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轨轨头纵横裂型核伤的形成原因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6,共5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直读光谱仪、拉伸试验机等对某伤损钢轨轨头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化学成分、拉伸性能等进行了测试,探讨了纵横裂型核伤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在循环工作应力的作用下,在钢轨轨头轮...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直读光谱仪、拉伸试验机等对某伤损钢轨轨头的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化学成分、拉伸性能等进行了测试,探讨了纵横裂型核伤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结果表明:在循环工作应力的作用下,在钢轨轨头轮轨接触应力分布区内沿轧制方向分布的粗大夹杂物处形成条状裂纹源且裂纹发生疲劳扩展,最终形成纵横裂型核伤;提高钢轨钢的纯净度、加强钢轨钢冶金质量的控制和检验、减少和细化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和尺寸是防止纵横裂型核伤形成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纵横裂型 轮轨接触应力 粗大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柳线石门段U71Mn50kg/m钢轨核伤扩展寿命的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小林 向延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5-499,共5页
根据焦柳线石门段U71Mn50kg/m钢轨的运营状况,在室内利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了该钢轨的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即a N曲线,经过回归分析,得出了该钢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材料系数C=3.8771×10-12,m=3.6343;根据Paris公式对该钢轨在产生可探... 根据焦柳线石门段U71Mn50kg/m钢轨的运营状况,在室内利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了该钢轨的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即a N曲线,经过回归分析,得出了该钢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材料系数C=3.8771×10-12,m=3.6343;根据Paris公式对该钢轨在产生可探测的核伤(核伤直径不小于10mm)后由核伤扩展控制(核伤面积占轨头面积的30%)的使用寿命进行估计,确定该钢轨在2002a的运营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为所通过的总运量不超过46.8Mt,营运时间不超过421d,为管理部门对线路的养护、维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使用寿命 裂纹扩展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71Mn钢轨焊缝处核伤扩展寿命的估算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昌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6-79,共4页
根据包兰线银川段U71Mn 50kg/m钢轨运营情况,在应力比R为0.1、0.5条件下对钢轨轨头焊缝处材料进行三点弯曲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采用七点递增多项式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其裂纹扩展速率材料常数C和m。按照50kg/m钢轨实际尺寸建立模型,... 根据包兰线银川段U71Mn 50kg/m钢轨运营情况,在应力比R为0.1、0.5条件下对钢轨轨头焊缝处材料进行三点弯曲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采用七点递增多项式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其裂纹扩展速率材料常数C和m。按照50kg/m钢轨实际尺寸建立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其轨顶动弯应力,并根据Paris公式对焊缝处钢轨进行使用寿命估算。相同运营情况下,若核伤由可探测范围(核伤直径不小于10mm)扩展至核伤面积占轨头面积的30%,则应力比为0.1时,容许通过总质量不超过8.65Mt,运营时间不超过87d;应力比为0.5时,容许通过总质量不超过6.28Mt,运营时间不超过63d。研究成果可为确定线路探伤周期和正确评价钢轨运营现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缝 裂纹扩展速率 疲劳寿命 动弯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钢轨母材轨头核伤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吕晶 杨其全 +1 位作者 邹定强 胡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通过断口宏观与微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等方式对3根贝氏体钢轨母材轨头核伤的原因予以分析,发现伤损均为氢致裂纹引起的轨头内部横裂型核伤。断口中心区域存在粗大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钢轨中的氢在此处富... 通过断口宏观与微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金相显微组织分析等方式对3根贝氏体钢轨母材轨头核伤的原因予以分析,发现伤损均为氢致裂纹引起的轨头内部横裂型核伤。断口中心区域存在粗大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导致钢轨中的氢在此处富集并形成裂纹的主要原因。贝氏体钢轨氢致裂纹型核伤的主要特征有:伤损位于轨头内部踏面下方4~10 mm处,断口中部存在粗大夹杂物;断口附近的低倍样中观察不到微细裂纹。通过采取改进生产工艺、降低钢中的氢含量(将钢水氢含量控制在1.7×10^-6以下)、减少钢中的粗大夹杂物等措施,再上线的贝氏体钢轨未出现该类伤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氢致裂纹 试验研究 贝氏体钢轨 轨头 钢水氢含量 非金属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U78CrVH钢轨闪光焊接头轨头核伤缺陷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东 涂占宽 +3 位作者 彭鹏 李昕淼 谭锦红 李金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18,共4页
针对一重载铁路出现多个闪光焊接头因轨头探伤反射回波超标下道的问题,对其中一个接头采用落锤试验、宏观观察、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成分测试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轨头受拉落锤试验折断的接头断口上存在核伤疲... 针对一重载铁路出现多个闪光焊接头因轨头探伤反射回波超标下道的问题,对其中一个接头采用落锤试验、宏观观察、金相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成分测试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轨头受拉落锤试验折断的接头断口上存在核伤疲劳裂纹(白核),裂纹源位于踏面下13 mm处且存在横向扩展裂纹;裂纹源完全处于闪光焊接头的焊缝中心,并存在硅、锰、氧等灰斑夹杂元素。焊缝中的灰斑夹杂物破坏了焊缝组织的连续性,降低了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当接头在服役过程中受车轮循环载荷作用时,灰斑夹杂物首先萌生出裂纹并横向扩展,最终形成轨头核伤。核伤附近的钢轨母材中A类夹杂物较多,应引起注意。建议改进焊接工艺参数,避免焊接过程中氧气进入;提高探伤检测技术,加强重载铁路钢轨焊接接头轨头部位的探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闪光焊接头 试验研究 轨头 灰斑夹杂 焊接工艺 A类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kg/m钢轨轨距角核伤漏检成因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陆生 《中国铁路》 2015年第11期58-60,共3页
针对钢轨探伤车轨距角处核伤检测能力不足问题,结合X-Fire运用特点和核伤检测原理,对轨距角处核伤检测能力进行理论和应用分析,得出探伤车检测75 kg/m钢轨时,改变原有入射角度,使二次波与纵剖面尽量平行,可满足检测需要,并通过实际线路... 针对钢轨探伤车轨距角处核伤检测能力不足问题,结合X-Fire运用特点和核伤检测原理,对轨距角处核伤检测能力进行理论和应用分析,得出探伤车检测75 kg/m钢轨时,改变原有入射角度,使二次波与纵剖面尽量平行,可满足检测需要,并通过实际线路检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距角 75kg/m钢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基本轨轨头核伤原因分析
7
作者 王玉婷 吕晶 杨其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1,共4页
对伤损的U20Mn贝氏体基本轨进行了宏观形貌观察、断口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组织分析和材质检验分析试验,研究其轨头核伤原因。结果表明:该伤损基本轨的伤损类型为剥离裂纹发展成的轨头横向疲劳裂纹;轨头核伤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轮轨接触应力... 对伤损的U20Mn贝氏体基本轨进行了宏观形貌观察、断口扫描电镜观察、显微组织分析和材质检验分析试验,研究其轨头核伤原因。结果表明:该伤损基本轨的伤损类型为剥离裂纹发展成的轨头横向疲劳裂纹;轨头核伤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轮轨接触应力超过了基本轨的接触疲劳强度,产生了剥离裂纹,裂纹沿接触剪切应力方向疲劳扩展,同时钢轨组织应力较大,加速了裂纹的横向扩展。改善轮轨接触方式,适时打磨消除剥离裂纹,可以减缓剥离裂纹的产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轨 剥离裂纹 试验研究 U20Mn贝氏体 轨头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准铁路快速相控阵钢轨探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邵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随着大准铁路运量逐年增加,钢轨伤损数量增多,种类复杂化,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目前大准铁路钢轨探伤主要采用手推式探伤仪,效率低,成本高。近年来国内各铁路企业逐渐引进国外大型钢轨探伤车,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受对中不良等因素制约... 随着大准铁路运量逐年增加,钢轨伤损数量增多,种类复杂化,危及铁路行车安全。目前大准铁路钢轨探伤主要采用手推式探伤仪,效率低,成本高。近年来国内各铁路企业逐渐引进国外大型钢轨探伤车,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受对中不良等因素制约,核伤漏检率高,无法适应国内重载铁路钢轨探伤需求。本文基于国际先进的快速相控阵技术,提出一种相控阵超声波探头布局方式,在高速、高效检测前提下,可较好兼容不同轨型或不同打磨量钢轨,有效克服了对中不良等问题对检测的影响,提升了钢轨缺陷尤其是轨头核伤的检出率,节省了探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轨头 试验研究 钢轨探 快速相控阵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76NbRE钢轨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田常海 杨其全 +1 位作者 苏洪英 邹定强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98-300,共3页
应用MTS试验机进行U76NbRE钢轨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 ,利用静态模型和Paris公式分析U76NbRE钢轨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数据。结果表明 。
关键词 U76NbRE钢轨钢 裂纹扩展速率 *** 静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探头声场在轨头中的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涂占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0-31,共2页
从理论上计算核伤探测时 70°探头的 - 6dB声扬在钢轨轨头中的分布情况 ,据此阐明探头偏斜角与声场分布的关系 ,求得核伤探测时需要的 70°探头数量。
关键词 钢轨 轨头 声场分布 探测 铁路 探头 偏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OLOv5超声波图像识别技术在高原高寒钢轨探伤中的应用
11
作者 马红斌 张建斌 +1 位作者 杨雄伟 梁帆 《中国铁路》 2023年第9期85-89,共5页
高原高寒地区环境复杂、昼夜温差大,对铁路建设与运营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发生由于钢轨内部伤损引起的断裂事故。研究基于YOLOv5的超声波图像识别技术在青藏铁路钢轨探伤检测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轨头核伤、轨面鱼鳞伤等常见伤损类型进行... 高原高寒地区环境复杂、昼夜温差大,对铁路建设与运营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发生由于钢轨内部伤损引起的断裂事故。研究基于YOLOv5的超声波图像识别技术在青藏铁路钢轨探伤检测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轨头核伤、轨面鱼鳞伤等常见伤损类型进行检测。通过智能钢轨探伤仪采集高寒地段钢轨数据,以YOLOv5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整理、处理和模型训练,精准识别和定位轨头核伤、轨面鱼鳞伤等损伤。研究表明,基于YOLOv5的模型在识别和定位各类钢轨损伤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可以同时进行目标检测和类别分类,并能在保持较高准确度的同时实现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更有效的钢轨探伤检测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提高铁路安全和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 超声波图像识别 钢轨探检测 青藏铁路 高原高寒环境 轨头 轨面鱼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应力对贝氏体钢轨使用缺陷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韦 高振坤 +3 位作者 宋宏图 张凤明 林云蕾 曹兴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120,共5页
为了研究降低贝氏体钢轨轨头核伤的方法,从贝氏体钢轨材质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出发,结合贝氏体钢轨残余应力和在重载线路的实际受力情况,分析贝氏体钢轨轨头核伤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在使用过程中,轨顶残余拉应力和轮轨接触... 为了研究降低贝氏体钢轨轨头核伤的方法,从贝氏体钢轨材质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出发,结合贝氏体钢轨残余应力和在重载线路的实际受力情况,分析贝氏体钢轨轨头核伤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在使用过程中,轨顶残余拉应力和轮轨接触压应力相叠加是裂纹源形成及扩展的主要原因;低温环境下,残余应力叠加温度应力,构成轨头较高的拉伸应力;车轮通过轨顶时,叠加接触和弯矩压应力构成较高的脉冲疲劳应力,造成核伤缺陷;降低钢轨残余应力的主要方法是回火热处理,回火温度超过450℃可有效降低残余应力。建议将高强热处理钢轨轨顶残余应力指标纳入钢轨标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贝氏体钢轨 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显微组织 轨头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直线地段轨底坡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光辉 《铁道标准设计》 1989年第2期7-10,共4页
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关系到轮轨的接触条件和使用寿命等许多方面。我国从1965年起,直线地段轨底坡由1/20改为1/40,这个改动妥否?本文通过在陇海线及宝成线某些地段,分别对1/40及1/20直线轨底坡地段轨顶垂直磨耗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对轨... 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关系到轮轨的接触条件和使用寿命等许多方面。我国从1965年起,直线地段轨底坡由1/20改为1/40,这个改动妥否?本文通过在陇海线及宝成线某些地段,分别对1/40及1/20直线轨底坡地段轨顶垂直磨耗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对轨底坡标准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底坡 轮轨 接触条件 宝成线 陇海线 车轮踏面 抽样调查分析 使用寿命 弹性挤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Rad23 protein on ultraviolet damage to HeLa cells
14
作者 李秀山 张继红 +1 位作者 赵小英 刘选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2974-2980,共7页
Protein Rad23, a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factor, mainly involves in repairing the DNA damage from environment, such as UV light. The function of Rad23 protein involved in DNA damage repair from many environmental f... Protein Rad23, a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factor, mainly involves in repairing the DNA damage from environment, such as UV light. The function of Rad23 protein involved in DNA damage repair from many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but it is not clear from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photo-protective function of Rad23 protein on HeLa cells damaged from UV light irradiation, firstly, HeLa cells were irradiated by UV light and incubated with the fusion protein of pCold-Rad23, then the cell viability and apoptosis rate were detected by MTT and Hoechst33342/Pl fluorescent staining,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mbinant Rad23 protein can protect the HeLa cells from UV irradiation, and inhibit the apoptosis of HeLa cell by UV irra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23 protein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HeLa cell INJU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