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RFI成形的树脂膜揭取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邦铭 梁子青 +2 位作者 蔡杉 张子龙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采用树脂膜/离型纸的T型剥离实验方法来表征RFI树脂膜操作过程中的揭取特性,实验研究了几种基本RFI树脂膜的T形剥离载荷 位移关系在不同加载速度及不同实验温度下的表现形式。结果显示内聚破坏与界面破坏情况下载荷位移曲线有明显不同... 采用树脂膜/离型纸的T型剥离实验方法来表征RFI树脂膜操作过程中的揭取特性,实验研究了几种基本RFI树脂膜的T形剥离载荷 位移关系在不同加载速度及不同实验温度下的表现形式。结果显示内聚破坏与界面破坏情况下载荷位移曲线有明显不同的形式。提高温度有利于出现内聚破坏,而提高实验速度则易于出现界面破坏。进一步从实验数据总结出树脂膜揭取的工艺范围应当在出现界面破坏的温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树脂膜渗透成形 树脂膜 揭取特性 工艺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工艺用环氧基树脂膜的研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国利 李嘉禄 +1 位作者 杨彩云 李学明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据RFI工艺用环氧树脂基树脂膜低温成膜性、高温流动性和浸渗性的技术性能要求,设计了在一定温度内具有低反应活性的GY6010型高粘度液态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HT907型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和DY062型苄基二甲胺树脂膜制备体系。根据等... 据RFI工艺用环氧树脂基树脂膜低温成膜性、高温流动性和浸渗性的技术性能要求,设计了在一定温度内具有低反应活性的GY6010型高粘度液态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HT907型六氢邻苯二甲酸酐和DY062型苄基二甲胺树脂膜制备体系。根据等当量反应计算理论和浇注体的力学性能,确定了树脂膜制备体系的最佳混合比例,利用加热聚合、流延成膜和快速冷却方法,制备了具有低固化度的BS-1型环氧树脂基树脂膜。经测试该树脂膜成膜性、弯曲性良好;在80℃的融渗温度下粘度为645 mPa.s,低粘度区域宽度(粘度小于1 000 mPa.s)达25 m in,凝胶时间达56 m in。采用该树脂膜制备的RFI叠层板试件空隙含量(0.8%)极低,与模压试件相比,RFI试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提高4.57%、6.26%和2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树脂膜 树脂膜融渗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RFI成形用树脂膜的成膜工艺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邦铭 梁子青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49,共4页
针对先进复合材料树脂膜渗透成形技术(RFI)中的树脂膜,分析了其成形的基本过程,在测定树脂体系的基本粘度-温度关系基础上,采用树脂膜/离型纸的拉伸剪切实验方法测定了树脂膜的拉伸剪切强度,研究了树脂膜在不同温度及速度下的剪切载荷-... 针对先进复合材料树脂膜渗透成形技术(RFI)中的树脂膜,分析了其成形的基本过程,在测定树脂体系的基本粘度-温度关系基础上,采用树脂膜/离型纸的拉伸剪切实验方法测定了树脂膜的拉伸剪切强度,研究了树脂膜在不同温度及速度下的剪切载荷-位移关系及内聚破坏及界面破坏的转变温度范围。结果显示,破坏形式的转化是决定剪切强度-温度依赖性的关键。确定了实验树脂体系的成膜工艺区间的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树脂膜渗透成形 树脂膜 制备工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2
4
作者 李敏 郭熙盛 +3 位作者 叶舒娅 刘枫 袁嫚嫚 黄义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8-815,共8页
本试验以控释期为90d的硫膜(SPCU)和树脂膜(PCU)控释尿素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U)一次基施相比,控释尿素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子粒产量、... 本试验以控释期为90d的硫膜(SPCU)和树脂膜(PCU)控释尿素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U)一次基施相比,控释尿素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子粒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增幅分别达15.1%~51.4%、64.5%~141.1%和5.4~18.2 kg/kg;显著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的SPAD值。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相比,树脂膜控释尿素及硫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以7∶3比例一次性施入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子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水稻收获后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其增幅分别为7.9%~31.7%、3.3~13.0 kg/kg、2.2%~17.6%和13.2%~22.0%;显著提高叶片中后期的净光合速率,且以树脂膜控释尿素100%一次基施的处理最高。施用树脂膜控释尿素的各处理较普通尿素均能显著提高水稻的氮肥生理效率。树脂膜控释尿素比硫膜控释尿素表现出更好的水稻增产效应和氮肥利用效率,更能有效延缓叶片衰老,实现水稻氮素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树脂膜控释尿素 水稻产量 光合特性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膜控释尿素及普通尿素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敏 郭熙盛 +3 位作者 叶舒娅 曹承富 武际 黄义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9-343,共5页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控释尿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控释期90d的树脂膜控释尿素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树脂膜控释尿素及普通尿素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PU)全部底施相比,树...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控释尿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控释期90d的树脂膜控释尿素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树脂膜控释尿素及普通尿素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PU)全部底施相比,树脂膜控释尿素及普通尿素配施抑制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增幅分别达5.6%~12.6%和32.4%~137.3%。与分次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树脂膜控释尿素及普通尿素配施抑制剂处理使籽粒产量增加1.5%~8.2%;等氮量施用树脂膜控释尿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及湿面筋含量;等氮量施用树脂膜控释尿素及普通尿素配施抑制剂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增幅达13.9%~42.6%。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土壤无机氮与氮肥利用率皆以树脂膜控释尿素70%+普通尿素30%处理最高,其中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其他施氮处理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树脂膜控释尿素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树脂膜培养容器在文心兰试管苗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何松林 任凝辉 +3 位作者 潘会堂 杨秋生 张启翔 田中道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96,共4页
以低成本、高品质试管种苗培养和规模化生产为目的 ,采用具有高透气性、低透湿性、耐高温和易于成型加工的四碳氟乙烯树脂膜为材料制作新型培养容器 (CP) ,以文心兰‘AlohaIwanaga’为实验植物材料 ,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探讨了树脂膜培养... 以低成本、高品质试管种苗培养和规模化生产为目的 ,采用具有高透气性、低透湿性、耐高温和易于成型加工的四碳氟乙烯树脂膜为材料制作新型培养容器 (CP) ,以文心兰‘AlohaIwanaga’为实验植物材料 ,在常规培养条件下探讨了树脂膜培养容器在文心兰试管苗生产中的有效性 .与传统培养容器三角瓶相比较 ,CP内生长的试管苗在株高、叶长、叶幅、根数、根长、鲜重、干物重、干物率和叶绿素指数等生长指标上高于常规培养容器 (三角瓶 ) .采用SSR法进行比较 (显著水平P≤ 0 0 5 ) ,其中在株高、叶长、叶幅、鲜重、干物重等重要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分子树脂膜 培养容器 应用 试管苗 文心兰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膜与树脂膜控释尿素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氮素的调控及其产量效应 被引量:27
7
作者 郑沛 宋付朋 马富亮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方法,设0,210,300kg/hm2共3个施氮水平7个处理,对比分析2种控释尿素对小麦各生育期耕层土壤氮素、小麦抽穗期1m深土体中各土层土壤氮素的调控效应及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在小麦生产...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方法,设0,210,300kg/hm2共3个施氮水平7个处理,对比分析2种控释尿素对小麦各生育期耕层土壤氮素、小麦抽穗期1m深土体中各土层土壤氮素的调控效应及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均能有效调控并保持小麦整个生育期,尤其是生育关键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耕层土壤氮素(全氮、无机氮)的数量形态和有效性,减少土壤氮素在土体剖面中的迁移淋失,满足小麦高产及其不同生育期对不同氮素的需求;树脂膜控释尿素效果优于硫膜控释尿素,能够达到"前氮后移"及"一次施肥保全期"的施用效果;(2)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均能提高小麦产量及其构成,树脂膜控释尿素比硫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分别提高11.93%和25.32%;(3)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在调控耕层土壤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形态上分别在小麦生育前期和后期表现最佳,建议在小麦实际生产中基施树脂膜控释尿素,或者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配合施用,或施用硫加树脂膜控释尿素,以提高小麦增产潜力、氮肥农学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树脂膜控释尿素 土壤氮素 小麦产量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膜测定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清荣 王正银 +1 位作者 李泽碧 王慧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6,共6页
在25℃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不同肥料(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钙、缓释复合肥)养分(氮、磷、钾)在土壤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几种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各异,缓释复合肥氮、磷养分释放在前期(28... 在25℃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不同肥料(尿素、氯化钾、磷酸二氢钙、缓释复合肥)养分(氮、磷、钾)在土壤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几种肥料养分释放速率各异,缓释复合肥氮、磷养分释放在前期(28d)释放较慢。用该方法提取肥料养分(N、P、K)在土壤中的释放累积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用Elovich、双常数、一级扩散、抛物线扩散4种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二者的关系,拟合度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863^**~0.999^**)。用该法测定肥料在土壤中释放养分的变化特性与用其测定的土壤本身养分的变化特性相似。从而提出了离子交换树脂膜法作为一种评价肥料养分在土壤中的变化特性的较理想方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 肥料测定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树脂膜培养容器在文心兰原球茎增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松林 孔德政 +2 位作者 杨秋生 张启翔 田中道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58,共4页
以薄叶系文心兰 (Oncidium)品种‘AlohaIwanaga’茎尖诱导形成的原球茎 (protocorm likebody ,PLB)为外植体 ,采用树脂膜培养容器 (CP)和三角瓶 ,分别以MS、1 2MS为基本培养基 ,比较 5种不同培养方式 (三角瓶固体方式、三角瓶液体方式... 以薄叶系文心兰 (Oncidium)品种‘AlohaIwanaga’茎尖诱导形成的原球茎 (protocorm likebody ,PLB)为外植体 ,采用树脂膜培养容器 (CP)和三角瓶 ,分别以MS、1 2MS为基本培养基 ,比较 5种不同培养方式 (三角瓶固体方式、三角瓶液体方式、三角瓶液体振荡方式、CP固体方式、CP液体静置方式 )、CO2 施肥和 4种不同糖浓度 (5、10、2 0、30g L)对文心兰原球茎 (PLB)增殖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PLB增殖后的鲜重、干物重和PLB分化幼苗等主要指标分析后表明 :①以 1 2MS为基本培养基、应用CP作培养容器的液体静置培养方式是该实验研究中文心兰PLB增殖的最佳培养方式 ;②CO2 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PLB增殖后的鲜重和干物重 ,表明培养容器内的CO2 浓度提高 ,能够促进文心兰PLB的增殖 ;③培养基中 4种不同糖浓度处理中 ,2 0g L糖浓度下 ,增殖后PLB鲜重和干物重均高于其他处理 .糖浓度在 2 0g L以下时不利于PLB的快速增殖 ,高于 2 0g L时对PLB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膜培养容器 原球茎 增殖 文心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对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氮素平衡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敏 宋付朋 卢艳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1-548,共8页
【目的】控释尿素已被证明对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和增产有积极意义,且不同包膜的控释尿素由于包膜材料的不同,对于氮素的释放和供应强度有所不同。本文在黄淮海区域采用玉米田间试验,探讨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在氮素供应和... 【目的】控释尿素已被证明对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和增产有积极意义,且不同包膜的控释尿素由于包膜材料的不同,对于氮素的释放和供应强度有所不同。本文在黄淮海区域采用玉米田间试验,探讨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在氮素供应和减少氮素损失等方面的效应,以期为黄淮海区域夏玉米在高温多雨的种植条件下两种控释尿素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研究0—100 cm土壤剖面中的硝态氮含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土壤氮素平衡和玉米产量以及氮素利用率。【结果】与相同施氮量的普通尿素相比,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均具有"前控后保"的特性,使玉米苗期0—1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11.7%~56.7%和28.8%~68.2%,玉米灌浆期和收获期0—4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6.3%~46.7%、0.5%~60.7%;两种控释尿素均能有效降低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残留的无机氮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和盈余量,降幅分别为12.0%~18.4%、13.2%~66.4%和15.6%~30.9%,使玉米产量提高14.6%~37.5%,氮素利用率提高12.3~20.8个百分点。在N 210 kg/hm2、N 300 kg/hm2两种施氮量条件下,与相同施氮量的硫膜控释尿素相比,树脂膜控释尿素处理的玉米苗期0—6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降低了26.4%~39.1%,灌浆期0—40 cm土层和收获期0—20 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0%~21.8%和9.6%~16.4%,土壤残留无机氮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和盈余量分别降低了2.3%~6.0%、44.6%~61.3%和17.0%~17.7%,玉米产量提高了6.8%~8.3%,氮素利用率提高了7.1~8.4个百分点,说明树脂膜控释尿素的效果优于硫膜控释尿素。树脂膜控释尿素和硫膜控释尿素在施氮量N 300 kg/hm2时均比N 210 kg/hm2条件下玉米整个生育期不同土层的硝态氮含量提高了1.2%~90.9%和2.0%~56.7%,玉米整个生育期土壤残留无机氮量、氮素表观损失量和盈余量分别提高了42.1%~47.6%、66.2%~137.9%、52.5%~53.8%,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0.8%和22.5%、6.5和5.2个百分点,施氮量N 300 kg/hm2优于N 210 kg/hm2。【结论】树脂膜控释尿素在减少夏玉米农田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维持土壤氮素平衡和提高氮素利用率等方面的效果优于硫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综合考虑保证土壤氮素供应、减少氮素损失、提高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等因素,在黄淮海区域高温多雨气候条件下种植夏玉米,以施氮量N 300 kg/hm2的树脂膜控释尿素或者硫膜和树脂膜控释尿素二者配合施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树脂膜控释尿素 土壤硝态氮 氮素平衡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施肥时树脂膜培养容器在文心兰试管苗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松林 王鹏飞 +2 位作者 杨秋生 张启翔 田中道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6,共4页
采用在培养室内CO2 施肥的方法 ,以C3植物文心兰 (Oncidium)品种‘AlohaIwanaga’试管苗为实验植物材料 ,分别以氟乙烯树脂膜容器 (CP)和三角瓶作为培养容器进行培养 .结果表明 :CO2 施肥时 ,树脂膜培养容器 (CP)内生长的试管苗在株高... 采用在培养室内CO2 施肥的方法 ,以C3植物文心兰 (Oncidium)品种‘AlohaIwanaga’试管苗为实验植物材料 ,分别以氟乙烯树脂膜容器 (CP)和三角瓶作为培养容器进行培养 .结果表明 :CO2 施肥时 ,树脂膜培养容器 (CP)内生长的试管苗在株高、叶数、叶长、叶幅、根数、根长、鲜重、干物重、干物率、叶绿素指数 (SPAD值 )等生长指标上高于无CO2施肥处理 .采用SSR法进行比较 (显著水平P≤ 0 0 5 ) ,其中在株高、叶长、叶幅、根数、鲜重、干物重等重要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三角瓶为培养容器时其生长虽优于无CO2 施肥处理 ,但多数指标差异并不显著 .实验证明 ,使用CP作为培养容器 ,培养室内CO2 施肥对促进文心兰试管苗的生长和提高其品质效果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02施肥 树脂膜培养容器 试管苗 文心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膜埋置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养分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兆辉 聂燕 +2 位作者 李缙杨 江丽华 宋国菡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4-427,共4页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 测定方法 埋置法 土壤有效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膜熔渗工艺充模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晏石林 杨梅 谭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树脂膜熔渗工艺(RFI)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为了更深入了解树脂膜熔渗工艺过程中充模阶段的控制参数对制品质量的影响,避免制品出现空斑、充模不完全等问题,针对该工艺过程中树脂在复杂形状预制件中的流动行为进行了分析,在达... 树脂膜熔渗工艺(RFI)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为了更深入了解树脂膜熔渗工艺过程中充模阶段的控制参数对制品质量的影响,避免制品出现空斑、充模不完全等问题,针对该工艺过程中树脂在复杂形状预制件中的流动行为进行了分析,在达西定律基础上建立了二维等温流动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元/控制体方法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编制了FORTRAN程序进行模拟运算,并讨论了流动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对充模时间的影响.由计算实例可见,所编制程序能够很好地预测树脂膜熔渗工艺过程中充模时间、各个时刻树脂的流动前沿位置及模腔中的压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膜熔渗工艺 树脂流动 有限元/控制体 流动前沿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评价缓释复合肥料供肥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清荣 王正银 +3 位作者 胡小凤 董燕 李泽碧 王慧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7-895,共9页
在25℃连续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提取,测定了不同缓释复合肥料(SRCF)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的供肥特性,并与盆栽水稻的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6d内2种SRCF在土壤中NO3^--N和NH4^+-N养分的日均供... 在25℃连续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提取,测定了不同缓释复合肥料(SRCF)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的供肥特性,并与盆栽水稻的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6d内2种SRCF在土壤中NO3^--N和NH4^+-N养分的日均供应量占普通复合肥(NCF)的3.3%~58.1%,并以NH4^+-N〉NO^3- -N;2种SRCF的H2PO4^-和K^+的日均供应量占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CF的14.9%、23.2%和92+7%、64.5%。与NCF相比,SRCF氮紊和磷素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Elovich和抛物线扩散方程的b值可分别用来表征SRCF的NO3^--N、H2PO4^-和NH^4+-N、K^+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后被吸收的日均供肥量。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提取测定的SRCF养分在土壤中的供肥特性与该法测定的土壤本身养分的供肥特性相似。SRCF氮、磷、钾养分累积释放量与盆栽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r=0.869^8~0.994^**)。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测定和评价缓释复合肥料在土壤中养分的供肥特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 缓释复合肥料(SRCF) 钾养分 释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膜熔渗工艺及其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晏石林 杨梅 谭华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3-35,48,共4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树脂膜熔渗RFI成型工艺的发展现状、技术原理、材料要求及工艺特点 ,然后重点阐述了RFI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对如何建立能够反映RFI工艺过程中树脂流动、固化和热传递等物理化学现象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讨论。RFI工艺过... 本文首先介绍了树脂膜熔渗RFI成型工艺的发展现状、技术原理、材料要求及工艺特点 ,然后重点阐述了RFI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对如何建立能够反映RFI工艺过程中树脂流动、固化和热传递等物理化学现象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讨论。RFI工艺过程涉及参数较多 ,单纯采用试验方法来研究各种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仅耗时 ,而且也不经济 ,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RFI工艺进行研究 ,可以减少盲目性和提高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膜熔渗工艺 树脂流动 固化 热传递 数值模拟 RFI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工艺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膜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东 梁国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0,74,共5页
以热塑性聚醚砜树脂 (PES)和聚酰亚胺树脂 (PI)改性 4 5 0 8树脂 ,制得了适用于树脂膜熔渗 (RFI)工艺的高性能树脂基体膜。该树脂膜室温性质稳定 ,发粘点高 ,任意弯曲不脆裂。其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湿热性能优良 。
关键词 树脂膜熔渗 双马来酰亚胺 热塑性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膜在土壤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贵宝 张福锁 曹一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9,共5页
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膜的工作原理及其发展变迁的三个阶段;详细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外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在土壤、植物营养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 土壤 植物营养 吸附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测定土壤钾素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明芳 金继运 +1 位作者 黄绍文 杨俐苹 《土壤肥料》 CSCD 2000年第2期41-43,共3页
用国产离子交换树脂膜室内埋置法提取测定了我国北方 2 4种土壤的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的土壤钾与用 1m ol/L中性 N H4O A c及土壤养分综合系统评价方法提取的钾 ( A SI- K)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盆... 用国产离子交换树脂膜室内埋置法提取测定了我国北方 2 4种土壤的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的土壤钾与用 1m ol/L中性 N H4O A c及土壤养分综合系统评价方法提取的钾 ( A SI- K)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盆栽试验不施钾处理玉米幼苗吸钾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明显高于常用的 1m ol/L中性 N H4OA c提取钾与盆栽试验玉米幼苗吸钾量之间的相关性。说明可以用国产离子交换树脂膜较好地评价北方土壤的供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 室内埋置法 土壤钾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51/BF3-400体系的RFI工艺用环氧树脂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国利 张鹏 +1 位作者 李嘉禄 陈利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468,472,共5页
通过在E51型环氧树脂中加入潜伏性三氟化硼单乙胺固化剂和具有降低反应速率的乙二醇,并控制体系聚合反应的预聚度,成功合成了EFA-1型B阶段环氧树脂膜。实验发现,树脂膜储放温度高低所造成的树脂膜硬化或软化现象对树脂膜上下表面离型纸... 通过在E51型环氧树脂中加入潜伏性三氟化硼单乙胺固化剂和具有降低反应速率的乙二醇,并控制体系聚合反应的预聚度,成功合成了EFA-1型B阶段环氧树脂膜。实验发现,树脂膜储放温度高低所造成的树脂膜硬化或软化现象对树脂膜上下表面离型纸的可剥离性具有重要影响;在E51/BF3-400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乙二醇,可显著提高环氧树脂膜浇注体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结果表明,EFA-1型B阶段环氧树脂膜树脂膜具有溶渗粘度低、凝胶时间长和良好的型面附型及室温可操作性,且其浇注体和RFI叠层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良,EFA-1型环氧树脂膜可满足RFI成型工艺与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膜的制备 RFI工艺 浇注体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膜吸附土壤养分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明芳 金继运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从英国进口的离子交换树脂膜和室内埋置法研究了取自河北玉田县的 4个土壤吸附土壤磷、钾、钙、镁和锰的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 0 .5~ 2 4h的吸附时间内 ,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 ,树脂膜吸附的土壤磷、钙量和锰量显著增加 ,而吸附的钾... 采用从英国进口的离子交换树脂膜和室内埋置法研究了取自河北玉田县的 4个土壤吸附土壤磷、钾、钙、镁和锰的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 0 .5~ 2 4h的吸附时间内 ,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 ,树脂膜吸附的土壤磷、钙量和锰量显著增加 ,而吸附的钾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 土壤养分 吸附动力学 室内埋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