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构件变形的RC剪力墙结构地震抗倒塌准则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小雷 庄朝禄 +2 位作者 季静 覃礼根 王松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4-39,共6页
为确定一种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RC剪力墙结构接近倒塌状态的抗倒塌判定准则,该文分别从材料、构件和结构层次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的抗倒塌准则(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准则、第一竖向构件失效准则、材料应变准则和结构动力失稳准则)进行对比分析... 为确定一种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RC剪力墙结构接近倒塌状态的抗倒塌判定准则,该文分别从材料、构件和结构层次选取4种具有代表性的抗倒塌准则(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准则、第一竖向构件失效准则、材料应变准则和结构动力失稳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在不考虑结构的扭转效应前提下,以RC构件变形指标限值为墙肢损坏程度的衡量标准,采用基于IDA的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对11个典型RC剪力墙结构(考虑不同设防烈度、特征周期和结构高度)进行评估,研究各准则的控制严格程度、倒塌概率、CMR随结构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墙肢实际性能状态等。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竖向构件失效准则可合理地判别RC剪力墙结构的临界倒塌状态,具有合适的控制严格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变形 剪力墙结构 抗倒塌准则对比 增量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字形截面RC剪力墙变形指标限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季静 曹源 +1 位作者 李伟琛 韩小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5-291,共7页
为了研究工字形截面RC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采用ABAQUS分析了324个工字形RC剪力墙有限元模型,以剪跨比和弯剪比为参数确定了构件破坏形态的判断标准。结合我国规范提出了7个性能水准和6个性能水准限值,根据材料应变和荷载-位... 为了研究工字形截面RC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采用ABAQUS分析了324个工字形RC剪力墙有限元模型,以剪跨比和弯剪比为参数确定了构件破坏形态的判断标准。结合我国规范提出了7个性能水准和6个性能水准限值,根据材料应变和荷载-位移曲线定义了6个性能水准限值的判断准则,并可得到所有模型的位移角。根据破坏形态、轴压比和弯剪比进行统计,得到工字形RC剪力墙的变形指标限值并与构件试验及ASCE41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破坏形态划分方法预测正确率达85%,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利用本文变形限值对试验构件破坏形态的判断结果与ASCE 41基本一致;试验得到的"比较严重破坏"位移角约为本文变形限值的3倍,指标限值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字形截面 RC剪力墙 破坏形态 变形限值 构件变形 性能水准判定 材料应变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性能的区域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预测
3
作者 季静 陈熹俊 +2 位作者 林翰彬 吴梓楠 韩小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8-125,共8页
为达到区域震损预测方法中评估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平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性能的区域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预测方法。利用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评估体系及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结构几何特征参数、设计特征参数与结构震损程度之间的非线... 为达到区域震损预测方法中评估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平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性能的区域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预测方法。利用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评估体系及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结构几何特征参数、设计特征参数与结构震损程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比了8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评估效果及泛化能力,提出了高效的区域结构震损预测方法。最后,以广州市某住宅区为例,通过无人机技术提取区域结构的几何特征参数,实现了区域RC框架结构震损预测全过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高效预测区域结构各构件的性能状态分布,并直观呈现区域结构的性能水准。本文为区域RC框架结构的震害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重要的应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区域震损预测 构件变形 基于性能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性剑带在剑箱中的变形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祚常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本文将挠性剑杆织机中挠性剑带在剑箱中的变形问题,简化为在端部受到一个集中力作用的悬臂梁的变形问题,并且求解出它的挠曲线。进而分析了剑带与剑箱的接触情况,解答了挠性剑带上矩形孔两边的磨损不均匀的现象。
关键词 剑杆织机 挠性剑带 剑箱 构件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空间温度变化对飞机装配协调精度的影响规律
5
作者 杜坤鹏 刘琦 +1 位作者 杨亚鹏 陈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89-6098,共10页
飞机大型构件一般由多材料、多尺寸零/组件按照一定工艺装配而成,大尺寸装配空间场内的温度变化会引起零/组件在装配过程中产生较大且不一致的热变形,进而影响飞机产品装配协调精度。基于百万立方米全域作业空间内的飞机大型复材构件的... 飞机大型构件一般由多材料、多尺寸零/组件按照一定工艺装配而成,大尺寸装配空间场内的温度变化会引起零/组件在装配过程中产生较大且不一致的热变形,进而影响飞机产品装配协调精度。基于百万立方米全域作业空间内的飞机大型复材构件的高精度装配需求,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工装及产品在不同材料组合方式的热变形影响。以5米级飞机典型复材翼盒构件装配为分析对象,结果表明当温度变化5℃时,影响装配协调精度偏差为0.1~0.2 mm。因此,在装配工艺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5℃的温度变化对产品装配热变形的误差补偿,对提高飞机装配协调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协调 复材构件变形 厂房温度变化 变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剪力墙结构小震与中震设计对比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小雷 王雨 +2 位作者 张一璐 王松帆 季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5,共7页
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对于复杂和超限结构需进行中震性能设计,即在小震弹性设计后进行中震下的承载力复核及调整,然而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仍存在争议。为探究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本文依据现行规范,以设防烈度、... 近年来,国内学者强调对于复杂和超限结构需进行中震性能设计,即在小震弹性设计后进行中震下的承载力复核及调整,然而中震设计能否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仍存在争议。为探究中震设计与小震设计方法的差异,本文依据现行规范,以设防烈度、结构高度和场地类别为变化参数,建立了48个典型RC剪力墙模型,并分别以“小震”、“高规中震”、“广东高规中震”和“关键构件中震”进行截面设计,之后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及增量动力分析计算。在对比了不同设计方法的钢筋用量、结构与构件性能表现及结构抗倒塌能力储备的差异后认为,现行中震设计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包括会导致结构用钢量的显著增大,结构延性的降低,及结构安全度的降低等;采用关键构件中震设计方法则能较好地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更符合抗震设计概念。因此,建议对RC剪力墙结构仅针对关键构件进行中震性能设计,以提高重要结构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剪力墙结构 中震设计 构件变形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度设防区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季静 林浩宇 +2 位作者 付豪 吴梓楠 韩小雷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1-259,共9页
为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抗震设防高烈度区设计的结构竖向构件多,截面尺寸大,影响建筑使用空间。控制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除满足舒适度、装饰结构和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需求外,主要目的是确保结构大震不倒。根据新... 为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抗震设防高烈度区设计的结构竖向构件多,截面尺寸大,影响建筑使用空间。控制小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除满足舒适度、装饰结构和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需求外,主要目的是确保结构大震不倒。根据新疆喀什地区(8.5度设防)128条强震地震动和当地实际工程,参照现行不同规范对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规定,以层间位移角和高度为控制参数,设计6个剪力墙结构模型,采用基于构件变形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大震作用下结构的安全性。结果表明:6个剪力墙结构在8.5度大震作用下均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且在两倍大震作用下具有合理的屈服耗能机制。建议小震作用下新疆喀什地区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放松至1/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烈度区 剪力墙结构 层间位移角限值 构件变形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Q345E alloy steel under hot compression 被引量:6
8
作者 钱东升 彭亚亚 邓加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Q345E as one of typical low alloy steels is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ing basic components in many fields because of its eminent formability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this work,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Q345E s... Q345E as one of typical low alloy steels is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ing basic components in many fields because of its eminent formability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this work,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Q345E steel was investigated by hot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on Gleeble-3500 thermo-mechanical simulator with the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850 ℃ to 1150 ℃ and strain rate ranging from 0.01 s-1 to 10 s-1.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dynamic softening of Q345E benefits from increa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strain rate.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dynamic softening degree and deformation conditions i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dynamic softening degree quantitatively, which is further proved by some optical microstructures of Q345E. 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the stress level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strain rate.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for flow stress of Q345E is formulated by Arrihenius equation and the modified Zener-Hollomon parameter considering the compensation of both strain and strain rate. The flow stress values predicted by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realizing th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flow stress of Q345E steel under hot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dynamic softening flow stress constitu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