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型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颗粒捕集器怠速再生控制策略及其验证
1
作者 马标 张方戈 +1 位作者 张波 滕勤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8,86,共6页
为了满足国6b轻型车排放法规对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的要求,开发了某轻型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颗粒捕集器(SDPF)。当车辆在交通拥挤、红绿灯较多的城市状况下运行时,SDPF再生效率低,导致SDPF堵塞甚至烧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构建车辆怠... 为了满足国6b轻型车排放法规对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的要求,开发了某轻型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颗粒捕集器(SDPF)。当车辆在交通拥挤、红绿灯较多的城市状况下运行时,SDPF再生效率低,导致SDPF堵塞甚至烧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构建车辆怠速工况和怠速与城市工况之间转换的识别逻辑,基于压差流阻的碳载量模型计算碳载量作为再生触发条件,建立SDPF怠速再生控制策略。通过实车测试,在车辆减速至怠速、怠速、怠速转换至行车状态下,验证SDPF怠速再生控制策略。结果表明,SDPF再生效率显著提升,证明了SDPF怠速再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提高了SDPF运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颗粒 再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降怠速再生可靠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董光雷 孙楠楠 +3 位作者 南征 张秋实 刘海涛 华伦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频繁怠速再生,这种不正常再生是导致DPF高温烧裂的主要原因,导致DPF可靠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搭建燃烧器台架对堇青石DPF进行重复性降怠速(DTI)测试,探究了相同碳载量及再生工况下DPF再生...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频繁怠速再生,这种不正常再生是导致DPF高温烧裂的主要原因,导致DPF可靠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搭建燃烧器台架对堇青石DPF进行重复性降怠速(DTI)测试,探究了相同碳载量及再生工况下DPF再生的一致性,通过DPF载体内部的温度分布、PN排放特性以及最终CT扫描结果,评估了DPF的耐久性及坚固性。结果表明:30次DTI测试中,DPF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峰值温度出现在靠近载体出口端,DPF从中心到边缘位置温度逐渐降低,载体边缘处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30次DTI后载体PN排放未见明显升高,距国六限值仍有较大裕量;CT扫描未见明显裂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 降怠速 再生 可靠性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特性研究
3
作者 黄粉莲 王永佳 +2 位作者 万明定 周正伟 雷基林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1,93,共11页
基于GT-Power构建了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匹配后处理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甲醇替代率、再生目标温度和初始炭载量对双燃料发动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主动再生时压降特性、温度特性、... 基于GT-Power构建了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匹配后处理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甲醇替代率、再生目标温度和初始炭载量对双燃料发动机催化型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主动再生时压降特性、温度特性、完全再生持续时间及累计柴油消耗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生目标温度、甲醇替代率和初始炭载量均对CDPF主动再生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再生目标温度升高,CDPF压降下降速率加快,较高的再生目标温度易导致CDPF内出现温度值“尖峰”现象,650℃再生时CDPF峰值温度较目标温度高85℃。随甲醇替代率增加,再生过程压降略微增加,载体峰值温度降低。随初始炭载量增加,CDPF主动再生反应速率加快,载体峰值温度升高,CDPF压降下降速率增大,载体内部温度的均匀性提高。提高再生目标温度可缩短完全再生持续时间,减少累计柴油消耗量。甲醇替代率对完全再生持续时间的影响较小,甲醇替代率从0%增至30%,累计柴油消耗量减少27.8%。600℃再生目标温度、30%甲醇替代率、20 g初始炭载量条件下可实现高效安全再生的同时降低再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型柴油机颗粒 甲醇替代率 再生目标温度 初始炭载量 主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的最大碳载量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董光雷 孙楠楠 +3 位作者 南征 刘海涛 张秋实 华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8,共10页
大碳载量下,不正常再生导致的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DPF)载体高温烧熔或开裂是CDPF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燃烧器台架对CDPF进行最大碳载量测试。对堇青石CDPF和碳化硅CDPF进行不... 大碳载量下,不正常再生导致的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atalytic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DPF)载体高温烧熔或开裂是CDPF失效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燃烧器台架对CDPF进行最大碳载量测试。对堇青石CDPF和碳化硅CDPF进行不同碳载量的降怠速测试,不断提升碳载量直至CDPF失效。通过对CDPF内部温度分布、颗粒物数量(particulate number, PN)排放特性及失效程度进行分析,得到CDPF的最大碳载量。结果表明:在5 g/L碳载量下再生时,堇青石内部最高温度为1 163℃,超过安全再生温度,碳化硅内部最高温度为1 050℃;随着碳载量的提升,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度梯度变大,虽然在超过安全再生温度下,载体存在某种程度的开裂,但不影响PN过滤性能,堇青石的开裂是从边缘向中心移动,碳化硅开裂是从中心向四周移动;当碳载量持续增加至8 g/L时,碳化硅载体的PN排放值相比全新载体提升了6倍,达到14.0×10^(11)(kW·h)^(-1),已不具备过滤能力。试验得到了CDPF再生时的安全碳载量限值,可为实际CDPF应用中安全再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 降怠速 最大碳载量 温度梯度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载体结构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包广元 何超 +3 位作者 李加强 肖应学 字天曦 黄立闩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81,89,共11页
为降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的压降并提高捕集效率,建立了DPF压降与捕集效率的数学模型,基于试验设计和多项式逼近算法,系统地研究了载体配比(x1)、壁厚(x2)及载体孔密度对DP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配... 为降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的压降并提高捕集效率,建立了DPF压降与捕集效率的数学模型,基于试验设计和多项式逼近算法,系统地研究了载体配比(x1)、壁厚(x2)及载体孔密度对DP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配比和壁厚对压降与捕集效率影响效果显著,当载体配比和壁厚分别处于(1.40,1.53)和(0.249,0.267)mm区间时,DPF压降处于较低水平,而捕集效率相对较高,在载体配比为1.52、壁厚为0.264 mm时,压降达到最小值为4.2 kPa,捕集效率为90.28%。通过多项式逼近算法得到了压降模型和捕集效率模型的显示表达式:压降模型Y=51.19+3.815x_(1)-8.726x_(2)+3.794x_(1)^(2)-1.735x_(1)x_(2)+0.524x_(2)^(2);捕集效率模型Y=0.383+0.105x_(1)+0.085x_(2)+0.032x_(1)^(2)-0.016x_(1)x_(2)-0.0032x_(2)^(2)。DPF压降和捕集效率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拟合度,压降和捕集效率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110、0.0002,压降和捕集效率拟合优度分别为0.9996、0.9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颗粒 正交试验设计 多项式逼近算法 压降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特征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微波再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龚金科 王曙辉 +2 位作者 李林科 彭克立 蔡皓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8-254,共7页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再生时,流过过滤体的气流特征对再生过程有重要影响。根据泡沫陶瓷过滤体微波再生的特点,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圆柱形过滤体的二维微波再生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过滤体微波再生时气流与过滤体、碳烟微粒之间的对流...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再生时,流过过滤体的气流特征对再生过程有重要影响。根据泡沫陶瓷过滤体微波再生的特点,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圆柱形过滤体的二维微波再生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过滤体微波再生时气流与过滤体、碳烟微粒之间的对流换热、微波能量在过滤体空间的再分布和衰减变化、碳烟颗粒在过滤体空间的分布不均匀性等主要因素。使用该数学模型研究了尾气中含氧量、流速、温度等物性参数对过滤体再生时间和再生效率等再生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合理,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研究结果揭示了泡沫陶瓷过滤体微波再生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征和规律,为微粒捕集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微粒(dpf) 数值模拟 再生 排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流速分布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龚金科 吴钢 +3 位作者 王曙辉 刘云卿 伏军 龙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为了得到径向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内流速分布特性,该文利用流体计算软件对一种可旋转径向式微粒捕集器内流速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考察了排气流速、管道直径比、扩张角及载体长度等参数对微粒捕集器内流速分布的影响规律。在入口气流流... 为了得到径向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内流速分布特性,该文利用流体计算软件对一种可旋转径向式微粒捕集器内流速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考察了排气流速、管道直径比、扩张角及载体长度等参数对微粒捕集器内流速分布的影响规律。在入口气流流速50m/s条件下,测量了微粒捕集器各计算截面内流速分布情况,并且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最大误差为3.2m/s,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表明,降低排气流速、减小管道直径比与扩张角、增加载体长度均有利于提高微粒捕集器内流速分布均匀性。该研究对控制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提高过滤体利用率及微粒捕集器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流速 微粒排放 微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龚金科 赖天贵 +3 位作者 董喜俊 梅本付 刘金武 袁文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研究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采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壁流式蜂窝陶瓷作为过滤体,根据其结构对称性和内部流动数学模型,建立了稳态层流的过滤体内部流动CFD仿真模型,并运用离散格式分离求解器进行求解。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表明模型能准确反映... 研究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采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壁流式蜂窝陶瓷作为过滤体,根据其结构对称性和内部流动数学模型,建立了稳态层流的过滤体内部流动CFD仿真模型,并运用离散格式分离求解器进行求解。仿真计算与试验验证表明模型能准确反映过滤体内部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微粒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加热再生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9
作者 龚金科 刘云卿 +3 位作者 鄂加强 蔡皓 王曙辉 伏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20,共7页
基于车用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孔道内的加热再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加热再生过程中过滤体孔道内微粒燃烧与壁面温度沿轴向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再生条件下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滤体的壁面温度... 基于车用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过滤体孔道内的加热再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加热再生过程中过滤体孔道内微粒燃烧与壁面温度沿轴向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再生条件下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滤体的壁面温度从过滤体前端向后端逐渐升高,且整个过滤体的峰值温度出现在过滤体后端;提高过滤体初始温度,适当地增大再生气流质量流量、气流含氧量以及微粒沉积量都可加快再生过程,但过大的含氧量和微粒沉积量会造成壁面峰值温度过高,过大的气流质量流量会减慢再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微粒 加热再生 再生条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燃烧器再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新 资新运 +2 位作者 姚广涛 张春润 颜伏伍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8-54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用燃烧器的空气供给方式——从涡轮增压器出口处取气,并根据捕集器加热再生要求,设计了一套全流式燃烧器再生系统,对该系统的升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系统由燃烧器与氧化催化器(DOC)两大部件组成... 提出了一种新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用燃烧器的空气供给方式——从涡轮增压器出口处取气,并根据捕集器加热再生要求,设计了一套全流式燃烧器再生系统,对该系统的升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系统由燃烧器与氧化催化器(DOC)两大部件组成,采用两级升温策略,能有效地对捕集器进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新的供气方式是可行的,且未对发动机动力性带来不利影响,所设计的燃烧器再生系统能在较大发动机工况范围内迅速提升排气温度至5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微粒捕集器油气匹配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龚金科 吁璇 +2 位作者 伏军 刘云卿 余明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基于自行设计的微粒捕集器(DPF)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对燃烧器内以不同油气比混合燃烧后气体与柴油机排气混合形成的高温废气温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过滤体孔道内的热再生模型,对DPF喷油助燃再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DPF再生试验... 基于自行设计的微粒捕集器(DPF)喷油助燃再生系统,对燃烧器内以不同油气比混合燃烧后气体与柴油机排气混合形成的高温废气温度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过滤体孔道内的热再生模型,对DPF喷油助燃再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DPF再生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根据再生过程的仿真结果,以怠速工况下DPF再生时过滤体壁面峰值温度、温度梯度及再生时间等为条件,研究喷油助燃再生方式下燃烧器的油气配比问题,怠速工况下再生时油气比取0.025~0.016时能够实现合理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助燃再生系统 微粒 油气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资新运 张卫锋 +2 位作者 徐正飞 姚广涛 姜大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43-147,164,共6页
颗粒物是柴油机排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微粒捕集器能够将排气中的颗粒物过滤,实现90%以上的净化效率,是国际应对未来机动车排放法规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近几年国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颗粒物的组成以及在微粒捕集器中的燃烧过程,并介绍... 颗粒物是柴油机排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微粒捕集器能够将排气中的颗粒物过滤,实现90%以上的净化效率,是国际应对未来机动车排放法规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近几年国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颗粒物的组成以及在微粒捕集器中的燃烧过程,并介绍了微粒捕集器的净化机理、材料技术和再生技术。国际研究表明:(1)颗粒物主要由固体碳、可溶性有机成分和硫酸盐三部分组成,在燃烧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物、官能团、高度结晶碳随着温度升高依次燃烧;(2)壁流式微粒捕集器通过扩散、拦截、重力和惯性四种形式将颗粒物拦截过滤;传统的堇青石、碳化硅材料各有优缺点,可能被新型钛酸铝材料取代;过滤体通过增加入口通道体积的方式增加对颗粒物和灰分的容纳能力;(3)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种类繁多,被动再生技术由于对燃油硫含量由较高要求,因此主要在国外采用;国内主要应采用主动再生技术,同时使用燃油添加剂进行辅助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颗粒物 过滤材料 结构优化 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降怠速再生过程载体温度的控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田径 程义琳 +2 位作者 刘忠长 王丹 刘江唯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针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降怠速再生过程载体峰值温度偏高问题进行了基于排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控制策略的降怠速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怠速工况通过耦合调整再循环废气和进气流量可有效控制排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低至8%以下,而氧控所引起的燃... 针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降怠速再生过程载体峰值温度偏高问题进行了基于排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控制策略的降怠速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怠速工况通过耦合调整再循环废气和进气流量可有效控制排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低至8%以下,而氧控所引起的燃烧恶化也导致了HC、CO排放量增大;碳载量和排气流量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氧控降怠速再生试验过程其载体内部峰值温度显著低于原机非氧控降怠速再生数值;提高载体碳载量并进行氧控降怠速再生,微粒加载背压和载体峰值温度仍在发动机正常运转以及载体材料温度安全范围内,满足安全以及可靠再生的同时达到了拓展安全再生碳载量限值以及延长微粒捕集器再生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再生 氧气 载体温度 碳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燃烧器+氧化催化器的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资新运 郭猛超 +2 位作者 张伟 姚广涛 蔡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6,共6页
设计了一种车载全流式燃烧器,从增压柴油机的涡轮增压器取出新鲜空气,从回油管路取油供给燃烧;将该装置安装在排气管尾端使捕集器进行再生,在燃烧器和捕集器之间增加氧化催化器,实现了在发动机所有稳态工况下捕集器的复合再生。在排气... 设计了一种车载全流式燃烧器,从增压柴油机的涡轮增压器取出新鲜空气,从回油管路取油供给燃烧;将该装置安装在排气管尾端使捕集器进行再生,在燃烧器和捕集器之间增加氧化催化器,实现了在发动机所有稳态工况下捕集器的复合再生。在排气背压的再生控制策略基础上,根据经验公式对背压值进行温度修正,将三维背压MAP简化为二维,提出"恒温定时"的复合再生控制策略,分析了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区域的运用,给出了再生过程分析实例。对既定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微粒排放达到了国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氧化催化 柴油机 微粒 复合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温静电旋风捕集器捕集柴油机排气微粒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朝臣 魏名山 +2 位作者 鲍捷 李改琳 施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5-237,共3页
采用高温绝缘材料制作绝缘子 ,并重新设计了绝缘子结构 ,优化了电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 ,该静电旋风捕集器能在较高温度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但高温下静电旋风捕集器的捕集效率要低于低温下的效率。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气微粒 高温静电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灰烬深床沉积压降特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龚金科 陈韬 +3 位作者 鄂加强 王曙辉 左青松 江俊豪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359,共6页
基于过滤壁面内灰烬深床沉积规律和形态,运用球状单元填充床多孔介质物理模型,建立了过滤壁面内灰烬深床沉积数学模型.根据该数学模型研究壁面捕集单元尺寸和渗透率随灰烬沉积量和壁面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过滤体压降随深床沉积灰烬质量... 基于过滤壁面内灰烬深床沉积规律和形态,运用球状单元填充床多孔介质物理模型,建立了过滤壁面内灰烬深床沉积数学模型.根据该数学模型研究壁面捕集单元尺寸和渗透率随灰烬沉积量和壁面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过滤体压降随深床沉积灰烬质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灰烬沉积加速老化台架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灰烬深床沉积阶段过滤体压降明显增加,滤饼沉积阶段压降增加变得平缓,过滤体灰烬深床沉积阶段压降损失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不超过8%,该模型能合理描述灰烬在过滤壁面内的沉积过程,为微粒捕集器的抗堵塞优化研究和失效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微粒 灰烬 深床沉积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复合再生策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资新运 张卫锋 +2 位作者 姚广涛 姜大海 卜建国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8-631,557,共5页
提出了一种起燃器+燃油携带催化剂+氧化催化器的微粒捕集器再生方法,介绍了该再生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查询转速-负荷-背压三维脉谱图的再生时机判断策略;建立了以温度极限与温度分布均匀性为控制目标的再生温度控制策略。台架颗粒物加载... 提出了一种起燃器+燃油携带催化剂+氧化催化器的微粒捕集器再生方法,介绍了该再生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查询转速-负荷-背压三维脉谱图的再生时机判断策略;建立了以温度极限与温度分布均匀性为控制目标的再生温度控制策略。台架颗粒物加载和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系统中的燃油携带催化剂能有效降低颗粒物着火温度,系统能准时进行再生提示,过滤体内温度分布均匀,再生效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起燃 燃油携带催化剂 氧化催化 再生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热工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伏军 龚金科 +2 位作者 袁文华 曾周亮 杨建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58-66,共9页
为获得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热工变化特性,在考虑微粒氧化反应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壁流式蜂窝陶瓷过滤体喷油助燃再生数学模型,通过对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与微粒浓度场等多场耦合求解,研究其再生过程热工参数变化规律。... 为获得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喷油助燃再生过程热工变化特性,在考虑微粒氧化反应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壁流式蜂窝陶瓷过滤体喷油助燃再生数学模型,通过对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与微粒浓度场等多场耦合求解,研究其再生过程热工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喷油助燃装置热工参数、排气特征对过滤体再生过程影响较大。适当增大气油配比、提高喷油压力与喷油速率及加大补气流量均使再生过程中过滤体孔道壁面峰值温度升高,沉积在过滤体孔道壁面上的微粒层氧化燃烧速率加快,缩短过滤体的再生时间,但随着气油配比、补气流量的进一步增大,空气对流散热损失增强,及喷油速率进一步提高,混合气过浓导致燃烧器燃烧性能恶化等影响,孔道沉积微粒氧化速率、壁面峰值温度下降,再生速率降低。排气流量对再生过程的影响与补气流量相似,但从分析结果来看,排气流量能否合适控制对过滤体的再生过程有重要影响。这些规律的提出,为实现微粒捕集器安全、可靠、高效地再生及其过程控制的优化等方面提供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微粒排放 燃油喷射 微粒 再生 喷油助燃装置 热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背压信号采集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龚金科 伏军 +4 位作者 王曙辉 龙罡 鄂加强 刘云卿 蔡皓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6,共5页
针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工作过程中排气背压的动态变化,对影响背压信号采集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建立了壁流式蜂窝陶瓷DPF的排气背压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DPF测压系统的理论动态响应特性方程。通过实测背压与理论... 针对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工作过程中排气背压的动态变化,对影响背压信号采集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建立了壁流式蜂窝陶瓷DPF的排气背压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DPF测压系统的理论动态响应特性方程。通过实测背压与理论模型输出背压的比较,简单而又合理地描述了DPF测压系统实际动态响应过程的特性,为确定DPF再生时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微粒 排气背压 再生时机 动态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排气微粒静电金属丝网捕集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宪成 宁智 +2 位作者 高希彦 王宁会 许晓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研制了一种新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 ,采用廉价而可靠的不锈钢丝网作为过滤体 ,利用电晕荷电技术提高不锈钢的过滤效率。通过对不锈钢丝网过滤特性试验结果的研究 ,分析了不锈钢丝网的过滤过程及过滤机理。 6110柴油机台架试验的... 研制了一种新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 ,采用廉价而可靠的不锈钢丝网作为过滤体 ,利用电晕荷电技术提高不锈钢的过滤效率。通过对不锈钢丝网过滤特性试验结果的研究 ,分析了不锈钢丝网的过滤过程及过滤机理。 6110柴油机台架试验的结果表明 ,电晕荷电技术是提高不锈钢丝网过滤效率的有效手段。由于电晕荷电技术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气 试验 静电金属丝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