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蜘蛛类天敌与茶尺蠖幼虫空间关系的聚块样方方差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飞飞 柯胜兵 +7 位作者 王建盼 毕守东 邹运鼎 周夏芝 党凤花 徐劲峰 禹坤 赵学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46,共14页
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潜山县茶园茶尺蠖及其8种蜘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茶尺蠖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三突花蟹蛛(关联度值为0.8568)和八点球腹蛛(0.7... 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潜山县茶园茶尺蠖及其8种蜘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茶尺蠖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三突花蟹蛛(关联度值为0.8568)和八点球腹蛛(0.7888),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鞍形花蟹蛛(0.6312)和日本球腹蛛(0.5698);聚块样方方差分析和聚集强度分析表明,在聚块内有1~32个基本样方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格局的扩散系数 C值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的扩散系数C值不断减小;茶尺蠖及其蜘蛛在聚块基本样方数为2、4、8、16和32时与为1时之间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茶尺蠖的种群聚集均数λ在多数情况下大于2,聚集是由其本身原因造成的,在种群聚集均数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种群聚集均数不断增大;用茶尺蠖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其聚集时个体群的最小范围表明,茶尺蠖个体群聚集格局的最小面积是聚块中具有1个基本样方,即该文的1.7m2,这为对该害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蜘蛛类天敌 空间关系 聚块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盲蝽与其天敌空间关系的聚块样方方差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夏芝 张书平 +6 位作者 余燕 王振兴 毕守东 李尚 闫萍 邹运鼎 王建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9,共10页
【目的】分析在不同聚块大小条件下,蜘蛛类天敌对绿盲蝽Lygus lucorum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绿盲蝽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 【目的】分析在不同聚块大小条件下,蜘蛛类天敌对绿盲蝽Lygus lucorum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绿盲蝽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绿盲蝽及其7种蜘蛛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绿盲蝽与其7种蜘蛛类天敌均方差峰值时的聚块样方数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绿盲蝽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三位天敌依次是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在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时的扩散系数C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时扩散系数不断减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2、4、8时与K为1时之间的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绿盲蝽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情况均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本身原因引起的,天敌和绿盲蝽在种群聚集均数λ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则种群聚集均数λ不断增大。用聚块ρ指数判断绿盲蝽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2个基本样方。【结论】样方大小不改变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空间聚集程度。2个基本样方为绿盲蝽抽样调查的最佳样方大小。本研究结果为绿盲蝽及天敌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天敌 空间关系 聚块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牛早茶园蜡蝉类与其8种天敌空间关系的聚块样方方差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娴 张书平 +6 位作者 余燕 王振兴 李尚 毕守东 周夏芝 王建盼 邹运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359-5370,共12页
为了分析在不同聚块大小条件下,天敌对蜡蝉类Fulgoroidea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蜡蝉类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法、种群聚集均... 为了分析在不同聚块大小条件下,天敌对蜡蝉类Fulgoroidea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蜡蝉类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法、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合肥市乌牛早茶园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蜡蝉类及其8种天敌进行分析。蜡蝉类与其8种天敌均方差峰值时聚块样方数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蜡蝉类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三位天敌依次是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0.8010)、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0.7617)和三突花蟹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0.7613)。在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时的扩散系数C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时扩散系数不断减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其相互之间的蜡蝉类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蜡蝉类及其天敌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情况均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本身原因引起的,并且λ的绝对值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用蜡蝉类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4个基本样方,即本文的16 m^2。为该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是分析害虫与天敌空间关系的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蝉类 天敌 空间关系 聚块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眼小绿叶蝉与其天敌的空间关系及最佳样方确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爱国 张书平 +5 位作者 毕守东 余燕 李尚 闫萍 周夏芝 邹运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8-245,共8页
为了分析在聚块大小不同时天敌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集均数... 为了分析在聚块大小不同时天敌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合肥市‘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假眼小绿叶蝉及其7种蜘蛛类的天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假眼小绿叶蝉与其7种蜘蛛类天敌均方差峰值时的聚块样方数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乌牛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种天敌依次是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0.753 5)、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0.720 1)、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0.681 3)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0.644 2)。‘白毫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0.823 5)、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0.800 9)、锥腹肖蛸(0.794 2)和茶色新圆蛛(0.794 2)。两种茶园前四种天敌中相同的天敌是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假眼小绿叶蝉在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时的扩散系数C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时扩散系数不断减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2、4、8时与k为1时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情况均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本身原因引起的,假眼小绿叶蝉在种群聚集均数λ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则种群聚集均数λ不断增大。用假眼小绿叶蝉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1个基本样方,即本文的4 m^2。该研究为该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 天敌 空间关系 聚块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铁路路基压实均匀性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聂志红 焦倓 王翔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针对现行铁路路基压实均匀性评判体系中未考虑压实不合格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沪昆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的现场压实试验,研究采用地统计学中基于点密度的样方分析(QA)法和基于点距离的最近邻点指数(NNI)法,判断铁路路基压实不合格区域... 针对现行铁路路基压实均匀性评判体系中未考虑压实不合格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沪昆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的现场压实试验,研究采用地统计学中基于点密度的样方分析(QA)法和基于点距离的最近邻点指数(NNI)法,判断铁路路基压实不合格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当铁路路基的压实不合格区域呈分散分布时,QA法和NNI法均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当压实不合格区域呈集中分布时,QA法由于受压实区域样方划分方式的影响而会出现部分误判,但NNI法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在铁路路基压实均匀性评价中NNI法更适合用于铁路路基压实不合格区域空间分布特征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压实均匀性 不合格区域空间分布 样方分析 最近邻点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洪步庭 吴芬娜 任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4-288,共5页
基于2005年和2010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了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信息,运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龙泉驿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通过380个面积为2.43km2的方格网覆盖整个研究区域,比... 基于2005年和2010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了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信息,运用GIS技术和空间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龙泉驿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通过380个面积为2.43km2的方格网覆盖整个研究区域,比较各格网中农村居民点分布的数量得出,2005年和2010年龙泉驿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计算最近邻点统计量,得出2005年龙泉驿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显著的分散趋势;2010年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则表现出聚集的态势,但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2010年与2005年相比,农村居民点的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形态也愈发地趋于集聚。该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为新农村建设、增减挂钩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演变 样方分析 最近邻点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砂岩失稳过程的红外高温点聚集异常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祥 熊伟 +2 位作者 徐金辉 吴贤振 刘祥鑫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68-73,共6页
临破裂岩石热图像存在高低温区域空间分异,为定量研究岩石红外温度场的高温区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粉砂岩单轴压缩下的红外监测实验.先以红外温度场的第95百分位数为高温阈值,识别、提取高温点;又结合点密度样方分析法,以扩... 临破裂岩石热图像存在高低温区域空间分异,为定量研究岩石红外温度场的高温区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粉砂岩单轴压缩下的红外监测实验.先以红外温度场的第95百分位数为高温阈值,识别、提取高温点;又结合点密度样方分析法,以扩散系数定量衡量红外高温点的聚集程度,重点对粉砂岩加载过程中红外高温点聚集程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载过程中,粉砂岩红外温度场高温点扩散系数的波动性较弱、递增趋势明显,阶段特征表现为快-慢-快的反"S"型变化;其中,在塑性-峰后破坏阶段,红外高温点扩散系数的快速升高特征可作为岩石失稳的异常前兆,该前兆稳定出现,频率可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砂岩 高温点 聚集程度 样方分析 灾变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汉波 王兆印 +1 位作者 巩同梁 胡庆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1期45-49,55,共6页
在调查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拉萨河流域海拔3 500~4 500 m范围内的植被种类及其分布的基础上,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从中发现植物物种38个,最多的是草本18种,其次是灌木13种;按科分,最多的是禾本科7种,其次是菊科6种。对样方的分析结果... 在调查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拉萨河流域海拔3 500~4 500 m范围内的植被种类及其分布的基础上,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从中发现植物物种38个,最多的是草本18种,其次是灌木13种;按科分,最多的是禾本科7种,其次是菊科6种。对样方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水分是植被分布的控制性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增加,气温降低,植被覆盖度及平均厚度增加;特别地,河心沙洲由于河水的补给,供水充分,植被不受水分胁迫,植被覆盖度及平均厚度均远高于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该地区风沙地貌十分发育,可以通过水土保持增加植物可利用水量,从而提高植被覆盖度,实现固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气候 样方分析 拉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块大小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毕守东 张书平 +6 位作者 余燕 王振兴 李尚 周夏芝 邹运鼎 王建盼 郎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7,共7页
为了明确聚块大小对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分布的影响,为确定最佳样方面积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方法和聚集强度指数法研究两种茶园两年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分布的规律性,聚集格局的差异和种群聚集均数变化。不同大小聚块的... 为了明确聚块大小对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分布的影响,为确定最佳样方面积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方法和聚集强度指数法研究两种茶园两年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分布的规律性,聚集格局的差异和种群聚集均数变化。不同大小聚块的均方差均出现1~2个峰值,聚块中有1~8个基本样方(K)时,随着K的增大,聚集格局的扩散系数C和种群聚集均数λ都不断增大,其他格局时C和λ不断变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2、4、8时与K为1时的聚集程度|w|值均小于|w|_(0.05)。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存在1~2种不同尺度的聚集空间,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个体群占据最小范围为2个基本样方,即4 m^2,为最佳样方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空间分布格局 聚块分析 种群聚集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粉虱与主要捕食性天敌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建盼 覃盛 +8 位作者 刘飞飞 柯胜兵 周夏芝 毕守东 邹运鼎 党凤花 徐劲峰 禹坤 赵学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聚集强度指数用来判别天敌和害虫的空间分布及其关系,但抽样样方的大小影响聚集强度指数的大小。为了分析在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天敌对柑橘粉虱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柑橘粉虱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 聚集强度指数用来判别天敌和害虫的空间分布及其关系,但抽样样方的大小影响聚集强度指数的大小。为了分析在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天敌对柑橘粉虱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柑橘粉虱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法、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潜山县茶园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柑橘粉虱及其11种主要天敌中的6种天敌进行分析。柑橘粉虱与其6种天敌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柑橘粉虱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草间小黑蛛(0.848 6)、八点球腹蛛(0.840 6)和龟纹瓢虫(0.805 5),与柑橘粉虱空间上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红点唇瓢虫(0.764 2)。在聚块内包含有1、2、4、8个基本样方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的扩散系数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的扩散系数C值不断减小。聚块基本样方数为2、4、6、8、16和32时与为1时之间的柑橘粉虱及其天敌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柑橘粉虱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大于2,其聚集是本身原因引起的;天敌和柑橘粉虱在种群聚集均数为正值时,随着聚块中基本样方数的增加,种群聚集均数不断增大。用柑橘粉虱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1个基本样方,即本文的1.7 m2,为该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粉虱 天敌 空间关系 聚块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矮嵩草群落10种植物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
11
作者 朱志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3年第3期8-12,共5页
运用两项局部样方方差(TTLQV)法和成对样方方差(PQV)法对高寒草甸矮嵩草群落中10种植物种群空问分布格局的类型、规模、强度和纹理进行了测定,根据不同区组规模/间隔上两物种间的相关系数r_(i,j),对分布格局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运用两项局部样方方差(TTLQV)法和成对样方方差(PQV)法对高寒草甸矮嵩草群落中10种植物种群空问分布格局的类型、规模、强度和纹理进行了测定,根据不同区组规模/间隔上两物种间的相关系数r_(i,j),对分布格局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种群的分布格局都呈集聚分布;密度格局强度与环境格局强度在种间的变化基本一致;格局的强度与纹理之间并无直接关系;种群分布格局间的关系表明了种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生境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种群分布格局 矮嵩草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