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高通量测序数据集的顺式调控模体发现算法
1
作者 冯艳霞 张志红 张少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6-1830,共5页
针对新一代测序(NGS)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高通量测序(ChIP-Seq)数据集的模体发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费舍尔(Fisher)精确检验的模体发现算法——Fisher Net。首先运用费舍尔精确检验计算所有k长短序的P值并筛选出模体的种子;然后,构建初... 针对新一代测序(NGS)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高通量测序(ChIP-Seq)数据集的模体发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费舍尔(Fisher)精确检验的模体发现算法——Fisher Net。首先运用费舍尔精确检验计算所有k长短序的P值并筛选出模体的种子;然后,构建初始模体的位置赋权矩阵;最后,用位置赋权矩阵扫描所有k长短序形成最终模体。通过小鼠胚胎干细胞(m ESC)和红细胞、人类淋巴母细胞系的ChIP-Seq数据集以及ENCODE数据库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精度和计算速度均高于其他常见的模体发现算法,并且能够发现超过80%的已知转录因子核心模体及其辅调控因子模体。该算法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可以应用到大规模测序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体发现算法 顺式调控 真核生物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的高通量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交联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及其二代测序技术建库方法的优化
2
作者 彭昂惠 李昭强 +2 位作者 张燕 冯德龙 郝冰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2-698,共7页
目的优化非交联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及其二代测序(Native ChIP-seq)技术,简化操作步骤,得到高质量ChIP-seq数据。方法裂解细胞,MNase切割DNA释放核小体,用组蛋白修饰的特异性抗体将组蛋白与DNA的复合物进行免疫共沉淀,蛋白酶K消化后进行DN... 目的优化非交联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及其二代测序(Native ChIP-seq)技术,简化操作步骤,得到高质量ChIP-seq数据。方法裂解细胞,MNase切割DNA释放核小体,用组蛋白修饰的特异性抗体将组蛋白与DNA的复合物进行免疫共沉淀,蛋白酶K消化后进行DNA纯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产物用Tn5转座酶建库与传统建库两种方法进行文库构建并测序。结果与传统建库方法相比,Tn5转座酶建库经过Tn5片段化后直接进行目的DNA的扩增,操作简单,更加省时,效率更高;IGV可视化信号分布峰图显示两种建库方式获得的富集峰基本相同;两种建库方法获得的测序数据中,Tn5转座酶建库比传统建库获得更多的富集峰;Tn5转座酶建库后结果显示重复性良好,信噪比达到50%以上。结论Tn5转座酶建库能提高建库效率并得到更好的数据质量,适用于组蛋白修饰的检测,为表观遗传研究提供更好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 二代技术 组蛋白修饰 传统建库 Tn5转座酶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交联和蛋白免疫共沉淀技术的演进与创新
3
作者 赵佳敏 卢城江 +2 位作者 杨明 那顺布和 王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6-1052,共17页
RNA结合蛋白(RBPs)在细胞中广泛存在,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紫外交联和蛋白质免疫共沉淀(UV cross-linking and immunoprecipitation,CLIP)技术是一种用于鉴定蛋白质直接结合RNA的技术。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CLIP技... RNA结合蛋白(RBPs)在细胞中广泛存在,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紫外交联和蛋白质免疫共沉淀(UV cross-linking and immunoprecipitation,CLIP)技术是一种用于鉴定蛋白质直接结合RNA的技术。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CLIP技术已成为鉴定RNA结合蛋白所结合的具体RNA种类和序列的关键方法。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科研需求,CLIP技术经历了多次改进,衍生出多种版本,如HITS-CLIP、PAR-CLIP和iCLIP等。日益完善的CLIP技术在揭示新型蛋白质-RNA相互作用、解析RNA修饰和调控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RNA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本文详细回顾了这些技术的演进与创新,比较了它们的优势与局限性,探讨了近年来CLIP技术在非经典蛋白质-R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CLIP技术在未来RNA生物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交联和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RNA结合蛋白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成功研发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技术
4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4,共1页
据2014年9月10日《科学网》援引报道,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课题组与汤富酬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量细胞样品处理与核酸俘获方法,并成功实现了针对1000个细胞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 IP-Seq)。研究... 据2014年9月10日《科学网》援引报道,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黄岩谊课题组与汤富酬课题组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量细胞样品处理与核酸俘获方法,并成功实现了针对1000个细胞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 IP-Seq)。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细胞研究》上。应用Ch IP-Seq方法,通过有针对性地俘获和富集特定蛋白,得到与这些蛋白结合的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免疫沉淀 技术 北京大学 研发 微流控芯片 DNA片段 光学成像 样品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难点及应用
5
作者 柴晶晶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3期69-70,共2页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基本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而基因表达的调控又是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研究某个蛋白因子的调控功能,
关键词 沉淀技术 染色质 功能基因组学 应用 免疫 调控功能 人类基因组 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起始量的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新博 崔浩亮 +3 位作者 史佩华 高锦春 赵顺然 陶晨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7-235,共9页
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o-immunoprecitation followed by sequencing, ChIP-seq)是分析全基因组表观遗传学变化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快... 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ChIP)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o-immunoprecitation followed by sequencing, ChIP-seq)是分析全基因组表观遗传学变化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到在全基因组范围内DNA与蛋白结合位点、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 TFBS)、组蛋白翻译后修饰(histone post-translation modifications, hPTMs)、核小体定位和DNA甲基化等。然而,长期以来ChIP-seq需要大量细胞来生成高质量数据集,这限制了ChIP在一些细胞数较低的样本如卵母细胞、早期胚胎细胞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在ChIP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降低样品起始量和实验成本、提高测序质量的低起始量ChIP-seq方法,促进了表观基因组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ChIP原理和降低起始量的ChIP的方法学发展,并对其中几种比较重要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总结了低起始量的ChIP-seq在表观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最后对低起始量ChIP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为低细胞数样品在低起始量ChIP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起始量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chip-seq 转录因子 组蛋白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hIP-seq技术研究转录因子EDAG在全基因组的结合谱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小明 郑巍薇 +3 位作者 尹荣华 詹轶群 杨晓明 李长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8-584,共7页
为揭示红系分化相关基因(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EDAG)在造血中的作用机制,利用ChIP-seq分析EDAG的全基因组结合谱.首先从产妇脐带血分离CD34+细胞,EPO诱导CD34+细胞培养5 d.利用EDAG抗体进行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ro... 为揭示红系分化相关基因(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EDAG)在造血中的作用机制,利用ChIP-seq分析EDAG的全基因组结合谱.首先从产妇脐带血分离CD34+细胞,EPO诱导CD34+细胞培养5 d.利用EDAG抗体进行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实验、Western印迹法检测EDAG抗体的富集情况.将富集到的DNA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序结果.成功富集染色体DNA,经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得到1 292个EDAG结合位点的Peaks数目,代表了975个结合的基因且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小于0.0001.EDAG Peaks主要分布在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区.进一步利用Q-PCR对ChIP-Seq数据进行了验证,证实EDAG可结合在检测的靶基因调控区上.将EDAG结合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注释,表明EDAG参与了细胞周期、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信号通路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综上,利用ChIP-seq技术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诱导分化的CD34+细胞中鉴定了1 292个EDAG结合的peaks对应975个基因,并对该结果进行了随机验证,提示EDAG广泛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该研究为揭示EDAG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系分化相关基因(EDAG) 染色免疫共沉淀-高通量(chip-seq) CD34+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二氧化硅所致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差异基因的MeDIP-seq检测 被引量:3
8
作者 侯建永 姚武 郝长付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检测游离二氧化硅所致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肺成纤维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建立共培养的矽肺体外模型,采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检测分析不同染毒时间(0... 目的:检测游离二氧化硅所致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肺成纤维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建立共培养的矽肺体外模型,采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检测分析不同染毒时间(0、24、48 h)的肺成纤维细胞之间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并采用DAVID工具对检测到的甲基化差异基因进行KEGG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发现8 791个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在3个染毒时间组中均存在差异,DAVID工具分析发现这些差异主要集中在代谢、环境信息过程、细胞过程、生物体系统、人类疾病相关通路等通路中。结论:矽肺形成过程中存在大量DNA甲基化程度发生改变的基因,且这些基因涉及多个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DNA甲基化 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IP-Seq进行肿瘤/睾丸抗原XAGE-1b的DNA结合位点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学鹏 朱嗣博 +1 位作者 赵瑞华 朱乃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07-814,共8页
XAGE-1b(X antigen family member 1B)属于XAGE亚家族,是一种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表达于正常人睾丸组织和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该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系中呈高表达.为了进一步... XAGE-1b(X antigen family member 1B)属于XAGE亚家族,是一种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表达于正常人睾丸组织和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该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系中呈高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XAGE-1b下游调控基因,本实验采用ChIP-Seq技术筛查XAGE-1b蛋白质可能存在的DNA结合片段.结果发现,XAGE-1b下游调控基因富集于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P-Value=7.95e-04)、细胞周期调控(cell cycle,P-Value=5.532e-03)、及癌症相关基因(GESA/MSigDB module_11,P-Value=2.010e-06)中.同时发现,XAGE-1b下游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产物(NCBI/interactions 22827,P-Value=4.678e-06)能与原癌基因c-Myc的启动子抑制蛋白PUF60发生蛋白质相互作用,并通过qPCR进行了验证.这些研究对阐明XAGE-1b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睾丸抗原 XAGE-1b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seq) PUF60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P-Seq技术检测MRTF-A结合RNA在小鼠MCAO/R模型中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志君 袁琼 +5 位作者 金志刚 向梓非 龙萍 朱明 杨越旺 胡霞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5-772,共8页
目的应用RIP-Seq测序技术检测小鼠MCAO/R模型中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MRTF-A)结合RNA的表达差异,探讨MRTF-A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I/R组,线栓法构建MCAO模型,再灌注24 h后,提取脑组织总蛋白,利用MRTF-A抗... 目的应用RIP-Seq测序技术检测小鼠MCAO/R模型中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MRTF-A)结合RNA的表达差异,探讨MRTF-A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I/R组,线栓法构建MCAO模型,再灌注24 h后,提取脑组织总蛋白,利用MRTF-A抗体免疫共沉淀后,进行RNA高通量测序,获得MRTF-A结合RNA的表达谱,继而对差异RNA进行GO、KEGG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有429个RNA发生差异表达(上调203,下调226),并且在功能元件和染色体分布上均具有显著差异。GO分子功能分析显示,差异表达RNA主要富集RNA结合、Poly(A)RNA结合等注释。KEGG通路分析显示10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雌激素信号通路富集最显著。结论在脑I/R损伤时MRTF-A结合RNA表达谱发生差异改变,为深入探讨MRTF-A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素相关转录因子A RNA结合蛋白免疫共沉淀-高通量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差异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研究方法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小国 陈亮 +1 位作者 楼巧君 罗利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3-71,共9页
表观遗传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针对这两种表观修饰,其研究方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方面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表观修饰的检测正... 表观遗传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针对这两种表观修饰,其研究方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一方面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表观修饰的检测正在逐步从定性检测向定量分析方向发展,从个别位点向高通量检测发展。此外,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推动表观遗传研究的发展,包括单分子实时测序法、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法等。综述目前常用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并对它们在表观遗传修饰检测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 重亚硫酸盐法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单分子实时 单分子纳米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中受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转录共调控的靶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澜舸 张玉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37-242,共6页
目的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受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共同转录调控的靶基因;分析它们的类型、功能和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等特征值;并以此为基础预测Notch信号通路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模式。方法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 目的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水平上寻找受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共同转录调控的靶基因;分析它们的类型、功能和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等特征值;并以此为基础预测Notch信号通路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模式。方法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联合基于Illumina/Solexa平台的高通量测序。结果 1)Notch-1胞内结构域和CBF-1两组样本有效read数分别为14 287 722和14 289 280个,与人类参考基因组唯一匹配的read数分别为11 782 027和11 711 920个;2)两组样本的peak数分别为385和492个,peak区域分别为318 344 bp和383 768 bp,都占全基因组的约0.01%;3)两组样本的peak区域几乎集中于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区,只有不到5%位于外显子区;4)两组样本的peak对应基因数分别为150和287个,其中共有基因93个;5)通过基因聚类分析和数据库比对可以查到这些基因的名称、分类、基本功能和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等具体信息。结论在人类胰腺癌细胞BxPC3全基因组范围内找到了更多在转录水平上受CBF-1和Notch-1胞内结构域共同调控的未知靶基因;初步明确了它们的类型、分布和功能等特征值;这些数据可以为进一步分析Notch信号通路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模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CBF-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高通量 峰值 基因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基因组学分析的技术前沿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星华 朱海英 MARJANI Sadie L.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4,共8页
基因组学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的面貌。目前它的主要内容是新的全基因组碱基序列的测定和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那些在不同水平上影响生命活动的基因群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为达此要求,近年出现的第二代测序(深度测序)技术... 基因组学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的面貌。目前它的主要内容是新的全基因组碱基序列的测定和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那些在不同水平上影响生命活动的基因群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为达此要求,近年出现的第二代测序(深度测序)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两者都需要足够的高质量的核酸样品。所以,在只有或只能用单细胞或极少量细胞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特殊手段,上述分析往往不能常规、方便地进行。文章以DNA扩增为主线,综合阐述了目前在单细胞(特别是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和大基因组的靶向重测序,以及对单细胞或微量细胞进行的基于深度测序或芯片杂交的功能基因组分析,如转录组、ChIP和DNA的CpG甲基化分析等的最新策略和技术,评价了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基因组学各技术的特点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基因组 第二代技术 功能基因组学 转录组分析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CpG甲基化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PTX1相关H3K27ac富集的非保守性增强子鉴定
14
作者 陈旭东 张琦 +5 位作者 张颖蓝 林佳 王凤 桂怡婷 刘婷 李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7-493,501,共8页
目的探索和鉴定人NPTX1相关H3K27ac富集的非保守性的增强子,完善NPTX1相关调控区的注释,为NPTX1相关疾病及非编码区突变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方法从CistromeDB数据库下载和分析涉及7种组织的39个H3K27ac ChIP-seq数据,选择NPTX1两... 目的探索和鉴定人NPTX1相关H3K27ac富集的非保守性的增强子,完善NPTX1相关调控区的注释,为NPTX1相关疾病及非编码区突变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方法从CistromeDB数据库下载和分析涉及7种组织的39个H3K27ac ChIP-seq数据,选择NPTX1两侧100 kb范围内的峰。通过ECR浏览器分析各片段在人、小鼠和斑马鱼之间的序列保守性。将相应DNA片段插入双荧光素酶验证载体中,在人神经源细胞系SH-SY5Y和人肾源细胞系293T行双荧光素酶实验,以检测增强子活性。结果分析获得5个H3K27ac富集片段,各片段在人、小鼠和斑马鱼之间DNA序列不保守。NPTX1-E1-P在SH-SY5Y中双荧光素酶活性比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但在293T细胞中其增强子活性下降约40%。结论NPTX1附近的H3K27ac富集片段中,NPTX1-E1-P在人神经细胞系SH-SY5Y中具有增强子活性,且在物种间序列保守性低。相对于人神经源细胞系SH-SY5Y,其在人肾源细胞系293T中增强子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TX1 增强子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seq) H3K27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M5C通过Hippo-YAP1通路调控人宫颈癌发生的初步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绪 张欣冉 +6 位作者 李堂华 周威 梁荷淼 高文珍 张娟 苗林 陈晓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3-1033,共11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C(KDM5C)通过Hippo-YAP1通路调控人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稳转过表达KDM5C蛋白的CaSki细胞系,应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KEGG分析和蛋...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C(KDM5C)通过Hippo-YAP1通路调控人宫颈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稳转过表达KDM5C蛋白的CaSki细胞系,应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KEGG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随后用siRNA敲低KDM5C基因,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反向验证关键受调控基因Yes相关蛋白1(YAP1)的表达变化。对过表达KDM5C蛋白的CaSki细胞系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技术和ChIP-qPCR方法分析KDM5C蛋白对YAP1基因启动子区间甲基化状态的影响。结果RNA-Seq分析显示,过表达KDM5C蛋白导致356个mRNA表达明显上调和335个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GO富集分析显示,KDM5C蛋白主要参与机体各种生物发育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KDM5C蛋白主要参与黏着斑连接、甾类激素生物合成、Hippo-YAP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凋亡和感染等过程。RT-qPCR分析结果显示,敲低基因KDM5C可上调YAP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也显示,降低KDM5C蛋白的表达可同时上调YAP1和磷酸化YAP1的表达水平(P<0.05)。ChIP-Seq分析显示,过表达KDM5C蛋白可明显升高YAP1基因启动子区间的H3K4me1水平、并降低H3K4me3水平(P<0.05),ChIP-qPCR分析也验证了这种表达变化(P<0.05)。结论KDM5C蛋白可调控宫颈肿瘤细胞YAP1基因启动子的组蛋白H3K4me1/me3甲基化水平,进而影响YAP1基因的转录。YAP1蛋白作为Hippo-YAP1通路的核心因子,其表达改变直接影响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凋亡等过程,进而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5C 转录组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Hippo-YAP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THAP1在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结合靶基因的谱系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蓉 胡毓华 +1 位作者 何思思 陆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0-1204,1215,共6页
目的 :确定转录因子THAP1的靶基因,为新生儿肺损伤的治疗寻找新策略。方法 :利用THAP1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将富集到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来源的肺腺癌细胞A549上的DNA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 目的 :确定转录因子THAP1的靶基因,为新生儿肺损伤的治疗寻找新策略。方法 :利用THAP1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将富集到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来源的肺腺癌细胞A549上的DNA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得到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得到20 417个THAP1结合位点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对应9 688个结合的靶基因,THAP1结合的主要区域分布在基因间区、内含子区和启动子区。其中包含1 051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将THAP1结合于启动子区的基因进行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注释,表明THAP1参与包括蛋白质二聚化、同源蛋白质结合、蛋白质磷酸化调节、类固醇激素受体的激活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THAP1结合的基因主要涉及9个代谢路径,以胞吞作用、多糖降解、硫酸软骨素或硫酸皮肤素的生物合成等路径为主。结论:初步确定了转录因子THAP1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的靶基因结合序列,提示THAP1广泛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为研究THAP1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线索,从而为新生儿肺损伤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 A549细胞 THAP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与DNA互作的研究方法进展
17
作者 杜晓悦 刘淑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1,共5页
转录水平的调控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中的重要环节,转录因子通过识别特定的DNA序列控制染色质和转录以指导基因表达。论文对研究真核生物转录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传统方法和新兴技术进行阐述,传统的研究方法包括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双... 转录水平的调控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中的重要环节,转录因子通过识别特定的DNA序列控制染色质和转录以指导基因表达。论文对研究真核生物转录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传统方法和新兴技术进行阐述,传统的研究方法包括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等,其中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是基于生物体内的研究方法,对抗体特异性要求高且试验背景较大,限制了对非模式物种的研究,对此,开发了新兴技术如DNA亲和纯化测序和染色质靶向切割与标签化试验。结合上述方法可有效进行转录因子和DNA互作分析,对研究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DNA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DNA亲和纯化 染色质靶向切割与标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