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氮肥运筹对‘超优千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张君莉
王瑶
夏琼梅
朱海平
龙瑞平
李贵勇
邓安凤
杜晨晴
杨从党
|
《农学学报》
|
2025 |
0 |
|
2
|
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李龙
王占海
赵海波
孙志
马秀芳
孟祥旭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1
|
|
3
|
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烟农121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邵友伦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
4
|
西藏冬青稞品种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育期差异分析 |
扎次
次旦卓嘎
错色
贡桑
旦增曲宗
尼玛卓嘎
次仁旺堆
次仁央宗
拉珍
达瓦顿珠
卓嘎
|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25 |
0 |
|
5
|
不同品种油用亚麻产量对比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
张金巍
雒树青
额尔登图
曹莉琼
郝慧雯
包乌日娜
孟春亮
朱文新
|
《中国麻业科学》
|
2025 |
0 |
|
6
|
播期及机插密度对Y两优17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刘旭婷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
7
|
香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
梁雪迪
吴杰
刘金玲
王昱峰
刘阳
张玉亭
孔维丽
高玉千
|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8
|
工业大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
明立伟
汝甲荣
张金鹏
赵雪
李志新
刘玲玲
李长辉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4 |
1
|
|
9
|
施氮对我国甘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整合分析 |
纪洪亭
赵韩伟
曾燕楠
程润东
王士红
王勇
赵荷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5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黄廷芝
王志龙
乔祥梅
程加省
刘列
程耿
于亚雄
王志伟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
0 |
|
11
|
莉莉霸加增产伴侣叶面肥对制种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初报 |
杨珍
赵军
张德
李英
任成梁
何增国
殷稳娜
郭润霞
|
《农业与技术》
|
2024 |
0 |
|
12
|
叶型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杨从党
袁平荣
周能
朱德峰
杨爱兵
郑学玉
黄庆宇
应继锋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4
|
|
13
|
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梁世胡
李传国
伍应运
王丰
符福鸿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
1999 |
62
|
|
14
|
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其根系生长的影响 |
王友华
许海涛
许波
张海申
冯晓曦
|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8
|
|
15
|
不同年份的气候和栽培条件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孙本普
王勇
李秀云
刘锋
王继诰
张宝民
孙在刚
曲百收
袁训成
李萌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
2004 |
43
|
|
16
|
精量播种减免间定苗对棉花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代建龙
李振怀
罗振
卢合全
唐薇
张冬梅
李维江
辛承松
董合忠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17
|
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与分析 |
张书芬
傅廷栋
朱家成
王建平
文雁成
马朝芝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
18
|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
谭静
陈洪梅
韩学莉
段智利
汪燕芬
番兴明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2
|
|
19
|
光温因子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值的影响 |
李言照
东先旺
刘光亮
陶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2 |
63
|
|
20
|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 |
杨世民
廖尔华
袁继超
陶永清
李代玺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2000 |
1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