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放牧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变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源 葛碧妍 +1 位作者 李昂 余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001-10019,共19页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放牧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发生了复杂、深刻且剧烈的变化。青藏高原放牧地复合生态系统面积约占全国此类生态系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它对气候变化极度敏感,同时又是少数民族牧民的主要聚...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放牧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发生了复杂、深刻且剧烈的变化。青藏高原放牧地复合生态系统面积约占全国此类生态系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它对气候变化极度敏感,同时又是少数民族牧民的主要聚居区。因此,该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功能性,对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对建国以来该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热条件、植被质量、土壤状况、大气氧含量等自然组分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综述与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自然及社会-经济成因。结果发现,草地制度变迁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生态恶化趋势,但草地退化并未得到全面解决,且全球气候变化可能进一步增加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此外,未来还应就如何应对草原鼠害;如何权衡野生动物保护与家畜放牧的矛盾;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传承与牧业现代化需求间的潜在冲突;如何应对缺氧环境对高原人畜影响等生态系统管理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人-草-畜和谐共生,实现牧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牧区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 被引量:31
2
作者 马向东 孙金华 胡震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6-571,共6页
在系统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复合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论文对模型进行了相应分析,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复合系... 在系统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复合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论文对模型进行了相应分析,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分为3种情况:部分竞争替代、部分竞争共存、完全独立共存。以黑龙江垦区1986~2006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协同进化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复合系统 有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92,共10页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化进程,库首和库腹地区要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库尾地区则要"全面开花,整体优化",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重构基于流域发展的大三峡库区,以促进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复合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发展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环境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的区域林业“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因素及策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婷 莫晓勇 黄小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129,共9页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对区域林业社会、经济、环境如何实现协调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重点探讨了影响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通过数学方法建立ISM模型,划分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管理层次,并针对每个管理层次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林业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 区域林业协调发展 林业协调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生态旅游背景下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郑秋琴 王超 +1 位作者 修新田 陈秋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论文以全域生态旅游为研究背景,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以中国武平县为案例地,研究发现:(1)武平县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系统... 论文以全域生态旅游为研究背景,构建了资源—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以中国武平县为案例地,研究发现:(1)武平县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水平逐年上升,总体向更好状态转变;(2)发展模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09—2013年为资源导向型、2014—2015年为经济发展型、2016—2017年为生态引领型和2018—2020年为经济发展型;(3)从均值看,武平县复合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呈初级协调,相较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双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更为稳定,武平县全域生态旅游三个系统彼此之间还存在某种程度牵制;(4)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修复能力是阻碍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生态旅游 耦合协调度 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协调函数对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度影响分析——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高旺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本研究借助协调度函数分析了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形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协调等级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方差法和变异系数法建立了协调函数,综合分析了4种协... 本研究借助协调度函数分析了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形成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协调等级和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方差法和变异系数法建立了协调函数,综合分析了4种协调函数的协调等级,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该理论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协调度 协调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7
作者 王楠 《现代园艺》 2013年第6期192-192,共1页
资源型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森林资源总量及质量支撑或者限制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与恢复、生态环境破坏与建设都有着必然的关联关系。因此,本文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森林资源总量及质量支撑或者限制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与恢复、生态环境破坏与建设都有着必然的关联关系。因此,本文分析了林业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机制,为目前我国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资源型城市 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 耦合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复合农林业系统植物种群光环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彭方仁 李杰 +1 位作者 黄宝龙 张纪林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本文对三种银杏—农作物复合模式下植物种群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削弱和截获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光照强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银杏果用—叶用—豆类作物复合模式具有最好的复合光效益,光能截获率可达92%;PAR在... 本文对三种银杏—农作物复合模式下植物种群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削弱和截获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光照强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银杏果用—叶用—豆类作物复合模式具有最好的复合光效益,光能截获率可达92%;PAR在植冠层的削弱遵循Beer-Lambert定律;植物种群的叶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光吸收的关系可以用Y=axb数学模型描述。同时,果用、材用银杏冠层有较大的透光性和光强变异系数,可以作为银杏—农作物初期经营的上层树种,但要注意冠形的调控;光强的时间变化受冠层条件和太阳高度角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复合林业系统 植物种群 环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解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桂娟 叶峻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5,共4页
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由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型系统,科学地解析其结构要素及结构功能关系,对于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整体性能与相关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系统科学... 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由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型系统,科学地解析其结构要素及结构功能关系,对于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整体性能与相关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系统科学是研究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最有效的科学理论,它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方法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 生态系统 经济系统 复合系统 社会生态经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DEA的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玉珍 许正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84,共3页
文章运用复合DEA的方法评价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以找出重要投入要素,诊断投入产出绩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文章以河南省1990-2007年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为例作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河南省资源环境的重要投入... 文章运用复合DEA的方法评价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以找出重要投入要素,诊断投入产出绩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文章以河南省1990-2007年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为例作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河南省资源环境的重要投入要素是物质资本和能源,从业人员数利用率低,资源环境投入对社会系统绩效贡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DEA 协调发展 资源 环境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的我国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吕威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2,共2页
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一个国家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期望应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模型,以解决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能源环境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系统动力学 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康玲芬 李明涛 李开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建立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西北...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建立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兰州市为例,定量估算兰州市2008-2012年生态、经济、社会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而探讨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类型总体上属于中级协调水平,协调度的动态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在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严守生态红线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这将为兰州市及其他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隶属度函数 综合发展水平 协调发展模型 兰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市社会经济—水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夏霆 朱伟 赵联芳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5,共4页
根据城市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建立镇江市社会经济—水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模型,对镇江市1999~2004年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江市社... 根据城市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建立镇江市社会经济—水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模型,对镇江市1999~2004年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江市社会经济—水环境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好,但水环境质量略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构建GM(1.1)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表明如果能够在政策上保持有效的社会经济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镇江市社会经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在2006~2010年将逐年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水环境系统 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灰色预测 镇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井县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动态仿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秉赓 赵士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0-66,共7页
本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龙井县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进行总体动态仿真。以该复合系统过去36年的演变轨迹为基础,建立了一组动态模型,并通过此模型群模拟了在四种不同的策略下该复合系统的未来演变趋势。最后,通过对比分析,... 本文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龙井县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进行总体动态仿真。以该复合系统过去36年的演变轨迹为基础,建立了一组动态模型,并通过此模型群模拟了在四种不同的策略下该复合系统的未来演变趋势。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协调型"发展方案,作为调控该复合系统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经济 生态 复合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系统氮素流动及其环境负荷——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赖敏 王伟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24,共10页
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为例,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定量识别了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氮素流动过程及特征,评估和比较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生活消费过程造成的环境氮负荷。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的氮素输入总量为9... 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为例,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定量识别了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氮素流动过程及特征,评估和比较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生活消费过程造成的环境氮负荷。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社会经济系统的氮素输入总量为993.56×104t,氮素输出总量为732.84×104t,工业固氮、饲料进口和能源消费是新增氮素的主要来源,环境排放是最大的氮输出方式。2011年整个系统向周围环境排放的氮总量为760.99×104t,其中向大气、耕地和水体排放的比例分别占47.24%、19.42%和18.60%,6个子系统的环境氮排放贡献排序依次为农业种植(43.83%)>工业生产(16.59%)>城市生活(16.14%)>畜禽养殖(13.96%)>水产养殖(6.08%)>农村生活(3.40%)。目前,农田施肥过度浪费、畜禽养殖与农业种植脱节且废物处理率低、工业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以及机动车大量排放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环境氮负荷的主要原因。今后,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及大量农业活动中,农业种植子系统重点应减少肥料使用量和优化用肥结构,尤其是大幅减少化肥投入;畜禽养殖子系统应适当增加规模化养殖废物还田比例,提高废物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水平,统筹安排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工业生产子系统应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调整和优化工业能源结构,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环境准入;生活消费子系统应在加强生活污染治理、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环境负荷 社会经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可实现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立群 邱俊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观是在近20年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伴随着全球人口激增,人类毫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致使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能... 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观是在近20年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伴随着全球人口激增,人类毫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致使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能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的允许限度即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经济发展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大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智光 竺杏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6期85-89,共5页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大系统理论,分析区域性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大系统(FREES)的结构与原理。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将森林资源、森林环境和林业经济三个子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基于ε-约束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及包含各...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大系统理论,分析区域性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大系统(FREES)的结构与原理。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将森林资源、森林环境和林业经济三个子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基于ε-约束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及包含各子系统的目标函数模型、约束条件模型和关联模型在内的FREES大系统分解-协调优化模型。然后,将该模型用于江苏省FREES可持续发展优化问题,得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 系统模型 可持续发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建寨 张红凤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社会 实证研究 协调发展 经济 运动规律 社会问题 自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演变的生态流量阈值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钰 张翔 +3 位作者 闫少锋 刘浩源 邓梁堃 付湘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5,65,共10页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考虑高效节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等调控措施及未来天然来水的不确定性,设置9种情景模拟2022—2035年研究区高、中、低3种生态流量阈值下的水资源供需及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高效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均有利于缓解因生态流量阈值增大而引起的区域水资源用户间的冲突问题;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建议研究区丰水年(P=2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30%~50%,平水年(P=50%)和枯水年(P=7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10%~30%;增大生态流量阈值的同时应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出发分析河流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为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与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 生态流量阈值 适宜性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琳 潘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2,共9页
物质流分析方法能够度量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并能够有效追踪物质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流动与蓄积状况,在资源管理、战略制定及环境政策的制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物质流分析的定义、研究框架及... 物质流分析方法能够度量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并能够有效追踪物质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流动与蓄积状况,在资源管理、战略制定及环境政策的制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物质流分析的定义、研究框架及具体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后,梳理了环境一社会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及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分析的研究现状,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环境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流量 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