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宏 侯云静 程时端 《中兴通讯技术》 2011年第2期25-29,共5页
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解决方案不能很好地同时解决移动性支持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并且难于部署。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网络架构,并给出与该架构相适应的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很好地解决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 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解决方案不能很好地同时解决移动性支持和可扩展性差的问题,并且难于部署。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位置和标识分离的网络架构,并给出与该架构相适应的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很好地解决网络的可扩展性问题,在移动性支持方面还具有如下的特点:不需要修改终端协议栈,易于部署;标识符含有一定的路由信息,能提供较好的与传统终端互通的能力;将映射系统分布于边缘网络内,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并降低了切换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和标识分离 移动性管理 位置管理 切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识/位置分离的新型移动性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海波 李杨 +1 位作者 林涛 周旭 《电信网技术》 2012年第4期25-30,共6页
标识/位置分离是未来网络的重要设计原则之一,LISP基于标识/位置分离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互联网路由可扩展性问题的机制,但其在移动性支持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SP架构的新型移动性管理方案,通过引入三种命名机... 标识/位置分离是未来网络的重要设计原则之一,LISP基于标识/位置分离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互联网路由可扩展性问题的机制,但其在移动性支持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SP架构的新型移动性管理方案,通过引入三种命名机制和两种映射系统,可以在保持映射系统可聚合的前提下,避免现有LISP移动性方案存在的双重映射、双重封装等问题,提供高效、灵活的移动性支持。同时,该方案还提出了一种快速切换机制来进一步优化切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位置分离 LISP 路由可扩展 移动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标识网络的未来互联网体系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宏科 黄道超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0-28,共9页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创模式是相对"静态"和"僵化"的,网络不能自动感知服务的需求变化,网络资源无法按照需求动态适配,无法满足未来网络"高速"、"海量"、"泛在"、"绿色"的通...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创模式是相对"静态"和"僵化"的,网络不能自动感知服务的需求变化,网络资源无法按照需求动态适配,无法满足未来网络"高速"、"海量"、"泛在"、"绿色"的通信需求。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网络原始设计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全新的智慧型未来网络体系与机制,建立相应的基础理论体系。为此,一体化标识网络提出了"4种标识,3类映射"体系模型,突破了传统的一种网络支撑一种主要服务的原创模式。在其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服务的"资源和位置分离"、网络的"控制和数据分离"及"身份与位置分离"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未来智慧型网络体系结构,在有效解决网络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智慧型网络更高效、更优化、更节能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网络 标识分离 下一代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董平 杨冬 +1 位作者 秦雅娟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16-1922,共7页
传统互联网以'固定、有线'为主的连通方式,难以适应新的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标识分离映射机制ISMS,详细介绍了ISMS的基本理论和协议流程,并与移动IPv6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对比... 传统互联网以'固定、有线'为主的连通方式,难以适应新的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标识分离映射机制ISMS,详细介绍了ISMS的基本理论和协议流程,并与移动IPv6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和对比.ISMS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移动管理机制,其切换管理和位置管理均由网络完成,能够满足新一代互联网移动管理机制在快速切换、路由优化、可扩展、可控可管、保护位置隐私、安全性和降低无线链路开销等方面的需求.理论分析表明ISMS的网络层面平均切换时延远小于移动IPv6的平均切换时延,能够有效支持绝大部分实时应用.原型系统的实现和验证进一步说明了ISMS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互联网 移动管理 标识分离映射机制 移动IPV6 一体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移动切换方案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华贵 蒋铃鸽 +1 位作者 何晨 刘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90-1094,1099,共6页
针对移动IPv6和HIP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在双方同时移动时无法实现无缝切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缝切换方案SH-HIP。该方案利用RVS服务器作为锚点,维持主机标识与当前IP地址的映射关系,并且转发更新数据包,有效地解决双方同时移动时连... 针对移动IPv6和HIP的移动性管理方案在双方同时移动时无法实现无缝切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缝切换方案SH-HIP。该方案利用RVS服务器作为锚点,维持主机标识与当前IP地址的映射关系,并且转发更新数据包,有效地解决双方同时移动时连接丢失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在双方同时移动时可大大减小切换延时和丢包率,而且保持了HIP的安全性,能有效抵御拒绝服务攻击以及中间人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机标识协议 主机标识 标识分离 网络移动 无缝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WEIGHTED HIGH-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FOR RADAR TARGET RECOGNI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劼昊 周建江 吴杰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For the recognition of high-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 in radar, the weighted HRRP can reduce the instability of range cells caused by the attitude change of targets. A novel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 For the recognition of high-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HRRP) in radar, the weighted HRRP can reduce the instability of range cells caused by the attitude change of targets. A novel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weighted HRRP. In the approach, the separability of weighted HRRPs in different targets is measured by de- signing an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weighted coefficients are computed by using the gradient descent method, thus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stable range cells.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five aircraft model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weighted HRRP and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target recognition high-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scattering center model gradient descent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感知网络架构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涛 唐晖 侯自强 《中兴通讯技术》 2011年第2期7-9,共3页
文章提出一种内容感知的未来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通过新型的主机/内容命名机制,能够在网络层支持对内容和主机的统一标识,从而在实现内容高效分发的同时,有效地支持端到端通信;同时,该网络架构还具备良好的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
关键词 未来网络 内容感知 路由可扩展 标识/位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疫肉样与胴体智能识别对应的革新——论RFID技术在屠宰加工检疫环节的应用
8
作者 鲍清岩 《肉类研究》 2007年第4期13-15,共3页
本文通过对屠宰加工行业中检疫环节的研究和分析,针对传统检疫方式的特点和不足,创造性地提出了RFID技术与屠宰生产线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应用方式,实现了检疫肉样与所检胴体的准确对应和智能识别与管理。文章主要通过深入分析生猪屠宰加... 本文通过对屠宰加工行业中检疫环节的研究和分析,针对传统检疫方式的特点和不足,创造性地提出了RFID技术与屠宰生产线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应用方式,实现了检疫肉样与所检胴体的准确对应和智能识别与管理。文章主要通过深入分析生猪屠宰加工生产中旋毛虫检验、内脏检验等检验环节,详细讲述了RFID标识技术在屠宰加工行业检疫环节中应用的解决方案、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加工检疫 肉样 胴体 分离标识 RFID 旋毛虫检验 内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