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1蛋白在调节微管动态、纺锤体定位和染色体稳定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樊玉芳 姚南 +1 位作者 陆玉建 刘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95-98,共4页
EB1(the end-binding protein 1)蛋白家族是一群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微管相关蛋白,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的广泛的生物体中.它与微管正极和中心体结合,参与了绝大部分基于微管的生理过程,包括:维持细胞极性,调节染色体稳定性,有丝分裂纺... EB1(the end-binding protein 1)蛋白家族是一群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微管相关蛋白,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的广泛的生物体中.它与微管正极和中心体结合,参与了绝大部分基于微管的生理过程,包括:维持细胞极性,调节染色体稳定性,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定位,将微管锚定到成核位点.自从1995年,Su等人在人细胞中发现了EB1基因,各种生物体中EB1的同源物质被相继报道.十年来,人们通过对不同生物体的研究,试图揭开EB1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它的生理功能.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EB1的了解还非常有限.本文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对EB1蛋白在调节微管动态、纺锤体定位和染色体的稳定性方面以及它与APC(the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1 微管动态 染色体稳定性 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混合物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转化及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桂芝 刘长庭 +1 位作者 熊玮 刘东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61-3865,共5页
目的为探讨化学混合物联合致癌的机制,揭示恶性转化与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观察了挥发性有机物(VOC)混合物(以VOCs表示)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转化和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VOCs作为诱导剂,以液体染毒后测定BEAS-2... 目的为探讨化学混合物联合致癌的机制,揭示恶性转化与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观察了挥发性有机物(VOC)混合物(以VOCs表示)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转化和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VOCs作为诱导剂,以液体染毒后测定BEAS-2B细胞的半数致死量(LC50),以低剂量(8%LC50)对BEAS-2B细胞进行诱导,获得诱导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改变并筛选诱导克隆,然后用细胞遗传学方法 (G带染色法)观察诱导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 BEAS-2B细胞在VOCs作用后细胞逐渐变大、变圆,细胞质丰富,并伴有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核嗜碱深染,体积增大,核仁增多;细胞复层生长,排列紊乱,细胞克隆为无序的条索状团块状排列。经VOCs诱导后细胞倍增时间〔(1.79±0.02)d〕较对照细胞〔(2.08±0.03)d〕缩短,而饱和密度〔(529.1±31.6)×104/ml〕、最大增殖倍数〔(104.8±6.2)倍〕均高于对照细胞〔(321.2±13.1)×104/ml和(54.6±5.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OCs诱导细胞第15代可在软琼脂培养基内形成典型的甚至肉眼可见的阳性细胞克隆,克隆形成率(35.02±7.80)%高于对照细胞(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细胞与诱导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导细胞中二倍体(2n=46)比例降低,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非整倍体(77条、80条染色体)、大量亚二倍体(<2n)、超二倍体(>2n&<4n)和多倍体(≥4n)细胞,其非稳定性畸变频率(67%)高于对照细胞(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OCs可使BEAS-2B细胞发生转化,并影响细胞染色体的稳定性,使其发生畸变并向恶性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染色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体积压缩对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潘昱竹 张敏 谢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2-582,共1页
目的乳腺癌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理化性质的转变。其中,由于增殖的无限性和生长空间的有限性导致细胞体积压缩是其标志性物理特征。而乳腺癌发展至中后期,由染色体不稳定性带来的肿瘤侵袭、转移是乳腺癌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拟通... 目的乳腺癌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理化性质的转变。其中,由于增殖的无限性和生长空间的有限性导致细胞体积压缩是其标志性物理特征。而乳腺癌发展至中后期,由染色体不稳定性带来的肿瘤侵袭、转移是乳腺癌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建体积压缩力学模型,探究体积压缩对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二者之间的互作关系。方法(1)通过PEG300施加高渗应激构建肿瘤细胞体积压缩模型;(2)探究不同浓度PEG300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确定最佳PEG300浓度范围;(3)探究体积压缩对微核形成(染色体不稳定的标志物)的影响。结果首先,通过调控PEG300的体积浓度(0.5%~3%PEG300),实现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积在7100~2500μm^(3)范围内变化,构建肿瘤细胞体积压缩模型;随后,确定浓度为2%及以下的PEG300对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可用于后续研究;最后,发现细胞体积压缩程度与染色体不稳定性成正比,2%PEG300可使细胞体积压缩至38%,此时微核形成率高达5.9%。结论体积压缩作为乳腺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生物物理特征,与染色体不稳定性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稳定性 乳腺癌细胞 体积压缩 压缩程度 生物物理 体积浓度 肿瘤侵袭 物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转化和染色体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桂芝 熊玮 +1 位作者 刘长庭 刘东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为探讨化学致癌的机制,揭示恶性转化与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考察甲醛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转化和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甲醛作为诱导剂,以液体染毒后测定BEAS-2B细胞的LC50,以低剂量(20%LC50)对细胞进行诱导,观察... 目的为探讨化学致癌的机制,揭示恶性转化与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考察甲醛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转化和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甲醛作为诱导剂,以液体染毒后测定BEAS-2B细胞的LC50,以低剂量(20%LC50)对细胞进行诱导,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改变并筛选诱导克隆。然后用细胞遗传学方法(G带染色法)考察诱导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情况。结果甲醛作用后细胞生长速度加快,且呈现无限增殖趋势。在后期(15代)具有很强的锚着独立性生长能力,表明诱导细胞已发生慢性转化。诱导细胞核型由2倍体转化为近2倍体、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等核型同时存在,染色体稳定性降低,呈现丢失、内复制、易位、断裂、双/三着丝粒,并伴有大量非稳定性畸变。结论甲醛可使BE-AS-2B细胞发生转化,并影响细胞染色体的稳定性,使其发生畸变并向恶性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转化 染色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高表达蛋白Hec1与染色体不稳定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杜小莉 王明荣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癌症高表达蛋白Hec1是纺锤体检验点信号途径中的一个蛋白,在有丝分裂期位于着丝粒。Hec1-Nuf2复合物是招募纺锤体检验点复合物Mad1/Mad2的重要结构基础。Hec1蛋白可以与26S蛋白酶体亚基相互作用抑制其降解细胞周期素功能。Hec1是用酵母... 癌症高表达蛋白Hec1是纺锤体检验点信号途径中的一个蛋白,在有丝分裂期位于着丝粒。Hec1-Nuf2复合物是招募纺锤体检验点复合物Mad1/Mad2的重要结构基础。Hec1蛋白可以与26S蛋白酶体亚基相互作用抑制其降解细胞周期素功能。Hec1是用酵母双杂交方法寻找与Rb相互作用蛋白时发现的,Rb可通过与Hec1相互作用调节Smc1与DNA的结合能力,从而参与M期调控。Hec1主要在G2/M期表达,激酶Nek2磷酸化Hec1是其发挥功能的关键。Hec1在一些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在部分肿瘤组织中表现扩增。Hec1基因的功能异常会引起严重的染色体分离障碍,从而导致染色体不稳定,而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Hec1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高表达蛋白 纺锤体检验点 染色体稳定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体异常扩增和染色体不稳定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智涛 吴逸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50,共9页
中心体作为主要微管组织中心在细胞周期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异常中心体可产生纺锤体异常,使染色体错误分离,引起染色体不稳定性和非整倍体的形成。中心体异常同染色体不稳定性一样是肿瘤细胞的一个普遍特征,并且可出现在肿瘤发生的... 中心体作为主要微管组织中心在细胞周期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异常中心体可产生纺锤体异常,使染色体错误分离,引起染色体不稳定性和非整倍体的形成。中心体异常同染色体不稳定性一样是肿瘤细胞的一个普遍特征,并且可出现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中心体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现综述中心体的结构、功能、复制和调控,阐述肿瘤中中心体异常的表现和导致中心体扩增的可能机制及中心体扩增与染色体不稳定之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体 染色体稳定性 非整倍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腹果蝇dCAF-1-p55突变引起果蝇发育迟缓和染色体不稳定性(英文)
7
作者 吴青华 刘继勇 +1 位作者 陈毅序 焦仁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3-1081,共9页
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染色质装配因子1(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CAF-1)是染色质装配过程中的组蛋白分子伴侣之一.dCAF-1-p55是果蝇中CAF-1复合物中的最小亚基,它与另外两个亚基dCAF-1-p180及dCAF-1-p105一起负责将组蛋白H3/H4组... 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染色质装配因子1(chromatin assembly factor 1,CAF-1)是染色质装配过程中的组蛋白分子伴侣之一.dCAF-1-p55是果蝇中CAF-1复合物中的最小亚基,它与另外两个亚基dCAF-1-p180及dCAF-1-p105一起负责将组蛋白H3/H4组装到新合成的DNA上.除了CAF-1复合物,dCAF-1-p55还参与其他多个复合物的形成,如NURF、PRC2及Sin3-HDAC1.dCAF-1-p55的这一广泛参与性提示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为了研究dCAF-1-p55的体内功能,我们利用基因靶向敲除技术制备了果蝇dCAF-1-p55突变体.实验结果表明,dCAF-1-p55的缺失导致果蝇发育迟缓并且最终致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dCAF-1-p55突变细胞中,中期染色体较为松散,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异常,后期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这些缺陷都是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e instability,CIN)的典型特征.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了dCAF-1-p55在果蝇发育过程及维持染色体稳定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提示该基因具有保护细胞免遭CIN和癌变的潜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dCAF-1-p55 染色体稳定性 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x-3C研究新进展:结合RNA的泛素E3连接酶与染色体不稳定性抑制基因
8
作者 袁林 孙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0-824,共5页
Mex-3C蛋白(又称RKHD2)具备2个串联重复的KH结构域和1个环指结构域,具备结合RNA的能力,同时也是泛素E3连接酶家族的一员.它可以诱导某些mRNA降解,并且这一过程可以被一种去泛素化酶USP7阻断,据此产生了结合RNA的泛素连接酶的概念并暗示... Mex-3C蛋白(又称RKHD2)具备2个串联重复的KH结构域和1个环指结构域,具备结合RNA的能力,同时也是泛素E3连接酶家族的一员.它可以诱导某些mRNA降解,并且这一过程可以被一种去泛素化酶USP7阻断,据此产生了结合RNA的泛素连接酶的概念并暗示泛素化可能与mRNA降解之间存在某种联系.Mex-3C可能通过利用该特性参与调节某些生理功能.另一方面,结直肠癌细胞MEX3C基因缺陷可以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的产生,由此提出了染色体不稳定性抑制基因的观点.DNA复制应激被证实介导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将从这两个新概念出发介绍Mex-3C现有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x-3C 泛素连接酶 RNA降解 DNA复制应激 染色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娇 张晟 +1 位作者 胡蕴慧 张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99-3902,共4页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世界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与肿瘤预后差及多重耐药相关。通过对乳腺癌相关基因改变的研究,寻找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不稳定基因,探索其与乳腺癌发生发...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世界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与肿瘤预后差及多重耐药相关。通过对乳腺癌相关基因改变的研究,寻找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不稳定基因,探索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是当前乳腺癌基因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能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主要就与乳腺癌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的基因、形成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组不稳定性 染色体稳定性 非整倍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不稳定性与淋巴瘤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鹏飞 李桂源 向娟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2-557,共6页
淋巴瘤是最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基因组不稳定性是淋巴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基础,对淋巴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基因组不稳定性包括基因水平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MIN)和染色体水平的染色体不稳... 淋巴瘤是最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基因组不稳定性是淋巴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基础,对淋巴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基因组不稳定性包括基因水平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MIN)和染色体水平的染色体不稳定性(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2种类型。通过对淋巴瘤相关基因改变的研究,寻找与淋巴瘤发生相关的不稳定基因,探索其参与淋巴瘤发生和发展的机制,能为淋巴瘤精准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基因组不稳定性 微卫星不稳定性 染色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Mad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伶俐 张洪福 +2 位作者 李昊 江燕 杨枫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有丝分裂检验点调控蛋白Mad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食管癌组织和83例正常食管黏膜中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Mad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1·74%(66/92),与食管正常黏膜中的表达阳性率85...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有丝分裂检验点调控蛋白Mad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食管癌组织和83例正常食管黏膜中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Mad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1·74%(66/92),与食管正常黏膜中的表达阳性率85·54%(71/8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Mad2蛋白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检测有助于食管癌恶性程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有丝分裂纺锤体 染色体稳定性 染色体分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相对长度检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娜 周舫 +1 位作者 谭善娟 王丁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相对长度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GreenⅠRealTimePCR方法检测54例肺癌患者(病例组)和77例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的相对长度。结果:病例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的相对长度为(3.43±0....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相对长度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GreenⅠRealTimePCR方法检测54例肺癌患者(病例组)和77例健康对照(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的相对长度。结果:病例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DNA的相对长度为(3.43±0.87),短于对照组(3.86±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38)。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把端粒长度按百分位数P33和P66从短到长依次分为T1、T2、T3三层,调整吸烟与年龄因素后,以T3层为参考水平,结果显示T2层患肺癌危险度为3.933(95%CI1.139~13.580),T1层患肺癌危险度为4.684(95%CI1.377~15.936),P<0.05。结论:端粒DNA相对长度缩短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染色体稳定性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丝粒特异性蛋白CENP-Ⅰ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燕 翁亚光 +3 位作者 施琼 徐远久 刘子杰 王应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用RT-PCR的方法从Hela细胞总RNA中获得编码CENP-Ⅰ蛋白第1-293位氨基酸的CENP-ⅠcDNA序列,采用基因体外重组法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内;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Ni2+-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 用RT-PCR的方法从Hela细胞总RNA中获得编码CENP-Ⅰ蛋白第1-293位氨基酸的CENP-ⅠcDNA序列,采用基因体外重组法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内;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Ni2+-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质;用纯化的蛋白质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琼脂糖免疫双扩法和Western blot鉴定得到高效价的特异性抗CENP-Ⅰ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丝粒特异性蛋白质 CENP-Ⅰ 染色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损伤反应性蛋白参与中心体调控 被引量:1
14
作者 尚彦霞 解世朋 +1 位作者 张铭连 周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9-1024,共6页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期微管组织中心,对于细胞有丝分裂期形成纺锤体、正常分裂及染色体精确分离至关重要.中心体失调控常造成遗传物质错误分配,最终诱发肿瘤形成.因此,对中心体结构及数量的精密调控将对细胞命运起着决定作用.目前...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期微管组织中心,对于细胞有丝分裂期形成纺锤体、正常分裂及染色体精确分离至关重要.中心体失调控常造成遗传物质错误分配,最终诱发肿瘤形成.因此,对中心体结构及数量的精密调控将对细胞命运起着决定作用.目前发现,中心体至少包含100多种调节蛋白,这些蛋白在细胞内的功能各异.最近很多研究显示,多种DNA损伤修复及应答通路的激酶或磷酸酶定位于中心体,并且参与中心体调控.本文将对中心体结构、中心体复制、中心体分离、中心体扩增、DNA损伤与中心体异常及DNA损伤反应性蛋白在中心体调控中的功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体 DNA损伤反应性蛋白 染色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