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限流的基于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型换流器稳定判据
1
作者 刘菁锐 屠增泽 +3 位作者 张宇飞 张阳 李佳朋 李宇骏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共10页
针对限幅约束下构网型换流器的同步稳定性,文中建立考虑电流限幅的基于直流电压同步控制的单换流器并网系统的切换动力学模型。不考虑限幅约束的构网型换流器在故障清除后只会稳定在定电压控制模式,而限幅约束下的构网型换流器可能稳定... 针对限幅约束下构网型换流器的同步稳定性,文中建立考虑电流限幅的基于直流电压同步控制的单换流器并网系统的切换动力学模型。不考虑限幅约束的构网型换流器在故障清除后只会稳定在定电压控制模式,而限幅约束下的构网型换流器可能稳定在定电压控制模式或定电流控制模式。因此,文中提出分段等面积定则研究所提模型的暂态稳定性,并推导系统临界切除角的解析表达式,揭示饱和电流角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此外,文中提出一种提升系统暂态稳定裕度的电流饱和角设置方法,不仅能够避免系统在故障切除后锁定在电流限幅模式,还可以获得最大的临界切除角和减速面积。最后,文中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临界切除角表达式和电流饱和角设置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同步控制 构网型换流器 电流限幅 临界切除角 饱和电流角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组网系统中构网型换流器间的协同限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宝 孟建辉 +3 位作者 王毅 赵鹏飞 郭锋 周靖皓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3,I0004,I0005,共14页
新能源快速发展下带来的100%电力电子设备组网独立运行的场景逐渐增多,由于缺乏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和阻尼,当基于不同控制类型的构网型换流器为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时,其对外部干扰较敏感,负荷大扰动情况下,系统存在明显的过流问... 新能源快速发展下带来的100%电力电子设备组网独立运行的场景逐渐增多,由于缺乏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和阻尼,当基于不同控制类型的构网型换流器为系统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时,其对外部干扰较敏感,负荷大扰动情况下,系统存在明显的过流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对单端构网型换流器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饱和算法的过电流抑制方法,以限制端口换流器的暂态过电流。其次,在多端口换流器协同限流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控制类型的构网型换流器间协同限流控制方法,解决了不同构网型换流器组网时由于扰动造成的输出过电流问题,并实现限流控制与正常工作模式间的平滑切换。同时,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利用根轨迹分析主要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搭建了控制器级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对理论分析和所提方法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组系统 构网型换流器 协同控制 过流限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陷波器的构网型换流器同步频率谐振抑制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小玲 李昕悦 +1 位作者 周琰 罗博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27-3839,共13页
随着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的增加,传统电网的强度越来越弱,短路比降低,导致基于电压定向的跟网型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稳定性变弱。为了解决跟网型VSC连接弱网时的稳定性问题和功率传输极限问题,基于功率定向的构网型VSC得到广泛关注,... 随着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占比的增加,传统电网的强度越来越弱,短路比降低,导致基于电压定向的跟网型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稳定性变弱。为了解决跟网型VSC连接弱网时的稳定性问题和功率传输极限问题,基于功率定向的构网型VSC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采用功率同步控制(PSC)和虚拟同步机(VSG)控制的并网VSC,因结构简单而迅速发展。然而,考虑电网和线路等值电感动态时,构网型换流器在感性网络的等效电阻较小时易发生一种同步频率谐振(SFR),导致系统失稳。该文主要以PSC-VSC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小信号模型分析其发生SFR的机理,发现除了线路电阻小之外,非最小相位效应是引发SFR的另一个原因。为了抑制这种同步频率谐振,该文提出采用陷波器的谐振抑制方法,与采用低通滤波器方法(等效VSG控制)相比,该文所提方法对控制参数更具有鲁棒性,同时能提高系统的带宽。最后,建立实验平台,通过物理实验验证该文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换流器 同步频率谐振 陷波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构网型控制交互下换流器中频特性分析及振荡抑制
4
作者 蒙昌鑫 王延旭 +3 位作者 王威儒 刘云飞 董洪达 李成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9,共12页
跟网/构网型换流器接入电网时会对系统中频段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为剖析二者在该频段下的差异,首先,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跟网/构网型换流器小信号序阻抗模型,对比跟网/构网型换流器中频段的序阻抗特性。基于序阻抗模型详细分析了... 跟网/构网型换流器接入电网时会对系统中频段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为剖析二者在该频段下的差异,首先,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跟网/构网型换流器小信号序阻抗模型,对比跟网/构网型换流器中频段的序阻抗特性。基于序阻抗模型详细分析了滤波电感、跟网型换流器电流内环和锁相环、构网型换流器有功阻尼系数和虚拟转动惯量系数对换流器中频段阻抗特性的影响,并利用阻抗灵敏度分析法得出中频段的主导因素。利用叠加定理探究交互阻抗对换流器联合阻抗特性的影响,推导出跟网/构网型换流器并网系统组成的三端口网络稳定性判据,总结系统参数及输出功率对二者联合阻抗的影响规律。此外,从联合阻抗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究2种换流器的不同功率渗透率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构网型换流器的正电阻特性能够削弱由跟网型换流器控制环节引入的负阻尼特性,从而使跟网型换流器从负电阻及容性过渡到正电阻及感性,进而改善跟网控制下中频段振荡稳定性,对系统振荡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最后,利用电磁仿真软件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器 构网型换流器 中频振荡 阻抗特性 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律分散控制的换流器型电网频率/电压调整与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烁哲 韩民晓 +1 位作者 范溢文 孙天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980-4991,I0004,共13页
换流器型电网中的构网型换流器多通过下垂方式实现功率分配,这种下垂特性造成频率/电压存在偏差且功率分配不均,需要在系统层面引入二次协调控制策略。对此,该文首先明确换流器型电网的协调控制目标,充分考虑通信延时和换流器的惯性与... 换流器型电网中的构网型换流器多通过下垂方式实现功率分配,这种下垂特性造成频率/电压存在偏差且功率分配不均,需要在系统层面引入二次协调控制策略。对此,该文首先明确换流器型电网的协调控制目标,充分考虑通信延时和换流器的惯性与阻尼特性,建立基于事件触发的改进修正方程,设计适用于换流器型电网的事件触发函数,并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所提方法的收敛性,给出事件触发函数中各参数的确定原则;进一步,提出有功-频率、无功-电压自律分散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可以在保持各构网型换流器下垂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实现换流器型电网频率/电压的二次调节,在满足电网尽可能通过跟网型换流器消纳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优化各构网型换流器的有功/无功功率分配关系。最后,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模型,以包含4台构网型换流器、2台跟网型换流器的换流器型电网为例,在系统稳态、新能源电站或负载功率变化和通信线路故障等多种工况下,对多换流器自律分散协同策略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该文的改进方法,能在满足换流器型电网控制目标的同时,极大程度地降低各换流器之间的通信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器 构网型换流器 自律分散控制 事件触发 改进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对偶复电路的换流器型电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张莞悦 姚蜀军 +3 位作者 韩民晓 卢远宏 张杰 张竞月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针对以换流器型电源为核心构成的电网普遍存在电源与电网之间以及不同电源设备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系统振荡的问题,首先采用等效原-对偶复电路的分析方法,在分析振荡机理的基础上,形成简洁准确的稳定判据;充分考虑跟网型和构网型换流器的... 针对以换流器型电源为核心构成的电网普遍存在电源与电网之间以及不同电源设备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系统振荡的问题,首先采用等效原-对偶复电路的分析方法,在分析振荡机理的基础上,形成简洁准确的稳定判据;充分考虑跟网型和构网型换流器的控制策略,建立适用于宽频范围分析特性的小干扰模型,对于以换流器型电源为核心的换流器型电网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其次,利用包含构网型和跟网型电源的系统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最后分析跟网换流器渗透率、线路电感、构网变流器的阻尼系数及转动惯量对换流器型电网动态特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成果为换流器型电网的系统参数设计、控制器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提升换流器型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器 原-对偶复电路 小干扰稳定 换流器 构网型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容的构网型MMC快速平滑切换策略
7
作者 刘远 孟建辉 +2 位作者 王健维 梁润东 王毅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2,共11页
为减小构网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黑启动完成后的并网瞬间冲击,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并网点电压的幅值、频率及相位的最优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实时检测并网两端的电压幅值、频率及相位,达到阈值后开始并网。同时,针对该策略同步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减小构网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黑启动完成后的并网瞬间冲击,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并网点电压的幅值、频率及相位的最优并网控制策略。通过实时检测并网两端的电压幅值、频率及相位,达到阈值后开始并网。同时,针对该策略同步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容的构网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快速并网切换控制策略,在控制环节引入虚拟电容快速调节构网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压相位,节省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备用容量。最后,通过搭建硬件在环测试平台验证最优并网控制和快速并网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最优并控制 虚拟电容 快速并切换控制 硬件在环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中频不控整流直流系统的远海风电送出方案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哲任 唐英杰 徐政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91,共12页
远海风电场具有更加丰富和稳定的风能资源,是未来风电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远海风电主要通过柔性直流系统并网。整流侧采用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diode rectifier unit, DRU)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发展前景,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为... 远海风电场具有更加丰富和稳定的风能资源,是未来风电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远海风电主要通过柔性直流系统并网。整流侧采用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diode rectifier unit, DRU)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发展前景,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远海风电送出系统的经济性,以整流侧采用DRU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为基本拓扑,提出采用中频不控整流直流系统的远海风电送出方案,通过把风电场交流电网的运行频率选为100~400 Hz,可以大幅度减小升压变压器和交流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同时,提出适用于中频不控整流直流系统的风电机组控制策略,其中,机侧换流器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网侧换流器在全局统一参考坐标系下同时实现定功率控制和定交流侧电压控制。最后,通过PSCAD/EMTDC进行算例仿真,对所提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风电 中频风电场 构网型换流器 二极管不控整流单元 全局统一参考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限流的双PSL并联系统的切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屠增泽 刘菁锐 +5 位作者 吴司敏 申宇奇 李佳朋 李宇骏 周少泽 王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5年第9期135-142,共8页
考虑电流限幅的构网型换流器在暂态稳定性分析中会表现为一切换系统,其切换机理尚不明确。针对考虑电流限幅的双功率同步环(PSL)系统,限流措施采用饱和电流算法,推导了相角描述下的双机系统的切换边界,发现考虑电流限幅的双机系统在1个... 考虑电流限幅的构网型换流器在暂态稳定性分析中会表现为一切换系统,其切换机理尚不明确。针对考虑电流限幅的双功率同步环(PSL)系统,限流措施采用饱和电流算法,推导了相角描述下的双机系统的切换边界,发现考虑电流限幅的双机系统在1个相角周期内存在4种工作状态和4个切换边界,且其中2个切换边界的位置分别与2台换流器的饱和电流角设定值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所研究系统进行暂态稳定性分析,获得了4种工作状态下的稳定平衡点,并通过改变2台换流器的饱和电流角设定值对稳定平衡点进行配置,避免了其中一台换流器被锁定在限流模式的情况。仿真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换流器 功率同步环 电流限幅 切换边界 暂态稳定性 饱和电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