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汤智辉 孟祥金 +4 位作者 沈从举 贾首星 周艳 郑炫 秦朝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69,共5页
针对新疆红枣、沙枣、核桃和杏等特色林果人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生产实际,设计了一种振动式林果采收机,重点解决了偏心振动、液压控制、机具与拖拉机挂接等问题。经性能试验和测试表明,所研制的振动式林果采收机具... 针对新疆红枣、沙枣、核桃和杏等特色林果人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生产实际,设计了一种振动式林果采收机,重点解决了偏心振动、液压控制、机具与拖拉机挂接等问题。经性能试验和测试表明,所研制的振动式林果采收机具有液压操作便利、整机工作稳定可靠、偏心振动频率高、振幅小、采净率高且不伤树等显著特点,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采收机 振动式 液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机械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3-167,共5页
为深入掌握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工作机理,最大限度发挥采收机的作业效率,根据我国林果采收特点及采收机工作机理,给出采收激振的理论模型,建立了林果采收机激振装置的三维物理模型,并针对其智能监控系统展开实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激... 为深入掌握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工作机理,最大限度发挥采收机的作业效率,根据我国林果采收特点及采收机工作机理,给出采收激振的理论模型,建立了林果采收机激振装置的三维物理模型,并针对其智能监控系统展开实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激振频率控制在19~20Hz时,林果的平均采净率可达到88%以上,林果树枝损伤率可控制在60%~62%之间,可确定振动式采收机的最佳作业效率发挥范围;且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理论模型与实地试验误差控制在6%范围内,验证了此机械化试验的可行性,为高效利用振动式林果采收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果采收机 激振 工作 林果采净率 树枝损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应用与试验分析
3
作者 木合塔尔·米吉提 刘晓玲 +1 位作者 玛依努尔·托乎提 王龙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6期49-50,53,共3页
随着林业生产机械设备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林果采收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文章以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机械化应用为研究内容,探讨了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整体方案设计、动力学模型设计和振动系统等主要系统架构设计,探究了振动式林果采... 随着林业生产机械设备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林果采收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文章以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机械化应用为研究内容,探讨了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整体方案设计、动力学模型设计和振动系统等主要系统架构设计,探究了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性能,旨在为中国振动式林果采收机应用水平的快速提升带来更多参考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式林果采收机 械化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的机械化应用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木合塔尔.米吉提 玛依努尔.托乎提 吾尔泥沙.吐尼牙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110,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我国林果产业的发展壮大,已开始采用密植型果园种植方式开展生产。目前林果种植过程瓶颈段为采收环节,为提高采收效率及降低采收成本必须提升采收机械化程度。为此,针对一种偏心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结合采收过程实际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我国林果产业的发展壮大,已开始采用密植型果园种植方式开展生产。目前林果种植过程瓶颈段为采收环节,为提高采收效率及降低采收成本必须提升采收机械化程度。为此,针对一种偏心振动式林果采收机,结合采收过程实际状况建立了仿真动力学模型,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确定振动式林果采收机参数,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研究。最后,通过试验确定振动式林果采收机工作性能能否满足生产需求,并对激振频率与振动式林果采收机工作特性关系展开分析,为振动式林果采收机实际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式 林果采收机 械化 偏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