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极限拉深系数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黄珍媛 阮锋 管灿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结合0.618优化算法,运用ANSYS分析软件,通过改变坯料尺寸的方法,对板料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对板材的极限拉深系数进行逼近优化,并将模拟和优化结果与物理拉深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0.618优化算法 ANSYS 模拟 极限拉深系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780钢无凸缘圆筒件极限拉深系数及网格划分方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斯凡 龚红英 +3 位作者 王斌 李会肖 姜民主 仇丹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和物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DP780双相高强钢板无凸缘圆筒件拉深系数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试验基于Dynaform5.9平台进行,采用不同的网格划分方式对DP780双相高强钢拉深成形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并根据试验获得了D... 采用数值模拟试验和物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DP780双相高强钢板无凸缘圆筒件拉深系数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试验基于Dynaform5.9平台进行,采用不同的网格划分方式对DP780双相高强钢拉深成形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并根据试验获得了DP780双相高强钢的极限拉深系数,最后通过物理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780 双相高强钢 极限拉深系数 Dynaform软件 网格划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凹模板料不起皱条件和极限拉深系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裕国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锥形凹模拉深变形过程,利用试验数据,列出了板料不起皱的条件;并运用主应力法和板料弯曲的外力功等于内力功的原理以及摩擦理论,推导出加工硬化时变形区危险断面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和无压边装置锥形凹模的圆筒件极限拉... 本文通过分析锥形凹模拉深变形过程,利用试验数据,列出了板料不起皱的条件;并运用主应力法和板料弯曲的外力功等于内力功的原理以及摩擦理论,推导出加工硬化时变形区危险断面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和无压边装置锥形凹模的圆筒件极限拉深系数计算公式;均由实例进行验证。拉深系数为0.39的两种零件,从试制到生产,证明了锥形凹模是可以实现深拉深的模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凹模 板料 起皱 极限拉深系数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块速度对DC06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
4
作者 张文瑞 曹阳根 +3 位作者 苏钰 邓沛然 谢川禹 王斯凡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4,共6页
基于测定DC06钢极限拉深系数,在KOMATSU H1F-60伺服压力机上进行滑块速度对极限拉深系数影响的实验,研发了"冲压成形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工艺曲线预存与调用、滑块运行曲线可以在正弦的基础上任意修正,具有能够实现最... 基于测定DC06钢极限拉深系数,在KOMATSU H1F-60伺服压力机上进行滑块速度对极限拉深系数影响的实验,研发了"冲压成形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工艺曲线预存与调用、滑块运行曲线可以在正弦的基础上任意修正,具有能够实现最佳工艺条件、控制精度高及滑块位置精度在0.01mm、压边板、上模装有力传感器等特点,能够保证实验操作可行性及所得数据的精确可靠性。进行了多组实验及验证,以降低实验结果偶然性;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表明,当滑块速度小于70%时,拉深实验的成品率逐渐下降,极限拉深系数与滑块速度呈现正比关系,即当滑块速度增加时,板料越容易拉破;当滑块速度达到90%时,其拉深实验的成品率反而上升,板料不易拉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06钢 极限拉深系数 滑块速度 影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对板料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官英平 《金属成形工艺》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对板料拉深法兰变形区和直壁传力区的应力分析 ,应用功平衡法 ,推导了极限拉深系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并讨论了摩擦对拉深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摩擦 功平衡法 极限拉深系数 板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铝叠层板的热轧成型及拉深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周林 池成忠 +1 位作者 梁伟 李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热轧法将5052板坯和AZ31板坯按组料方式加热、轧制成型出一种镁铝叠层板,采用单向拉伸实验测定其力学特性,利用MDS金相显微镜观察镁铝叠层板复合界面扩散层厚度和基体晶粒尺寸变化,优选了轧后热处理工艺。并在室温及120℃条件下,采... 采用热轧法将5052板坯和AZ31板坯按组料方式加热、轧制成型出一种镁铝叠层板,采用单向拉伸实验测定其力学特性,利用MDS金相显微镜观察镁铝叠层板复合界面扩散层厚度和基体晶粒尺寸变化,优选了轧后热处理工艺。并在室温及120℃条件下,采用刚模拉深试验对镁铝叠层板和AZ31镁合金板进行极限拉深系数测定。结果表明,轧后200℃退火能明显提高其力学特性,镁铝叠层板拉深成形性能略优于AZ31镁合金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叠层板 热轧 极限拉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拉深凹模型腔曲面的理论探索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华平 程培元 刘浩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利用塑性理论和数学方法得出一种新的拉深凹模型腔曲面。通过拉深工艺试验证明该曲面凹模可以达到很小的极限拉深系数。
关键词 型腔曲面 极限拉深系数 凹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UG平台下的模具拉深工艺设计应用
8
作者 马晓君 张则 候守全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模具的拉深工艺设计,以拉深中较普通的筒形件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分析和计算其拉深的重要影响因素—极限拉深系数。并且在UG的平台上实现二次开发,并能使用VC中的MFC编译对话框。解决了用UISTYLER编译的对话框的...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模具的拉深工艺设计,以拉深中较普通的筒形件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分析和计算其拉深的重要影响因素—极限拉深系数。并且在UG的平台上实现二次开发,并能使用VC中的MFC编译对话框。解决了用UISTYLER编译的对话框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原理 极限拉深系数 UG的二次开发 M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形件无压边圈拉深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9
作者 程培元 杜华平 余世浩 《金属成形工艺》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通过对筒形件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合适的凸凹模圆角半径是提高拉深件质量的重要途径 ,将塑性理论和优化算法相结合 ,以筒形件达到最小的极限拉深系数为优化目标 ,对筒形件无压边圈拉深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筒形件 极限拉深系数 压边圈 优化设计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02铝合金板料深冲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永志 陈忠家 何艳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92-995,共4页
对5A02铝合金板料深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率相关晶体塑性本构理论框架下,实现了5A02铝合金板料深冲过程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深冲过程中的制耳和板厚的分布情况,分析预测了极限拉深系数值;结果表明,晶体塑性有限元法模拟... 对5A02铝合金板料深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率相关晶体塑性本构理论框架下,实现了5A02铝合金板料深冲过程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拟。研究了深冲过程中的制耳和板厚的分布情况,分析预测了极限拉深系数值;结果表明,晶体塑性有限元法模拟的制耳轮廓的高度和极限拉深系数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板料的厚度变化与实际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拉深系数 晶体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