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平 张明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989-992,共4页
从细胞水平介绍了新生乳鼠感染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模型制备,分别从心肌细胞培养、毒株的选择、病毒的分离和毒力滴定、评价造模成功的指标等方面阐述,分析了现有的实验观察,对模型的制备方法加以总结。
关键词 心肌细胞培养 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奕 罗震 +2 位作者 尤洁瑜 蓝县武 巫少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3-790,共8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疾病,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建立适合的实验模型对于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发展规律、早期诊断及新药新疗法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疾病,由于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建立适合的实验模型对于研究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发展规律、早期诊断及新药新疗法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常见病毒性心肌炎实验模型(从细胞模型到小型动物如小鼠、仓鼠、兔子,再到大型动物如猪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等不同种属)的构建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临床上防治病毒性心肌炎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实验模型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6型和B组1型混合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侯婧涵 段素琴 +9 位作者 徐鸿界 孙文亭 李明学 李艳艳 靳玮华 陈丽雄 刘权 赵远 杨凤梅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和B组1型(coxsackievirus B1,CVB1)混合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手足口病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将24只地鼠分为CVA6感染组、CVB1感染组、CVA6和CVB1混合感染组及对照组,采取鼻腔滴注病毒液和... 目的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和B组1型(coxsackievirus B1,CVB1)混合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手足口病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将24只地鼠分为CVA6感染组、CVB1感染组、CVA6和CVB1混合感染组及对照组,采取鼻腔滴注病毒液和PBS方式造模。监测记录15 d内临床指标、生理指标、排毒情况,并在感染后第7天(D7)选取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病毒抗原与核酸检测。结果单独和混合感染的实验组地鼠均出现类似人类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WBC、NEUT、LYMPH结果提示病毒感染血象特征;咽拭子、粪便、血液和组织中均能检测到两种病毒核酸;粪便样品中能分离出两种病毒;脑等组织出现病理损伤表现及CVA6和CVB1病毒抗原蛋白和核酸的阳性共定位。结论经鼻腔同时滴注CVA6和CVB1混合液能够成功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复制出类似人类手足口病的疱疹、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和脑炎病理损伤等,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相较于单独感染组病情更为严重,表现为临床症状加重、病毒复制增高以及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本研究为开展人类肠道病毒混合感染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利亚金黄地鼠 混合感染 动物模型 柯萨奇毒A组6型 柯萨奇毒B组1型 手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_(3m)病毒感染新生乳鼠致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善志 王明丽 杨正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探讨制备柯萨奇B3m病毒感染Balb/C新生乳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实验途径。方法 对柯萨奇B3m亲心肌株病毒进行增毒 ,滴定TCID5 0后感染Balb/C新生乳鼠。CVB3m病毒感染组 3窝共 2 1只 ,对照组 3窝共 2 0只。感染组每只乳鼠腹腔... 目的 探讨制备柯萨奇B3m病毒感染Balb/C新生乳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实验途径。方法 对柯萨奇B3m亲心肌株病毒进行增毒 ,滴定TCID5 0后感染Balb/C新生乳鼠。CVB3m病毒感染组 3窝共 2 1只 ,对照组 3窝共 2 0只。感染组每只乳鼠腹腔内接种 10 0 0TCID5 0CVB3m病毒液 0 0 4ml,对照组每只乳鼠腹腔内接种 16 40维持液 0 0 4ml。观察感染乳鼠的发病及心肌病理变化。结果 感染组乳鼠在感染CVB3m后 48~ 72h发病 ,心肌病理变化以多形核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 ,心肌小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 ,心肌细胞变性、肿胀 ;对照组乳鼠未见发病。结论 柯萨奇B3m病毒是急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体 ,其毒力及接种量与发病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乳鼠 急性毒性心肌炎 动物模型 柯萨奇B3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C57BL/6J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小建 张洁钰 +4 位作者 杨帆 王丽 张真真 唐琳 赵洛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建立由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C57BL/6J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6周龄C57BL/6J小鼠各50只,每个年龄组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PBS),剩余35只腹腔接种含CVB3 Nancy株的病毒悬液(1×10^... 目的:建立由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C57BL/6J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6周龄C57BL/6J小鼠各50只,每个年龄组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PBS),剩余35只腹腔接种含CVB3 Nancy株的病毒悬液(1×10^5PFU/只),于感染后第14天取心脏,行HE染色和CD3、CD45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学评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做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Ik Bα、GSK3β的表达。结果:4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19只(54.3%)死亡;与对照小鼠比较,模型小鼠心肌呈现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片状心肌细胞变性坏死,CD3、CD45阳性细胞弥漫浸润于心肌间质,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磷酸化AKT、Ik Bα、GSK3β表达增高(P〈0.05)。6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3只(8.6%)死亡,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反应轻于4周龄模型小鼠(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VMC的C57BL/6J小鼠模型,4周龄C57BL/6J小鼠更适用于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毒B3 毒性心肌炎 C57BL/6J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KCl盐水可提取多肽抗体测定在动物模型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意义
6
作者 张书刚 余步云 +2 位作者 唐世聪 汤美安 梁慧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51-54,共4页
从B组柯萨奇病毒(CoxB)性心肌炎小鼠之心肌组织中提取KCI盐水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用于测定鼠血清中相应抗体,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发现该抗体在感染CoxB伴心肌炎组鼠的阳性率远高于有CoxB感染而不伴有... 从B组柯萨奇病毒(CoxB)性心肌炎小鼠之心肌组织中提取KCI盐水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用于测定鼠血清中相应抗体,探讨其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发现该抗体在感染CoxB伴心肌炎组鼠的阳性率远高于有CoxB感染而不伴有心肌炎组,揭示该抗体测定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实验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感染 心肌炎 诊断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治疗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孙非 衣同辉 +2 位作者 梁重阳 张淑芹 刘志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评价三七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体外、体内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柯萨奇B3型病毒感染原代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方法,建立体外病毒感染模型;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型病毒感染建立病毒性心肌炎体内实验动物模型。结果三... 目的评价三七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体外、体内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柯萨奇B3型病毒感染原代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方法,建立体外病毒感染模型;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型病毒感染建立病毒性心肌炎体内实验动物模型。结果三七总黄酮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病变;治疗组小鼠生存率明显增加,心肌酶释放活性明显降低;小鼠干扰素水平上升,病毒滴度降低;炎性浸润作用明显减轻。结论三七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所致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黄酮 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基因-968G/A多态性与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云华 邓晖 +2 位作者 刘丹莉 杜九中 李双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基因-968G/A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收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0例,将其中CVB-IgM阳性130例作为心肌炎组,并选择同期1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和酶链反应-限制性内... 目的探讨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基因-968G/A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方法收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280例,将其中CVB-IgM阳性130例作为心肌炎组,并选择同期1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和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DNA测序等方法检测2组CAR基因-968G/A多态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清CAR水平。结果心肌炎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炎组血清C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AR基因-968G/A多态位点中含G等位基因(GG+GA)者血清CAR水平和CVB感染率均显著高于非G等位基因(AA)携带者(P均<0.05)。结论 CAR基因-968G/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有关,G等位基因是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腺毒受体 基因多态性 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腺病毒感染病原学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乔红梅 鲁继荣 +2 位作者 成焕吉 傅文永 赵芳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起病隐匿,重者可表现为暴发性心肌炎,出现心源性休克或伴发严重心律失常[1].
关键词 小儿 毒性心肌炎 感染 原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醛对小鼠柯萨奇病毒诱发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媛媛 赵钢涛 +1 位作者 杨凡 王四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69-776,共8页
已知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及其下游信号组分在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B,CVB)诱发的病毒性心肌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在治疗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桂皮醛具有抗病毒以及成剂量依赖性抑制由TLR4诱导的核因子活性的作用... 已知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及其下游信号组分在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B,CVB)诱发的病毒性心肌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在治疗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桂皮醛具有抗病毒以及成剂量依赖性抑制由TLR4诱导的核因子活性的作用,而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体外,桂皮醛对正常心肌细胞的IC50为15μM;100-1000μM桂皮醛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中的病毒滴度(P<0.01),而细胞存活率与CV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体内,与模型组比较,20和40mg/kg桂皮醛i.p.使第7 d血清中NO的含量以及心肌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和TLR4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P<0.05)。降低第21 d心脏体重比(Heat Weight/Body Weight,Hw/Bw)比值,提高小鼠生存率,减轻病理损伤的作用。这些结果显示桂皮醛虽在体外无抗病毒活性,但其在体内具有降低病毒滴度和抑制TLR-4-NF-κB信号传导的作用,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具有治疗作用。桂皮醛可能通过对TLR-4-NF-κB信号传导抑制作用,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皮醛 柯萨奇毒B3 毒性心肌炎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AST、LDH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包巨太 马会霞 +2 位作者 姚荣妹 韩淑英 李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932-934,共3页
目的: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K-CoxB-JN)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正常的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将120只造模成功... 目的:观察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K-CoxB-JN)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肢体Ⅱ导联心电图正常的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将120只造模成功的雄鼠随机分模型组、黄酮低剂量组、多糖中黄酮中剂量组、原方水煎组,每组30只,各组小鼠在腹腔接种CVB3稀释液半小时后即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另选取10只健康雄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接种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后给予生理盐水。将接种病毒当天定为第实验的1天,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于第15天处死。观察小鼠生存状态及体重的变化,统计小鼠死亡率,计算心重指数,用分离的血清检测心肌酶CK、LDH的活性。结果:K-CoxB-JN各提取物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ST、LDH的活性(P<0.05),改善小鼠心功能及病变小鼠体重情况、减少死亡率,其中多糖中黄酮中剂量组、原方水煎组效果最佳。结论:K-CoxB-JN提取物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毒性心肌炎胶囊复方 提取物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患儿柯萨奇病毒Ig-M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家蓉 钱永如 +2 位作者 刘渝 余更生 田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8-210,共3页
为了解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中柯萨奇病毒感染情况及两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83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和28例小儿扩张性心肌病柯萨奇病毒特异性IgM(CVB-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扩张性心肌 柯萨奇 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时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T细胞亚群及红细胞免疫检测结果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毅平 李玉芬 +3 位作者 孙宪军 韩秀珍 刁传新 刘新华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4-175,共2页
本文对79例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测COXB-IgM,其中37例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18例测红细胞免疫E-C3_b,RBC-IC,结果显示:79例心肌炎患儿中49例COXB-IgM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心肌炎患儿CD8增高明显,CD4/CD... 本文对79例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检测COXB-IgM,其中37例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18例测红细胞免疫E-C3_b,RBC-IC,结果显示:79例心肌炎患儿中49例COXB-IgM阳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心肌炎患儿CD8增高明显,CD4/CD8显著降低,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病毒感染有关。红细胞C3_b受体阳性率明显提高,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组 抗体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丽红 郑岩 +6 位作者 包进 吕军艳 郑秀玲 徐学君 何珊 耿卓莉 沙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浆中微小病毒B19-DNA进行检测,并对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浆中微小病毒B19-DNA进行检测,并对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两组中血CK、CK-MB及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 B19-DNA检测阳性率为26.7%(16/60例),对照组B19-DNA检测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的两组中血CK、CK-MB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指标LVS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V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HPV B19感染有关, HPV B19可能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病原之一;HPV B19感染所致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改变中左室功能受累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微小毒B19 感染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合成肽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昌生 杨英珍 +3 位作者 陈颖 虞勇 施溥涛 陈灏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5-127,134,共4页
目的研究应用合成肽代替完整病毒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VB)抗体及其在病毒性心肌炎(VMC)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从CVB衣壳蛋白VP1及VP3的保守区及CVB3衣壳蛋白VP2的非保守区各选出一段多肽(分别称为VP1-... 目的研究应用合成肽代替完整病毒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VB)抗体及其在病毒性心肌炎(VMC)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从CVB衣壳蛋白VP1及VP3的保守区及CVB3衣壳蛋白VP2的非保守区各选出一段多肽(分别称为VP1-1肽、VP3-1肽、VP2-1肽)进行化学合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这几条多肽与型特异性CVB1~6抗体的结合反应。以VP1-1肽、VP3-1肽作包被抗原,用间接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CVBIgG及VCBIgM抗体。结果VP1-1肽和VP3-1肽与型特异性CVB1~6抗体均有良好的结合反应。85例健康人、67例急性VMC、39例慢性VMC患者血清CVBIgG阳性率分别为23.5%、53.7%、38.5%,CVBIgM阳性率分别为7.1%、49.3%、28.2%。CVBIgM抗体与中和抗体检测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P<0.001),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应用合成肽抗原检测CVBIgM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肽 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 CV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猝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6
作者 成建定 陈玉川 +2 位作者 胡丙杰 程海鹰 王曙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及其猝死模型。【方法】以CoxsackieB3 病毒感染Balb/c小鼠造成小鼠轻度病毒性心肌炎 ,以低剂量乌头碱为诱因 ,诱发心肌炎小鼠产生室性心律失常致死。【结果】感染小鼠出现轻度心肌炎改变。随心率离散... 【目的】建立小鼠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及其猝死模型。【方法】以CoxsackieB3 病毒感染Balb/c小鼠造成小鼠轻度病毒性心肌炎 ,以低剂量乌头碱为诱因 ,诱发心肌炎小鼠产生室性心律失常致死。【结果】感染小鼠出现轻度心肌炎改变。随心率离散度 (HRD)的下降 ,从 2 8~ 36min-1,17~ 2 5min-1至 8~ 13min-1递减 ,心肌炎小鼠经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致死的比率增高 ,室性心律失常的出现率依次递增为 33 % ,6 4% ,89%。【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及其猝死模型。心肌电生理不稳定与一过性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为轻度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猝死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小华 李双杰 唐国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0-471,482,共3页
目的观察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病毒性心肌炎(VM)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同龄健康儿童各20例,采用全血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中CAR表达水平,并对VM患儿CAR表达值与心功能(EF值)的变... 目的观察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病毒性心肌炎(VM)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同龄健康儿童各20例,采用全血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中CAR表达水平,并对VM患儿CAR表达值与心功能(EF值)的变化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流式细胞表明,心肌炎组(VM组)平均荧光强度(MFI)和阳性细胞百分率(PP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t=6.23、10.87,P均<0.01);其MFI与EF值呈显著负相关(r=-0.757,P<0.05)。结论CAR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患儿对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对VM的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腺毒受体 毒性心肌炎 流式细胞术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及其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武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99-700,702,共3页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患,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病毒的溶细胞作用及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关键词 柯萨奇 毒受体 毒性心肌炎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动态心电图监测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丽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脏活动,为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6...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脏活动,为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67例患者纳入心肌炎组,并将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观察心肌炎组患者心功能的相关临床症状,分析心肌酶谱和心脏损伤相关指标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首发症状以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或气促为主。心肌酶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均在发病第1周升高后逐渐下降,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维持时间较长,进入恢复期仍显著高于健康组。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出62例(92.5%)77例次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检出42例(62.7%)45例次心律失常,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179,P=0.000)。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动态心电图检出61例次(79.2%),常规心电图检出40例次(88.9%);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延续至恢复期,动态心电图在恢复期检出16例次(20.8%),常规心电图检出5例次(11.1%)。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无特异性,必须提高警惕作出正确诊断,并采用综合手段监测患者心功能,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心肌,防止发生心源性猝死或持久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毒性心肌炎 心肌 CTNI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族病毒感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20
作者 姜桂英 张思瑾 +1 位作者 邢杰 王艳玲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60-61,共2页
于1987年1月~1992年12月,对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B族病毒阳性32例,占57.1%。其中CVB_4IgM阳性占53.1%,CVB_3IgM阳性占24.3%,CVB_5IgM阳... 于1987年1月~1992年12月,对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柯萨奇B族病毒阳性32例,占57.1%。其中CVB_4IgM阳性占53.1%,CVB_3IgM阳性占24.3%,CVB_5IgM阳性占21.8%。其中4例表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此病在儿科是少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 窦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