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户外出务工地点选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宁满秀 刘进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6,共6页
本文以福建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会对农民外出务工行为产生"就业枷锁"效应。研究发现,新农合制度改变了外出农民就业地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建... 本文以福建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会对农民外出务工行为产生"就业枷锁"效应。研究发现,新农合制度改变了外出农民就业地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建议我国医疗保险系统按照"城乡一体化"思想进行制度整合,建立具有综合性和可携带性的医疗保障系统,促使新农合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政策功能,使农民在城乡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享受到切实的社会福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外出务工 就业枷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善与枷锁:论宋代地主对农民的救济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 陈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在宋代,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从而促使乡村社会的救济活动兴盛起来,而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又是宋代乡村社会救济事业中的主体活动和主要表现。地主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对农民的救济,包括赈... 在宋代,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从而促使乡村社会的救济活动兴盛起来,而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又是宋代乡村社会救济事业中的主体活动和主要表现。地主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对农民的救济,包括赈灾救荒和济贫恤穷两大部分。地主开展对农民的救济,是积德修善、求取平安、收取租息、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以及维持生产的稳定和继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对农民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纾解了农民的困难,但另一方面却给农民套上新的枷锁,它使农民背负上难以摆脱的债务问题以及权利对地主的让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主 农民 救济 慈善 枷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心态危机蔓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晓虹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23,共3页
中国社会只要继续沿着现代化道路前进,大体实现现代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相对的公平,我们很多消极的社会心态,如焦虑、浮躁就能够得到更好解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演变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至2000年,中国人的社会心... 中国社会只要继续沿着现代化道路前进,大体实现现代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相对的公平,我们很多消极的社会心态,如焦虑、浮躁就能够得到更好解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演变 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至2000年,中国人的社会心态总体呈现为对未来抱有乐观主义的积极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焦虑感 社会心理 先富共富 精神枷锁 一揽子计划 风景这边独好 心理学专家 社会矛盾 病态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意识的流动——解读影片《时时刻刻》 被引量:4
4
作者 郑皖春 《电影评介》 2012年第9期56-57,共2页
导演史蒂芬戴得利与编剧戴维黑尔用影像完美地再现了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中生命意识的流动与自我生存状态的探寻,通过表现三个女性内心的挣扎,影片传达着自我生存意识的考虑与关于死亡的哲学。我们幸运地存活于世,在无尽的... 导演史蒂芬戴得利与编剧戴维黑尔用影像完美地再现了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中生命意识的流动与自我生存状态的探寻,通过表现三个女性内心的挣扎,影片传达着自我生存意识的考虑与关于死亡的哲学。我们幸运地存活于世,在无尽的生命的漩涡中,仍然期待着,给自己给生命一个完好的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时刻刻》 自我 枷锁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枷的舞蹈——得失之间《梅兰芳》
5
作者 吴童 余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0-41,共2页
《梅兰芳》的诸多艺术亮点令人叹服,陈凯歌通过对色彩、象征和隐喻的把握拆解了人性的“纸”枷锁,使观众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戏曲、感受梅兰芳,从而感受人性的伟大;但他却未能彻底放开手脚,导致影片出现前后的失衡与断裂,影片背后的陈凯歌... 《梅兰芳》的诸多艺术亮点令人叹服,陈凯歌通过对色彩、象征和隐喻的把握拆解了人性的“纸”枷锁,使观众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戏曲、感受梅兰芳,从而感受人性的伟大;但他却未能彻底放开手脚,导致影片出现前后的失衡与断裂,影片背后的陈凯歌,一反他曾经的叛逆,黯然退缩到一个狭小、局促的文化角落,步履维艰地跳着戴枷的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陈凯歌 纸枷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梅兰芳》:陈凯歌的“纸枷锁”
6
作者 白粒沙 弓太生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2期27-27,共1页
陈凯歌电影新作《梅兰芳》在商业机制和创作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某种束缚感。影片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却难以成就陈凯歌导演的再次巅峰。
关键词 《梅兰芳》 陈凯歌 商业性 艺术性 枷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梅兰芳》的叙事分析
7
作者 胡骑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69-70,共2页
影片《梅兰芳》运用传统传记电影必备的叙事元素,依靠影像沉稳、冷静地讲述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人生际遇,主要探讨了梅兰芳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挣脱各种枷锁,走向艺术巅峰的超越,尤其是人格的独立和生命的自由的过程;同时,影片还... 影片《梅兰芳》运用传统传记电影必备的叙事元素,依靠影像沉稳、冷静地讲述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人生际遇,主要探讨了梅兰芳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挣脱各种枷锁,走向艺术巅峰的超越,尤其是人格的独立和生命的自由的过程;同时,影片还从故事中这个典型人物身上找到了人类的共性,并将其通过电影语言阐述并升华,呈现出了潜藏于感官享受背后的关于人生与命运的思考,不失为一部商业与艺术并重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分析 传记影片 枷锁 二律悖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龙诀》——魔幻下的生死与轮回
8
作者 刘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2,共3页
一、盗亦有道:正宗摸金范儿"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时值国产华语电影争奇斗艳之际,《寻龙诀》无疑给探墓狂热者们捧上了一场饕餮大餐,遴选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导演乌尔善在千甄万别后依... 一、盗亦有道:正宗摸金范儿"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堪舆倒斗觅星峰",时值国产华语电影争奇斗艳之际,《寻龙诀》无疑给探墓狂热者们捧上了一场饕餮大餐,遴选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导演乌尔善在千甄万别后依然选择影片以上个世纪60年代上山下乡为背景,既反映了那个年代知识青年们思想上的纯真与匮乏,同时也彰显了其思想和灵魂的固执。而观众的反馈大都是既卖力叫座又拍手叫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饕餮大餐 华语电影 金符 乌尔 青年们 精神主题 精神枷锁 大金牙 彼岸花 唏嘘不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姆小说的三种爱欲模式 被引量:4
9
作者 陶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20-122,共3页
论毛姆小说的三种爱欲模式陶萍爱欲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对它的艺术开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坛和世界文坛上,哈代、毛姆和劳伦斯创作了最优秀的作品。从文明缺憾的角度描写爱欲,以强烈的悲剧意识,从多个视角和层面,审... 论毛姆小说的三种爱欲模式陶萍爱欲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对它的艺术开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英国文坛和世界文坛上,哈代、毛姆和劳伦斯创作了最优秀的作品。从文明缺憾的角度描写爱欲,以强烈的悲剧意识,从多个视角和层面,审视爱欲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试图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姆小说 思特里克兰德 菲利普 男主人公 《人生的枷锁》 超越人生 《刀锋》 劳伦斯作品 小说主人公 劳伦斯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的多重身份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Z期53-54,共2页
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毛姆在其著名作品《人性的枷锁》中创作了菲利普这一位具有独特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毛姆在描述主人公菲利普的成长历程中,赋予菲利普多重身份,以此表达作家对人性自由的追寻,对人生自我价值的理解。
关键词 《人性的枷锁》 菲利普 多重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面书写人生──毛姆作品浅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1期259-263,共5页
关键词 毛姆 写人生 思特里克兰德 戴维森 传教士 作品 《人生的枷锁》 茨威格 汤普森 “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再学习和历史的再认识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时岳 《史学集刊》 1982年第2期1-4,共4页
重史轻论现象值得正视 近年来,历史学界在遭受“十年浩劫”的致命摧残后,拨乱反正,努力挣脱极“左”政治的枷锁和教条主义的绳索,逐渐复苏,并出现了大有希望的可喜的苗头。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条主义 历史学家 政治 百家争鸣 枷锁 解放思想 再学习 极“左” 历史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哲学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生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38,共4页
人的命运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人人关心的大问题。生命,每人只有一次;命运,每人只能经历一回。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人人都在盼好运,而命运却是千古之谜。然而,命运之谜到了马克思的时代,得到了科学的解答。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命运并非是... 人的命运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人人关心的大问题。生命,每人只有一次;命运,每人只能经历一回。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人人都在盼好运,而命运却是千古之谜。然而,命运之谜到了马克思的时代,得到了科学的解答。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命运并非是不可知的,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无产阶级只要打碎了束缚他们的镑铐和枷锁,他们就能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时来运转,扬眉吐气。但是经典作家关于命运的论述,都是关于人类群体的命运,很少研究个体的命运。脱离了群体的个体是不完全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经典作家 无产阶级 人类群体 古代哲学 随机性 周易 枷锁 概率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悟与艺术
14
作者 徐宏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50-153,共4页
文艺复兴标致着人文主义超越了神秘主义。但是随后,它的影响又遇到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在摆脱宗教枷锁之后,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起来,反映在哲学上的典型现象就是科学主义的昌盛。人文主义遇到了强劲的挑战。世界在主物和主人的矛盾焦... 文艺复兴标致着人文主义超越了神秘主义。但是随后,它的影响又遇到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在摆脱宗教枷锁之后,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起来,反映在哲学上的典型现象就是科学主义的昌盛。人文主义遇到了强劲的挑战。世界在主物和主人的矛盾焦虑中经历着阵痛,而技术的广泛成功使得科学主义占据了压倒优势。但是人们发现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并不仅仅取决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产品的充分涌流,人类还有一个极待充实的第二世界,那就是偌大的意识空间,科学技术解决不了人类的思想困惑和精神贫弱之弊。这才为人文主义的重新振兴亮出了社会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禅悟 社会主题 表现自我 真我 人文主义 作品 枷锁 主体意识 阵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性的枷锁》解读文学作品的传播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卫霞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79,共3页
《人性的枷锁》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长篇代表作品,其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小说着重描写主人公菲利普如何冲破禁锢人类精神的枷锁——宗教和小市民习俗,力图在混乱的生活旋涡中寻求内心的真谛,获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文章从人物形象、情... 《人性的枷锁》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长篇代表作品,其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小说着重描写主人公菲利普如何冲破禁锢人类精神的枷锁——宗教和小市民习俗,力图在混乱的生活旋涡中寻求内心的真谛,获得广大读者的好评。文章从人物形象、情感色彩和叙事结构三个维度探讨文本价值,进而透视其对畅销文学作品出版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文本价值 《人性的枷锁》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冰山下面——重读《金锁记》 被引量:2
16
作者 符杰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金锁记》隐含着丰富的潜话语。曹七巧在悖论中的行径揭示了现代人在文明的压抑中无法遮蔽的荒诞存在。丰富的象征意蕴,独特的心理视角,深刻的世俗关怀。
关键词 张爱玲 《金锁记》 曹七巧 人物性格 弗洛伊德 人性的枷锁 小说 冰山理论 心理学 《精神分析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异与孩子
17
作者 胜利 《社会》 1985年第3期21-21,共1页
一些感情已荡然无存的夫妻之所以不考虑离异,是怕给孩子带来痛苦。但是,让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感情不和的阴影下,心灵的创伤未必就少些。有的孩子要求父母仅仅为了自己而勉强维持痛苦的关系,可能是在自备枷锁。因为,待其长大成人,如果也... 一些感情已荡然无存的夫妻之所以不考虑离异,是怕给孩子带来痛苦。但是,让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感情不和的阴影下,心灵的创伤未必就少些。有的孩子要求父母仅仅为了自己而勉强维持痛苦的关系,可能是在自备枷锁。因为,待其长大成人,如果也不幸地建立了一个感情不和的家庭,那就同样只能效法父母,为了自己的下一代,凑和着生活下去。离异当然应该考虑到孩子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 感情 生活 痛苦 创伤 家庭 阴影 心灵 夫妻 枷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的忧患意识与当前的社会情绪
18
作者 余运才 《社会》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36-37,共2页
唐诗有云:“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淮南子说山训》中说:“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过:“疾小不加理,浸淫将遍身。”这些名句,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有点忧患防范意识。在中华人民... 唐诗有云:“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淮南子说山训》中说:“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过:“疾小不加理,浸淫将遍身。”这些名句,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有点忧患防范意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象一轮红日喷薄欲出之际,神州欢腾,举国同庆。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人民争脱了枷锁,摆脱了屈辱,从此站起来了。标志着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获得新生,走向自由,走向富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 新生 民族 枷锁 忧患意识 毛主席 社会情绪 防范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王充的认识论
19
作者 杨海波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3期52-55,共4页
任何哲学派别都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为一定的阶级服务。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是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对立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王充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也是这种斗争的反映之一。
关键词 阶级对立 哲学派别 革命阶级 阶级利益 生而知之 精神枷锁 检验真理的标准 感觉经验 王道通 天地之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姆在最后的日子里
20
作者 罗宾·毛姆 尔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8-51,共4页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死于1965年,享年九十一岁,本文是他的侄儿罗宾·毛姆回忆他的文章的一部份,为以前所未披露。本刊特予以发表,供研究毛姆的学者及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关键词 毛姆 莉莎 罗尔斯 别墅 生日快乐 电视摄影师 曼斯菲尔德 新闻摄影师 摄影记者 人性的枷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