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工作过程中捕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施蕴曦 蔡忆昔 +3 位作者 朱磊 陈祎 赵闯 王为凯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9,35,共7页
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进行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在线捕集试验。通过发动机废气排放颗粒物粒径谱仪EEPS-3090分析了DPF对不同粒径PM的捕集特性;通过扫描电镜仪和热重分析仪探究了DPF前后端PM的... 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进行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在线捕集试验。通过发动机废气排放颗粒物粒径谱仪EEPS-3090分析了DPF对不同粒径PM的捕集特性;通过扫描电镜仪和热重分析仪探究了DPF前后端PM的堆积形貌及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PF对大粒径颗粒物的捕集效果优于小粒径颗粒物,聚集态颗粒物基本被DPF完全拦截;DPF孔道过滤壁面的深层碳烟减小了微孔孔径,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DPF对PM的捕集率升高。柴油机排气流经DPF后,逃逸出少量PM,以核态颗粒物为主。与DPF前端相比,后端PM的挥发性组分含量升高,元素碳的含量下降,氧化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颗粒 粒径 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的优化
2
作者 向立明 刘吉林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3年第6期32-37,共6页
通过软件仿真,分析了过滤器内部流场,得到了气相的速度、压力分布,颗粒相的速度、轨迹分布,并讨论了孔道内部颗粒物的沉积过程。结果证明,三角形孔道的滤芯比现行的正方形孔道滤芯具备更高的性能,并提出了一种优化扩张段外壳母线的方法... 通过软件仿真,分析了过滤器内部流场,得到了气相的速度、压力分布,颗粒相的速度、轨迹分布,并讨论了孔道内部颗粒物的沉积过程。结果证明,三角形孔道的滤芯比现行的正方形孔道滤芯具备更高的性能,并提出了一种优化扩张段外壳母线的方法,扩展了今后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压力损失 过滤效率 两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油品质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晓辉 谢夏琳 《汽车与新动力》 2021年第3期78-80,共3页
针对不同油品的机油掺混率,以及不同油品的机油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的积灰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油品的掺混率对DPF的积灰特性有一定的影响,2%的掺混率能缩短试验的验证周期,且两者的差异在工程试验的合理偏差范围内,因此该... 针对不同油品的机油掺混率,以及不同油品的机油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的积灰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油品的掺混率对DPF的积灰特性有一定的影响,2%的掺混率能缩短试验的验证周期,且两者的差异在工程试验的合理偏差范围内,因此该方案更适用于工程验证。机油的油品对DPF的积灰特性影响较大,选择性能好的机油可以降低催化器的阻力增加速率,延长DPF的清灰里程,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柴油机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积灰 压差 清灰里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再生时颗粒层氧化燃烧特性探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忠伟 秦源 +3 位作者 方嘉 蒋渊 杜雨恒 杨言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3,共6页
基于可视化单通道台架,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在线测量再生时过滤壁面上颗粒层厚度,采用电镜离线观测颗粒层形貌,探索已沉积的炭黑颗粒层在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过滤壁面上的再生氧化过程。结果表明,基于颗粒层厚度变化曲线,再生过程分为... 基于可视化单通道台架,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在线测量再生时过滤壁面上颗粒层厚度,采用电镜离线观测颗粒层形貌,探索已沉积的炭黑颗粒层在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过滤壁面上的再生氧化过程。结果表明,基于颗粒层厚度变化曲线,再生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Ⅰ阶段,颗粒层厚度缓慢降低;第Ⅱ阶段,颗粒层厚度快速降低,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DPF孔隙气流处,颗粒层表面出现凹坑形貌;第Ⅲ阶段,颗粒层厚度再次缓慢下降。同时,炭黑颗粒微观形貌由均匀堆积形貌向链状和环状形貌变化,颗粒层随氧化的进行呈现凹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颗粒层厚度 炭黑沉积 再生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再生过程的多通道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小波 宋蔷 +2 位作者 唐君实 李水清 姚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42-946,937,共6页
建立了模拟柴油机颗粒物过滤器(DPF)再生过程的多通道模型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DPF进口气体不均匀性对热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处气体流速不均匀分布会延长再生时间、推迟和提高温度峰值;... 建立了模拟柴油机颗粒物过滤器(DPF)再生过程的多通道模型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DPF进口气体不均匀性对热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处气体流速不均匀分布会延长再生时间、推迟和提高温度峰值;进口处气体温度不均匀分布会延长再生时间、推迟并降低温度峰值。因此,在设计DPF时应力求进口处气体的温度和速度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热再生 再生时间 再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温度和来流参数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再生和过滤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鉴松 孟忠伟 +1 位作者 陈超 苗垒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8,45,共13页
基于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研究了不同再生温度和不同来流流量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出口颗粒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载量为2.5 g/L时,DPF出口颗粒物出现一个颗粒数浓度波峰;加载量为5.0 g/L时,DP... 基于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研究了不同再生温度和不同来流流量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出口颗粒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载量为2.5 g/L时,DPF出口颗粒物出现一个颗粒数浓度波峰;加载量为5.0 g/L时,DPF出口颗粒物出现两个数量浓度波峰。相同来流流量下,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随着再生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升温阶段出口颗粒物以核模态为主;再生阶段时,内部出现温度波峰且出口颗粒物以50 nm以上聚集态颗粒为主。相同再生温度下,加载量为2.5 g/L时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随着来流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升温和再生阶段出口颗粒物均以核模态为主;加载量为5.0 g/L时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随来流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升温阶段出口颗粒物以核模态为主,再生阶段在大流量时有部分聚集态颗粒物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来流流量 再生温度 颗粒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型柴油车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入口温度升温特性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顾晗 王建 +2 位作者 许鑫 张多军 刘胜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9,共8页
选取了高、中、低负荷的3个典型工况,研究了进气节流及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排放性、经济性及柴油机催化氧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入口温度的影响,得到全工况区域的DOC入口温度的升温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随进气... 选取了高、中、低负荷的3个典型工况,研究了进气节流及喷油策略对柴油机缸内燃烧过程、排放性、经济性及柴油机催化氧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入口温度的影响,得到全工况区域的DOC入口温度的升温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随进气节流阀开度减小,进气流量降低,压缩压力下降,燃烧始点滞后,最高燃烧压力下降,循环指示功降低;HC排放得到抑制,其他排放恶化;DOC入口温度得到有效提升,负荷越小,温升效果越显著。喷油规律耦合进气节流发现,主喷提前角的推迟使得滞燃期缩短、后燃加重,DOC入口温度小幅度提升;近后喷油量增加可提高DOC入口温度,推迟近后喷,DOC入口温度先增大后降低,存在最佳的近后喷时刻。依据样机全工况排温分布特征,提出了不同工况区域DOC入口温度升温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 主动再生 排气热管理 燃烧过程 柴油机催化氧化器(DOC) 升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毅 李孟良 +2 位作者 李军 方茂东 任美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对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和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DOC对柴油车排放的影响规律;对DPF的压降特性和过滤性能进行了试验。最后还讨论了DPF再生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 柴油机氧化催化转化器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公交车加装CDPF的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冯谦 李孟良 +3 位作者 李志军 秦孔建 楼狄明 吕赫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5,共7页
测试分析了柴油公交车安装催化型柴油机颗粒过滤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s,CDPF)在瞬态测试循环工况下对非常规气态物、颗粒物中的碳质组分、芳香烃及其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DPF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率为57.6%,对... 测试分析了柴油公交车安装催化型柴油机颗粒过滤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s,CDPF)在瞬态测试循环工况下对非常规气态物、颗粒物中的碳质组分、芳香烃及其毒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DPF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率为57.6%,对柴油车颗粒物中总碳的减排率为70.4%,对柴油车颗粒中多环芳烃(PAHs)组分减排率为91.1%,CDPF对低环数的PAHs表现较高的减排率,而对其他环数的PAHs的减排率略低。CDPF能明显降低不同苯环PAHs的毒性当量,但对不同苯环PAHs的毒性当量比例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排放物 催化型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柴油公交车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模型拟合的DPF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卫锋 伍恒 +2 位作者 姚广涛 张凯凯 资新运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3,共6页
根据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堵塞与泄漏故障型式开展了排气阻力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取了排气流量、排气温度、排气压差等主要故障特征参数数据。通过与传统压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将正交最小二乘方法应用于DPF的故障诊断,形成基于正... 根据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PF)堵塞与泄漏故障型式开展了排气阻力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取了排气流量、排气温度、排气压差等主要故障特征参数数据。通过与传统压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将正交最小二乘方法应用于DPF的故障诊断,形成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模型拟合的DPF故障诊断方法,并用试验采集到的主要故障特征参数数据对模型拟合方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通过定义一个错误系数向量,分析了广义故障空间中不同故障型式DPF所形成的故障区域,为DPF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错误系数向量能够判断出故障程度及堵塞、泄漏等故障型式,基于该结果可以进行DPF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正交最小二乘 模型拟合 错误系数向量 故障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F燃油助燃再生燃烧器结构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资新运 张凯凯 +2 位作者 姜大海 张卫锋 姚广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5-30,共6页
为提高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燃油助燃再生燃烧器燃烧效率和出口温度可控性,结合流动和传热的基本原理,对燃烧器基本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同燃烧室长度、缩口直径的燃烧器展开模拟研究,对燃... 为提高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燃油助燃再生燃烧器燃烧效率和出口温度可控性,结合流动和传热的基本原理,对燃烧器基本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同燃烧室长度、缩口直径的燃烧器展开模拟研究,对燃烧器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燃烧室长度为57mm时,燃烧器的温度分布、压力分布更好,燃烧效率更高;缩口直径为110mm时,燃烧器的综合性能更有利于DPF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燃烧器 结构优化 燃烧室 数值模拟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燃油助燃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工程》2019年(第40卷)总目次
12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3-I0008,共6页
关键词 油机 发动机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 米勒循环 缸内直喷 《内燃机工程》 两次喷射 刘海峰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