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怎样处长香椿芽的果食期
1
作者 张天宝 《河北农业》 1995年第1期22-22,共1页
怎样处长香椿芽的果食期为了谋求解决香椿全年都可采食,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求问题,我站从1988年开始,经过5年的精心研究,终于摸索出一套矮化植株、结合控制隐芽定时萌发、延长采食期6个月(5—10月)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怎样处长香椿芽的果食期为了谋求解决香椿全年都可采食,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求问题,我站从1988年开始,经过5年的精心研究,终于摸索出一套矮化植株、结合控制隐芽定时萌发、延长采食期6个月(5—10月)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一、选地播种选肥沃土壤,深耕细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椿芽 果食 大厂回族 技术措施 覆膜栽培 选地播种 培土越冬 磷酸二铵 配套栽培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节白果食相宜
2
作者 材桦 《广西林业》 1998年第3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营养价值 果食 《本草纲目》 内种皮 缩小便 银杏 药用价值 外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食果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3
作者 康娜 程浩杰 +3 位作者 张国忠 席明明 沈玉华 王坤宇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4期29-30,共2页
本文介绍了苹果常见的苹果小卷蛾、苹梢鹰夜蛾、果剑纹夜蛾3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防治参考。
关键词 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食果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4
作者 任卫华 陈杰 +3 位作者 李颖华 程浩杰 何楠 王坤宇 《现代农村科技》 2013年第13期32-33,共2页
常见的危害苹果的害虫有苹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和桃小食心虫,这3种害虫对苹果果实危害很大。本文介绍了这3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害虫 发生与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鸟的食果网络研究
5
作者 刘守国 邰威 +1 位作者 王征 刘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7-932,I0078-I0082,共11页
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影响着植物种群更新,对维系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于2022年11月至翌年2月在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地生境收集鸟类多样性数据,研究林鸟对植物种子的取食,用以构建鸟类食果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与鸟类特征和植物特征的关联... 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影响着植物种群更新,对维系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于2022年11月至翌年2月在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地生境收集鸟类多样性数据,研究林鸟对植物种子的取食,用以构建鸟类食果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与鸟类特征和植物特征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大丰沿海地区秋冬季林鸟共记录7目22科44种;食果网络由15种食果鸟类和7种结果植物组成,连接度和专业性较低;鸟类数量与物种度、物种强度和连接多样性呈显著相关,但鸟类形态特征并不影响网络结构;植株数量和结实量与物种度呈显著相关,植株数量与连接多样性呈显著相关,而株高与专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大丰沿海地区秋冬季鸟类食果网络结构较为简单,鸟类种群大小和植物特征是影响网络结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网络 网络结构 鸟类特征 植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块生境中食果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和传播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宁 王征 +3 位作者 鲁长虎 熊天石 傅文源 吴锦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81-1689,共9页
生境斑块化对食果鸟类的移动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格局和效率。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在南方山区多因人为干扰而呈斑块状分布。2011年,2012年10月底到12月中,以分布于福建梅花... 生境斑块化对食果鸟类的移动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格局和效率。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在南方山区多因人为干扰而呈斑块状分布。2011年,2012年10月底到12月中,以分布于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豆杉生态园中南方红豆杉种群为对象,研究斑块生境中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和传播行为,并评估专性鸟类和泛性鸟类的传播效率。结果发现:南方红豆杉源斑块共吸引22种食果鸟类取食红豆杉种子,并与13种鸟类形成了种子传播关系。不同年间,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都是植物的主要传播鸟类,而其他鸟类传播者种类具有一定的年间变化。生境斑块化导致专性鸟类黑短脚鹎和泛性鸟类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种子传播效率差异。与红嘴蓝鹊相比,黑短脚鹎飞行的平均距离较短((16.3±11.0)m,Mean±SD,n=125),传播距离相对较近;且它们取食后偏好在源斑块中活动,喜栖息在同种成树、甜楮(Castanopsis eyrei)及其他阔叶树等栖树上。红嘴蓝鹊取食后常在斑块间移动,常停歇在同种成树和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上,传播距离相对较远((24.9±20.0)m,Mean±SD,n=95)。空间一致性结果表明,黑短脚鹎移动距离对幼苗更新距离的空间一致性程度高;而红嘴蓝鹊偏好生境与幼苗更新生境一致性程度高。结果表明,斑块生境中植物能与专性鸟类、泛性鸟类之间形成种子传播互惠关系,且种子传播效率受到专性鸟类和泛性鸟类传播距离和传播生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斑块生境 种子传播 南方红豆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肉质果鸟类笼养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常家传 唐景文 +1 位作者 赵克尊 祝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2-76,共5页
对11种食肉质果鸟类的喜食性、食量、取食行为等笼养观察.鸟类通常是几种食物交叉进食.食果肉鸟类通常食果后20~30min开始排粪,食虫后需30~40min开始排粪;松鸦食肉质果常是(灰喜鹊有时是)啄食果肉后.种子丢弃而不入口;两类鸟同笼饲养... 对11种食肉质果鸟类的喜食性、食量、取食行为等笼养观察.鸟类通常是几种食物交叉进食.食果肉鸟类通常食果后20~30min开始排粪,食虫后需30~40min开始排粪;松鸦食肉质果常是(灰喜鹊有时是)啄食果肉后.种子丢弃而不入口;两类鸟同笼饲养时,食种子鸟拣食食果肉鸟粪中的种子,而食果肉鸟能吃被食种子鸟啄去了种子剩下的果肉;文中还讨论了食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肉质 实形态 种子 舍饲 笼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花都地区食果蝙蝠的危害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毅 王志针 +1 位作者 谢洁霞 赵开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5,38,共3页
关键词 花都地区 广州市 蝙蝠 犬蝠 短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果鸟类对红楠种子的传播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潘扬 徐丹 +3 位作者 鲁长虎 熊天石 罗芳 傅文源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
肉质果植物通常依赖食果鸟类等取食果实后经消化道过程传播种子,以完成种群的更新。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是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性种类,其果实具有依赖鸟类等动物取食后传播的特点。2012年、2013年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鸟... 肉质果植物通常依赖食果鸟类等取食果实后经消化道过程传播种子,以完成种群的更新。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是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性种类,其果实具有依赖鸟类等动物取食后传播的特点。2012年、2013年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鸟类对红楠果实的取食及种子的传播作用。结果如下:取食红楠种实的鸟类共计18种,其中整吞果实的鸟类12种,啄取果肉的鸟类5种,啄食种子的鸟类1种。整吞果实鸟类中4种鹎科和2种鸦科鸟类访问频次和取食量较大,是主要的种子传播者。鸟类主要以呕吐方式传播种子。取食后初停栖点与母树距离及地面种子散布地点的分析结果表明,鸟类可以远距离扩散种子。地面种实可被啮齿动物或蚁类再次捕食或搬运。研究表明,红楠可以借助鸟类实现种子传播和种群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红楠 种子传播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食果(种子)鸟与树种传播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冉景丞 熊志斌 张丛贵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63-66,共4页
通过收集器收集、观察鸟类取食行为及剖检部分鸟类消化道得知,植物种子的传播除自然掉落外,有许多是靠动物通过埋藏遗忘或取食后随粪便方式传播的,茂兰喀斯特林区的鸟类传播树种,不是单一某1种鸟只传播1种树,而是被多种鸟传播,... 通过收集器收集、观察鸟类取食行为及剖检部分鸟类消化道得知,植物种子的传播除自然掉落外,有许多是靠动物通过埋藏遗忘或取食后随粪便方式传播的,茂兰喀斯特林区的鸟类传播树种,不是单一某1种鸟只传播1种树,而是被多种鸟传播,每种鸟也传播多种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传播 喀斯特森林 鸟类 鸟类 树种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园食果蝙蝠的发生为害及其防治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东强 邓国荣 +3 位作者 黄大兴 杨皇红 韦戈 陈军明 《广西植保》 1996年第1期8-10,共3页
经1994~1995年的调查试验,明确了在南宁市为害龙眼的食果蝙蝠主要是棕果蝠(Rousetusteschenaulti);该果蝠在龙眼园觅食活动,一般在傍晚光度平均为1.9Lux以下时,相继飞人果园,夜间20~22... 经1994~1995年的调查试验,明确了在南宁市为害龙眼的食果蝙蝠主要是棕果蝠(Rousetusteschenaulti);该果蝠在龙眼园觅食活动,一般在傍晚光度平均为1.9Lux以下时,相继飞人果园,夜间20~22时活动频繁,黎明光度平均在4.2Lux以上便飞离龙眼园。棕果蝠喜欢取食含可溶性固形物在16%以上的果实;龙眼早熟品种受害最重,在果园采用尼龙丝网实施局部变方向拉网捕杀棕果蝠。果穗、果粒受害率比防治前的受害率分别下降94.0%、95.9%、和75.8%、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 龙眼 防治 龙眼园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岳野生食果资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小文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1期61-63,共3页
南岳野生食果资源共有 49科 92属 2 0 2种 ,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 8种 ,2种为南岳特有分布种 ;对有重大综合开发价值的9科 15属 6 7种和部分潜在开发价值大的种类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开发建议。
关键词 南岳 野生资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果鲜食兼用石榴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立新 徐海霞 《山西果树》 2004年第2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兼用石榴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建园 土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 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型鲜食枣新品种——阳光
14
作者 孙宪华 刘雨田 +2 位作者 张雪文 杜兴安 黄章记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型鲜 阳光枣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食果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研究
15
作者 吕婷婷 王业迪 +3 位作者 蒋佩月 金柏慧 刘好好 王征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7期141-142,共2页
研究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有助于评估其对植物的有效传播距离。于2018年7—8月,以白头鹎、红耳鹎和灰树鹊为对象,研究这三种鸟类对八角枫、乌蔹莓和接骨木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长径、短径和重... 研究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有助于评估其对植物的有效传播距离。于2018年7—8月,以白头鹎、红耳鹎和灰树鹊为对象,研究这三种鸟类对八角枫、乌蔹莓和接骨木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长径、短径和重量差异显著(均P<0.01);三种鸟类对接骨木的取食率大于另外两种果实,白头鹎的取食率相对较高;白头鹎和红耳鹎肠道对三种果实的消化时间无显著差异,但三种鸟类对植物果实的肠道消化时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即灰树鹊大于另两种。该研究为了解鸟类对植物的取食和传播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植物 肠道消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果鸟类对秋枫果实的取食和传播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国海 李福燕 +3 位作者 涂文馨 黄秋婵 唐创斌 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0-236,共7页
食果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传播在植物种群的更新和扩散中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扫描法并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观察鸟类对校园内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果实的取食行为,详细记录鸟类种类... 食果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传播在植物种群的更新和扩散中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扫描法并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观察鸟类对校园内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果实的取食行为,详细记录鸟类种类、取食基质、访问频次、取食时间、取食数量和取食方式等信息,探讨秋枫母树的特征(结实量、郁闭度和高度)和鸟类的体型特征(喙长、体长和体质量)对鸟类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观察到5种鸟类取食秋枫植物的果实,其中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和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等4种鸟类以整吞的方式取食秋枫种子,属于种子潜在传播者。不同种鸟类对秋枫果实的平均访问只数、平均取食时间和平均取食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秋枫结实量与访问母树的鸟类数量、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母树郁闭度和高度均与访问母树的鸟类数量呈正相关;鸟类的体长、体质量和喙长与平均取食量间均呈正相关,说明动植物特征会影响鸟类对秋枫果实取食行为,进而影响其种群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枫 鸟类 种子传播 更新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越橘食果类害虫的发生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淼 姜燕琴 於虹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1,共2页
通过10余年对江苏省兔眼越橘种植园食果类害虫的调查研究,共发现直接咬食果粒果肉、直接刺吸果粒汁液、刺吸果穗梗和剥食果穗梗4个类群的害虫,并分别对每个类群害虫的主要种类、发生总量、危害程度及主要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兔眼越橘 类害虫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果动物对两种壳斗科种子扩散偏好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敬禹 刘金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5-390,共6页
为探究食果动物取食行为与植物种子间相互联系,本文以亚热带森林种子特征差异较大的优势树种甜槠(Castanopsis eyrei)和云山青冈(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食果动物对不同类型种子单一品质(完整、发霉和残缺)... 为探究食果动物取食行为与植物种子间相互联系,本文以亚热带森林种子特征差异较大的优势树种甜槠(Castanopsis eyrei)和云山青冈(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究食果动物对不同类型种子单一品质(完整、发霉和残缺)混合释放和单一类型种子不同品质混合释放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完整品质种子被搬运距离较远,云山青冈种子搬运后取食距离和贮藏距离均高于甜槠种子,符合大种子假说;(2)种子类型混合释放和种子品质混合释放扩散距离有差异,表明种子品质能影响动物扩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种子扩散 动物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中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和传播作用
19
作者 汪国海 唐创斌 +3 位作者 韦丽娟 农万廷 黄秋婵 董佩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53-55,63,共4页
2020年9—11月借助Safari 10×42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访问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果实的鸟类的取食行为(鸟类种类、取食频次、取食时间、取食量、取食方式和传播距离)进行观察,同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 2020年9—11月借助Safari 10×42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访问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果实的鸟类的取食行为(鸟类种类、取食频次、取食时间、取食量、取食方式和传播距离)进行观察,同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del)探讨鸟类功能特征对果实取食量和传播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榕能吸引6种(1目3科)食果鸟类以整吞的方式取食其果实,其中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是小叶榕果实的主要传播者。不同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频次存在显著差异(t=3.338,df=5,P=0.021),而取食量、取食时间和访问只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7个变量(访问只数、取食方式、取食时间、翅长、尾长、体重和体长)对果实取食量的解释率为24.31%,其中鸟类访问只数与果实取食量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鸟类体型特征变量(翅长、尾长、体重和体长)对鸟类传播距离的解释率为17.88%,其中翅长和体长均与传播距离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鸟类的功能特征会影响其对小叶榕果实取食行为,进而影响其种群的自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榕 鸟类 体型特征 种子传播 城市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又一食果害虫——蛞蝓
20
作者 杨高 《山西果树》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0-30,29,共2页
前人研究表明,蛞蝓多为害花卉和十字花科蔬菜,是温室、大棚种植业的一种重要害虫。对苹果的为害还未见报道。1989年秋,我校矮化苹果园树冠下部果实和部分落果遭到害虫啃食为害,造成果实腐烂。1990年我们对果实被害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并... 前人研究表明,蛞蝓多为害花卉和十字花科蔬菜,是温室、大棚种植业的一种重要害虫。对苹果的为害还未见报道。1989年秋,我校矮化苹果园树冠下部果实和部分落果遭到害虫啃食为害,造成果实腐烂。1990年我们对果实被害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并采集害虫成虫体进行观察,认为被害果实系蛞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 蛞蝓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