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边际模型的中国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极限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乐勤 陈素平 陈发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7-842,共6页
城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城镇化快速演进对耕地影响如何,关系到耕地保护红线目标能否实现及粮食安全,探索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的极限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扩展Kaya恒等式及LMDI分解模型,测算了1997—2011年... 城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城镇化快速演进对耕地影响如何,关系到耕地保护红线目标能否实现及粮食安全,探索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的极限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扩展Kaya恒等式及LMDI分解模型,测算了1997—2011年中国城镇化引致的耕地减少份额;借鉴经济学边际理论及边际效应模型,采用回归分析及高数求导方法,构建了边际耕地影响及边际耕地变化率测度模型;以边际耕地变化率时序数据为基础,借助EXCEL软件,通过作散点图并添加趋势线,构建了边际耕地变化率曲线,据此测算了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最小的极限时刻。结果表明:①城镇化演进占用耕地面积由1997年的59.59万hm2下降至2011年的31.73万hm2,整体呈降幅态势,年均占用43.49万hm2;②边际耕地变化率指数由1997年的0.183 3下降至2011年的0.037 8,年均下降11%;③边际耕地变化率拟合曲线为开口向上的"U"形抛物线,其最低极值点大约出现在2010年。研究结果可为管理层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及制定协调城镇化演进与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也可为省域尺度的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演进 耕地 极限影响lmdi分解模型 边际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主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亚松 闫玉亭 +3 位作者 朱雅婷 张文龙 赵云鹏 李轶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5,133,共10页
为解析重庆主城区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对2010—2021年政策影响下降雨径流水质的年际变化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人口规模、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4种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 为解析重庆主城区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对2010—2021年政策影响下降雨径流水质的年际变化和降雨径流污染物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人口规模、技术创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4种社会影响因素对降雨径流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降雨径流水质呈改善趋势,且污染物指标相关性增强,2019年屋面降雨径流水质和2021年路面降雨径流水质均提升到“较清洁与污染”之间,固体悬浮物与COD、NH_(3)-N、TN、TP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屋面降雨径流中相关系数r>0.75,路面降雨径流中相关系数r>0.50;空气治理政策对屋面径流污染改善效果显著,海绵城市和排水系统建设政策的有效实施则对路面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因素中技术改善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对水质改善起主导作用,经济发展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质改善呈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污染 社会影响因素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lmdi分解模型 重庆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广浒 贺仓国 +3 位作者 管伟 李丽 徐彬冰 佘冬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资源,而农业产值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探究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评价区域粮食产量发展现状,保障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粮...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资源,而农业产值是促进粮食生产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探究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评价区域粮食产量发展现状,保障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粮食产量、农业水土资源及农业产值等数据,构建了粮食产量恒等式模型,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探究了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均衡性。结果表明:①2009-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粮食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2016年和2017年有所跌落,2018年恢复增长状态,2009-2020年期间共增产119.31万t。②2009-2020年间,影响沿海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农业产值、农业产值耗水量、粮食复种指数、农业水土资源和粮食单产水平。各因素年际变化表现为正负波动变化,且区域间各时间段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差异显著。③自2009年到2020年,粮食产量与各影响因素的耦合协调度由严重不协调状态(D∈(0.0,0.3])逐渐稳定在基本协调状态(D∈(0.5,0.8])和高级协调状态(D∈(0.8,1.0])。因此政府在粮食增产计划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农业产值和农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性,以农业产值的正向效应促进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增长,以节水技术实施和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促进作物种植结构的良性调整,实现粮食产量、水土资源和农业产值的协调、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沿海地区 lmdi指数分解 恒等式 耦合协调度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