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造林碳汇方法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12月18日上午,中国林学会在北京召开了“黑龙江省造林碳汇项目评估方法学”(FCS-造林模型)科技成果评价会。会议由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曾祥谓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成果评价,黑龙江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 12月18日上午,中国林学会在北京召开了“黑龙江省造林碳汇项目评估方法学”(FCS-造林模型)科技成果评价会。会议由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曾祥谓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成果评价,黑龙江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侯堵珉出席并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技成果评价 中国学会 学会副秘书长 方法学 国际领先水平 黑龙江省 林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碳汇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杜红梅 王超 高红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6-759,共4页
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14-59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 研究树木不同器官和林分不同组分水平的生物量与碳储量。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树干碳储量在树木总储量中所占比重最大, 林地土壤和林木碳储量所占林分碳储量的比重最大。华北落叶... 以河北省木兰林管局14-59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 研究树木不同器官和林分不同组分水平的生物量与碳储量。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树干碳储量在树木总储量中所占比重最大, 林地土壤和林木碳储量所占林分碳储量的比重最大。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碳密度为平均206.02 t·hm^-2;林木碳密度为27.58 t·hm^-2, 林地土壤碳密度为157.14 t·hm^-2。以林木蓄积量(M)为基础的林木生物量(W)与碳储量(C)的拟合方程为:W =10.210 1+ 0.732 1M, C=5.188 4+0.373 6M;以林龄(A)和优势木平均高(H)为基础的林地土壤碳密度(Soc)拟合方程为:Soc=-24.635 6-5.606 1A+14.936 0H+0.439 8AH。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 木兰林管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总碳储量约为571.43×10^4 t, 其中林木生物量约150.00×10^4 t、碳储量约为76.49×10^4 t, 土壤碳储量约435.85×10^4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碳汇 储量 密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竹林碳汇发展潜力分析
3
作者 蒋俊明 侯广维 +2 位作者 费世民 骆宗诗 陈俊华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47-51,共5页
本文研究了长江上游地区发展竹林碳汇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分析目前国际碳汇贸易机制对我国碳汇林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发展竹林碳汇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贸易机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荷碳汇林营造技术探讨及效益分析
4
作者 林江 《江西农业》 2025年第9期181-183,共3页
木荷是一种生长迅速、吸收二氧化碳效率高的树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碳汇林的建设中。通过对木荷碳汇林的技术探讨和效益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生态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木荷碳汇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文章主要就木荷碳汇营造技术进... 木荷是一种生长迅速、吸收二氧化碳效率高的树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碳汇林的建设中。通过对木荷碳汇林的技术探讨和效益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生态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木荷碳汇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文章主要就木荷碳汇营造技术进行探讨,通过论述专项技术明确木荷碳汇要点,从而保证木荷碳汇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营造技术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汇林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作者 张彩利 柳能 《花卉》 2024年第4期175-177,共3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森林植被恢复和森林碳汇建设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碳汇林是一种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等措施实现植被覆盖率增加,防止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退...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通过森林植被恢复和森林碳汇建设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碳汇林是一种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等措施实现植被覆盖率增加,防止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问题;提高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的。基于碳汇林发展现状,从生态文明、碳中和、气候变化、森林碳汇能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探讨了碳汇林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碳汇林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碳汇林经营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秦静 高岚 周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00-205,共6页
在种植碳汇林增加森林碳汇成为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重要途径之一的大背景下,通过阐述广东省碳汇林的经营现状,根据碳汇林营造时期、经营时期以及后期市场交易的特点,将广东省碳汇林经营主体在经营时所面临的风险总结为环境、过程和市... 在种植碳汇林增加森林碳汇成为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重要途径之一的大背景下,通过阐述广东省碳汇林的经营现状,根据碳汇林营造时期、经营时期以及后期市场交易的特点,将广东省碳汇林经营主体在经营时所面临的风险总结为环境、过程和市场三大类,并加以分析,从而提出了风险控制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在碳汇林经营中实现经营主体与农户双赢;增加保险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扩充融资渠道,保障碳汇林顺利经营;完善碳汇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碳汇市场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风险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碳汇造林初期净碳汇量监测与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俞淑红 周国模 +2 位作者 施拥军 吕玉龙 沈振明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7-815,共9页
竹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分布广泛的森林资源类型。由于其优良的固碳功能,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积累碳汇和实现碳汇交易为目的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营造活动日益增多。跟踪调查整个毛竹造林过程,连年监测毛竹碳储... 竹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分布广泛的森林资源类型。由于其优良的固碳功能,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积累碳汇和实现碳汇交易为目的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营造活动日益增多。跟踪调查整个毛竹造林过程,连年监测毛竹碳储量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变化,结合基线碳储量和造林活动过程排放泄漏估测,探究净碳汇量变化积累特征。结果表明:1项目区毛竹碳汇造林初期(1-5 a)净碳汇量二氧化碳当量(CO2-e)为443.77 t,累计净碳汇量二氧化碳当量为9.30 t·hm-2;2项目区在组成净碳汇量的多个分量中,只有毛竹碳储量变化起正面影响,而土壤有机碳变化、施肥排放和运输泄漏均对净碳汇量积累造成负面影响,5 a二氧化碳当量分别为-292.90,-18.99和-8.27 t;3毛竹造林初期(1-5 a),毛竹碳储量(地上、地下)变化和净碳汇量变化速率并不均匀;4毛竹造林过程中的土壤扰动,对净碳汇量会带来显著影响,造林初期甚至会出现净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毛竹 年变化 土壤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农碳汇林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碳汇造林试点地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宰胜 陈治淇 +1 位作者 陈钦 黄舒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37,42,共5页
林农是我国林业经营的主体,其碳汇林经营意愿关系到我国林业碳汇的供给问题。该研究基于浙江省温州市236份林农调查数据,引入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林农的碳汇林经营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农碳汇林经营意愿较高... 林农是我国林业经营的主体,其碳汇林经营意愿关系到我国林业碳汇的供给问题。该研究基于浙江省温州市236份林农调查数据,引入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林农的碳汇林经营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农碳汇林经营意愿较高,其中性别、是否承接过碳汇造林项目、是否享受过造林补贴和是否认为林业碳汇具有减排优势等4个变量,对林农碳汇林经营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是否为"两代表一委员"变量对林农碳汇林经营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并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二元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火灾对碳汇林最佳轮伐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宰胜 陈钦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3,共6页
基于Hartman模型,构建无限轮伐期下纳入森林火灾风险的碳汇林最佳轮伐期评价模型,并对浙江省瑞安市的湿地松碳汇林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当森林火灾受害率上升为1.10%和2.50%时,湿地松碳汇林最佳轮伐期开始由17a分别缩短为16a和1... 基于Hartman模型,构建无限轮伐期下纳入森林火灾风险的碳汇林最佳轮伐期评价模型,并对浙江省瑞安市的湿地松碳汇林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当森林火灾受害率上升为1.10%和2.50%时,湿地松碳汇林最佳轮伐期开始由17a分别缩短为16a和15a,此后便不再改变;2)当碳价格为55元/t时,其最佳轮伐期开始由18a缩短为17a,但碳价格对其影响有限;3)不同的森林火灾受害率和碳价格可以组合成最佳轮伐期边界,该边界为多边形区域;4)森林火灾受害率和碳汇林净现值变化率之间为幂函数关系,即随着森林火灾受害率的上升,其净现值下降的幅度是不断减少的;5)当碳价格为55元/t时,森林火灾受害率从0.10%下降到0.04%,碳汇林经营者愿意支付的最高成本为805.96元/hm2,占碳汇林收益净现值的2.40%。该研究可为碳汇林经营者采取防火措施和政府制定相关森林防火政策提供成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最佳轮伐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碳汇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小林 高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国内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价进行了诸多研究,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但对碳汇林价值评价的研究尚不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对广东碳汇林所产生的价值进行了研究,运用频度分析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广东碳汇林价值评价指标... 国内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价进行了诸多研究,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但对碳汇林价值评价的研究尚不多。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对广东碳汇林所产生的价值进行了研究,运用频度分析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广东碳汇林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状态层和指标层等3个层次,共计有碳汇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4类19项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专家评分的方法确定指标重要程度,按照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从而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以及在在总体评价中的权重,其中碳汇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所占权重分别为0.5240、0.2620、0.1070和0.1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人工碳汇林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与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玉华 王让会 宁虎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8-1353,共6页
以克拉玛依人工碳汇林区的土壤可溶性盐分离子、地下水矿化度和植被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其景观地球化学特征,旨在通过对克拉玛依人工碳汇林区的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为这一地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和沙... 以克拉玛依人工碳汇林区的土壤可溶性盐分离子、地下水矿化度和植被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其景观地球化学特征,旨在通过对克拉玛依人工碳汇林区的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为这一地区盐渍化土壤改良和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克拉玛依人工碳汇林区土壤Cl-、SO42-、Ca2+在0~80 cm范围内变异系数较大,80~100 cm范围内,土壤总盐和各离子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盐分表聚现象严重;该地区盐土类型主要是硫酸盐型,其中SO42-和Na++K+为土壤可溶性盐的主要成分。研究区地下水呈弱碱性,除HCO3-外,其他离子和矿化度表现出较强的变异性;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Cl.SO4-Na,矿化度和Cl-、SO42-、Na++K+相关系数较为显著。种植人工碳汇林后,除土壤HCO3-含量有轻微上升外,其他离子均有所下降,其中SO42-含量的降低趋势最为明显。俄罗斯杨林分土壤含盐量随种植年限的增长明显降低,种植后的土壤盐渍化状况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地球化学 人工 土壤 地下水 可溶性总盐 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碳汇项目林主要建群种生物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佳 戴成栋 +5 位作者 田育新 彭湃 马丰丰 曾掌权 周小玲 张珉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12-16,21,共6页
根据湖南碳汇项目林主要类型,充分利用"八五"-"十二五"期间课题组自有成果,同时开展补充调查,以项目林28个主要建群种为研究对象,依据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386个固定样地,按径阶组分... 根据湖南碳汇项目林主要类型,充分利用"八五"-"十二五"期间课题组自有成果,同时开展补充调查,以项目林28个主要建群种为研究对象,依据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386个固定样地,按径阶组分不同的树高级选取目标径阶标准样木2 139株,实测标准木生物量,利用11种形式的生物量模型分别对各树种单株生物量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效果最优的单株生物量模型,通过评价与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模型 构建 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传武 张家来 +5 位作者 袁凌云 孙亮 郑兰英 林冬荣 张华 涂文海 《湖北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项目实施经营目的,江夏区碳汇林全部定位为生态林,设计项目有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整地方式、造林时间、幼林抚育等因子及7种造林栽植模式,并采用GPS固定样地...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项目实施经营目的,江夏区碳汇林全部定位为生态林,设计项目有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混交比例、主要树种、伴生树种、整地方式、造林时间、幼林抚育等因子及7种造林栽植模式,并采用GPS固定样地的方法定期测量和监测相关碳库碳贮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夏区 营造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汇林主要建群种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佳 戴成栋 +5 位作者 田育新 彭湃 马丰丰 曾掌权 周小玲 张珉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依据湖南省碳汇林的主要类型,利用"八五"到"十二五"期间课题组自有研究成果,并进行补充调查;以碳汇林的17个主要建群种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林分类型、立地状况、群落结构等因子布设固定样地194个,按径阶组划分不... 依据湖南省碳汇林的主要类型,利用"八五"到"十二五"期间课题组自有研究成果,并进行补充调查;以碳汇林的17个主要建群种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林分类型、立地状况、群落结构等因子布设固定样地194个,按径阶组划分不同的树高级用以选取目标径阶标准样木共计1 098个,采用树干解析木法,利用Richard、Logistic、Korf、Mitscherlich、Schumacher、Weibull等6种理论生长方程分别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效果最优的主要建群种树高和胸径生长模型,所有最优模型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9以上,通过评价与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高生长模型 胸径生长模型 建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江实验林场碳汇林建设示范造林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加军 张玉梅 邵庆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220-220,225,共2页
针对新江实验林场碳汇林建设示范项目提出了造林设计,从碳汇林的造林地选择、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技术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的技术措施,并对其项目效益进行评价。
关键词 建设示范 设计 新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武汉市黄陂区碳汇林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16
作者 李万德 谈建文 +3 位作者 文红波 戴渺鸿 黄光体 肖细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82-2584,共3页
中国绿色碳基金在武汉市黄陂区实施的碳汇林建设,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改善农村面貌都具有重要意义,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思考 黄陂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卓旋 高岚 周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5期151-158,共8页
增加林业碳汇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措施。农户承担着碳汇林经营中生产要素供给的角色,其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意愿关乎碳汇林供给问题。在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理论,根据梅州市、河源市和汕尾市116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 增加林业碳汇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措施。农户承担着碳汇林经营中生产要素供给的角色,其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意愿关乎碳汇林供给问题。在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理论,根据梅州市、河源市和汕尾市116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访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水平为68.10%,学历水平、林地离家距离、是否有林权证和碳汇林经营的认知度等4个因素与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关联性显著,其中,有林权证的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意愿比没有林权证的农户高75%。建议碳汇林经营需结合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经营 产权理论 二元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哲安 高岚 徐正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78-183,共6页
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的重视。广东省近年来碳汇林发展迅猛,通过阐述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现状,对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参与者分为经营主体和经营客体进行分析,指出广东省在碳汇林经营中具有以政府... 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的重视。广东省近年来碳汇林发展迅猛,通过阐述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现状,对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参与者分为经营主体和经营客体进行分析,指出广东省在碳汇林经营中具有以政府推动为主导、非政府组织高度参与、乡土阔叶树种为主、林地权属不清晰、监管多元化以及主要面向国内碳汇市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参与者 经营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碳汇林栽植方式在成林初期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泽睿 施拥军 +3 位作者 周国模 陈婷 杨一 裴晶晶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5-405,共11页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空间结构是毛竹生长过程的重要因子,是提高竹林质量,优化经营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利用聚集指数和Ripley’s K(d)函数,分析从2009-2013年毛竹碳汇林成林初期空间分布格局年际变化特征及匀栽、丛栽栽植方式对...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空间结构是毛竹生长过程的重要因子,是提高竹林质量,优化经营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利用聚集指数和Ripley’s K(d)函数,分析从2009-2013年毛竹碳汇林成林初期空间分布格局年际变化特征及匀栽、丛栽栽植方式对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5 a造林年限间,2种栽植方式下的新竹与活立竹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2)丛栽栽植毛竹林新竹聚集指数变动范围为0.38~0.76,活立竹聚集指数变动范围为0.45~0.60;匀栽栽植毛竹林新竹聚集指数变动范围为0.18~0.65,活立竹聚集指数变动范围为0.18~0.52;(3)聚集指数与活立竹株数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匀栽毛竹林活立竹株数(x)与聚集指数(y)拟合方程为y=0.103 7x0.419 3,R2=0.937 9;丛栽毛竹林活立竹株数(x)与聚集指数(y)符合二次方程:y=0.000 04x2-0.002 7x+0.501,R2=0.985 6;(4)新造毛竹碳汇林在成林过程中存在不同尺度距离下的团状聚集分布;(5)栽植方式对立竹株数和分布格局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新造毛竹 空间分布格局 聚集指数 Ripley’s K(d)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对碳汇造林初期土壤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晓武 吴悦宏 +2 位作者 纪燕玲 肖泽鑫 柳泽鑫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21-25,32,共6页
为研究不同树种模式模式碳汇造林对土壤碳的影响,该试验将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6个区组作为研究区,设计5个模式模式(各树种数量分数,模式1:台湾相思40%、木荷40%、马占相思10%、樟树10%;模式2:华润楠25%、红锥25%、樟树20%、米老排10%、... 为研究不同树种模式模式碳汇造林对土壤碳的影响,该试验将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6个区组作为研究区,设计5个模式模式(各树种数量分数,模式1:台湾相思40%、木荷40%、马占相思10%、樟树10%;模式2:华润楠25%、红锥25%、樟树20%、米老排10%、木麻黄10%、水翁10%;模式3:马占相思30%、华润楠25%、山杜英25%、木麻黄10%、台湾相思5%、樟树5%;模式4:火力楠30%、秋枫20%、马占相思20%、台湾相思10%、米老排10%、木麻黄10%;模式5:台湾相思20%、木荷20%、樟树20%、木麻黄20%、火力楠15%、水翁5%),将12个树种随机种植在5个区组,另保留其植被原始状态的1个区组作为对照。4 a后对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0—20 cm土壤层,5个模式与对照之间的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20—60 cm土壤层,模式2,3,4,5与对照之间的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模式1与对照碳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土壤碳储量的大小顺序为:模式2>模式4>模式3>模式5>模式1>对照,5个模式土壤碳储量显著高于对照,模式2,3,4,5显著高于模式1,模式2,3,4,5之间差异不明显,模式2,4的土壤碳储量分别为(106.14±22.39),(104.72±28.63)Mg C/hm^( 2)。说明这2种模式土壤碳积累表现较高,碳汇能力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 配置模式 土壤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