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胶甲基酯酶PME参与调控大麦根尖铝毒敏感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潘伟槐 郑仲仲 +3 位作者 郭天荣 王超 寿建昕 潘建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32,共7页
利用大麦耐铝品种和敏感品种来分析根尖果胶甲基酯酶(PME)在大麦铝毒敏感性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对耐铝性差异极其显著的2个大麦明品种2000-2与沪麦16经铝处理后的Morin荧光检测,观察到2000-2根尖荧光明显比沪麦16强,铝试剂比色法测定结果... 利用大麦耐铝品种和敏感品种来分析根尖果胶甲基酯酶(PME)在大麦铝毒敏感性中的调控作用.通过对耐铝性差异极其显著的2个大麦明品种2000-2与沪麦16经铝处理后的Morin荧光检测,观察到2000-2根尖荧光明显比沪麦16强,铝试剂比色法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敏感品种根尖细胞壁上铝积累量比耐铝品种高,达到极显著差异(p<0.05或0.01).对根尖PME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铝处理4 h的2000-2根尖PME活性显著上升,但处理24 h后PME活性又显著下降;而沪麦16的PME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壁上铝积累与PME活性变化有密切的相关性,证实PME活性参与调控大麦铝毒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根尖 铝毒 果胶甲基酯酶(p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果胶甲基酯酶 (PME)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春波 高锋 +2 位作者 钟永旺 魏春红 李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3-649,共7页
为了研究果胶甲基酯酶 (pectinmethyl esterase ,PME) (EC 3.1.1.11)与植物病毒运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RT PCR方法从烟草 (Nicotianabenthamiana)中克隆了PME基因 ,并测定了全序列 (GenBank登录号AY2 3896 8) .序列分析显示该基... 为了研究果胶甲基酯酶 (pectinmethyl esterase ,PME) (EC 3.1.1.11)与植物病毒运动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RT PCR方法从烟草 (Nicotianabenthamiana)中克隆了PME基因 ,并测定了全序列 (GenBank登录号AY2 3896 8) .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由两个保守的结构域组成 (PMEI和pectinesterase) .DNA印迹结果表明 ,该基因在基因组中存在多个拷贝 ,蛋白质印迹表明 ,植物总蛋白中存在两种形式的PME蛋白 ,但RNA印迹结果显示 ,在烟草细胞中只检测到全长的PME转录产物 .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 ,PME与水稻矮缩病毒Pns11(具有非特异的核酸结合活性 )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而没有检测到PME与已知的运动蛋白Pns6之间的相互作用 ,推测Pns11蛋白可能参与了水稻矮缩病毒粒子的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甲基酯酶 基因 克隆 酵母双杂交 运动蛋白 序列分析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果胶甲基酯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章勇 王振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15,共5页
旨在了解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FOC4)PME基因序列特征,根据同源物种PME相关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FOC4序列基因和开放阅读框,命名为Foc4Pme。结果表明,所获得的PME基因均含有2个内... 旨在了解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FOC4)PME基因序列特征,根据同源物种PME相关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和RT-PCR技术,克隆FOC4序列基因和开放阅读框,命名为Foc4Pme。结果表明,所获得的PME基因均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990 bp的片段,编码329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有信号肽,具有1个功能位点,其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为34.894 8 kD和9.17,该蛋白为稳定存在的蛋白。该蛋白疏水性最大值为2.022,最小值为-2.156,大部分区域为亲水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一定保守性,进化上与镰刀菌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甲基酯酶 香蕉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菌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果胶甲基酯酶改善番茄酱的粘度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鹏 俞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0,共2页
研究了添加果胶甲基酯酶对不同类型番茄酱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甲基酯酶对于热破番茄酱具有明显增强粘度的作用,而对于冷破番茄酱作用较弱。热破番茄酱中的果胶在果胶甲基酯酶的作用下成为低酯果胶,并在钙离子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交... 研究了添加果胶甲基酯酶对不同类型番茄酱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甲基酯酶对于热破番茄酱具有明显增强粘度的作用,而对于冷破番茄酱作用较弱。热破番茄酱中的果胶在果胶甲基酯酶的作用下成为低酯果胶,并在钙离子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交联,从而使粘度提高;而冷破番茄酱中没有果胶(或含量很低),所以果胶甲基酯酶对其粘度没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甲基酯酶 番茄酱 粘度 增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加工中果胶甲基酯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一璇 田学智 +2 位作者 赵靓 王永涛 廖小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1-330,共10页
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和细菌的果胶降解酶,其残余活性会导致果蔬汁和鲜切果蔬等产品产生分层沉淀、析水结块、质构软化等品质劣变。因此,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实现对PME活性的有效抑制是... 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和细菌的果胶降解酶,其残余活性会导致果蔬汁和鲜切果蔬等产品产生分层沉淀、析水结块、质构软化等品质劣变。因此,在果蔬加工过程中实现对PME活性的有效抑制是加工的重要目的。目前生产中对于PME活性的抑制主要以热加工方式为主,但这会对热敏性果蔬产品品质造成不可逆转的不良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产品的追求,一些新型热加工和非热加工技术以及PME抑制剂逐渐被研究并应用于PME活性的抑制。本文综述当前热、非热加工方式和抑制剂对于PME的抑制效果及其机理,并列举不同加工方式联合处理或加工手段与抑制剂联合处理在PME抑制方面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未来更高品质果蔬产品的加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甲基酯酶 活性 抑制 果蔬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下小麦根细胞壁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耐铝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唐剑锋 罗湖旭 +2 位作者 林咸永 章永松 李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研究了2个小麦基因型西矮麦1号(耐性)和辐84系(敏感)在铝胁迫下根尖细胞壁果胶甲酯酶(PME)活性的变化厦其与根系对铝毒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30μmol·L^-1 AlCl3处理6h和24h后,小麦根系伸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辐84系受... 研究了2个小麦基因型西矮麦1号(耐性)和辐84系(敏感)在铝胁迫下根尖细胞壁果胶甲酯酶(PME)活性的变化厦其与根系对铝毒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30μmol·L^-1 AlCl3处理6h和24h后,小麦根系伸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辐84系受抑制更为明显.小麦根系0~10mm根段的铝含量显著高于10~20mm根段,且辐84系在0~10mm根段铝含量高于西矮麦1号.铝胁迫下小麦根尖0~10mm根段细胞壁果胶糖醛酸含量提高,但辐84系不仅果胶糖醛酸含量较高而且提高幅度更为明显.铝处理下,西矮麦1号根尖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无明显变化,但辐84系0~10mm根段PME活性在铝处理6h后提高,处理24h则略有下降.敏感基因型根尖细胞壁PME活性高于耐性基因型,在短期胁迫(6h)下敏感基因型0~10mm根段细胞壁PME活性明显提高,在24h时则略有降低;而耐铝基因型没有明显的变化.上述结果显示,辐84系在无铝胁迫下根尖细胞壁果胶甲基酯酶活性较高,而且在短期铝胁迫下果胶含量和果胶甲基酯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增加了细胞壁铝的结合位点,导致较多的铝在根尖积累是其根系伸长受铝抑制程度较高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 细胞壁 果胶酯酶(pme) 根伸长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AcPM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亚玲 陈立 +4 位作者 孙雨晴 杨妍妍 吴雄 曹辰兴 霍雨猛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7-12,25,共7页
以洋葱花蕾为试材,通过RACE试验获得了Ac PME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JF913196.1。该基因DNA序列包含2 786个碱基,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c DNA序列长度为2 228 bp,编码序列长度为2 001 bp,编码66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 以洋葱花蕾为试材,通过RACE试验获得了Ac PME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JF913196.1。该基因DNA序列包含2 786个碱基,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c DNA序列长度为2 228 bp,编码序列长度为2 001 bp,编码66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Ac PME蛋白存在明显的信号肽和跨膜区域(SP/TM)、PMEI结构域和PME结构域,在PME家族分类中属于第Ⅰ类,即含有一个长的N末端前区域(PRO-region)。氨基酸同源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c PME蛋白与水稻、玉米、高粱等单子叶植物的同源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三维结构模式图显示该蛋白具有一个明显的凹沟,4个果胶结合位点氨基酸残基(T423、Q453、R565和W567),2个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D476和D497)。本研究为洋葱Ac PME基因的结构域蛋白互作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果胶酯酶(pme)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和光联合胁迫对长春花CesA基因和Pme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姜扬 祖元刚 +2 位作者 刘英 杨玉焕 林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0-22,共3页
以长春花叶片为材料,通过同源序列扩增法,获得与细胞壁合成相关的纤维素合成酶(Cellulose synthase,CesA)基因和与细胞壁重要组成部分果胶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果胶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基因,利用定量的RT-PCR,对干旱和光联合胁... 以长春花叶片为材料,通过同源序列扩增法,获得与细胞壁合成相关的纤维素合成酶(Cellulose synthase,CesA)基因和与细胞壁重要组成部分果胶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果胶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基因,利用定量的RT-PCR,对干旱和光联合胁迫下CesA基因和Pme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CesA基因表达稍有减弱,Pme基因表达稍有增强。光胁迫条件下,CesA基因表达明显弱于正常光条件,呈逐渐减弱趋势,CesA基因表达与光胁迫的关系为负调控;而Pme基因表达则明显强于正常光条件,呈现增强趋势,Pme基因表达与光胁迫的关系为正调控。说明光胁迫是CesA基因和Pme基因表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干旱和光联合胁迫下,CesA基因表达整体减弱,Pme基因表达整体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合成酶(CesA) 果胶酯酶(pme) 光胁迫 干旱胁迫 联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叶片发育过程中不同甲酯化程度果胶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娟 范韦 +6 位作者 李小泉 陈厚彬 谢玲 刘静 吴茜 袁梦 徐春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7-1365,共9页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利用5种识别不同甲酯化程度聚半乳糖醛酸(HGs)果胶及香蕉果胶甲酯酶(PME)的单克隆抗体,对不同株龄香蕉叶片中PME及不同甲酯化程度的HGs定位、相对含量以及PME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为探讨HGs和PME在香蕉生长发育及...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利用5种识别不同甲酯化程度聚半乳糖醛酸(HGs)果胶及香蕉果胶甲酯酶(PME)的单克隆抗体,对不同株龄香蕉叶片中PME及不同甲酯化程度的HGs定位、相对含量以及PME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为探讨HGs和PME在香蕉生长发育及抵抗逆境过程中的功能和生理机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PME主要在组培苗的叶肉和保卫细胞中表达,其表达量及其酶的活性均随着香蕉株龄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2)叶肉细胞也是各类不同甲酯化程度HGs的主要分布区域,其含量随着香蕉株龄的增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不同HGs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以及在表皮、保卫细胞及叶脉中的分布模式不尽相同,保卫细胞中HGs的甲酯化程度较高。研究表明,香蕉的叶肉细胞是PME及这5种不同甲酯化程度HGs的主要分布场所,且这些HGs在香蕉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趋势与PME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聚半乳糖醛酸(HG) 免疫定位 叶片 果胶酯酶(p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Fe^2+对水稻离体根边缘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章艺 刘鹏 +3 位作者 宋金敏 徐根娣 蔡妙珍 王婷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25-2930,共6页
以水稻"汕优10号"为试验材料,悬空气培法获得根边缘细胞,研究水稻边缘细胞的数量、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高Fe2+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水稻根长为1mm时,就形成了205个边缘细胞,随着根的伸长数目不断增加,根长25mm时,边缘细胞数... 以水稻"汕优10号"为试验材料,悬空气培法获得根边缘细胞,研究水稻边缘细胞的数量、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高Fe2+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水稻根长为1mm时,就形成了205个边缘细胞,随着根的伸长数目不断增加,根长25mm时,边缘细胞数目最大;根长20mm时边缘细胞活性最大;根长2mm时,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 esterase,PME)活性最高,水稻边缘细胞的形成与根冠PME活性相关。高Fe2+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毒害效应,用浓度为200μmo.lL-1的Fe2+溶液处理48h后,细胞活性比对照下降了72.70%,但用400μmol.L-1Fe2+溶液处理时,细胞活性有所回升,这可能是边缘细胞耐铁毒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根冠PME活性随着Fe2+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表明根冠PME活性与植物铁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Fe^2+ 水稻 离体根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p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豇豆根缘细胞对铝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杜幸 刘鹏 +1 位作者 徐根娣 蔡妙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2-726,共5页
以红豇豆(Vigna ungniculatassp.sesquipedaliscv.chuangfeng)为材料,采用悬空气培法,研究红豇豆根缘细胞产生的数目、活性及对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红豇豆的边缘细胞数目先随着根的伸长而迅速增加,到根长为10mm时达到最多,约为5300... 以红豇豆(Vigna ungniculatassp.sesquipedaliscv.chuangfeng)为材料,采用悬空气培法,研究红豇豆根缘细胞产生的数目、活性及对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红豇豆的边缘细胞数目先随着根的伸长而迅速增加,到根长为10mm时达到最多,约为5300个;随后,边缘细胞数目稍有减少,且较为稳定。边缘细胞的存活率较高,都大于85%,随着红豇豆根长的伸长,边缘细胞的活性逐渐增高。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的活性随着根的伸长而减小,表明边缘细胞游离与根冠PME活性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离体边缘细胞的存活率随着Al3+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浓度Al3+液处理对相同根长红豇豆的根冠PME酶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豇豆 根缘细胞 存活率 果胶甲基酯酶(pme) 铝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期反枝苋对黄瓜根缘细胞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爽 马丹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92-4396,共5页
以黄瓜为实验材料,采用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反枝苋水浸提液对根缘细胞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反枝苋水浸提液作用下,黄瓜根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升高,但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促进效应逐渐降低;而黄瓜根缘细胞存活率... 以黄瓜为实验材料,采用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期反枝苋水浸提液对根缘细胞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在反枝苋水浸提液作用下,黄瓜根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升高,但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促进效应逐渐降低;而黄瓜根缘细胞存活率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相同发育期反枝苋不同部位的化感作用差异不显著,不同发育时期反枝苋化感作用差异较为明显,其化感作用以幼苗期最强,现蕾期次之,成熟期最弱。推测化感作用是反枝苋发育初期取得竞争优势,迅速占领生态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枝苋 发育期 化感作用 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p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边缘细胞的发育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伯军 潘建伟 +2 位作者 傅昭娟 张萍华 朱睦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根边缘细胞是由根冠游离并大量积累在根尖上的一群细胞 ,具有保护根尖免受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 (815 7毛豆 )根边缘细胞 (BC)游离发育的启动与初生根发育几乎同步 ,并且在初生根长至 15mm时 ,BC的数目达... 根边缘细胞是由根冠游离并大量积累在根尖上的一群细胞 ,具有保护根尖免受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 (815 7毛豆 )根边缘细胞 (BC)游离发育的启动与初生根发育几乎同步 ,并且在初生根长至 15mm时 ,BC的数目达到最大值 ,约 5 30 0个。与 2 5℃、35℃相比 ,15℃低温更容易对初生根生长及BC的发育产生胁迫作用。根边缘细胞离体收集后培养在甘露醇或MS培养基上 ,其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培养在双蒸水中 ,表明必要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BC的活性。在大豆根边缘细胞的发育过程中 ,根冠的果胶甲酯酶 (PME)的活性与根BC发育、诱导存在一定的相关趋势 ,说明其对BC产生、发育和游离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边缘细胞 发育 温度 果胶酯酶(p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边缘细胞对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的响应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安奇 王亚男 +2 位作者 张红 汪利沙 马丹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和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了大豆根边缘细胞对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作用下,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边缘细胞数量和存活率持续下降。游离的根边缘细胞周围聚集了一些颗粒状物...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和悬空气培养法,研究了大豆根边缘细胞对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作用下,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边缘细胞数量和存活率持续下降。游离的根边缘细胞周围聚集了一些颗粒状物质,根边缘细胞可能螯合土荆芥根系分泌物。土荆芥根系分泌物能促进根冠果胶甲基酯酶活性上调,但是随着处理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这种促进效应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土荆芥组培根分泌物对大豆根边缘细胞具有一定的胁迫效应,根边缘细胞通过加速死亡并分泌一些活性物质螯合土荆芥根系分泌物,可在一定范围内缓解根系分泌物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芥 根分泌物 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加工对荔枝果肉中两种品质酶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艳霞 张水华 +2 位作者 刘仲明 潘科 孙远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9-52,共4页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荔枝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果胶甲基酯酶的特性影响,同时研究了柠檬酸、L-抗坏血酸以及氯化钙与超高压共同处理对荔枝果肉中过氧化物酶(POD)和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超高压 荔枝果肉 可溶性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果胶甲基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CO2处理对西瓜汁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新磊 吴继红 +2 位作者 张燕 廖小军 胡小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6-80,共5页
以海南麒麟西瓜为原料,榨汁后进行HPCD(高压CO2)杀菌处理,处理温度为25℃,压力为20 MPa和30 MPa,处理时间分别为10、30和60 min,测定HPCD处理后西瓜汁的主要理化指标、细菌总数和PME酶(果胶甲基酯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HPCD处理后西瓜... 以海南麒麟西瓜为原料,榨汁后进行HPCD(高压CO2)杀菌处理,处理温度为25℃,压力为20 MPa和30 MPa,处理时间分别为10、30和60 min,测定HPCD处理后西瓜汁的主要理化指标、细菌总数和PME酶(果胶甲基酯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HPCD处理后西瓜汁pH值降低0.3~0.7、可溶性固形物无明显变化、颜色更红、浊度增加,细菌总数降低可达到2个对数,果胶甲基酯酶活性可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CO2 西瓜汁 杀菌 细菌总数 果胶甲基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软化衰老过程中细胞壁酶的活性变化 被引量:14
17
作者 田寿乐 周俊义 薛晓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冬枣果实的软化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下降缓慢,后期加快;低温下PG活性在贮期末呈上升趋势。Cx- cellulase活性变化与PG相似:PME在果实快速软化衰老之前出现活性高峰,可能与快速软化衰老的启动有关。
关键词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酯酶 甲基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杜鹃花朵自动脱落相关酶活性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睿 鲜小林 黄晋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63-246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杜鹃花朵花冠离区相关脱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杜鹃花期调控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测春潮、红精灵、春之舞和神州奇等4个品种杜鹃花朵的自动脱落率,分析其与杜鹃开花过程中花冠离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杜鹃花朵花冠离区相关脱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杜鹃花期调控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测春潮、红精灵、春之舞和神州奇等4个品种杜鹃花朵的自动脱落率,分析其与杜鹃开花过程中花冠离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关系。【结果】红精灵和春潮的花朵自动脱落率较高,分别为92.280%和88.030%。除神州奇花冠离区的PG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外,其余3个品种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除春之舞花冠离区的PME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外,其余3个品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盛花期时,红精灵的PG和PME活性较高,分别为0.993 mg/(g·h)和0.069 U/gFW。春潮和红精灵开花过程中,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春之舞和神州奇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在开花过程的各时期,红精灵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G与PME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二者均与自动脱落率呈显著正相关;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自动脱落率及PG和PME活性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PG和PME是促使杜鹃花朵脱落的关键酶,β-葡萄糖苷酶在杜鹃花朵脱落过程中也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花朵脱落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果胶酯酶(pme) β-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介导昆虫与植物的防卫反应
19
作者 慕莉莉 李国清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综述甲醇介导的昆虫与植物的互作关系。害虫为害使寄主植物释放大量甲醇。这是由于害虫唾液的碱性性质提高了果胶甲基酯酶的活性,上调了果胶甲基酯酶基因的转录,水解果胶而即时释放出大量甲醇。果胶甲基酯酶则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壁结构特... 综述甲醇介导的昆虫与植物的互作关系。害虫为害使寄主植物释放大量甲醇。这是由于害虫唾液的碱性性质提高了果胶甲基酯酶的活性,上调了果胶甲基酯酶基因的转录,水解果胶而即时释放出大量甲醇。果胶甲基酯酶则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壁结构特性而间接激发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途径,从而启动植物防卫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此外,甲醇还可能作为信号物质,影响害虫定向。外施甲醇于健康植物则可能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植物防卫反应,从而影响植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植食者 果胶甲基酯酶 茉莉酸 胰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根边缘细胞发育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华 王亚男 +2 位作者 何兵 王煜 马丹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4-708,共5页
以东北绿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琼脂悬空培养法,研究了绿豆边缘细胞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绿豆根尖发育初期根边缘细胞呈球形,随着根尖伸长逐渐发育形成椭圆形、长椭圆形和长条形;发育过程中,根边缘细胞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在根长大于10mm后... 以东北绿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琼脂悬空培养法,研究了绿豆边缘细胞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绿豆根尖发育初期根边缘细胞呈球形,随着根尖伸长逐渐发育形成椭圆形、长椭圆形和长条形;发育过程中,根边缘细胞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在根长大于10mm后根边缘细胞的存活率均在70%~80%之间并趋于稳定;在根长为25~30mm时根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大值(约13 000个);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在根长5mm时达到最高值(1.486H+μmol.root cap-1.h-1),此后随着根的伸长,根冠PME活性在1.107~1.256H+μmol.root cap-1.h-1间变化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根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p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