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喷射压力对柴油/甲醇二元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斌 姚安仁 +3 位作者 姚春德 郭磊 翁中正 裴卡斯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一台增压中冷电控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了柴油喷射压力对柴油/甲醇二元燃料(DMDF)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柴油喷射压力较低时,DMDF模式压缩冲程的缸压要低于纯柴油模式,降幅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大而增大;而柴油喷射压力较高时,... 在一台增压中冷电控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了柴油喷射压力对柴油/甲醇二元燃料(DMDF)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柴油喷射压力较低时,DMDF模式压缩冲程的缸压要低于纯柴油模式,降幅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大而增大;而柴油喷射压力较高时,降幅较小,甲醇替代率为20%时的最大缸压要略高于纯柴油模式,且对应的最大放热率明显高于纯柴油模式和甲醇替代率为40%时。DMDF模式的NO_x排放量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相同替代率时随着柴油喷射压力的增加而增加。CO和总碳氢(THC)排放量随柴油喷射压力的增加略有降低,随替代率的增加几乎线性增加。在低柴油喷射压力下,DMDF模式可以明显降低烟度,且排放量随着替代率的增加而减小,最多可减少约35%的碳烟排放。其他柴油喷射压力时,烟度随着甲醇替代率的增加而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控共轨 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 柴油喷射压力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缸内热负荷试验
2
作者 刘利军 钱跃华 +1 位作者 任雪美 刘博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4,共6页
基于船用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开展甲醇进气道喷射缸内引燃技术的试验研究,重点对甲醇和柴油模式下的燃烧和缸内热负荷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发现,发动机75%负荷及以下甲醇模式的滞燃期变长,燃烧持续期变短,同时其涡轮前排气... 基于船用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开展甲醇进气道喷射缸内引燃技术的试验研究,重点对甲醇和柴油模式下的燃烧和缸内热负荷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发现,发动机75%负荷及以下甲醇模式的滞燃期变长,燃烧持续期变短,同时其涡轮前排气温度明显降低。同时通过缸盖和缸套温度场的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甲醇模式的缸盖和缸套温度总体上明显降低,但在局部位置由于燃烧不均匀产生较大温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发动机 甲醇 柴油 燃料 燃烧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中速柴油机应用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姚春德 余海涛 +2 位作者 王全刚 王鹤强 李鸿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共6页
在一台机车中速柴油机上,采用进气歧管喷射甲醇的方式,研究了不同转速与负荷下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喷射量的增加,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中低负荷时燃烧呈单峰快速放热,高负荷下预混燃烧比例有所提高... 在一台机车中速柴油机上,采用进气歧管喷射甲醇的方式,研究了不同转速与负荷下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喷射量的增加,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中低负荷时燃烧呈单峰快速放热,高负荷下预混燃烧比例有所提高,但仍保持双峰放热规律;同时,二元燃料燃烧方式下的最高燃烧压力与压力升高率均高于原机,最高燃烧温度也随着甲醇喷射量的增加而升高;此外,二元燃料燃烧的热效率与负荷密切相关,在600r/min时有效热效率随着甲醇的喷入而降低,且随着替代率的升高其降幅加大,在33%替代率时下降了9.06%,但在1000r/min标定负荷时有利于热效率的提高,升幅达到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机车中速柴油 甲醇/柴油二元燃料燃烧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二元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广兰 姚春德 +2 位作者 王全刚 余海涛 潘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研究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的缸内燃烧过程,基于对二元燃料燃烧特征的分析,发展了湍流耦合反应动力学的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缸内燃烧机理和燃烧模型.基于一个已有的甲醇/正庚烷二元燃料燃烧机理,进一步提高了机理的预测精度,燃烧模型通过计... 为研究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的缸内燃烧过程,基于对二元燃料燃烧特征的分析,发展了湍流耦合反应动力学的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缸内燃烧机理和燃烧模型.基于一个已有的甲醇/正庚烷二元燃料燃烧机理,进一步提高了机理的预测精度,燃烧模型通过计算混合时间尺度和化学反应时间尺度来衡量燃烧的受控因素,其中化学反应时间尺度以熵增率衡量.通过发动机试验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该燃烧机理和燃烧模型能够很好地对纯柴油和柴油/甲醇二元燃料燃烧过程进行预测,包括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滞燃期延长,甲醇火焰传播预混燃烧放热峰值逐渐明显.采用直接求解化学反应而不考虑湍流的燃烧模型,对燃烧进程的预测结果则随着甲醇量的增加而逐渐高于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甲醇 二元燃料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混合燃料时的燃烧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4
5
作者 黄佐华 卢红兵 +4 位作者 蒋德明 曾科 刘兵 张俊强 王锡斌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1-410,共10页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阶段的放热率增加,扩散燃烧时间缩短。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现象在低负... 通过添加助溶剂形成一种稳定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并开展了柴油机燃用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阶段的放热率增加,扩散燃烧时间缩短。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此现象在低负荷和高转速下更为明显。甲醇含量对快燃期长短影响较小,总燃烧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缩短。低转速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移近上止点,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高转速高负荷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移近上止点,高转速低负荷下放热率曲线中心随甲醇含量的增加偏离上止点;高转速下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进一步增加甲醇含量反而使最大压力升高率和最高放热率降低。当混合燃料中含氧量小于6%时,缸内最高压力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进一步增加含氧量时缸内最高压力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缸内最高平均气体温度基本上不随甲醇含量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热率 柴油/甲醇混合燃料 柴油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忠 李仁春 +1 位作者 张登攀 李铭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83,共6页
为了防止某些工况下爆震的发生,该文在不改变4B26增压柴油机结构的前提下,采用进气甲醇电控喷射,实现甲醇/柴油双燃料燃烧,分析了进气预混掺烧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低负荷时随着甲醇掺烧比例的增大,最大爆发... 为了防止某些工况下爆震的发生,该文在不改变4B26增压柴油机结构的前提下,采用进气甲醇电控喷射,实现甲醇/柴油双燃料燃烧,分析了进气预混掺烧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低负荷时随着甲醇掺烧比例的增大,最大爆发压力、缸内平均温度和放热率峰值略有降低,燃烧始点推迟,燃烧持续期变化不明显;高负荷时,随着甲醇掺烧比例的增大,滞燃期缩短,燃烧终点提前,定容放热比例增大,最大爆发压力和放热率峰值明显增加,缸内平均温度略有升高;与燃烧柴油相比,在最大扭矩转速、80%负荷时,掺烧50%甲醇的最大爆发压力增加了12.1%,放热率峰值增加了37.7%。研究结果确定了不同负荷的甲醇掺烧比例变化范围,为甲醇喷射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代用燃料 燃烧 甲醇 预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及排放特性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俊强 卢红兵 +1 位作者 王锡斌 蒋德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研究了直喷柴油机燃用不同掺混比的甲醇和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经济性、动力性、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测录了掺甲醇量分别为10%、15%、20%混合燃料和纯柴油时柴油机各种性能,并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了甲醇掺混量对其影响的规律和... 研究了直喷柴油机燃用不同掺混比的甲醇和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经济性、动力性、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测录了掺甲醇量分别为10%、15%、20%混合燃料和纯柴油时柴油机各种性能,并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了甲醇掺混量对其影响的规律和原因.采用等过量空气系数法确定试验工况,以保证在同样的燃烧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等转速和等过量空气系数条件下,加入一定量的甲醇改善了柴油机的燃烧特性,具有较高的燃烧热效率;烟度和CO排放随甲醇掺混量的增加而下降,掺甲醇使NOx排放升高,并在掺醇量为10%~15%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甲醇 混合燃料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油提前角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排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毅 蒋德明 +2 位作者 黄佐华 魏奇 王锡斌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添加助溶剂并使用超声波振动形成混合均匀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析供油提前角变化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随着供油提前角减小,... 添加助溶剂并使用超声波振动形成混合均匀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析供油提前角变化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提前,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随着供油提前角减小,混合燃料滞燃期缩短,供油提前角为21°CA时,混合燃料的燃烧持续期最短,增加或减少供油提前角都将延长燃烧持续期。供油提前角变化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排放有较大影响,推迟供油,混合燃料的烟度排放和CO排放增加,NOx排放与HC排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甲醇混合燃料 供油提前角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引燃乙醇均质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姚春德 魏立江 +3 位作者 阳向兰 刘军恒 陈绪平 夏琦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7-213,共7页
在一台单缸增压中冷试验柴油发动机上,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乙醇在进气道形成均质混合气,然后在气缸内由柴油引燃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结果发现:采用柴油引燃乙醇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方式,在高负荷时预混燃烧量明显增加,扩散燃烧大幅... 在一台单缸增压中冷试验柴油发动机上,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乙醇在进气道形成均质混合气,然后在气缸内由柴油引燃的二元燃料燃烧特性.结果发现:采用柴油引燃乙醇混合气的二元燃料燃烧方式,在高负荷时预混燃烧量明显增加,扩散燃烧大幅度减少;在低负荷以及整个低速工况下都实现了单峰快速放热.另外,采用这种燃烧模式能够降低绝大部分工况的最高燃烧温度,并缩短高温持续时间.研究还发现,这种二元燃料燃烧大部分工况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都比原机高,燃烧持续期短于原机,在中高负荷时能大幅度地减少柴油消耗并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与原柴油机相比,采用二元燃料燃烧的指示热效率最高提高了1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二元燃料燃烧 乙醇 燃烧特性 放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燃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利军 邹洪波 +1 位作者 宋睿智 刘圣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7-520,542,共5页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采用柴油引燃甲醇方式,开展了引燃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下,随着引燃油量的减少,双燃料燃烧的滞燃期延长,... 在一台TY1100单缸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安装了一套电控甲醇喷射装置,采用柴油引燃甲醇方式,开展了引燃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下,随着引燃油量的减少,双燃料燃烧的滞燃期延长,主燃期缩短,缸内气体最高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在高负荷时增加,放热率曲线第1峰值增大,第2峰值减小,表明预混燃烧量增加而扩散燃烧量减少;高负荷时放热率曲线型心向上止点靠近,燃烧等容度提高,燃油经济性改善;提高转速和增大供油提前角,最大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燃油量 甲醇柴油燃料发动机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国强 杨富营 +3 位作者 胡知 应纪来 陈亮 梁晓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2-395,共4页
在测定甲醇和柴油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以稳定时间为前提,配置多种甲醇、柴油、水、乳化剂的混合燃料,从中选出稳定时间长、粘度接近柴油的混合燃料与纯柴油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比燃用纯柴油节油效... 在测定甲醇和柴油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以稳定时间为前提,配置多种甲醇、柴油、水、乳化剂的混合燃料,从中选出稳定时间长、粘度接近柴油的混合燃料与纯柴油进行了台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比燃用纯柴油节油效果显著,节油率达到12 6%,并有效降低了柴油机的排放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甲醇 柴油 混合燃料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在共轨发动机上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亚哲 吴健 +3 位作者 徐斌 马志豪 王站成 池奕承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1,共5页
在1台电控高压共轨增压发动机上,不改变原机结构,采用甲醇—柴油混合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发动机的当量燃油消耗率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甲醇含量增加,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燃烧放热率和最... 在1台电控高压共轨增压发动机上,不改变原机结构,采用甲醇—柴油混合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发动机的当量燃油消耗率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甲醇含量增加,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燃烧放热率和最高燃烧温度都逐渐升高;中低负荷时,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随着负荷的升高而减小,燃用混合燃料时较燃用柴油略有升高,且甲醇含量越高升高越多;燃用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NO_x和炭烟排放较燃用柴油时有所降低,且随着负荷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柴油 混合燃料 高压共轨 柴油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奇 胡毅 +1 位作者 蒋德明 黄佐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03-1206,共4页
采用常规商业柴油、分析级无水甲醇和助溶剂配制了均匀混合的柴油/甲醇燃料,在TY1100单缸、水冷、直喷柴油机上对添加了十六烷值改进剂后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与柴油相比,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的滞... 采用常规商业柴油、分析级无水甲醇和助溶剂配制了均匀混合的柴油/甲醇燃料,在TY1100单缸、水冷、直喷柴油机上对添加了十六烷值改进剂后的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与柴油相比,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的滞燃期延长,缸内最大气体压力增加;加入十六烷值改进剂后,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滞燃期明显缩短,大负荷时的缸内最大气体压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甲醇混合燃料 十六烷值改进剂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斌 潘永方 +2 位作者 吴健 马志豪 范晨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25,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小比例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下,相比于纯柴油,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及最高平均燃烧温度...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小比例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平均有效压力和转速下,相比于纯柴油,甲醇-柴油混合燃料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及最高平均燃烧温度上升;甲醇-柴油混合燃料与纯柴油放热规律相似,最大瞬时放热率比纯柴油大,且峰值所对应的时刻滞后;混合燃料预混燃烧部分比柴油略大,燃烧放热重心向上止点后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柴油 混合燃料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喷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鑫 何泽 +4 位作者 郑子康 朱蕙 陈昊 李阳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217-227,共11页
【目的】通过一台高压共轨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改造的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试验,研究预喷油量对甲醇-柴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800r/min,30%和70%负荷,20%~40%掺烧比工况,调节不同预喷油量,采集各个仪器的实时数据,... 【目的】通过一台高压共轨直列四缸柴油发动机改造的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试验,研究预喷油量对甲醇-柴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800r/min,30%和70%负荷,20%~40%掺烧比工况,调节不同预喷油量,采集各个仪器的实时数据,分析缸内平均压力、压力升高率、瞬时放热率、滞燃期和平均温度随预喷油量的变化。【结果】30%负荷,CCR超过30%,预喷量增大,主喷滞燃期延长,主喷燃烧阶段前期受柴油雾场燃烧主导,此负荷下引入预喷能有效改善发动机工作噪声,但预喷量的影响不高;70%负荷,CCR超过30%,预喷量的增大,主喷滞燃期明显缩短,主喷燃烧阶段前期受甲醇-空气均质压燃主导。【结论】30%和70%负荷,大掺烧比的工况尽量不采用预喷或采用较小的预喷柴油量来降低NOx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燃料 预喷油量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高比例甲醇双燃料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仁春 王忠 +1 位作者 张登攀 李铭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60-1364,共5页
在4B26增压柴油机上,以进气管电控喷射的方式掺入甲醇,实现甲醇/柴油双燃料的燃烧。采用废气再循环技术拓宽高比例甲醇双燃料柴油机的工况范围,研究EGR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的EGR率可以显著降低燃烧初期时的燃烧反应速... 在4B26增压柴油机上,以进气管电控喷射的方式掺入甲醇,实现甲醇/柴油双燃料的燃烧。采用废气再循环技术拓宽高比例甲醇双燃料柴油机的工况范围,研究EGR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的EGR率可以显著降低燃烧初期时的燃烧反应速度和加速度,缸内燃烧压力振荡明显减弱。随着EGR率的增加,甲醇/柴油预混合燃烧量减少,滞燃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延长,燃烧最高温度降低;原甲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放热以预混放热为主;引入EGR后,预混放热量减少,扩散放热量增加。随着EGR率的增加,放热率峰值降低;在相同工况下,保持掺混48%甲醇不变时,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随EGR率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柴油 EGR 甲醇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喷雾及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黎苏 郑清平 何金平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4期49-51,共3页
分别建立了纯柴油发动机及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喷雾燃烧过程的多维数值模型,并用试验结果对计算值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不改动柴油机结构的情况下,掺烧15%的甲醇后,滞燃期变长;喷雾贯穿距离缩短,破碎能力增强,油... 分别建立了纯柴油发动机及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喷雾燃烧过程的多维数值模型,并用试验结果对计算值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不改动柴油机结构的情况下,掺烧15%的甲醇后,滞燃期变长;喷雾贯穿距离缩短,破碎能力增强,油滴索特平均直径也有所降低,这表明掺烧甲醇后具有较好的喷雾均匀性;燃油浓度场均匀性得到改善,与空气混合效果更好;Soot与NO排放均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 喷雾 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生物柴油/F-T柴油煤基多元燃料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贻森 王铁 +3 位作者 杨甜甜 武志斐 杨龙杰 江全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6,共6页
为寻找柴油清洁替代燃料,选用F-T柴油、甲醇两种煤基燃料,并结合生物柴油,配制成甲醇(methanol)/生物柴油(biodiesel)/F-T柴油(F-T)煤基多元燃料(简称MBFT燃料)。在未经改动的增压直喷式发动机上,通过试验分析了MBFT燃料的... 为寻找柴油清洁替代燃料,选用F-T柴油、甲醇两种煤基燃料,并结合生物柴油,配制成甲醇(methanol)/生物柴油(biodiesel)/F-T柴油(F-T)煤基多元燃料(简称MBFT燃料)。在未经改动的增压直喷式发动机上,通过试验分析了MBFT燃料的性能,研究了甲醇比例对MBFT燃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MBFT燃料的燃烧特性介于0#柴油与F-T/油之间,甲醇比例对MBFT燃料的燃烧特性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甲醇比例增大,预混燃烧量与扩散燃烧量比值增大;在动力经济性方面,相比于0#柴油,MBFT燃料的动力性降低了7.5%~9.5%,但燃油经济性提升了6.6%~11.3%,随着甲醇比例增大,MBFT燃料在动力性下降的同时,燃油经济性也变差,因此甲醇的体积比例不宜超过10%;关于排放性能,MBFT燃料可以在F-T柴油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排放中氮氧化物(NOx)与碳烟之间的折中关系,不同甲醇比例的MBFT燃料对排放的改善效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煤基燃料 F—T柴油 甲醇 生物柴油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喷射正时对柴油/甲醇双燃料HCCI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柯莹 朱建军 +4 位作者 张翠平 米一铭 刘鹏 张步勇 杨涛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文章利用CFD仿真软件Converge研究了甲醇喷射正时对柴油/甲醇双燃料HCC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喷射正时提前,缸内混合气质量提高,缸压峰值和压力升高率均升高,缸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当甲醇喷射正时提前角... 文章利用CFD仿真软件Converge研究了甲醇喷射正时对柴油/甲醇双燃料HCCI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喷射正时提前,缸内混合气质量提高,缸压峰值和压力升高率均升高,缸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当甲醇喷射正时提前角度较小时,缸内混合气存在明显的浓度梯度,使得燃烧始点前移;随着甲醇喷射正时提前,SOOT,HC和CO的排放量显著减少,当甲醇喷射正时为150℃A BTDC时,HC排放量最低;甲醇喷射正时的提前也减弱了甲醇汽化潜热对缸内温度的影响,导致NOx排放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燃料 甲醇喷射正时 HCCI 燃烧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水复合乳化燃料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傅茂林 李海林 +3 位作者 王海 段家修 陈丽娟 盛世承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1-109,共9页
本文介绍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水复合乳化燃料的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型乳化剂、使用机械搅拌分步乳化法和超声乳化法配制了多种配比的复合乳化燃料。通过台架试验得出了复合乳化燃料的最佳配比,分析了燃用不同配比的复合乳化燃... 本文介绍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水复合乳化燃料的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复合型乳化剂、使用机械搅拌分步乳化法和超声乳化法配制了多种配比的复合乳化燃料。通过台架试验得出了复合乳化燃料的最佳配比,分析了燃用不同配比的复合乳化燃料对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的影响;使用全气缸取样系统研究了柴油机燃用不同燃料时缸内微粒生成历程。试验表明,燃用复合乳化燃料时缸内微粒生成量大幅度减少,下降值最大可达40.7%,首次以实验手段揭示了柴油机燃用乳化燃料时烟度降低的关键原因。试验也表明,这种复合乳化燃料具有乳化剂用量少、稳定性好的特点;ZH190W型柴油机燃用D85M7.5W7.5复合乳化燃料时获得了满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柴油 甲醇 水复合乳化燃料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