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吊罗低地雨林公顷级样地乔木树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1
作者 张柠 袁浪兴 +4 位作者 纪克鹏 王欣 庞通 兰国玉 魏亚情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2-615,共14页
低地雨林群落是我国热带地区森林类型的重要构成部分,深入探究海南岛低地雨林乔木树种的多样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海南低地雨林的生态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在海南吊罗山低地雨林所建立的1 hm^(2)动态监测样地的树... 低地雨林群落是我国热带地区森林类型的重要构成部分,深入探究海南岛低地雨林乔木树种的多样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海南低地雨林的生态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在海南吊罗山低地雨林所建立的1 hm^(2)动态监测样地的树种清查数据,对群落的组成结构、多样性特征、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间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1)1 hm^(2)动态监测样地内胸径大于3 cm乔木2074株,共计152种,隶属于106属、43科。(2)优势乔木树种(个体数量大于60),主要为山蒲桃(198株),岭南山竹子(142株),木荷(114株),光叶巴豆(113株)等;稀有种(1株)为50种,占总种数的32.89%。(3)7个优势树种种群的径阶分布为倒“J”型,表明其种群幼龄个体数量较多,种群更新容易,种群正处于增长阶段,未来有较好的发展趋势。(4)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多样性,琼榄和阴香呈现随机分布的特点,然而光叶巴豆以集群分布为主,其他优势种主要呈现为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相结合的模式。(5)8个优势种总体上负相关种对和无关联种对多于正相关种对。在0-20 m的尺度上琼榄与多个树种均无显著相关性,而山蒲桃与光叶巴豆及海南锥在该尺度内表现为负相关。基于公顷级样地树种清查结果,海南吊罗山低地雨林群落处于不稳定阶段,种间竞争激烈,排斥竞争较强,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将频繁更替,为保护海南低地雨林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管理的决策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低地雨林 树种多样 种间关系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落叶松林树种多样性和空间结构分析
2
作者 张喜亭 佘丹琦 +3 位作者 王凯 杨艳波 田盼立 王文杰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落叶松林是我国东北林区最为重要的林型之一,对维持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东北森林带落叶松林固定样地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多样性及空间结构指标计算,并结合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落叶松... 落叶松林是我国东北林区最为重要的林型之一,对维持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以东北森林带落叶松林固定样地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多样性及空间结构指标计算,并结合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落叶松林树种多样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落叶松林树种丰富度均值为10.75,Simpson指数为0.72,Shannon-Wiener指数为1.69,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林分树种混交度均值为0.57,林分处于中度混交状态;角尺度为0.54,林分为聚集分布;胸径大小比数为0.51,林分生长为中庸状态。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和地理气候共同解释35.9%的树种多样性变化,其次是空间结构特征,解释率为29.2%。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混交度Mi、纬度(Latitude)、年均温(MAT)和年降水(MAP)等空间结构和地理气候指标是树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将为东北地区落叶松林经营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森林带 落叶松 树种多样 林分空间结构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森林树种多样性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陈佳仪 代莹 张乃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
【目的】揭示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含量对树种多样性的响应差异,并探讨影响这种响应的关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方法】收集中国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4个森林生态系统树种多样性,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真菌多样性数据... 【目的】揭示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氮含量对树种多样性的响应差异,并探讨影响这种响应的关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方法】收集中国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4个森林生态系统树种多样性,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真菌多样性数据,针对处理组(多个树种)和对照组(单一树种)共计214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多样性效应值,并分析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影响树种多样性效应值的生物和非生物变量的解释权重。【结果】不同气候带森林土壤碳、氮含量对树种多样性存在差异性响应,随着纬度梯度增高,树种多样性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逐渐减弱。热带和亚热带森林较强的树种多样性效应主要源于海拔和土壤pH,而非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但是暖温带和中温带森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则是调控树种多样性对土壤碳、氮含量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中国不同气候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氮含量对树种多样性的响应格局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局域尺度研究中森林树种多样性对土壤碳库影响机制的分歧,同时也说明树种多样性的变化对于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碳库的影响可能更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树种多样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真菌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重要值、树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氨基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燕 唐慧敏 +6 位作者 金鹭 施宇 宋晓倩 陈嘉琦 贺海升 张衷华 唐中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786,共9页
【目的】土壤氨基糖是土壤微生物死亡残体的特异性标志物,对土壤碳、氮固存有重要作用。探究树种多样性和优势树种重要值对土壤氨基糖的影响机制。【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为研究样地,采取0~20 cm的表层土壤,测定土壤葡萄糖(Glu... 【目的】土壤氨基糖是土壤微生物死亡残体的特异性标志物,对土壤碳、氮固存有重要作用。探究树种多样性和优势树种重要值对土壤氨基糖的影响机制。【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为研究样地,采取0~20 cm的表层土壤,测定土壤葡萄糖(Glu)、土壤半乳糖(Gal)、土壤胞壁酸(Mur)及土壤总氨基糖(TA)质量分数,计算样地内树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树种重要值,通过相关分析、冗余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确定影响土壤氨基糖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程度。【结果】(1)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0.05);(2)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黑皮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var.mukdensis重要值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重要值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葡萄糖、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重要值均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梣叶槭Acer negund重要值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发现:黑皮油松、蒙古栎不利于氨基糖积累,而黄檗、梣叶槭、金银忍冬、胡桃楸有利于土壤氨基糖的积累。(3)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树种重要值对土壤氨基糖质量分数变化的贡献程度(35.4%)显著高于树种多样性(6.4%)和土壤理化性质(17.2%)。【结论】通过增加梣叶槭、金银忍冬、黄檗和胡桃楸等树种来为维持较高的树种多样性,能更好地促进人工林土壤氨基糖的积累,进而改善土壤碳氮固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 树种重要值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氨基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云冷杉林树木生长与树木大小、竞争和树种多样性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岚棋 杨华 张晓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2,共9页
【目的】林分内林木大小、竞争和树种多样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林木的生长,而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通常被用来描述树木生长状态。本文利用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建立随机森林模型,研究和量化影响树木生长的... 【目的】林分内林木大小、竞争和树种多样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林木的生长,而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通常被用来描述树木生长状态。本文利用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建立随机森林模型,研究和量化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旨在为该地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生长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24年(1987—2010年)对总样木数为6903株的固定样地进行数据调查,应用随机森林算法,选取单木、竞争因子、多样性和气候方面共11个调查因子,对混交林中6个主要树种建立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模型,并使用10折交叉验证法来优化超参数mtry和评估模型结果。【结果】(1)臭冷杉、云杉、红松、椴树、枫桦、白桦6个主要树种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63、0.683、0.695、0.459、0.384和0.568。(2)单木胸高断面积是最重要的因子,对树木生长有着很强的正向影响;竞争因子和树木大小多样性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随着竞争因子、树木大小多样性增加而下降。(3)树种多样性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比较有限,树种多样性指数和混交度的增加会一定程度加快云杉、臭冷杉和红松的生长速度;而气候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结论】树木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的生长潜力,在外界环境中主要受到来自林木间竞争和树木大小多样性的抑制,而树种多样性的增加也能在一定程度促进林内优势树种的生长;随机森林模型能够很好地量化和显出各变量与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之间复杂的关系,可以作为森林管理评价工具,为森林生长收获预估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生长 树木大小 竞争 树种多样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区校园植物群落及树种多样性评价
6
作者 王婕 赵红霞 +1 位作者 张剑峰 王子昊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22-24,共3页
合理配置校园植物群落的结构与树种多样性是校园景观规划重要环节,美丽的校园景观对老师、学生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均有正面影响。寒旱区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植物群落配置情况和树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 合理配置校园植物群落的结构与树种多样性是校园景观规划重要环节,美丽的校园景观对老师、学生及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均有正面影响。寒旱区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植物群落配置情况和树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并基于调查数据对该校景观建设提供建议,为寒旱区城市的绿化提供参考。查阅相关数据,结合数据分析得出多样性指数东校区为4.250、西校区为3.050、南校区为2.320。与标准比值仍有差距,应当适当调整乔木、灌木、草比例,在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注重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植物群落季相变化、加强校园植物后期养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算法 校园景观 乔灌草比 寒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乔木树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7
作者 严沁兰 龙文兴 《热带林业》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了解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不同植被群系植物的多样性,对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海南长臂猿C群和E群的栖息地为对象,调查和分析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径阶分布、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间关联。结果表明:C群和E群栖息... 了解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不同植被群系植物的多样性,对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海南长臂猿C群和E群的栖息地为对象,调查和分析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径阶分布、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间关联。结果表明:C群和E群栖息地优势种乔木植株分别共计250株和370株。C群和E群栖息地直径大于10cm植物个体分别为874株和864株,其乔木群落优势种径阶分布个体数量最多的均在10cm~20cm区间。C群和E群栖息地中不同种群随尺度不同呈现出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种间关联方面,C群栖息地公孙锥种群与其他树种在0~20m尺度上均无显著相关性;E群栖息地枫香树种群与其他树种在大尺度上以负相关为主。研究结果以期为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保护和猿食性植物的多样性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臂猿栖息地 树种多样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多样性对森林死木微生物分解及碳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振宏 赵杼祺 +2 位作者 何鲜 原梦凡 成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探讨森林树种多样性关联的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稳定性,是回答森林生态学基础问题和构建基本理论的关键。死木作为森林的重要碳库和养分库,其分解过程对森林碳和养分循环及地力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 探讨森林树种多样性关联的生态系统过程及其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稳定性,是回答森林生态学基础问题和构建基本理论的关键。死木作为森林的重要碳库和养分库,其分解过程对森林碳和养分循环及地力维持起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导致森林死亡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天然林保护、人工林采伐和林分结构调整等森林管理的推进,森林死木储量将进一步增加,对碳循环的影响也将加剧。目前,为了提高森林生态质量,各地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同时针对人工林大力开展林分结构改造,这些措施都将显著提高树种多样性。然而,关于树种多样性如何影响森林死木的分解及碳循环,尤其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如何调控死木微生物定殖和分解,这些关键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足。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树种多样性对土壤微生物在死木中的定殖过程、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群落演替的影响,讨论了不同微生物群落对死木分解的代谢过程以及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并探讨了死木微生物分解模型的发展,以预测我国森林死木碳库变化特征。文章最后提出,未来应加强研究树种多样性对死木微生物分解机制和碳汇效应的影响,以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同时,针对我国森林树种结构现状和未来变化,应重视树种多样性对森林碳循环的影响,这将为提升森林生态服务质量和“碳库”功能挖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 分解 碳循环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的树种多样性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 被引量:33
9
作者 汪思龙 黄志群 +1 位作者 王清奎 于小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4-480,共7页
通过模拟试验和野外调查对凋落物的树种多样性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林分取样调查的结果表明 ,有两个树种凋落物覆盖的几个杉阔混交林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只有杉木凋落物覆盖的杉木纯林土壤 ,酸性磷... 通过模拟试验和野外调查对凋落物的树种多样性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林分取样调查的结果表明 ,有两个树种凋落物覆盖的几个杉阔混交林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只有杉木凋落物覆盖的杉木纯林土壤 ,酸性磷酸酶活性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这 3种土壤酶活性均以具有凋落物种类最多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最高。除了土壤酶活性升高之外 ,杉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也明显高于仅有一种杉木凋落物覆盖的杉木纯林土壤。采用杉木叶凋落物与不同阔叶树种凋落物处理土壤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在凋落物投放量和 (1 5NH4 ) 2 SO4 施用量相同的控制条件下 ,随着投放的凋落物树种组成的增加 ,土壤中 1 5N的残留量也随之增加 ,而其损失量却随之减少 ;土壤中杉木幼树对于 1 5N的吸收量以及杉木幼树的单株鲜重也随着处理凋落物组成树种的增加而增加 ,具有不同树种数量的凋落物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p<0 .0 5 )。可见随着凋落物树种多样性的增加 ,不仅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这两个基本的质量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而且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凋落物 树种多样 杉木 人工林 土壤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1 位作者 胡艳波 李远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共8页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调查数据的数目与群落中种的分布比例直接影响多样性计算结果,且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对稀少种并不敏感;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具有多样性随物种丰富度增大而增大的一般属性,不受调查株数和样地大小的影响,对稀少种敏感,且该指数能够正确表达出具有相同物种数量群落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大小,是一种良好的测度树种多样性的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 树种空间多样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南坡森林群落组成、结构以及树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姜萍 叶吉 +4 位作者 王绍先 冯秀春 黄祥童 牛立君 吴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58-262,共5页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北坡,南坡研究很少见报导。该文通过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南坡沿海拔梯度设置样方和植被调查,研究长白山南坡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研究表...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北坡,南坡研究很少见报导。该文通过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南坡沿海拔梯度设置样方和植被调查,研究长白山南坡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研究表明:长白山南坡12个样地6种森林群落共记录乔木树种53种、灌木57种、草本植物310种。南坡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布没有北坡那么明显,随海拔的升高,乔木树种的物种丰富度和α多样性显著下降。灌木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受海拔梯度变化下热量分布差异的影响不大,灌木层的α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变化无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南坡 群落组成 群落结构 树种多样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栎类次生林树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永涛 李贵才 +1 位作者 曹敏 唐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在哀牢山徐家坝地区,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受到人为破坏后形成的栎类次生林的树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约40a的栎类次生林的乔木树种组成主要以云南越桔(Vacciniumduclouxii)为主。树种的萌生现象非... 在哀牢山徐家坝地区,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受到人为破坏后形成的栎类次生林的树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恢复约40a的栎类次生林的乔木树种组成主要以云南越桔(Vacciniumduclouxii)为主。树种的萌生现象非常突出,超过2/3的树种具有萌生现象,在DBH≥3cm的植株中有72.7%是由无性系萌株产生的。栎类次生林乔木的密度随高度级、径级的增加而递减,但树种丰富度却不随树木的密度增加而增加。以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Fisher指数α计算了栎类次生林的树种多样性(H=1.42±0.27;D=0.65±0.09;α=2.59±1.16),并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树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处于演替顶级阶段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具有更高的树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 省次生林 哀牢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与树种多样性动态 被引量:23
13
作者 臧润国 蒋有绪 余世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32,共9页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的调查 ,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树种多样性特征随森林循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 1 )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斑块在森林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林隙阶段 ( G)占 38.5 0 % ,建立阶段 ( B)...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的调查 ,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树种多样性特征随森林循环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 1 )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不同阶段斑块在森林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林隙阶段 ( G)占 38.5 0 % ,建立阶段 ( B)占 2 8.5 0 % ,成熟阶段 ( M)占 2 7.0 0 % ,衰退阶段 ( D)占 6 .0 0 %。 ( 2 )热带山地雨林中乔木树种的密度随森林循环的变化趋势是由 G→B→M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以成熟阶段达到最大 ,而到衰退阶段又趋于下降。灌木树种则表现出 G阶段斑块的密度最大 ,B阶段的最小 ,从 B到 M有所增加 ,到 D又稍有下降。 ( 3)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高度级和不同径级的树木的密度在森林循环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增减趋势 ,其随森林循环过程呈现出的动态变化可能与不同阶段斑块内的空间、环境及物种生物学特性有关。 ( 4 )热带山地雨林中树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胸高断面积、平均单株材积随森林循环过程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其中平均胸径和平均高随森林循环的变化较为平缓 ,而平均胸高断面积和平均单株材积之变化较为陡急。 ( 5 )热带山地雨林森林循环不同阶段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 ,其中 G和 B阶段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值较接近 ,M阶段的物种丰富度达到最大 ,D阶段则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循环 森林动态 斑快动态 树种多样 热带雨林 海南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丝栗栲次生林类型与树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建国 叶芬 +2 位作者 盛炜彤 詹有生 童书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51,共7页
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人工干扰的天然次生丝栗栲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不同样地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竞争格局。结果表明:(1)丝栗栲次生林可划分为5个类型,每一类型都是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形成;(2)在自然... 根据主成分分析对福建邵武洪墩采育场人工干扰的天然次生丝栗栲林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计算了不同样地树种的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竞争格局。结果表明:(1)丝栗栲次生林可划分为5个类型,每一类型都是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形成;(2)在自然状态下,理论上3个优势树种丝栗栲、罗浮栲和木荷竞争的最终格局是:罗浮栲由于其本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竞争能力差之故,首先衰退,其次是木荷,最终本区将形成丝栗栲为绝对优势种的群落;(3)丝栗栲林在16a以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种间相遇机率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提高,当林龄在23a时达到最大,当林龄为36a时,多样性指标又随之下降;(4)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由大到小的排序结果为:丝栗栲、罗浮栲、虎皮楠、红楠、木荷、山杜英、钩栲、野漆、刺毛杜鹃、野茉莉。这一排序结果反映了各树种在利用以光为主导因子的生态资源上的能力及其适应性幅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栗栲 次生林类型 树种多样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高黎贡山社区森林树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尹利伟 郭辉军 +2 位作者 盛才余 刀志灵 李嵘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研究人为干扰活动对高黎贡山社区森林树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为干扰对该社区森林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减少了群落树种多样性和破坏森林群落结构 ,降低森林资源量。当地居民对森林树种选择性的砍伐 ,使群落优势种组成发生变化 ,导致... 研究人为干扰活动对高黎贡山社区森林树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为干扰对该社区森林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减少了群落树种多样性和破坏森林群落结构 ,降低森林资源量。当地居民对森林树种选择性的砍伐 ,使群落优势种组成发生变化 ,导致某些树种种群减小 ,物种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并提出减少人为干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高黎贡山 社区森林 树种多样 森林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1
16
作者 许克福 吴泽民 陈家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0,共5页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合肥市城市森林树种组成及乡土树种应用情况,并选择市内公园、环城林带、高校校园、住宅区及近郊风景林5个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比较其树种组成及相似性,计算了树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结果表明:合肥市城...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合肥市城市森林树种组成及乡土树种应用情况,并选择市内公园、环城林带、高校校园、住宅区及近郊风景林5个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比较其树种组成及相似性,计算了树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森林有树种241种,乡土树种应用率40.7%;市内公园树种最多(156种),其它依次为高校校园(113种)、环城林带(70种)、住宅区(61种);近郊风景林最低(21种);各类型乔木树种比例均高于灌木。不同类型城市森林树种相似性总体较低。在市内各类型城市森林中,公园与校园的树种相似性程度最高(0.5),其次为公园与环城林带(0.32)、公园与住宅区(0.30),公园与近郊风景林最低(0.05),其它类型之间树种组成相似性均<0.4。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排序为:环城林带(3.7)>高校校园林(3.3)>市内公园林(2.8)>近郊风景林(2.5)>住宅区绿地(2.1);均匀度值排序为:环城林带(1.03)>住宅区绿地(0.93)>高校校园林(0.81)>近郊风景林(0.80)。环城林带的群落特征优于其它类型的城市森林,近郊风景林群落特征并不优于其它城市森林,有许多乡土树种尚未为城市绿化所应用。城市森林树种构成的自然度较低,应注重当地次生林冠层乔木树种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组成 树种多样 城市森林类型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徐武美 宋彩云 李巧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7756-7762,共7页
生态位理论认为,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会减少种间竞争排斥而有助于物种共存;而中性理论则认为群落树种呈独立于环境特征的随机分布。为研究土壤养分异质性与乔木树种多样性的联系,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随机设置了16个1 hm^2样方,调查了... 生态位理论认为,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会减少种间竞争排斥而有助于物种共存;而中性理论则认为群落树种呈独立于环境特征的随机分布。为研究土壤养分异质性与乔木树种多样性的联系,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随机设置了16个1 hm^2样方,调查了各样方乔木树种多样性,计算了各样方土壤有效氮(AN)、有效磷(EP)、有效钾(EK)、有机质(OM)、p H、总氮(TN)、总磷(TP)、总钾(TK)的变异系数以代表各样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的相对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TK变异系数与乔木树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该区域不同植物可能在钾资源的利用上存在明显的生态位分化,钾的异质性有助于树种共存;OM、AN变异系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1),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缓解了种间竞争压力,树种多度分布相对均匀,有助于树种共存。除TK外,其它土壤指标的变异系数与乔木树种多样性的正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表明这些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布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中性或其它生态学过程可能掩盖了这些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布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这说明,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树种共存,但同时应当重视中性过程等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构建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异质性 中性理论 树种多样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多样性和结构特征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1 位作者 袁士云 刘文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5-610,共6页
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直径分布、林层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标,对小陇山百花林场王安沟经营区锐齿栎天然林样地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十分丰富,树种多样性较高,群落中具有构... 运用林分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直径分布、林层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标,对小陇山百花林场王安沟经营区锐齿栎天然林样地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锐齿栎天然林群落的树种组成十分丰富,树种多样性较高,群落中具有构成当地森林群落的主要树种,结构特征为复层异龄林;在水平结构方面群落中,林木个体分布的角尺度均值为0.489,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为0.598,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比例高达78.6%;群落中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林木个体的优势排列顺序为:白桦>湖北花楸>漆树>锐齿栎>三桠乌药>华山松>少脉椴>鹅耳枥>青榨槭>膀胱果;在垂直结构方面,群落的平均林层数为2.3层,垂直结构复杂,分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天然林 树种多样 结构特征 小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与自然火干扰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翠玲 潘存德 +2 位作者 吴晓勇 寇福堂 谭卫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57-4162,共6页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通过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及其与自然火干扰分布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树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对自然火干扰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树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P<0.01)...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通过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及其与自然火干扰分布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树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对自然火干扰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树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P<0.01),但树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不高(R2=0.2165),并且表现出以1900m为界的区域性变化特征。②所调查范围内共发生了8次自然火干扰事件,平均间隔时间为14 a,干扰事件多集中在1900m以下的较低海拔区。③林分受自然火干扰作用后,树种多样性普遍表现出增加的特征。总体而言,海拔高度是影响喀纳斯森林群落树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形成的基本因素,但随机发生的自然火干扰是主导1900m以下较低海拔区树种多样性丰富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旅游区 树种多样 垂直格局 自然火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泛克里格方法的树种多样性空间估计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鹏 张会儒 +1 位作者 雷相东 李晓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7-71,共5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估计对于森林经营者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汪清林业局二类调查数据和局级固定样地数据,以树种多样性为例,利用泛克...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估计对于森林经营者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汪清林业局二类调查数据和局级固定样地数据,以树种多样性为例,利用泛克里格方法对全局树种多样性进行空间分布估计。结果表明,泛克里格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R2=0.697 7),树种多样性在固定样地的抽样尺度下,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预测的树种多样性最高值为1.82,最低值为0.221,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出北部低,东部,南部和西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为区域尺度基于固定样地和地统计学的树种多样性空间分布估计提供了方法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多样 空间分布格局 地统计学 泛克里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