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石群立 马恒辉 +1 位作者 严晓娟 张太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9-22,共4页
应用检测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方法,对胆囊粘膜上皮单纯增生15例、不典型增生12例及原发性胆囊癌38例进行细胞学研究。从中发现细胞核中AgNOR颗粒的多寡及大小对确定不典型增生和癌具有重要意义。不典型增生组和癌症组每... 应用检测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方法,对胆囊粘膜上皮单纯增生15例、不典型增生12例及原发性胆囊癌38例进行细胞学研究。从中发现细胞核中AgNOR颗粒的多寡及大小对确定不典型增生和癌具有重要意义。不典型增生组和癌症组每个细胞核内AgNOR颗粒大小及平均数明显高于上皮增生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检测核仁区AgNOR颗粒可使胆囊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癌诊断的判定更为客观。认为AgNOR技术作为组织病理学的辅助诊断技术应更广泛地运用于肿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 蛋白 胆囊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对良、恶性骨肿瘤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齐继峰 海涌 马华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0-400,共1页
关键词 核仁组成蛋白 骨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惠芬 彭延 +2 位作者 蒋明森 明珍平 钟沁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2-494,499,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 目的 通过研究日本血吸虫成虫与童虫培养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AgNORs的影响,探讨AgNORs能否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指标以及β-巯基乙醇对培养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联合法培养虫龄分别为18d和24d的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将童虫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与成虫细胞使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在常规培养基中加入50μmoL/L β-巯基乙醇和1mmoL/L丙酮酸钠。培养第5d,运用胶银法染色,使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培养细胞核内AgNORs颗粒数,测定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的百分比和平均光密度。结果 日本童虫培养细胞(对照组)的AgNORs颗粒数目、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高于成虫培养细胞。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之间的AgNORs颗粒数日,银染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实验组培养细胞与对照组比较,AgNORs颗粒数目明显增多颗粒面积与核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均显著升高。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细胞三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 AgNORs可作为评价日本血吸虫培养细胞增殖的一个简便、敏感的指标。日本血吸虫童虫培养细胞较成虫培养细胞更具增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培养 核仁组织相关蛋白 β-巯基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益玲 钟璐 +6 位作者 陈芳源 韩洁英 钟华 宣政华 陈小龙 钟济华 欧阳仁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5,101,共4页
目的研究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对评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分化水平的价值。方法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的嗜银颗粒数目和形态,观察Ag-NORs形态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Ag-NORs分数与染色体、荧光分子原位杂... 目的研究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对评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分化水平的价值。方法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的嗜银颗粒数目和形态,观察Ag-NORs形态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Ag-NORs分数与染色体、荧光分子原位杂交(FISH)检查以及AML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Ag-NORs形状特征的细胞比例与细胞形态学的原幼稚细胞比例有显著相关性。Ag-NORs分数比较,染色体和FISH检查异常组高于正常组;治疗前未缓解组高于缓解组;持续缓解1年以上组高于1年内复发组;生存期1年以上组高于1年内死亡组(均P<0.01)。结论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Ag-NORs分数和形态可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增殖状况,可作为白血病细胞动力学研究的一项指标,由于操作简便和易于普及,可为白血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快捷有效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核仁组织相关蛋白 颗粒数目和形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畸胎瘤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图像分析
5
作者 徐建江 郑家富 +3 位作者 钱松溪 李慎勤 杨得安 李香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890-892,共3页
为进一步探讨睾丸良恶性畸胎瘤的鉴别方法,本文应用银染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睾丸正常组织、畸胎瘤、畸胎癌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正常睾丸及畸胎瘤的AgNORs颗粒呈圆形、规则、边界清楚、大小均匀,位于胞核偏中或边缘部位;... 为进一步探讨睾丸良恶性畸胎瘤的鉴别方法,本文应用银染和图像分析技术,对睾丸正常组织、畸胎瘤、畸胎癌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正常睾丸及畸胎瘤的AgNORs颗粒呈圆形、规则、边界清楚、大小均匀,位于胞核偏中或边缘部位;畸胎癌的颗粒呈圆或卵圆形、欠规则、边界欠清、大小较不一致,偏中、散在或成簇分布于核内。畸胎癌的AgNORs数目、面积、大颗粒数、平均面积、圆度比正常及畸胎瘤要大(P<0.01),前3项参数在畸胎瘤比正常组大(P<0.01)。故我们认为AgNORs图像分析对睾丸良恶性畸胎瘤的鉴别具有意义,可为临床提供一项较为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核仁组成 畸胎瘤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在小肝癌的表达
6
作者 赵文和 冯懿正 +1 位作者 丁伟 王丽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56-158,共3页
作者应用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26例早期肝癌(单个结节直径≤5cm),18例肝硬化和11例正常对照组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肝脏、癌旁肝硬化、肝癌组织的AgNOR值分别为1.77±... 作者应用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26例早期肝癌(单个结节直径≤5cm),18例肝硬化和11例正常对照组增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肝脏、癌旁肝硬化、肝癌组织的AgNOR值分别为1.77±0.23、2.80±0.37、4.90±0.57,统计学差异显著;AFP阳性肝癌、肿瘤侵犯包膜、肿瘤肉眼形态分型Ⅱ~Ⅳ型、肿瘤细胞分级高、伴门静脉癌栓及术后早期复发的肝癌,AgNOR均较高,统计学差异显著。因此,作者认为AgNOR可作为反映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 蛋白 小肝癌 门静脉癌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龚志锦 詹洲洲 +1 位作者 郑唯强 阮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62-464,共3页
1987年以来Crocker.J等已广泛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OR-associated proteins-AgNOR)技术于人体组织,认为它对鉴别良恶性肿瘤及区别恶性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有关NOR及AgNOR的研究,国内学者也已开始重视,但尚... 1987年以来Crocker.J等已广泛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OR-associated proteins-AgNOR)技术于人体组织,认为它对鉴别良恶性肿瘤及区别恶性淋巴瘤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有关NOR及AgNOR的研究,国内学者也已开始重视,但尚未见研究成果的报道,我们应用此技术于乳腺肿瘤组织,借以研究良恶性乳腺肿瘤AgNOR的情况,为今后临床的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 蛋白 染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条件对乳腺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分析的影响
8
作者 丁桂龄 龚志锦 郑唯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8-1070,共3页
自1987年crocker等把银染技术应用于组织切片中,证明核仁组成区对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有诊断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广泛研究,发现可以根据这项技术对AgNOR颗粒计数和分布来区分良恶性肿瘤细胞、增生性或正常细胞,并对某些特殊疾病进... 自1987年crocker等把银染技术应用于组织切片中,证明核仁组成区对肿瘤的病理学诊断有诊断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广泛研究,发现可以根据这项技术对AgNOR颗粒计数和分布来区分良恶性肿瘤细胞、增生性或正常细胞,并对某些特殊疾病进行辅助诊断。AgNOR染色技术曾作为肿瘤病理学一种新的辅助诊断手段,随着当今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定量检测等的开展和普及,运用AgNOR染色技术辅助肿瘤的良恶性诊断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组成蛋白 组织固定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的表达
9
作者 刘流 温玉明 +1 位作者 李龙江 王昌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39,42,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_NORs)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 ,对 86例正常人、10 2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 87例恶性肿瘤...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_NORs)的表达特点及其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 ,对 86例正常人、10 2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 8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_NORs进行检测 ,计算银染核仁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 (I.S % ) ,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组患者Ag_NORs表达与正常人组相比明显降低 ,良性肿瘤组平均I.S %值为 (5 72± 0 14 ) ,正常人组平均I.S%值为 (7 87± 0 12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恶性肿瘤组患者Ag_NORs表达降低更为明显 ,平均I S%值为 (4 19± 0 13) ,与正常人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良性肿瘤患者组与恶性肿瘤组之间平均I.S%值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_NORs表达与口腔颌面部肿瘤呈良好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T淋巴细胞 核仁组成 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和增殖指数在肾母细胞瘤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晓岩 王琳 +1 位作者 姜云鹏 陈远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研究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与 DNA增殖指数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 Ag NOR)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增殖指数 ( proliferating index,PI) ;用组织化学法检测 Ag NOR。结果 :正常肾脏与肾母细胞瘤组织间... 目的 :研究肾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与 DNA增殖指数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 Ag NOR)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增殖指数 ( proliferating index,PI) ;用组织化学法检测 Ag NOR。结果 :正常肾脏与肾母细胞瘤组织间的 Ag NOR颗粒计数、颗粒直径及形状因子均有明显差异 ;间变型的 Ag NOR颗粒计数 ( 4 .2 )显著高于无间变型 ( 3.2 8) ;Ag NOR颗粒计数随分期增高而增高 ;高 Ag NOR计数组的 PI值 ( 4 4.35 )显著高于低 Ag NOR计数组 ( 32 .5 5 )。结论 :PI值及 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流式细胞术 核仁组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霞 高丽 +1 位作者 马冬菊 崔崇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3-1074,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32例 ,迁延期 17例 ,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培养后制片进行银染 ,检测并计算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和细胞核...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32例 ,迁延期 17例 ,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培养后制片进行银染 ,检测并计算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和细胞核面积比值。结果与 2 5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迁延期Ag -NORs含量逐渐恢复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核仁形成蛋白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军初 江道振 +4 位作者 徐昕昀 张玲珍 李莉 仲人前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62-962,965,共2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核仁形成蛋白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在血液病诊断与监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莱 王香梅 胡慧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248-1249,共2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在血液病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 2 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2 7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和 3 1例正常人外周血AgNORs值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与正常人和良性... 目的 :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在血液病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 2 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2 7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和 3 1例正常人外周血AgNORs值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 :与正常人和良性血液病患者相比 ,恶性血液病患者AgNORs值显著下降 (P <0 0 1) ,而且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的AgNORs值有所上升。结论 :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在血液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核仁形成 蛋白 血液病 诊断 AGN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染色在急淋和急非淋白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正霞 许燕群 +4 位作者 李津婴 韩凤来 周虹 龚胜蓝 万树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02-80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细胞质核仁蛋白染色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形态定量在结肠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15
作者 周曾芬 袁世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07-212,共6页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95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的定量研究。结肠癌的Ag-NORs均数/核(7.04 ±2.20)明显高于结肠腺瘤(3.43±0.88,P=0.0000)和正常结肠(1.25±... 应用银染技术对114例结肠癌,95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进行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的定量研究。结肠癌的Ag-NORs均数/核(7.04 ±2.20)明显高于结肠腺瘤(3.43±0.88,P=0.0000)和正常结肠(1.25±0.09,P=0.0000)。结肠癌的异形Ag-NORs均数/100个核(61.39土22.38)明显高于结肠腺瘤(20.74土26.61,P=0.0000)和正常结肠(0,P=0.0000)。结肠癌的小型(<lum)和大型(>2um)Ag-NORs均数/100个核(483.76±242·89和)78.08±23.06)明显高于结肠腺瘤(112.00±47·23和19·49±17.47 P值均=0.0000)和正常结肠(0和0.76土1.16,P值均=0.0000)。结肠癌Ag-NORs颗粒的聚合、分散、核仁内和混合型分布(23.64%、53.20%、9.30%和13.86%)明显不同于结肠腺瘤(77.72%、16.88%、5.46%和0.04%,P值均<0.05)和正常结肠(100%、0、0和0、P值均<0.05)。本研究结果提示Ag-NORs4项定量指标有助于结肠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 AG-NORS 正常 结肠癌 核仁形成蛋白 良恶性病变 形态定量 聚合 分散 异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定量对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的研究
16
作者 周曾芬 袁世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4-28,共5页
95例结肠腺瘤进行银染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观察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细胞核内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均有不... 95例结肠腺瘤进行银染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定量研究,观察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在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细胞核内Ag-NORs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均有不同,随不典型增生1级→2级→3级程度的加重呈现等级性的变化。提示Ag-NORs4项指标定量研究对结肠腺瘤不典型增生分级有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细胞增生 核仁形成 蛋白 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和胃粘膜异型增生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定量和形态研究
17
作者 胡建平 郭世杰 +1 位作者 刘慧英 陈朝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在胃癌、癌前病变、慢性胃炎中鉴别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应用AgNOR染色技术,观察132例胃良恶性病变和癌前病变细胞核中AgNOR颗粒含量和形态。结果胃癌、胃粘膜异型增生... 目的探讨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在胃癌、癌前病变、慢性胃炎中鉴别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应用AgNOR染色技术,观察132例胃良恶性病变和癌前病变细胞核中AgNOR颗粒含量和形态。结果胃癌、胃粘膜异型增生、慢性胃炎三组间细胞核内AgNOR颗粒均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正常胃壁粘膜与慢性胃炎AgNOR颗粒均数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和胃粘膜异型增生AgNOR颗粒形态以弥散型为主,而慢性胃炎和正常胃粘膜以核仁型为主。结论细胞核内AgNOR颗粒含量和分型对于区别胃良恶性及癌前病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粘膜 核仁组织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青年乳腺癌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计量诊断意义及分析
18
作者 赵维民 徐文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135-136,共2页
乳腺癌是25~29岁年龄组妇女第二位主要死因,30~34岁年龄组为第一位,也是15~35岁全年龄组的主要死因。本文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技术对其计量诊断的意义加以分析。1 材料与方法 1983~1992年的青年乳腺癌手术标本:非浸润性癌... 乳腺癌是25~29岁年龄组妇女第二位主要死因,30~34岁年龄组为第一位,也是15~35岁全年龄组的主要死因。本文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技术对其计量诊断的意义加以分析。1 材料与方法 1983~1992年的青年乳腺癌手术标本:非浸润性癌7例(导管内癌)、早期浸润性癌3例(导管癌2例,小叶癌1例)、浸润性特殊型癌7例(典型髓样癌5例,小管癌、粘液腺癌各1例)、浸润性非特殊型癌39例(导管癌24例、小叶癌3例、单纯癌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核仁组成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鳞状细胞癌的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19
作者 李南华 王廷芳 +1 位作者 李南云 马恒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57-158,共2页
核仁组成区(NOR)存在于细胞核内某些染色体上,与核仁的形成密切相关,它包含着合成 rRNA 的基因。嗜银染色技术可以显示与 NOR 相关的酸性非组蛋白,即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近来,国外有人将此种染色应用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以区... 核仁组成区(NOR)存在于细胞核内某些染色体上,与核仁的形成密切相关,它包含着合成 rRNA 的基因。嗜银染色技术可以显示与 NOR 相关的酸性非组蛋白,即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近来,国外有人将此种染色应用于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以区分良、恶性病变,对肿瘤的分级、分型具有一定价值。我们对耳鼻咽喉部位38例鳞状细胞性肿瘤观察 AgNOR 数目及形态变化,探讨AgNOR 在耳鼻咽喉良、恶性鳞状细胞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耳鼻咽喉科近年的38例活检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鼻咽部 肿瘤诊断 染色 核仁组成 病理学诊断 咽喉部位 异型增生 非组蛋白 活检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的核仁组成区蛋白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良中 王龙富 陈红莉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5期353-356,T018,共5页
本文对50例肝细胞肝癌和9例正常肝的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染色(AgNOR)进行比较研究。每一例标本均计数100个细胞的AgNOR数目,结果看到分化差肝癌AgNOR数为8.24±2.44((?)±SD,下同)、最大直径0.78±0.18μm、面积0.41±0... 本文对50例肝细胞肝癌和9例正常肝的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染色(AgNOR)进行比较研究。每一例标本均计数100个细胞的AgNOR数目,结果看到分化差肝癌AgNOR数为8.24±2.44((?)±SD,下同)、最大直径0.78±0.18μm、面积0.41±0.18μm^2;分化中肝癌AgNOR数为6.51±1.45、最大直径1.63±0.37μm、面积1.90±0.18μm^2;分化好肝癌AgNOR数为5.74±1.52、最大直径2.46±0.51μm、面积4.33±1.70μm^2;正常肝AgNOR数为1.15±0.05、最大直径2.27±0.25μm、面积3.90±0.62μm^2。肝细胞肝癌与正常肝细胞之间,在AgNOR数目、最大直径与面积方面的差别均非常显著(P<0.001)。不同分化程度的肝癌之间,最大直径与面积的差别也非常显著(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核仁组成 蛋白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