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琼中3种森林枯落物的现存量及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卫卫 余雪标 +4 位作者 王旭 时忠杰 太立坤 郭俊誉 杨曾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236-6239,共4页
[目的]进行琼中地区3种森林类型(桉树人工林、橡胶林、天然次生林)林下枯落物现存量及持水量特征研究。[方法]以研究区内3种主要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林下枯落物采集及现存量计算和枯落物持水量及吸水速率的测定。[... [目的]进行琼中地区3种森林类型(桉树人工林、橡胶林、天然次生林)林下枯落物现存量及持水量特征研究。[方法]以研究区内3种主要森林类型林下枯落物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林下枯落物采集及现存量计算和枯落物持水量及吸水速率的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林下枯落物现存量大小为天然次生林(7.70 t/hm2)>橡胶林(3.25 t/hm2)>桉树人工林(2.39 t/hm2)。未分解层最大持水率为桉树人工林(226.8%)>天然次生林(220.6%)>橡胶林(183.5%);半分解层最大持水率顺序为桉树人工林(221.4%),橡胶林(160.8%)和天然次生林(144.8%)。[结论]天然次生林枯落物层与人工林相比具有更为重要的水文生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现存量 持水特性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封禁流域植被枯落物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中奇 朱清科 +4 位作者 邝高明 王晶 李萍 赵荟 赵磊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4,共5页
通过对陕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封育流域内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现存量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枯落物的影响因子及分布规律。对60个样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现存量与坡度呈二次回归关系,枯落物现存量最小值出现在坡度25.5°的位置... 通过对陕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封育流域内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现存量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枯落物的影响因子及分布规律。对60个样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现存量与坡度呈二次回归关系,枯落物现存量最小值出现在坡度25.5°的位置;阴坡枯落物现存量比阳坡高25.1%,沟坡枯落物现存量比梁坡高41.7%;地表生物量与枯落物现存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土壤含水量与枯落物现存量呈正相关性;土壤含水量与地表生物量两者的共同作用对枯落物现存量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黄土区 枯落物现存量 地表生 土壤含水量 立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湘西地区马尾松林枯落物动态估算模型研究
3
作者 杨珍妹 吴磊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42-47,共6页
以湖南省湘西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2017年森林生物量、森林枯落物凋落量与现存量等进行调查,并对森林枯落物凋落量与森林生物量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枯落物凋落量与森林乔木地上原有生物量及增加... 以湖南省湘西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2014—2017年森林生物量、森林枯落物凋落量与现存量等进行调查,并对森林枯落物凋落量与森林生物量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枯落物凋落量与森林乔木地上原有生物量及增加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通过森林乔木地上原有生物量W_(U 0)及增加量W_(U△)、林分密度N等林分因子来估算森林枯落物凋落量K_(W)具有很好的效果,其线性回归模型为K_(W)=0.003N+0.026W_(U 0)+0.159 W_(U△)+0.101,相关系数R=0.923。同时,可根据森林枯落物凋落量和现存量计算森林枯落物的分解速率,进而建立森林枯落物的动态变化预测模型及消长系数模型,对森林枯落物的动态变化过程及消长规律进行分析与预测。通过林分因子来估算森林枯落物凋落量和现存量,对于及时掌握森林枯落物的状态,进而对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森林生 枯落物现存量 动态变化 马尾松林 湘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柠条林土壤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4
作者 崔静 陈云明 +3 位作者 黄佳健 王琼芳 姚志杰 张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7-1203,共7页
为了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更好地阐明黄土丘陵区柠条林土壤的固碳机理,本文采用时空替代法,以撂荒2 a的坡耕地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林龄(10 a、17 a、26 a、34 a、... 为了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更好地阐明黄土丘陵区柠条林土壤的固碳机理,本文采用时空替代法,以撂荒2 a的坡耕地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不同林龄(10 a、17 a、26 a、34 a、40 a、50 a)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及柠条林的根系生物量和枯落物现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0~60 cm的土层剖面上,0~20 cm土层SO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层,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层递减,其中柠条林地0~20 cm土层SOC含量变化幅度为2.68~11.44 g·kg-1,而40~60 cm土层SOC含量仅在1.64~2.73 g·kg-1波动;与对照相比,随林龄增加柠条林地0~60 cm土层平均SOC含量先减小后增加最后趋于平稳:10 a和17 a柠条林SOC含量比对照显著降低了34.5%和26.9%,26 a柠条林的SOC含量显著升高,其值是对照的1.43倍,40 a和50 a柠条林SOC含量处于积累与消耗相对稳定的状态。2)对SOC含量与STN、STP含量及根系生物量和枯落物现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SOC含量与STN含量、根系生物量及枯落物现存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但与STP含量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土壤中氮含量的增加能明显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而根系生物量和枯落物现存量的多少能够决定土壤的固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柠条林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全磷 根系生 枯落物现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