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8-371,共4页
核因子kappaB (NF κB)是一组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 ,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它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以非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 .当细胞受到多种外界信号刺激 ,NF κB、IκB分别在核定位信号 (NLS)的介导下经核孔复合物 (NPC)转运入核 .... 核因子kappaB (NF κB)是一组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 ,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它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以非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 .当细胞受到多种外界信号刺激 ,NF κB、IκB分别在核定位信号 (NLS)的介导下经核孔复合物 (NPC)转运入核 .在核内 ,NF κB与IκB再次结合成复合物 ,在核转出信号 (NES)介导下 ,经CRM 1依赖的途迳出核 .该过程是能量依赖的主动转运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кb 膜转运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大鼠脑膜核因子-κB表达增强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秋 王怀良 +3 位作者 章新华 陈磊 宗志宏 姜彦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 观察偏头痛大鼠模型不同时相脑膜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组、GTNiv后 0 .5 ,1.0 ,1.5 ,2 .0 ,4 .0h组脑膜NF κB阳性染色细胞的分布 ... 目的 观察偏头痛大鼠模型不同时相脑膜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组、GTNiv后 0 .5 ,1.0 ,1.5 ,2 .0 ,4 .0h组脑膜NF κB阳性染色细胞的分布 ,采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相应时间点脑膜核NF 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GTNiv后 0 .5h即出现大鼠脑膜NF κB核阳性反应和核NF κB蛋白表达量增高 ,1.5h核NF κB蛋白表达量达高峰 ,然后逐渐回落 ,至 4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GTNiv后早期脑膜呈时限性核NF κB蛋白表达增强 ,提示NF κB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与偏头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因子-кb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颅内动脉瘤瘤壁核因子κ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0
5
作者 韩磊 王志刚 +7 位作者 曲春城 丁璇 冀勇 李卫国 张纪庆 黄德章 张捷 赵跃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瘤壁的表达及相关性,并观察两者与瘤壁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DSA和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瘤壁标本的NF-κB和VEGF表达进行检测,10例因脑外...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瘤壁的表达及相关性,并观察两者与瘤壁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DSA和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瘤壁标本的NF-κB和VEGF表达进行检测,10例因脑外伤手术切除颞极的颞叶皮层动脉血管标本作对照,光镜下观察各组染色结果并作统计学分析,同时行常规组织学检查观察瘤壁粥样硬化病变特点。结果动脉瘤组标本NF-κB和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23/26和21/26,10例正常对照组标本中NF-κB和VEGF仅有微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和VEGF在颅内动脉瘤瘤壁中的表达均以内膜、中膜较高,外膜表达较少,两者在瘤壁中的表达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40。组织学检查发现瘤壁出现程度不同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颅内动脉瘤伴随的重要病理改变。NF-κB和VEGF在颅内动脉瘤发病和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因子-кb 内皮生长因子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核因子-кB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马延仃 谢少华 +7 位作者 杨拯 杨海燕 李晓 张艺 梁羽 郭秀娟 张奇兰 张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脊髓损伤后大鼠核因子-кB(NF-кB)、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均分为3组:原花青素治疗组(A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Allen法复制大鼠T9急性...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脊髓损伤后大鼠核因子-кB(NF-кB)、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均分为3组:原花青素治疗组(A组)、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Allen法复制大鼠T9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于术后1 d、3 d和7 d对各组大鼠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脊髓NF-кB和IL-6的表达。结果术后3 d、7 d,A组、B组大鼠BBB评分和斜板试验成绩均优于C组(P<0.05)。A组术后各时间点NF-кB表达均明显低于C组(P<0.01),B组术后3 d、7 d的NF-кB表达强度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A、B两组IL-6表达均低于C组(P<0.05)。结论原花青素可抑制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NF-кB、IL-6的表达,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原花青素 运动功能 因子-кb 白细胞介素-6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莫红缨 钟南山 +1 位作者 郑劲平 龙启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 (BALF)中核因子 κB (NF κB)表达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对照组 6只 ,吸烟组 30只 ,干预 (吸烟 +NAC)组 30只。其中吸烟组和干预组...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N 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 (BALF)中核因子 κB (NF κB)表达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对照组 6只 ,吸烟组 30只 ,干预 (吸烟 +NAC)组 30只。其中吸烟组和干预组中动物均动态观察 1、 2、 7、 14、 6 0d (各时间点 6只 )的肺组织和BALF细胞中NF κB的激活水平。运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电泳法 ,以抗NF κB抗体P5 0、P6 5作探针检测NF κB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急慢性吸烟大鼠肺组织和BALF细胞中NF κB的表达以急性吸烟早期d 1、2达最高 ,肺组织在d 1、2的NF κB活性分别为 36 .9± 8.1和36 .9± 8.0 ,与对照组 7.3± 2 .8比较 ,均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 ;在d 1、2 ,BALF细胞的NF κB活性分别为 2 4 .0± 6 .1和 2 1.2± 5 .8,与对照组 5 .7±2 .6比较 ,也均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但吸烟7d ,NF κB的表达已有下降 ,并发现从急性吸烟 7、14d至慢性吸烟 6 0d ,NF κB维持在比较稳定的低水平表达 ,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NAC对被激活的NF κ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各自吸烟组相比P <0 .0 1,而对低水平NF κB表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 NAC通过抑制急性吸烟早期被激活的NF κ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因子-кb 吸烟 大鼠 肺组织 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对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核因子-кB活化的调控 被引量:2
8
作者 熊维宁 徐永健 +3 位作者 张珍祥 王孝养 莫碧文 傅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5,共3页
为探讨蛋白激酶 C对哮喘患者 T淋巴细胞核因子 - кB(NF- кB)活化的调控作用 ,分别从 16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 16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 T淋巴细胞并分成 3组培养 ,即空白对照组 ,加入 PKC激动剂 12 -肉豆蔻酰 - 13-乙酸佛波... 为探讨蛋白激酶 C对哮喘患者 T淋巴细胞核因子 - кB(NF- кB)活化的调控作用 ,分别从 16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 16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 T淋巴细胞并分成 3组培养 ,即空白对照组 ,加入 PKC激动剂 12 -肉豆蔻酰 - 13-乙酸佛波酯 (PMA)的 PMA组 ,同时加入 PMA和 PKC抑制剂 Ro31- 82 2 0的 PMA+Ro31- 82 2 0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 Western印迹检测 NF- кB和抑制蛋白 - кB(I- кB)的表达。结果显示 :哮喘 PMA组 NF- кB活化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 PMA组 (P<0 .0 1) ,且 I- кB水平显著低于上述 2组 (P<0 .0 1) ;而哮喘 PMA+Ro31- 82 2 0组 NF- кB活化的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哮喘 PMA组 (P<0 .0 1) ,且 I- кB水平显著高于该组 (P<0 .0 1)。提示哮喘 T淋巴细胞 NF- кB的活化可能受 PKC调控 ,T淋巴细胞 PKC—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调控 蛋白激酶C 因子-кb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对小鼠枯否细胞核因子-κB活性的促进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永堂 李关荣 +1 位作者 李春穴 蒋建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5-328,共4页
为探讨细菌胞壁主要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与炎症反应紧密相关的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的影响 ,从正常对照和不同剂量的LPS刺激后不同时相的小鼠中分离出其肝脏枯否细胞 (Kupffercell,KC)。用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 为探讨细菌胞壁主要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对与炎症反应紧密相关的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的影响 ,从正常对照和不同剂量的LPS刺激后不同时相的小鼠中分离出其肝脏枯否细胞 (Kupffercell,KC)。用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KC核提取物中NF -κB的活化与LPS的量效、时效关系。结果发现 :刺激 3h后 ,低剂量的 (1mg/kg)LPS ,即可检测到NF -κB活性 ;中剂量组 (5mg/kg)的NF -κB活性达峰值 ,高剂量组 (10mg/kg)则仍可维持NF -κB的活化状态。中剂量 (5mg/kg)刺激 0 .5h即可检测到NF -κB活性 ,3h时NF -κB活性达峰值 ,并可持续到至少 8h。表明抑制NF -κB的过度活化可能有助于炎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枯否细胞 因子-кb 炎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酶与核因子-кB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商卓 刘丽 +2 位作者 王文 马丽媛 孟宪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高血压导致心肌纤维化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文中研究明胶酶与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кB在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ion,AAC)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干预过程中的变化,探讨药物预防心... 目的高血压导致心肌纤维化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文中研究明胶酶与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кB在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ic constriction,AAC)大鼠心肌纤维化及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干预过程中的变化,探讨药物预防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随机对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施行AAC术,8只施行假手术。术后1周将施行AAC术的24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应用替米沙坦5mg/(kg.d)、氨氯地平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kg.d)和AAC对照组,每组8只(n=8)。给药8周后,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苦味酸天狼猩红偏振光法染色测定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酶谱电泳法测定明胶酶活性,免疫印迹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MMP-9和NF-кB蛋白含量。结果心肌CVF、Ⅰ型胶原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和Ⅰ型胶原/Ⅲ型胶原比值在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AAC对照组依次增加,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药物治疗组明显低于AAC对照组(P<0.05),替米沙坦组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Ⅲ型胶原IOD值呈上升趋势;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均明显低于AAC对照组(P<0.05),但两药物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MMP-2活性在两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AAC对照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5)。MMP-9活性及心肌组织中MMP-2和MMP-9含量在假手术组、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AAC对照组中依次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кB蛋白含量在假手术组和替米沙坦组低于AAC对照组(P<0.05);在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AAC对照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替米沙坦组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抑制明胶酶而预防心肌纤维化,替米沙坦作用优于苯磺酸氨氯地平。NF-кB参与替米沙坦抑制明胶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 因子-кb 腹主动脉缩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对胆红素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及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叶芳 党姗姗 +1 位作者 汤磊 华子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活性的影响。方法:取胎龄17~19 d胎鼠的海马神经元进行细胞培养,于原代培养第7天加入不同浓度(1、2.5、5μg/ml)PF...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胆红素诱导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活性的影响。方法:取胎龄17~19 d胎鼠的海马神经元进行细胞培养,于原代培养第7天加入不同浓度(1、2.5、5μg/ml)PF预处理24 h后,加入胆红素(10μg/ml)。经MTT法测定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筛选出PF预处理的适当剂量;进而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观察此剂量PF(2.5μg/ml)对胆红素诱导神经元凋亡形态和凋亡率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胆红素作用后不同时间(3、6、12、24 h)神经元内NF-к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胆红素组比较,PF(2.5μg/ml)预处理可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P<0.05);胆红素诱导海马神经元NF-кB活化(P<0.05),3~6 h达高峰(P<0.05);2.5μg/ml PF可抑制胆红素作用3~6 h引起的NF-кB活化(P<0.05)。结论:采用2.5μg/ml PF预干预24 h可抑制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与抑制胆红素诱导的神经元NF-кB早期(3~6 h)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胆红素 海马神经元 凋亡 因子-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和核转录因子кB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祥冰 朱声荣 +1 位作者 丁蕾 谢三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检测涎腺肿瘤中乙酰肝素酶(HPA)和核转录因子кB(NF-κB)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涎腺良性肿瘤、44例涎腺恶性肿瘤中HPA和NF-κB表达。结果:HPA和NF-κB在涎腺恶性肿瘤组中阳性表达... 目的:检测涎腺肿瘤中乙酰肝素酶(HPA)和核转录因子кB(NF-κB)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涎腺良性肿瘤、44例涎腺恶性肿瘤中HPA和NF-κB表达。结果:HPA和NF-κB在涎腺恶性肿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4%和65.9%,显著高于涎腺良性肿瘤组(P<0.05)。HPA和NF-κB在涎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局部侵袭性、有无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临床分期无关(P>0.05)。HPA的表达与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02,P<0.05)。结论:NF-κB在体内可能参与了HPA的表达调控,并与HPA协同作用促进涎腺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肝素酶 转录因子кb 涎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介导内毒素对内皮细胞NF-κB的激活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清武 朱佩芳 +1 位作者 王正国 蒋建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7-410,共4页
为探讨Toll样受体 4 (Toll likereceptor 4 ,TLR4 )在内毒素 (LPS)对内皮细胞NF κB激活中的作用 ,以LPS刺激培养的ECV 30 4细胞为模型 ,运用RT 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了内皮细胞TLR4的表达及LPS对其表达的影响 .同时利用基因转染和... 为探讨Toll样受体 4 (Toll likereceptor 4 ,TLR4 )在内毒素 (LPS)对内皮细胞NF κB激活中的作用 ,以LPS刺激培养的ECV 30 4细胞为模型 ,运用RT 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了内皮细胞TLR4的表达及LPS对其表达的影响 .同时利用基因转染和抗体阻断方法进一步观察了TLR4在LPS对内皮细胞NF κB激活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 ,LPS能明显上调内皮细胞TLR4的表达 ,呈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转染TLR4的功能突变体和运用抗TLR4单抗能明显抑制LPS对内皮细胞NF κB的激活 .提示TLR4介导了LPS对内皮细胞NF κB激活 ,可能在LPS对内皮细胞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介导 内毒素 内皮细胞 NF-кb 激活 核因子кb 脓毒症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的活性和iNOS基因表达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敖启林 熊密 +1 位作者 郝春荣 王迪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3-906,共4页
目的 :探讨NF -κB的活性及iNOS基因表达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iNOSmRN... 目的 :探讨NF -κB的活性及iNOS基因表达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HPH)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iNOSmRNA在腺泡内肺动脉 (IAPA)的表达 ,低氧 2 8d(H2 8d)组染色强于正常 (N)组、低氧 5d(H5d)组和低氧 1 4d(H1 4d)组。半定量RT -PCR证实低氧肺组织iNOSmRNA含量在H2 8d组分别是N组、H5d组和H1 4d组的 2 1倍、1 9倍和 1 8倍。H2 8d组肺组织NF -κB的核染色增多 ,I-κBa的含量在N组、H5d组和H1 4d组分别是H2 8d组的 2 7倍、2 8倍和 2 5倍。结论 :在HPH中NF -κB的激活可能与低氧肺血管构建及iNOS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S基因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合酶 核因子кb HPH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烫伤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IκB-α、TNF-α的变化及调控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勇 黄文华 +1 位作者 彭代智 吴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烫伤后不同时相点及运用特异性NF κB抑制剂PDTC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NF κB活性、IκB α的表达及TNF α的变化 ,从信号转导的角度探讨巨噬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 以 1 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小鼠为模型 ,收集腹腔巨噬... 目的 观察严重烫伤后不同时相点及运用特异性NF κB抑制剂PDTC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NF κB活性、IκB α的表达及TNF α的变化 ,从信号转导的角度探讨巨噬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 以 1 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小鼠为模型 ,收集腹腔巨噬细胞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 α的含量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测NF κB的活性 ,改良的ELISA及WesternBlotting法测IκB α的表达 ,反转录 PCR测TNF αmRNA的表达。结果 烫伤后巨噬细胞分泌TNF α亢进 ,于伤后 1 2h达到高峰。NF κB伤后明显活化 ,于 2h达到了高峰 ,早于TNF α的增多 ,IκB α的表达先降低 ,后升高。予PDTC后NF κB活性及TNF αmRNA表达量均下降。结论 烫伤后NF κB活性及TNF α表达明显增强 ,IκB α对NF κB在高水平上维持着一种制约关系。烫伤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NF κB途径参与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巨噬细胞 Iкb因子-кb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拮抗药及烧伤血浆对大鼠PBMC内NF-κB活化和炎症介质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宝军 夏照帆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上游信号分子及核因子 κB(NF κB)在烧伤后炎症级联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检测在烧伤血浆作用下的PBMC内游离Ca2 + 及NF κB活化的变化 ,观察钙通道阻断药对NF κB活化及IL 6、NO表达水平的...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上游信号分子及核因子 κB(NF κB)在烧伤后炎症级联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检测在烧伤血浆作用下的PBMC内游离Ca2 + 及NF κB活化的变化 ,观察钙通道阻断药对NF κB活化及IL 6、NO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结果 :不同时相点的烧伤血浆可使体外PBMC内Ca2 + 明显增加 ,培养的PBMC核内NF κB的积聚明显增加 ,培养上清中NO和IL 6高表达。应用尼莫通 (Nimodipine)和丹曲林 (Dantrium)对NF κB的活化有调节作用 ,对IL 6和NO亦有下调作用。 结论 :烧伤血浆可使PBMC内信号分子浓度明显增高 ,NF κB过度活化 ,并易位进入细胞核内 ,NF κB介导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和NO过度表达。两种钙通道阻断药有调控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作用 ,对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单个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 因子-кb 尼莫通 丹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活血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NF-кB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小波 李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кB(NF-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温阳活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温阳活血治疗组、桃仁治疗组、肉苁...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кB(NF-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温阳活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温阳活血治疗组、桃仁治疗组、肉苁蓉治疗组、蒙诺治疗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只分离但不结扎输尿管。术后2周处死大鼠,检测尿β2-MG,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NF-кB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表现为纤维化病理改变,正常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胞浆NF-кB和TGF-β1有较弱的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温阳活血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减轻,且NF-кB和TGF-β1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NF-кB和TGF-β1的过度表达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活血方 肾间质纤维化 转录因子-кb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螯合剂TPEN对脂多糖诱导的BV2细胞NF-кB P65、iNOS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陆颖 韩毓 +1 位作者 王娟 徐广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目的:观察锌离子螯合剂TPEN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核转录因子NF-кB P65亚基磷酸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用不同药物进行孵育,分组如下:正常对照组,单独LPS组,TPEN与LPS共处... 目的:观察锌离子螯合剂TPEN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核转录因子NF-кB P65亚基磷酸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V2细胞,用不同药物进行孵育,分组如下:正常对照组,单独LPS组,TPEN与LPS共处理组,NF-кB抑制剂BAY11-7082和LPS共处理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NF-кB P65(p-P65)蛋白表达。结果:TPEN浓度依赖性地减少LPS诱导的p-P65蛋白和iNOS mRNA表达,BAY11-7082浓度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iNOSmRNA表达的上调。结论:TPEN能够减少LPS诱导的BV2细胞iNOS mRNA表达,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EN 脂多糖 bV2细胞 转录因子кb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丕红 杨柳荣 +1 位作者 黄晓元 梁鹏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3-496,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及bcl-2、核因子кB(NFкB)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地塞米松对正常血清和烧伤血清诱导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自发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中性...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及bcl-2、核因子кB(NFкB)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地塞米松对正常血清和烧伤血清诱导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体外自发凋亡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中性粒细胞bcl-2、NFкB蛋白表达。结果烧伤血清较正常血清诱导中性粒细胞凋亡减少(6.18±0.96vs.21.77±2.32,P<0.05),bcl-2、NFкB蛋白表达增加(83.27±5.45vs.49.95±2.67,0.1802±0.0130vs.0.0434±0.0196,P<0.05);加入地塞米松后,烧伤血清组凋亡增加(12.67±0.71vs.6.18±0.96,P<0.05);且NFкB蛋白表达减少(0.1031±0.0154vs.0.1802±0.0130,P<0.05),而正常血清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地塞米松可减轻烧伤血清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FкB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烧伤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核因子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培养体系中阿仑膦酸钠对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伟 戚孟春 +3 位作者 梁永强 温黎明 冯晓洁 李任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2-685,共4页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培养鼠颅骨成骨细胞,并与骨髓细胞建立OB-OC共培养体系;体系中加入10-6mol/L PGE2、10-8mol/L VitD3诱导破...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成骨细胞(OB)-破骨细胞(OC)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生成、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培养鼠颅骨成骨细胞,并与骨髓细胞建立OB-OC共培养体系;体系中加入10-6mol/L PGE2、10-8mol/L VitD3诱导破骨细胞分化生成。实验分对照组和ALN(10-6mol/L)处理组。采用TRAP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测破骨细胞生成及牙本质磨片吸收陷窝情况,并应用Real-time 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结果:各组细胞均有TRAP阳性多核OC生成,并在牙本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但对照组所获TRAP阳性多核细胞数目、吸收陷窝数目及面积均显著大于ALN组。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ALN组。结论:ALN在OB-OC共培养体系中可抑制OC的生成及其骨吸收功,并下调OC相关基因NFATc1、c-Fos、RANKL、OPG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仑膦酸盐 破骨细胞生成 共培养 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活化T细胞因子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