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慈善与枷锁:论宋代地主对农民的救济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宋代,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引起了社会阶层的剧烈分化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急剧扩大,从而促使乡村社会的救济活动兴盛起来,而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又是宋代乡村社会救济事业中的主体活动和主要表现。地主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对农民的救济,包括赈灾救荒和济贫恤穷两大部分。地主开展对农民的救济,是积德修善、求取平安、收取租息、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以及维持生产的稳定和继续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地主对农民的救济对农民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纾解了农民的困难,但另一方面却给农民套上新的枷锁,它使农民背负上难以摆脱的债务问题以及权利对地主的让渡。
作者 张文 陈宇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7-112,共6页 Thinking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慈善通史"阶段性成果(11&ZD09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宋代的贫富差距与收入再分配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12AZS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宋代乡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11YJA770068)
作者简介 张文,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宇,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重庆,40071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苏轼.《苏轼文集》卷28《奏浙西灾伤第一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三苏全书》点校本,第86页.
  • 2张文.济贫恤穷活动与宋朝民间社会的兴起[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6):14-18. 被引量:3
  • 3帙名.《无锡志》卷3上《沈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宋元方志丛刊》影印本,第2235页.
  • 4郑庆云,辛绍佐.《嘉靖延平府志》卷18《孝义》,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影印本.
  • 5袁应祺.《万历黄岩县志》卷6《人物下》,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影印本.

二级参考文献51

  • 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6..
  • 2高斯得.耻堂存稿[M]四库全书本[M].台北:影印文渊阁,1986..
  • 3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 4徐松.宋会要辑稿[Z].北京:中华书局,1957..
  • 5吴处厚.青箱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 6范祖禹.范太史集[M].四库全书本.
  • 7吕祖谦.吕东莱文集[M].丛书集成本.
  • 8范浚.范香溪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本.
  • 9刘一止.苕溪集[M].四库全书本.
  • 10嘉靖颖州志[Z].上海:上海书店,1990.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61

  • 1林文勋.宋代富民与灾荒救济[J].思想战线,2004,30(6):96-102. 被引量:25
  • 2张文.季节性的济贫恤穷行政:宋朝社会救济的一般特征[J].中国史研究,2002(2):89-107. 被引量:6
  • 3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8-269页.
  • 4《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 5[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689、706页,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
  • 6[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伍跃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 7[日]堀敏一.《均田制的研究》,韩国盘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 8《汉书》卷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2页.
  • 9《汉书》卷10《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5页.
  • 10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田赋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6页.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