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树状聚酰胺-胺的制备及在皮革染色废水中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学川 何林燕 强涛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1-395,共5页
利用阳离子化试剂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树状聚酰胺-胺分子上的氨基进行季铵化改性制得了阳离子树状聚酰胺-胺(PAMAM-TAC),并将其应用于皮革黑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研究了改性聚酰胺-胺阳离子树状聚合物的代数、用量、处理... 利用阳离子化试剂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树状聚酰胺-胺分子上的氨基进行季铵化改性制得了阳离子树状聚酰胺-胺(PAMAM-TAC),并将其应用于皮革黑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研究了改性聚酰胺-胺阳离子树状聚合物的代数、用量、处理的pH、时间和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3~5,1.0 G的PAMAM-TAC用量为30 mg/L,处理时间为10 min时,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树状聚酰胺-胺 染色废水 脱色 皮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树状聚酰胺-胺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学川 何林燕 强涛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2,共4页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合成了0.5代~1.0代树状聚酰胺-胺(0.5G^1.0G PAMAM)。再利用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1.0G PAMAM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1.0代树状聚酰胺-胺的季铵盐(1.0G PAMAM-TAC)。通... 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合成了0.5代~1.0代树状聚酰胺-胺(0.5G^1.0G PAMAM)。再利用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1.0G PAMAM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1.0代树状聚酰胺-胺的季铵盐(1.0G PAMAM-TAC)。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了1.0G PAMAM-TAC的最佳反应条件:溶剂用量40%(以反应体系的总质量计)、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5 h、投料摩尔比n(1.0GPAMAM)∶n(EPTAC)为1∶8。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改性前后1.0G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聚酰胺-胺 季铵盐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树状芳-脂共聚酰胺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3
作者 韩巧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83-1385,共3页
用溶液缩聚法合成一系列新型的树状芳香-脂肪共聚酰胺。通过红外、核磁等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溶液缩 树状聚酰胺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联苯甲醛修饰的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荧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巧荣 陆天虹 +1 位作者 江玉亮 王炳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91-1994,共4页
采用小分子联苯甲醛(BPA)分别修饰第一和第二代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合成了2种PAMAM的修饰产物G1-BPA4和G1-BPA8.利用IR,1H NMR及MALDI-TOF MS等手段表征了2种产物的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 采用小分子联苯甲醛(BPA)分别修饰第一和第二代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合成了2种PAMAM的修饰产物G1-BPA4和G1-BPA8.利用IR,1H NMR及MALDI-TOF MS等手段表征了2种产物的结构,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作为常见荧光猝灭剂的Cu2+能使2种产物的荧光均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大分子酰胺-胺(PAMAM) 联苯甲醛 铜离子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絮凝与助留机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彭晓春 宁慧龙 +2 位作者 彭晓宏 赵建青 彭密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概述了絮凝与助留体系中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能,介绍了造纸浆料中各组分的絮凝过程及改性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用作造纸絮凝助留剂的优点。探讨了PAMAM树状聚合物的结构与絮凝作用的关系。分析了PAMAM树状聚合物在造纸中的絮凝助... 概述了絮凝与助留体系中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能,介绍了造纸浆料中各组分的絮凝过程及改性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用作造纸絮凝助留剂的优点。探讨了PAMAM树状聚合物的结构与絮凝作用的关系。分析了PAMAM树状聚合物在造纸中的絮凝助留机理,包括氢键缔合作用、憎水化作用、电荷中和作用、阳离子补丁效应和架桥絮凝作用。以含聚氧乙烯链的PAMAM树状聚合物为造纸助留剂建立了絮凝模型,并阐述了不同用量的助留剂对其絮凝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合物 絮凝作用 助留剂 助留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建国 郝红 +2 位作者 韦雄雄 曹亚虹 田忠社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33,共6页
介绍了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如发散合成法、收敛合成法、发散收敛合成法等,并对各种合成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分析。综述了PAMAM树状大分子在药物载体、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生物传感器和光化学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发散合成法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链封端的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林裕卫 赵建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28,588,共5页
采用酰氯法,用丙烯酰氯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丙烯酰端基的聚氧乙烯大单体(PEO-A)。实验证明,较佳的原料摩尔比n(PEG)∶n(CH2CHCOCl)∶n〔(CH3CH2)3N〕=2∶1∶1。然后以聚氧乙烯大单体为端基改性剂,在氮... 采用酰氯法,用丙烯酰氯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丙烯酰端基的聚氧乙烯大单体(PEO-A)。实验证明,较佳的原料摩尔比n(PEG)∶n(CH2CHCOCl)∶n〔(CH3CH2)3N〕=2∶1∶1。然后以聚氧乙烯大单体为端基改性剂,在氮气保护下50℃四氢呋喃溶液中分别与G1.0~G4.0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96h,合成出了聚氧乙烯(PEO)链封端的非离子型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NMR,13CNMR)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合物 氧乙烯大单体 MICHAEL加成反应 表面改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链封端的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林裕卫 赵建青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5-719,共5页
研究了聚氧乙烯链封端的非离子型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在造纸助留和催化剂载体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类树状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温度低于300℃无明显热分解行为,最大的热分解温度均为400℃。助留性能测试表明,M4.0G... 研究了聚氧乙烯链封端的非离子型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以及在造纸助留和催化剂载体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类树状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温度低于300℃无明显热分解行为,最大的热分解温度均为400℃。助留性能测试表明,M4.0G与P44复配双元助留体系(摩尔比1∶23.22),造纸助留率为89.2%,比空白造纸助留率分别提高了18.3%。纸样的物理机械特性:撕裂指数、撕裂强度、耐破指数、耐破强度和抗张指数比空白纸样分别提高了8.6%、1.5%、35.5%、29.6%和4.3%。TEM测试表明:以聚氧乙烯大单体(PEO-A)链封端的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样品封装的钯金属纳米粒子单分散性较好,粒径分布在0.75~2.4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合物 氧乙烯 造纸助留 纳米催化剂载体 造纸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氧乙烯链端的阴离子型改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赵建青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8-1003,共6页
以采用发散法在优化合成条件(n(乙二胺):n(丙烯酸甲酯)=1:4、n(丙烯酸甲酯):n(树状聚合物中间体)=24: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4 h)下合成的第四代聚酰胺-胺(G4.0 PAMAM)树状聚合物为骨架,以阴离子试剂丙烯酸钠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 以采用发散法在优化合成条件(n(乙二胺):n(丙烯酸甲酯)=1:4、n(丙烯酸甲酯):n(树状聚合物中间体)=24: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4 h)下合成的第四代聚酰胺-胺(G4.0 PAMAM)树状聚合物为骨架,以阴离子试剂丙烯酸钠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乙烯大单体为端基改性剂,在以甲醇为溶剂、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96 h的条件下进行三元Michael共加成反应,对G4.0 PAMAM树状聚合物分子末端基进行修饰改性;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含聚氧乙烯链端的阴离子型改性G4.0 PAMAM树状聚合物,其分子结构形态以球状为主,粒径范围10~120 nm,通常以集聚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合物 丙烯酸钠 氧乙烯大单体 表面改性 Michael共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与稀土离子络合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金焕 艾仕云 +1 位作者 曲祥金 时伟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1-704,共4页
合成了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4.0代PAMAM树状分子与Sm3+、Dy3+、Ce3+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反应时间、PAMAM物质的量、反应体系pH都会影响PAMAM对Ce(Ⅲ)、Sm(Ⅲ)及Dy(Ⅲ)离子的配位作用,对端氨基树状高... 合成了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4.0代PAMAM树状分子与Sm3+、Dy3+、Ce3+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反应时间、PAMAM物质的量、反应体系pH都会影响PAMAM对Ce(Ⅲ)、Sm(Ⅲ)及Dy(Ⅲ)离子的配位作用,对端氨基树状高分子主要存在RE-N4和RE-N2两种配位方式;随着稀土离子的加入,各种配位方式的相对比例会发生变化;pH对配位方式也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为制备尺寸可控的PAMAM树状高分子封闭的稀土原子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高分子 荧光分光光度法 稀土 络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赵建青 彭密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0-784,共5页
在甲醇为溶剂、投料比n(第四代聚酰胺-胺(PAMAM G4.0))∶n(丙烯酸钠(SAA)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1∶19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96h的优化合成条件下,以PAMAM G4.0树状聚合物为骨架,分别用阴离子试剂SAA和AMPS为端基改性剂... 在甲醇为溶剂、投料比n(第四代聚酰胺-胺(PAMAM G4.0))∶n(丙烯酸钠(SAA)或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1∶192、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96h的优化合成条件下,以PAMAM G4.0树状聚合物为骨架,分别用阴离子试剂SAA和AMPS为端基改性剂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对PAMAM树状聚合物分子末端基进行修饰改性;并用FTIR,NMR,GPC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阴离子化程度达到90%以上,且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阴离子合物 丙烯酸钠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MICHAEL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DENs催化聚(甲基氢硅氧烷)区域选择性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晓宏 潘勤敏 +1 位作者 Garry L.Rempel 彭晓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3-817,共5页
采用共络合法制备了部分季铵化的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DENs)催化剂,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光散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该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成、粒径及其分布.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 采用共络合法制备了部分季铵化的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DENs)催化剂,分别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光散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该树状聚合物封装的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形成、粒径及其分布.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表明,RuRh双金属DENs催化剂对聚(甲基氢硅氧烷)的硅氢化改性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区域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酰胺树状合物 RuRh双金属纳米粒子 (甲基氢硅氧烷) 区域选择性催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生物材料——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被引量:1
13
作者 扈金萍 刘永利 张锦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关键词 药物载体 纳米生物材料 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赵建青 彭密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9-894,共6页
研究了改性聚酰胺-胺(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特性黏数([η])、热稳定性和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树状聚合物的[η]随代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一个极大值。PAMAM/N烯酸钠(SAA)、含聚氧乙烯(PEO)链端的PAMAM/SAA... 研究了改性聚酰胺-胺(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特性黏数([η])、热稳定性和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树状聚合物的[η]随代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一个极大值。PAMAM/N烯酸钠(SAA)、含聚氧乙烯(PEO)链端的PAMAM/SAA(PAMAM/SAA/PEO)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η]极大值分别出现在第4.0代附近、第5.0~6.0代附近;随PEO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PAMAM/SAA/PEO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η]减小。热分析结果表明,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具有逐层热分解行为,热稳定性与分子外围端基有关,PAMAM/SAA/PEO阴离子树状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最大热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可达388℃。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絮凝性能,絮凝性能随代数、PEO链长的增加而增强;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最佳浓度为30mg/L(不是所有的改性PAMAM阴离子树状聚合物的最佳浓度都是30mg/L),上层清液的透光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阴离子树状合物 丙烯酸钠 特性黏数 热稳定性 絮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修饰硅胶固定化胰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芳宇 苏萍 +2 位作者 张春婷 鄂红军 杨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的硅胶为载体,胰蛋白酶为模型,考察了PAMAM的代数和固定化条件对酶的固载量及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3.0代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硅胶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9.0,最适温度为60℃...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的硅胶为载体,胰蛋白酶为模型,考察了PAMAM的代数和固定化条件对酶的固载量及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3.0代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硅胶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9.0,最适温度为60℃,对酪蛋白表观米氏常数Km为7.76 mg/mL,固定化胰蛋白酶表现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以及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硅胶 胰蛋白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酰胺-胺阳离子树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16
作者 陈银 李季 +3 位作者 黄燕山 周婕 张海青 周圣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6-177,187,共3页
以甲醇为溶剂、投料比为3.0GPAMAM/N,N-二甲基乙醇胺=1∶16,N,N-二甲基乙醇胺/环氧氯丙烷=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h的优化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与整代产品进行加成反应,以及环氧氯丙烷与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对3.0G... 以甲醇为溶剂、投料比为3.0GPAMAM/N,N-二甲基乙醇胺=1∶16,N,N-二甲基乙醇胺/环氧氯丙烷=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2h的优化条件下,利用环氧氯丙烷与整代产品进行加成反应,以及环氧氯丙烷与N,N-二甲基乙醇胺进行季铵化反应,对3.0GPAMAM树状大分子进行阳离子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品与预期产物结构吻合较好,达到预期目标,且阳离子转化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合成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聚酰胺-胺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学川 何林燕 袁绪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6-89,共4页
介绍了树状聚酰胺-胺的结构特点、化学物理性能及合成方法,综述了树状聚酰胺-胺在表面活性剂、基因、药物载体和气体分离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在皮革加工中作为甲醛捕获剂、固色剂和污水处理剂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树状聚酰胺-胺 皮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状PAMAM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负载镍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乙烯齐聚性能
18
作者 黄金 郭丽君 +2 位作者 李锋 李杨 李翠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181,共10页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树状聚酰胺-胺(PAMAM)镍络合物为催化活性中心,通过共价负载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循环利用性的PAMAM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负载镍催化剂(化合物G).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 以纳米二氧化硅为载体,树状聚酰胺-胺(PAMAM)镍络合物为催化活性中心,通过共价负载制备了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循环利用性的PAMAM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负载镍催化剂(化合物G).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化合物G的组成及形貌.研究了该类负载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的性能,考察了齐聚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G具有良好的催化乙烯齐聚活性和循环利用性.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反应压力是影响乙烯齐聚活性的最主要因素,反应温度是影响乙烯齐聚选择性的最主要因素.当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反应压力0.7 MPa,n(Al)/n(Ni)为500,反应温度为35℃,主催化剂用量为5μmol时,化合物G催化乙烯齐聚活性为3.75×10^(5)g/(mol Ni·h),齐聚产物中C_(4)~C_(8)烯烃选择性为94.98%.化合物G的树状效应使其金属负载量、催化乙烯齐聚活性和C_(8)烯烃的选择性均高于氨基化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负载镍(化合物E);且化合物G经3次回收循环使用后,催化乙烯齐聚活性为3.12×10^(5)g/(mol Ni·h),齐聚产物中C8烯烃选择性为3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状聚酰胺-胺 乙烯齐 树状效应 负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化PAMAM树状大分子的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沛霖 李慎涛 +6 位作者 叶玲 杨华 王丛霞 张静宜 闫豫东 刘春娜 王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1-925,共5页
研究经聚乙二醇(PEG)进行表面修饰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作为药物载体时对药物的包裹及释放能力。用经三氟乙基磺酸单甲氧基(Tresylate)活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Tresylated MPEG-5000)对聚酰胺-胺G4.0-PAMAM树状... 研究经聚乙二醇(PEG)进行表面修饰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作为药物载体时对药物的包裹及释放能力。用经三氟乙基磺酸单甲氧基(Tresylate)活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Tresylated MPEG-5000)对聚酰胺-胺G4.0-PAMAM树状大分子修饰,目标产物PEG化树状大分子用FT-IR1、H NMR进行结构表征。MTT研究其细胞毒性。通过包裹与释放实验研究该药物载体对抗癌药物甲氨蝶呤(MTX)的包裹及释放能力。每个修饰后的树状大分子可包裹33个抗癌药物甲氨蝶呤分子,细胞毒指数较低,释药速度减慢。修饰后的树状大分子与未PEG化的树状大分子载体相比具有更强的包裹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药物缓释功能;细胞毒性试验表明,其胞毒性与未PEG化的树状大分子相比明显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2-三氟乙基磺酸单甲氧基乙二醇酯 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药物载体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将mTET1-H6与MBD融合的新蛋白酶促体系的优化
20
作者 胡珊珊 柏骁 +2 位作者 肖君华 李凯 周宇荀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1,共9页
TET(Ten-Eleven-Translocation)是依赖于Fe^(2+)和α-酮戊二酸(α-KG)的双加氧酶,具有氧化5-甲基胞嘧啶(5mC)的能力。为了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以小鼠TET1(mTET1)为研究对象,将甲基化CpG结合域(MBD)与mTET1进行融合,研究亚铁盐种类及浓度... TET(Ten-Eleven-Translocation)是依赖于Fe^(2+)和α-酮戊二酸(α-KG)的双加氧酶,具有氧化5-甲基胞嘧啶(5mC)的能力。为了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以小鼠TET1(mTET1)为研究对象,将甲基化CpG结合域(MBD)与mTET1进行融合,研究亚铁盐种类及浓度、小分子添加剂种类及浓度、缓冲液种类、酶浓度与不同种类、代数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化CpG结合域(MBD)的融合有利于结合底物DNA,从而提高mTET1-H6的酶活性。在100μL反应体系中,1 mmol/L的硫酸亚铁铵和Hepes-NaOH缓冲液有助于酶促反应,相对酶活分别提高2.04倍和3.88倍,且10μg的酶量有利于提高酶促反应速率。此外,在催化体系中添加1 mmol/L的L-半胱氨酸和四氯对苯醌小分子、40 nmol/L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可以进一步提高酶的氧化能力,相对酶活分别提高5.7倍、6.39倍和7.62倍。mTET1-H6-MBD对5mC迭代氧化为5hmC、5fC和5caC的转化率达7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ET1蛋白 甲基化CpG结合域 酶促反应体系优化 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