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源类型与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冯海萍 曲继松 +2 位作者 杨志刚 杨冬艳 张丽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1-178,共8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柠条粉为主要原料,干燥鸡粪、油饼和尿素为氮源,纤维素降解菌为接种外源微生物,进行了氮源类型及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发酵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源类型及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堆体的腐熟速度...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柠条粉为主要原料,干燥鸡粪、油饼和尿素为氮源,纤维素降解菌为接种外源微生物,进行了氮源类型及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发酵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源类型及配比对柠条粉基质化发酵堆体的腐熟速度和腐解产物产生显著的影响,以75%有机肥+25%化肥和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的柠条粉堆体的升温速度快,高温持续时间较长(高于50℃,分别达到10 d和9 d,高于55℃,均达到6 d),积温较高,缩短了柠条粉腐熟的时间;至堆体结束后,总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355.54 g/kg和359.86 g/kg,总氮质量比分别为22.36 g/kg和0.385 g/kg,硝态氮质量比分别为22.21 g/kg和0.337 g/kg,铵态氮质量比分别为0.049 g/kg和0.051 g/kg,碳氮比分别为14.69%和14.35%,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均在44%以上,木质素降解率在37%以上,腐殖酸质量分数分别达37.12%和37.08%,加速了柠条粉有机质的分解和纤维素的降解,提高了堆肥腐熟进程中的总氮和硝态氮含量,有效控制了氮素的损耗,保证了柠条粉腐熟后的肥力;腐熟后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理想基质的要求,且基质的浸提液均不会对种子产生毒害作用。但考虑到保护作物根系生长、固定植株、同外界气体交换功能及持水保水能力等对基质的要求,认为氮源以75%有机肥+25%化肥和50%有机肥+50%化肥柠条粉腐熟的基质更适合蔬菜作物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粉基质 发酵 氮源 基质氮素 腐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柠条粉混配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曲继松 张丽娟 +3 位作者 冯海萍 郭文忠 杨冬艳 赵云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6-850,共5页
以发酵柠条粉(替代草炭基质)、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材料,按照不同比例混配形成柠条粉复合基质,对混配基质物理性状和在辣椒育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发酵柠条粉基质,提高了混配基质的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降低了基质... 以发酵柠条粉(替代草炭基质)、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材料,按照不同比例混配形成柠条粉复合基质,对混配基质物理性状和在辣椒育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发酵柠条粉基质,提高了混配基质的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降低了基质的持水孔隙度,部分混配基质完全符合育苗基质要求,且育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壮苗二号育苗基质);发酵柠条粉体积百分比在55%至60%之间,总孔隙度在70%至90%之间,通气孔隙度在10%至11%之间育苗效果更佳。通过测定辣椒幼苗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确定用于辣椒育苗的发酵柠条粉混配基质中柠条粉∶珍珠岩∶蛭石的最佳比例为3∶1∶1或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柠条粉 混配基质 辣椒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粉栽培平菇的配方筛选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海燕 孙国琴 +1 位作者 庞杰 黄晨阳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5期49-51,共3页
食用菌栽培基质日益紧俏,开发新型基质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内蒙古柠条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利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3个品种,配方设置添加23%、40%柠条粉2个处理,比较发菌效果、产量、发病率等。结果表明,基质中添加40%柠条粉适... 食用菌栽培基质日益紧俏,开发新型基质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内蒙古柠条资源丰富,亟待开发利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3个品种,配方设置添加23%、40%柠条粉2个处理,比较发菌效果、产量、发病率等。结果表明,基质中添加40%柠条粉适于栽培平菇。同时,3个供试品种中,引进品种灰美2号综合表现最好。本研究为柠条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支撑,为食用菌新型基质开发提供了数据,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柠条粉 新型基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柠条粉对奶牛采食量及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雄杰 孙庆林 张连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8-50,共3页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平茬时收获的枝条经粉碎制成柠条粉可作为奶牛粗饲料,但因其适口性差、采食量少、消化率利用率低,导致柠条饲用转化产业发展缓慢。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加工方法处理柠条,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改性柠条粉...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平茬时收获的枝条经粉碎制成柠条粉可作为奶牛粗饲料,但因其适口性差、采食量少、消化率利用率低,导致柠条饲用转化产业发展缓慢。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加工方法处理柠条,利用该方法加工出的改性柠条粉饲喂泌乳奶牛,结果表明:与普通柠条相比,奶牛对改性柠条粉的采食利用率、日粮中的NDF消化率、日粮中的DM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1.0、2.08、2.0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改性柠条粉 采食量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发酵粉复配鸡粪基质对黄瓜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海萍 曲继松 +3 位作者 张丽娟 杨冬艳 郭文忠 李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4,共6页
【目的】分析柠条发酵粉复配鸡粪作为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柠条粉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柠条发酵粉与鸡粪按不同体积比设5个处理(1:40%鸡粪+3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2:30%鸡粪+40%柠条发酵粉... 【目的】分析柠条发酵粉复配鸡粪作为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柠条粉作为栽培基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柠条发酵粉与鸡粪按不同体积比设5个处理(1:40%鸡粪+3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2:30%鸡粪+4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3:20%鸡粪+5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4:10%鸡粪+60%柠条发酵粉+30%珍珠岩;5:草炭∶珍珠岩=2∶1),其中处理5为CK,研究柠条发酵粉复配基质物理性状及其对黄瓜盛果期功能叶叶绿素、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柠条发酵粉中添加20%或30%鸡粪基质的干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持水孔隙与CK基质接近,大小孔隙比优于CK;与CK相比,这2个处理能提高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功能叶片电子传递能力和PSⅡ潜在活性及光能转化效率,这2种基质栽培黄瓜的长度、直径、单果质量及产量等也表现良好。【结论】柠条发酵粉中添加20%或30%鸡粪在栽培黄瓜时为最适基质配比,柠条发酵粉具有作为栽培基质的潜能,可作为西北干旱地区设施无土栽培基质进行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粉 鸡粪 栽培基质 黄瓜 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叶粉与苜蓿草粉瘤胃降解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弓剑 曹社会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1期32-35,共4页
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用尼龙袋技术研究了苜蓿草粉和柠条叶粉粗蛋白(CP)和干物质(DM)的瘤胃降解率及降解规律,分析了两种饲料原料降解率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饲料,不同时间点其蛋白质和干物质的降解率... 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用尼龙袋技术研究了苜蓿草粉和柠条叶粉粗蛋白(CP)和干物质(DM)的瘤胃降解率及降解规律,分析了两种饲料原料降解率的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饲料,不同时间点其蛋白质和干物质的降解率不同,各时间点柠条叶粉蛋白质和干物质的瘤胃消失率都高于苜蓿草粉,4h、8h、72h干物质的瘤胃消失率差异显著(P<0.05),4h、48h、72h蛋白质的瘤胃消失率差异显著(P<0.05);柠条叶粉和苜蓿草粉干物质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61.12%和57.89%,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80.27%和72.67%;降解规律也存在差异,柠条叶粉蛋白质和干物质的快速降解部分(a)都高于苜蓿草粉,慢速降解部分(b)的降解速度(c)都低于苜蓿草粉,柠条叶粉干物质的降解曲线较缓,蛋白质的降解曲线较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苜蓿草 蛋白质 干物质 瘤胃降解特性 饲料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弓剑 曹社会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就柠条草粉和柠条叶粉的营养成分、柠条叶粉对羊的消化率以及瘤胃降解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条草粉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玉米秸、小麦秸和青贮玉米,可以和蚕豆秸、青贮苜蓿的营养价值相媲美;柠条叶粉的总体营养价值优于GB一级苜蓿草粉... 就柠条草粉和柠条叶粉的营养成分、柠条叶粉对羊的消化率以及瘤胃降解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柠条草粉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玉米秸、小麦秸和青贮玉米,可以和蚕豆秸、青贮苜蓿的营养价值相媲美;柠条叶粉的总体营养价值优于GB一级苜蓿草粉;对羊的消化能为10.45MJ·kg-1;可消化蛋白质(DCP)含量为178.8g·kg-1,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57.89%和72.67%,每千克干物质可提供过瘤胃蛋白(UDP)43.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柠条 蛋白质 消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成型模具的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宇崴 俞国胜 +3 位作者 冀雨 郝琪 梁宇 王金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2-154,共13页
[目的]对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成型模具的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探究成型孔入口结构和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对成型效果的影响,为成型模具的设计与成型品质的提高提供支持。[方法]建立压辊柱塞相对于环模成型孔的运动轨迹数学模... [目的]对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成型模具的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探究成型孔入口结构和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对成型效果的影响,为成型模具的设计与成型品质的提高提供支持。[方法]建立压辊柱塞相对于环模成型孔的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提出设计成型孔入口与柱塞结构尺寸的理论方法。利用理论方法设计柱塞与成型套筒并进行加工,以用于后续生物质成型试验。采用自主研制的液压驱动单柱塞生物质成型机,以柠条粉为原料,成型孔入口结构为变量设计单因素试验,探究成型孔入口结构对成型效果的影响,进而采用改进后的成型孔入口结构,以原料含水率、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以及成型孔长径比为变量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啮合深度对提高成型块松弛密度和抗跌碎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成型工艺参数。最后在柱塞式压辊生物质成型机上进行验证试验,对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通过改进方法设计的柱塞与成型孔间不发生干涉,无需建模仿真验证,简化了设计步骤。采用阶梯形成型孔入口,并适当增加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有利于改善成型过程,提高成型品质。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生物质含水率22%,啮合深度1 mm,成型孔长径比为4.2。[结论]改进的理论方法使成型模具的设计更加简便快捷,对成型孔入口结构和柱塞与成型孔啮合深度的分析和改进为生物质成型品质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式 生物质成型 成型孔入口结构 啮合深度 柠条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