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0—2020年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指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加顺 赵伟华 +1 位作者 刘丽 周彩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的】极端降水是产生洪涝灾害的首要原因之一,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为探讨云南省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演变规律,【方法】利用1960—2020年滇中地区44个气象台站日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Sen斜率估计、连续小波... 【目的】极端降水是产生洪涝灾害的首要原因之一,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为探讨云南省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演变规律,【方法】利用1960—2020年滇中地区44个气象台站日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Sen斜率估计、连续小波分析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标的年内、年际及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结果显示:60年来,发现在年内1 d最大降水量(Rx1day)、5 d最大降水量(Rx5day)、降水强度(SDII)、中雨以上日数(R10)、大雨以上日数(R20)、持续湿期日数(CWD)、强降水量(R95p)和特强降水量(R99p)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持续干期日数(CDD)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年尺度上,Rx1day、SDII、R99p呈显著增加的趋势,CDD、Rx5day、R10、R20、R95p和总降水量(PRCPTOT)变化趋势不显著,CWD呈显著减小的趋势;Rx1day、Rx5day、R10、R20、R95p、R99p和PRCPTOT高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西北部、东北部及东南部,低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中偏西部;SDII高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西北部,低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中偏西部;CDD呈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的趋势;CWD高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西北部、东南部和中部,低值区位于滇中地区的中偏西部;小波分析显示Rx1day、Rx5day、R10、R20、SDI、CDD、CWD、R95p、R99p和PRCPTOT均存在8a内的周期特性。【结论】结果表明:Mann-Kendall趋势分析对于降水要素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能发挥重要的作用;Sen斜率估计针对降水要素长时间序列数据的趋势分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连续小波分析能够推断出降水要素存在的周期性变化,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通过对滇中地区极端降水指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可为滇中地区灌溉排水规划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标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Sen斜率估计 连续小波分析 滇中地区 气候变化 时空分布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广东北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标概率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占明 陈子燊 黄强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766,共9页
选用9种概率分布函数对广东北江流域18测站近50 a极端降水指标R1d(年内最大1日降水量)和R5d(年内最大连续5日降水量)进行拟合,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根据拟合优度检验,确定出最佳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50 a、100 a一遇设计值进... 选用9种概率分布函数对广东北江流域18测站近50 a极端降水指标R1d(年内最大1日降水量)和R5d(年内最大连续5日降水量)进行拟合,采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根据拟合优度检验,确定出最佳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对50 a、100 a一遇设计值进行空间分析。通过择优选取GH Copula作为联接函数,对流域R1d-R5d联合概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翁源、清远地区出现50 a、100 a一遇的R1d或R5d概率较大;中北部地区50 a、100 a一遇的R1d和R5d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大。2)特定R1d设计频率条件下,随着R5d设计频率的减小,二者遭遇概率也随之迅速减小;反之,特定R5d设计频率随R1d条件频率的减小,二者遭遇概率随之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极端降水指标 北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14年哈尔滨市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郭利丹 鄢波 +3 位作者 周海炜 黄峰 夏自强 陆志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57,共4页
为分析近年来哈尔滨市极端降水频发的原因,以哈尔滨气象站1951~2014年共64年的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选取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10个极端降水指标,分析哈尔滨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的趋势和周期性,采用Mann-Kendall法检测10个指标的倾向率及显著... 为分析近年来哈尔滨市极端降水频发的原因,以哈尔滨气象站1951~2014年共64年的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选取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10个极端降水指标,分析哈尔滨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的趋势和周期性,采用Mann-Kendall法检测10个指标的倾向率及显著性,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检验极端降水指标的周期性。结果表明,多种极端气象指标的多尺度周期叠加效应是近年哈尔滨市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部门应对洪旱自然灾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事件 极端降水指标 小波分析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我国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综述 被引量:25
4
作者 程诗悦 秦伟 +1 位作者 郭乾坤 徐立荣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5-161,共7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引发严重水土流失事件,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开展极端降水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明晰极端降水变化规律、指导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等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的极端降水及... 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降水事件频发,引发严重水土流失事件,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开展极端降水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明晰极端降水变化规律、指导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等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的极端降水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但对这些成果的总结和提炼不足,不利于正确认识我国极端降水规律。笔者通过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我国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整体上我国极端降水事件呈增加趋势,但华北、东北和西北东部等地区呈减小趋势。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极端降水研究具有以下薄弱环节:1)气象站点密度普遍偏小;2)地形因素对极端降水的影响考虑不足;3)点状和面状降水数据结合不够紧密——从而造成不同学者在同一区域的研究结论往往不尽相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也使得研究成果对实践工作的指导能力不足。建议后续研究应加密气象站点、充分考虑复杂地形条件对极端降水的影响以及加强点状和面状降雨数据的结合,以期获得更为准确的极端降水时空变化规律,增强对水土保持、防汛抗旱和水利工程防护等实践工作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事件 极端降水指标 时空变化特征 地形 气象站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率调整法在气候模式模拟降水量订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林 潘婕 +1 位作者 张镭 许吟隆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应用概率调整法订正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在SRES A1B情景下模拟的各季节全国日降水量。以第95百分位降水量为阈值,利用Γ分布分段拟合1962年12月-1972年11月的模拟值,构建传递函数,得到1991年12月-2001年11月的订正值。结果表明:全国... 应用概率调整法订正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在SRES A1B情景下模拟的各季节全国日降水量。以第95百分位降水量为阈值,利用Γ分布分段拟合1962年12月-1972年11月的模拟值,构建传递函数,得到1991年12月-2001年11月的订正值。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日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模拟改善明显,偏差百分率高于100%的格点比例从23.5%降低到1.0%;对各地区平均降水月循环的模拟结果改善,冷季降水较暖季更接近观测,提高拟合优度是改进订正方法的关键;多数地区连续干日数、连续5 d最大降水量及极端降水贡献率的空间强度、概率分布与空间相关性的订正效果显著。总体来说,该方法对模拟中国区域降水的平均态与极端降水均有明显改善,有助于气候评估工作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正 分段拟合 传递函数 极端降水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上游区域GPM IMERG卫星降水数据应用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文种 黄对 +2 位作者 刘宏伟 马涛 王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为系统评估GPM IMERG V05B卫星降水产品在淮河息县以上流域的应用,以流域内9个地面站实测雨量数据作为参考,应用统计指标、分类指标及极端降水指标,对2015~2017年GPM IMERG产品分别评价分析了日、月、年尺度上统计指标与分类指标,评估... 为系统评估GPM IMERG V05B卫星降水产品在淮河息县以上流域的应用,以流域内9个地面站实测雨量数据作为参考,应用统计指标、分类指标及极端降水指标,对2015~2017年GPM IMERG产品分别评价分析了日、月、年尺度上统计指标与分类指标,评估了不同雨强、极端降水探测性能。结果表明,GPM IMERG卫星降水产品与地面监测数据在日、月尺度的降水监测值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总体呈高估现象,日尺度探测率高于0.8,但错报率、汉森和凯普斯得分不理想,月尺度上在8、9月份存在低估,年雨量误差10.0%~23.8%;GPM IMERG对小雨综合探测性能强,但错报率较高,对中雨探测精度较高;极端降水事件探测能力表现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M IMERG 卫星降水 统计指标 分类指标 极端降水指标 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极端气候下降雨侵蚀力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夏正兵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19,共4页
研究极端降水事件下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对深入认知流域水灾害空间分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河流域及周边9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逐日降水数据,选取Rx5d和PRCPTOT两个极端降水指标分析降雨侵蚀力四季时空分布特征... 研究极端降水事件下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对深入认知流域水灾害空间分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河流域及周边9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逐日降水数据,选取Rx5d和PRCPTOT两个极端降水指标分析降雨侵蚀力四季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了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同一区域降雨侵蚀力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年际波动最明显,冬季呈较平稳状态。Rx5d指标和PRCPTOT指标下降雨侵蚀力之间差异显著,Rx5d极端指标对降雨侵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黄河流域区域之间降雨侵蚀力差异显著,黄河下游发生严重降雨侵蚀,冬季黄河上游及内流区基本不发生降雨侵蚀。Rx5d和PRCPTOT指标下区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PRCPTOT指标下区域相关性更好;夏季区域Ⅶ、区域Ⅷ与其他区域相关性很差,冬季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Ⅳ之间的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极端降水指标 降雨侵蚀力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