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肽对西瓜枯萎病原菌的抑制及其生物防治
1
作者 霍嘉文 龚国利 +1 位作者 胡乐梅 田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3,共11页
脂肽(Lipopeptides, LPs)作为一种由脂质与氨基酸结合而成的抑菌剂,主要由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等微生物发酵产生.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导致西瓜枯萎、严重危害到西瓜的质量和产量的病原体.... 脂肽(Lipopeptides, LPs)作为一种由脂质与氨基酸结合而成的抑菌剂,主要由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等微生物发酵产生.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导致西瓜枯萎、严重危害到西瓜的质量和产量的病原体.它可侵染西瓜根茎部,造成根系腐烂,植株萎蔫枯死.因此,寻找有效方法来控制并预防西瓜枯萎病原菌的生长变得极为关键.本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wxy-b3代谢产生脂肽类物质,并用其处理西瓜枯萎病原菌,结果发现,脂肽对该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0 mg/mL,经脂肽处理的西瓜枯萎病原菌的菌丝出现破损,胞内蛋白质、核酸、电解质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泄露,表明该病原菌的细胞膜、细胞壁受到损伤.此外,还探究了脂肽对西瓜枯萎病原菌的生防作用,发现脂肽通过调控ROS系统和防御酶系统相关酶来达到抑菌目的;通过离体叶片实验和西瓜盆栽实验可发现,当西瓜受到病害侵袭时,脂肽可以抵抗病害,有效降低西瓜枯萎病的发病率,也证明了脂肽对西瓜枯萎病原菌具有防治效果.该研究为脂肽作为抗菌剂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脂肽类物质 西瓜枯萎病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植物枯萎病原菌的影响
2
作者 戴争 张君亭 +4 位作者 岳风荣 孙廷林 张博 任青华 尚佑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112-112,114,共2页
探讨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植物枯萎病原菌的影响,以为生产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浓度的药液,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西瓜枯萎病原菌和黄瓜枯萎病原菌的作用,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加。即使在低浓度0.031 3 g/mL时,对该2种病原... 探讨复方中药提取物对植物枯萎病原菌的影响,以为生产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浓度的药液,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西瓜枯萎病原菌和黄瓜枯萎病原菌的作用,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加。即使在低浓度0.031 3 g/mL时,对该2种病原菌仍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提取物 西瓜枯萎病原菌 黄瓜枯萎病原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枯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素芳 朱育菁 +3 位作者 肖荣凤 刘波 苏明星 周涵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71-73,共3页
调查了福建漳州地区的辣椒枯萎病的危害症状,采用常规病原菌分离方法和Booth镰刀菌鉴定方法,初步确定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iumSchl.).对不同发病级别的辣椒植株体内的镰刀菌的分布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枯萎病原菌在... 调查了福建漳州地区的辣椒枯萎病的危害症状,采用常规病原菌分离方法和Booth镰刀菌鉴定方法,初步确定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iumSchl.).对不同发病级别的辣椒植株体内的镰刀菌的分布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辣椒枯萎病原菌在植株体内的数量分布随部位和病情不同而发生变化,健株上未分离到镰刀菌,辣椒枯萎病原菌主要集中在感病植株的茎基部,病株的含菌量为2级>3级>1级,2级病株的含菌量达30.76×104cfu/g鲜质量;是1级病株的102.53倍,是3级含菌量的12.06倍.病原菌的专化型和致病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枯萎病原菌 分离 鉴定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枯萎病原菌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车建美 刘波 +2 位作者 林营志 肖荣凤 谢关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91-93,共3页
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 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胚根的长度比对照组略长,对胚根生长的促进率为14.29%~28.57%且处理后的黄瓜幼苗的高度比对照组高.对其幼苗进行的尖孢镰刀菌分离的结果表明,从根上1cm的茎段没有分离到尖孢镰刀菌,而根上2~3cm,5~6cm和叶片部位则都分离到尖孢镰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原菌 粗毒素滤液 种子萌发 胚根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枯萎病原菌的微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植株体内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抗美 肖荣凤 +2 位作者 刘波 史怀 谢关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63-66,共4页
2003年于福州永泰采集甜瓜枯萎病病株,病原菌经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在甜瓜健株、病株体内均有分布.菌量分布依次为根茎部含量最大,茎蔓中部次之,茎蔓顶部最少.不同发病级别植株体内的平均含菌量测定结果表明:发病级别... 2003年于福州永泰采集甜瓜枯萎病病株,病原菌经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在甜瓜健株、病株体内均有分布.菌量分布依次为根茎部含量最大,茎蔓中部次之,茎蔓顶部最少.不同发病级别植株体内的平均含菌量测定结果表明:发病级别为2级的植株体内的菌量最大,为10.75×104cfu/g鲜质量,其次为发病级别为3级和1级的植株,含菌量分别为8.90×104cfu/g鲜质量和8.63×104cfu/g鲜质量;健株中的含菌量最少,仅为0.08×104cfu/g鲜质量.该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1℃,pH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枯萎病原菌 微生物学 体内分布 植株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萎病原菌在黄瓜组培苗体内侵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肖荣凤 刘波 +2 位作者 林抗美 车建美 葛慈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94-96,共3页
采用黄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菌株F H.6.5 030318 J2接种黄瓜组培苗,研究该病原菌在植株体内侵染特性,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菌侵染植株是通过菌丝体在植株体内不断扩展,菌丝体可同时朝下与朝上扩展,接种4d菌丝体已到达根部组织,但从茎顶... 采用黄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菌株F H.6.5 030318 J2接种黄瓜组培苗,研究该病原菌在植株体内侵染特性,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菌侵染植株是通过菌丝体在植株体内不断扩展,菌丝体可同时朝下与朝上扩展,接种4d菌丝体已到达根部组织,但从茎顶部组织未分离到病原菌;接种7d时菌丝体已到达植株茎杆各个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萎病原菌 黄瓜组培苗 体内侵染 尖孢镰刀菌 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容地区草莓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田间防治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祥 姚克兵 +4 位作者 吉沐祥 陈宏州 杨敬辉 李金凤 王莉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4-770,共7页
为了明确句容地区草莓枯萎病病原菌的种类和寻找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方法,2013年10-11月,分别对句容地区草莓枯萎病病菌进行了田间调查、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描述、DNA序列分析、致病性试验和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381块真菌... 为了明确句容地区草莓枯萎病病原菌的种类和寻找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方法,2013年10-11月,分别对句容地区草莓枯萎病病菌进行了田间调查、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描述、DNA序列分析、致病性试验和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381块真菌菌落,镰刀菌属的真菌(Fusarium)占72.4%。通过形态特征、DNA测序和致病性试验确认草莓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oporum Schl.)。田间防治效果以250 g/L吡唑醚菌酯EC 2 000倍液最好,灌根后30 d的防治效果为100%,灌根后51 d的防治效果为93.11%;其次是1%申嗪霉素SC 900倍液,灌根后30 d的防治效果为100%,灌根后51 d的防治效果为58.63%,其他参试药剂1×109CFU/g多黏芽孢杆菌(JX-13)WP 1 000倍液、1 g含1×106个孢子的寡雄腐霉WP 7 000倍液、1 g含6×108有效活性菌数的哈茨木霉T-22GR 500倍液等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枯萎病原菌 分离鉴定 田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黄瓜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韩雪 潘凯 吴凤芝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5,共3页
对6个抗枯萎病性能不同的黄瓜品种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收集和测定,采用培养基培养的方法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病原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以上3项指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感病品种则有显著... 对6个抗枯萎病性能不同的黄瓜品种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收集和测定,采用培养基培养的方法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病原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以上3项指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感病品种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抗品种没有明显作用。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糖类物质含量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中抗品种则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枯萎病原菌 抗病性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占魏 张欣 +4 位作者 吕延超 张贺 王芳 邱晓聪 谢艺贤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以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6个菌株为试验材料,测定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香蕉枯萎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以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6个菌株为试验材料,测定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香蕉枯萎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香蕉枯萎病菌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等均有一定的影响。高分子量的抑菌效果优于低分子量的抑菌效果,其中C-290k的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为1 000 mg/L时对R1-248菌株的抑菌率达9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原菌 壳聚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大棚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鸿雁 周文静 +2 位作者 王祥和 罗志文 何凡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70-75,共6页
对供试菌株海南大棚西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西瓜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8和30℃;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pH值... 对供试菌株海南大棚西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菌丝在西瓜汁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8和30℃;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pH值分别为7~8和7~9;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孢子致死温度为60℃、5 min;果糖和葡萄糖作为碳源利于菌丝生长;酵母浸粉和蛋白胨作为氮源利于菌丝生长。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为0.730 9μg/mL;32.5%苯甲嘧菌酯SC、30%苯甲.丙环唑EC、10%苯醚甲环唑WG、25%溴菌.多菌灵WP和25%溴菌腈WP对海南大棚西瓜枯萎病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EC50为1.884 7~8.161 0μg/mL,该研究为田间防治海南大棚西瓜枯萎病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大棚西瓜 枯萎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室内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室内毒力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潘劲松 谢标洪 《湖北植保》 2000年第2期20-21,共2页
采用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法在室内测定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菌毒清等 1 2种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显示 ,多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以多菌灵作用最强 ,其抑制中浓度 (EC50 值 )为 0 77p... 采用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法在室内测定了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菌毒清等 1 2种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的毒力作用。结果显示 ,多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以多菌灵作用最强 ,其抑制中浓度 (EC50 值 )为 0 77ppm (沪产 )和 0 96ppm (杜邦公司产品 ) ,其余杀菌剂品种EC50 值在 1 1 4ppm~5 2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毒力作用 棉花 枯萎病原菌 室类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根际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与枯萎病病原菌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翔宇 刘满意 +3 位作者 孙铭泽 杨劲明 王蓓蓓 李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8-567,共10页
香蕉枯萎病由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引起,其根际微生物组是抵御病原菌入侵的关键屏障。根际原生动物群落在根际微生物群落调控以及植物健康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连作蕉园中植株发病前后... 香蕉枯萎病由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引起,其根际微生物组是抵御病原菌入侵的关键屏障。根际原生动物群落在根际微生物群落调控以及植物健康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连作蕉园中植株发病前后根际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变化以及其与病原菌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相较于可培养细菌与真菌,原生动物的数量对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更大;根际原生动物的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都随植株生长而降低,且在发病植株中更低;抽蕾前后的健康与发病植株中根际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吞噬型原生动物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功能类型的原生动物,且在健康与发病植株中差异显著;吞噬型原生动物中与病原菌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多为丝足虫门;在抽蕾期的健康植株中,丝足虫门的高丰度属中Group-Te与Cercomonas属与病原菌呈显著负相关;在抽蕾期的患病植株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植物致病型原生动物Pythium属与病原菌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根际土壤中原生动物对病原菌的影响较大,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发生改变,且在发病与健康植株中存在差异。与病原菌具有显著负相关的吞噬型原生动物,尤其是丝足虫门的部分高丰度属,可能会在防控香蕉枯萎病上产生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土传枯萎病原菌 根际 土壤原生动物 吞噬型原生动物 土传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植物枯萎病病原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瑞瑞 安丽 +2 位作者 何晓婷 郝晓娟 曹挥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904-907,共4页
通过对3个地区、6种植物采集的7种植物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运用真菌形态观察法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鉴定。形态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枯萎病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均会产生色素,菌丝大多致密,分生孢子大多呈弯月形,菌丝有隔... 通过对3个地区、6种植物采集的7种植物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运用真菌形态观察法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鉴定。形态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枯萎病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均会产生色素,菌丝大多致密,分生孢子大多呈弯月形,菌丝有隔。通过进一步的分子学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辣椒枯萎菌、兰花枯萎菌、番茄枯萎菌1为镰刀菌;番茄枯萎菌2、甜瓜枯萎菌、西瓜枯萎菌为尖孢镰刀菌;茄子枯萎菌为拟轮枝镰刀菌。枯萎病主要的侵染真菌是尖孢镰刀菌和镰刀菌,少数为拟轮枝镰刀菌。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对枯萎真菌病害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枯萎病原菌 镰刀菌属 形态学观察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HN对番茄、黄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可 魏冬苓 +3 位作者 张峰峰 赵琼 赵玉洁 谢凤行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7,共7页
为探究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N对番茄和黄瓜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HN为生防菌作用于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和黄瓜灰霉病病原菌,采用对峙培养、牛津杯法、平板稀释法等观察分析HN对3种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抑菌机... 为探究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HN对番茄和黄瓜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以HN为生防菌作用于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和黄瓜灰霉病病原菌,采用对峙培养、牛津杯法、平板稀释法等观察分析HN对3种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抑菌机理.结果发现,HN对3种病原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先接种HN后接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好于同时接种HN和病原菌的效果.牛津杯法证实HN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一种胞外产物.HN菌体会破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菌丝出现畸形、扭曲、断裂,无菌滤液也会显著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尤其是对于番茄早疫病病原菌.这些结果均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HN能够产生抗菌代谢产物,抑制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从而达到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番茄早疫病病原菌 黄瓜枯萎病原菌 黄瓜灰霉病病原菌 抑菌机制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芽胞杆菌生防菌的筛选及其抑菌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营志 刘国红 +1 位作者 刘波 肖荣凤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007-1015,共9页
从我国不同地区采集土样,共分离到300余株芽胞杆菌,通过平板对峙生长法从中筛选到4株对香蕉枯萎病原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经16SrRNA序列分析,将这4株生防芽胞杆菌鉴定为多粘类芽胞杆菌。4株菌的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其主要脂肪酸类型... 从我国不同地区采集土样,共分离到300余株芽胞杆菌,通过平板对峙生长法从中筛选到4株对香蕉枯萎病原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经16SrRNA序列分析,将这4株生防芽胞杆菌鉴定为多粘类芽胞杆菌。4株菌的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其主要脂肪酸类型为15∶0ANTEISO,分析发现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与生防菌的脂肪酸类型具有相关性。从菌量、温度、pH以及紫外照射时间对4株生防菌的抑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株菌的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当菌液稀释100倍时只有FJAT-4539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4株菌的抑菌作用对温度敏感,加热会导致抑菌活性丧失;4株菌均在pH为9时对病原菌具有强的抑菌作用;4株菌对紫外耐受力强。综合所有试验结果,菌株FJAT-4539对香蕉枯萎病的抑菌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香蕉枯萎病原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杂交长绒棉新种质对棉花枯萎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泽辉 武刚 +2 位作者 水涌 付红岐 覃文彬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利用海陆杂交技术所选育的4个长绒棉抗病新种质在枯萎病病圃、重病田分别进行抗病性鉴定,并测定了它们对本区不同致病力枯萎病病原菌系的抗性,都表现很好的抗病性。新种质与高产、优质品系杂交选育的后代抗病强、抗性遗传稳定。新种质... 利用海陆杂交技术所选育的4个长绒棉抗病新种质在枯萎病病圃、重病田分别进行抗病性鉴定,并测定了它们对本区不同致病力枯萎病病原菌系的抗性,都表现很好的抗病性。新种质与高产、优质品系杂交选育的后代抗病强、抗性遗传稳定。新种质的育成为长绒棉抗病育种创造了新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杂交 长绒棉 新种质 枯萎病原菌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瓜多尔:引进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
17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5期48-48,共1页
厄瓜多尔将采收第二种抗香蕉枯萎病的香蕉品种——以色列的GAL品种。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GAL品种是该国进口的第二种对抗香蕉枯萎病的香蕉品种,第一种是2022年4月引进的新北蕉品种(Formosana 218)。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香蕉枯萎 香蕉品种 4号生理小种 枯萎 北蕉 枯萎病原菌 厄瓜多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诱导剂诱导香蕉抗香蕉枯萎病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占魏 张欣 +5 位作者 范志伟 吕延超 张贺 王芳 邱晓聪 谢艺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87-89,共3页
7种诱导剂诱导香蕉对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效果最好的是BTH,在浓度为200 mg/mL时达到了最好的44.27%;效果相对较差的是禾甲安,在浓度为100倍时仅为9.67%。碧护在20 000倍时达到最好防... 7种诱导剂诱导香蕉对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效果最好的是BTH,在浓度为200 mg/mL时达到了最好的44.27%;效果相对较差的是禾甲安,在浓度为100倍时仅为9.67%。碧护在20 000倍时达到最好防效27.86%,CTS在0.04 g/株时达到最好防效24.62%,好润在100倍时达到最好防效2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原菌 壳聚糖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助力草莓产业
19
作者 曹荣祥 《农家致富》 2024年第23期54-54,共1页
在宁静的乡村中,一场引人注目的科技创新正在悄然展开,其焦点是草莓。从实验室的繁星点点,延伸至茂密的草莓园,一项“草莓病害早期检测技术”的创新,正引领草莓产业走向新的未来。这项技术创新得益于江苏省草莓产业体系和江苏省农业科... 在宁静的乡村中,一场引人注目的科技创新正在悄然展开,其焦点是草莓。从实验室的繁星点点,延伸至茂密的草莓园,一项“草莓病害早期检测技术”的创新,正引领草莓产业走向新的未来。这项技术创新得益于江苏省草莓产业体系和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的大力支持。其核心概念是建立草莓炭疽病和枯萎病病原菌检测技术体系,并制定了团体标准《草莓炭疽病菌早期检测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检测 江苏省农业 团体标准 草莓炭疽病 草莓病害 草莓产业 枯萎病原菌 繁星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