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213集合预报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及温度预报应用试验 被引量:35
1
作者 夏凡 陈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92-1501,共10页
本文基于中国T213集合预报系统资料,借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极端天气预报指数的数学处理方案,在分析T21 3模式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T213集合预报系统极端天气预报指数的数学处理方法,建立了适合T213集合预报模式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 本文基于中国T213集合预报系统资料,借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极端天气预报指数的数学处理方案,在分析T21 3模式数据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T213集合预报系统极端天气预报指数的数学处理方法,建立了适合T213集合预报模式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并利用该指数对2008年1月极端低温天气进行了预报试验和评估检验,分析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生成方法对极端天气预报指数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确定了利用T213集合预报系统所有预报成员生成的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计算极端天气预报指数;(2)利用TS评分确定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发布极端低温预警信号的阈值为-0.3并进行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对极端低温天气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可提前3~5天发出极端低温预警信号。利用相对作用特征曲线对极端天气预报指数识别极端天气的技巧进行评估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基于T213集合预报生成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对极端低温的预报存在正的识别技巧,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识别技巧逐渐降低。(3)评估不同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对极端天气预报指数识别极端低温天气技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的模式数据误差一致性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13集合预报 极端天气预报指数 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 极端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极端气候指数对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的贡献
2
作者 郝成元 曾秋强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3,154,共10页
[目的]为深入了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秦巴山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方法]以秦巴山区为例证区,使用1960—2023年161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与2001—2020年MOD17A3数据集,应用拟合回归、岭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二者时空演变和量化极端气候指数... [目的]为深入了解极端气候事件对秦巴山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方法]以秦巴山区为例证区,使用1960—2023年161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与2001—2020年MOD17A3数据集,应用拟合回归、岭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二者时空演变和量化极端气候指数对NPP变化趋势的贡献量。[结果]1)研究区NPP总体发展向好,年平均增长率为5.02 g/(m^(2)·a)(以C计)。2)1960—2023年秦巴山区极端暖事件显著增加,极端冷事件显著减少,而极端降水事件变化不明显。3)冷日持续日数、冰冻日数、冷夜日数、持续干期、中雨日数、大雨日数及热夜日数的变化对NPP变化趋势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冷夜日数贡献量最大;5日最大降水量的变化对NPP变化趋势产生消极影响。[结论]研究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巴山区陆地生态保育及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提供数据或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岭回归分析 NPP 极端气温指数 极端降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及其对输沙量影响
3
作者 康子晗 莫淑红 +2 位作者 王晶晶 蒋凯鑫 姜宇博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目的]为探究湘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变化及其对输沙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湘江流域1965—2018年及其周边13个气象站的日降水数据,采用RClimDex模型进行选取并计算7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线性拟合法和5 a滑动平均法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趋势分... [目的]为探究湘江流域极端降水的变化及其对输沙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湘江流域1965—2018年及其周边13个气象站的日降水数据,采用RClimDex模型进行选取并计算7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线性拟合法和5 a滑动平均法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趋势分析,辅助计算各指数Cv值、Spearman相关系数和Kendall相关系数。时间特征从指数线性变化与5 a滑动平均过程线初步观察,使用M-K突变检验法、Lee-Heghinian检验法和有序聚类法对湘江流域年平均输沙量进行突变检验。双累积曲线定量分析极端降水指数对该时段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 1)流域各极端降水指标54 a年际变化趋势除CWD(连续有雨日数)外均表现为增加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历时延长,降水量与降水强度显著增加。2)各降水指数的空间分布情况与地形特点基本一致,均呈流域西南部向东北部逐渐增加趋势,7个指数均在南岳站出现最大值。3)流域输沙量在1984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1985—1997年,极端降水量指标R99P(极强降水量)对流域输沙量减少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10.5%;1998—2018年,极端降水量指标R95P(强降水量)对输沙量的减少有所改变,贡献率为18.1%,但整个变化期内各极端降水指数对输沙量减少的影响均<20%。[结论]极端降水对流域输沙量的减少产生一定影响,但人类活动仍是导致输沙量减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流域 极端降水指数 RClimDex模型 输沙量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模式下黄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雨 张国栋 +1 位作者 尹昌燕 张雪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2,共6页
以气候变化敏感区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再现和预估流域内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Delta降尺度以及多指标评价方法建立CMIP6气候模式数据集,选取12个极端降水指数研究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历史(1980—201... 以气候变化敏感区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再现和预估流域内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Delta降尺度以及多指标评价方法建立CMIP6气候模式数据集,选取12个极端降水指数研究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历史(1980—2014年)及SSP126、SSP245、SSP585情景下未来(2022—2100年)除连续干日数(CDD)外的11个极端降水指数多年均值的空间格局相似,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南北向变化率比东西向的大。年际上,11个极端降水指数均呈现不显著的波动性上升趋势。整体上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气候模式 极端降水指数 气候情景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1年郑州市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鞠俊彦 刘俊国 +2 位作者 张晓雷 户东东 李正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49,共5页
基于郑州市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21年逐日降水数据,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分析郑州市多年降水的时变特征,使用RClimDex模型计算郑州市近61年的极端降水指数,采用变异范围法(RVA)对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 基于郑州市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21年逐日降水数据,利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SMD)方法分析郑州市多年降水的时变特征,使用RClimDex模型计算郑州市近61年的极端降水指数,采用变异范围法(RVA)对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通过复Morlet小波变换方法相互验证,采用反距离加权解释降水指标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郑州市的8项极端降水指数在近61年来有7项呈小幅上升趋势,持续干燥指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其中最大5 d降水量的增幅最大,为4.16 mm/10a;郑州市极端降水指数大部分呈低度改变,持续干燥指数、极端降水量和最大1 d降水量呈中度改变;在空间分布上,持续干燥指数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基本呈现北部低南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不仅阐明了郑州市近61年极端降水指数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还可为郑州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RClimDex模型 极端降水指数 时空变化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 a大汶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6
作者 惠莉 王坤 +5 位作者 王希 徐晶 徐征和 回佩晨 刘博文 张而弛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为了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大汶河流域的极端降水特征,减轻极端降水对区域经济等的不良影响,基于大汶河流域6个国家气象站点的1970—2019年逐日降水数据,选取10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线性趋势、5 a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 为了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大汶河流域的极端降水特征,减轻极端降水对区域经济等的不良影响,基于大汶河流域6个国家气象站点的1970—2019年逐日降水数据,选取10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线性趋势、5 a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反距离加权插值等方法,研究大汶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汶河流域近50 a年降水量、中雨日数、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增加趋势不显著,年降水强度、最长连续无水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1 d最大降水量、3 d最大降水量、极端降水总量、大雨日数及暴雨日数5个指数呈不显著下降趋势;突变发生年份在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以来较为集中,各指数周期变化稍有差异,除最长连续无水日数外,其余指标均有2个主周期,周期振荡较强烈;各指标年际均值的空间总体分布呈由东到西条带状或以某站点为核心辐射状分布,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年降水强度、极端降水总量、最长连续无水日数3个指数在整个流域范围均呈下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分布特征 极端降水指数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大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极端降水非平稳拟合及致灾效应分析
7
作者 高斌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目的】近年来,变化环境下出现的极端降水事件日益频繁,传统频率分析中的平稳性假设逐渐受到质疑。因此需要对流域极端降水的非平稳特征进行合理分析,有助于动态评估暴雨风险、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方法】基于GAMLSS模型对长江上... 【目的】近年来,变化环境下出现的极端降水事件日益频繁,传统频率分析中的平稳性假设逐渐受到质疑。因此需要对流域极端降水的非平稳特征进行合理分析,有助于动态评估暴雨风险、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方法】基于GAMLSS模型对长江上游流域82个气象站点的极端降水频率指数和强度指数,建立了以时间为解释变量的时变分布模型,然后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了极端降水频率指数和强度指数序列的变化趋势,对长江上游流域的极端降水致灾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流域多数站点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非平稳性特征。其中,中雨日数R10、总降雨量PRCPTOT具有非平稳特征的站点达到了70%以上,大雨日数R25、强降水量R95P、极端日降水量RX1day具有非平稳特征的站点达到了40%以上,极强降水量R99p具有非平稳特征的站点约占13%;(2)GAMLSS最佳模型中极端降水频率、强度指数的分布参数序列呈显著增加趋势的站点比例分别为20/82、36/82。【结论】宜宾至宜昌段的中上游地区极端降水的频率在未来会增大;长江上游的中部地区极端降水的强度在未来会增大;金沙江石鼓以下和岷沱江流域的中下游交界地区极端降水的频率和强度在未来均会增大。相对于简单的趋势分析,时变分布模型可以更加详细地诊断序列的非一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极端降水指数 非平稳 致灾效应 洪水 时空变化 降雨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黄河中上游极端降水指数数据集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超冰 贺山峰 +2 位作者 李铮 邱兰兰 冯爱青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172-184,共13页
黄河中上游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的关键区,极端降水事件导致该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研发极端降水数据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61-2020年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经数据筛选、质量检测和异... 黄河中上游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的关键区,极端降水事件导致该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研发极端降水数据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61-2020年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经数据筛选、质量检测和异常值剔除,选取并计算了10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时段、分区域统计得到黄河中上游地区极端降水指数数据集。经过单位转换、剔除数据缺失站点、插补缺失值等质量控制以及在时间序列和空间格局上的数据验证,数据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数据集可用于分析黄河中上游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也可为评估该地区水资源安全及旱涝灾害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气象站点 1961-2020年 黄河中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合预报的中国极端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55
9
作者 刘琳 陈静 +2 位作者 程龙 林春泽 吴志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3-866,共14页
极端强降水天气属于小概率事件,其发生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预报难度很大。根据Anderson-Darling检验原理研究基于集合预报资料的极端强降水天气预报方法,利用2007—2010年中国T213集合预报资料和2001—2010年6—8月中国降水观测资料,... 极端强降水天气属于小概率事件,其发生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预报难度很大。根据Anderson-Darling检验原理研究基于集合预报资料的极端强降水天气预报方法,利用2007—2010年中国T213集合预报资料和2001—2010年6—8月中国降水观测资料,分析观测与集合预报累积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的特征,建立基于集合预报与模式历史预报累积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连续差异的数学模型——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EPFI),并对2011年7月中国极端强降水天气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可以充分利用集合降水累积概率密度分布的尾端信息,为极端强降水提供科学合理的预报,基于中国气象局(CMA)T213集合预报的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可提前3—7 d发出极端强降水预警信号,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预报技巧逐渐降低。研究还表明,模式气候累积概率分布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极端强降水天气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集合预报 极端降水天气预报指数 模式气候累积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水极端预报指数的福建台风极端降水预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官晓军 潘宁 +2 位作者 黄待静 王琦 李玲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4-427,共14页
应用1961-2017年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日降水观测资料和2015年8月-2017年12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系统降水极端预报指数(EFI)数据,根据百分位法定义台风影响期间福建省各站点的台风极... 应用1961-2017年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日降水观测资料和2015年8月-2017年12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集合预报系统降水极端预报指数(EFI)数据,根据百分位法定义台风影响期间福建省各站点的台风极端降水阈值,采用最小阈值法剔除台风极端降水时EFI箱线图中的异常值,保留最小值作为台风极端降水EFI阈值,建立基于EFI阈值的台风极端降水预报方法。用该方法分别对2015年8月-2017年12月和2018年登陆或影响福建台风进行台风极端降水回报和预报试验,采用TS、空报率、漏报率对回报和预报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福建台风极端降水阈值由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其中中北部沿海地区的阈值最大;台风日降水量与日降水EFI预报、台风极端降水时的日降水量与日降水EFI预报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日降水EFI预报的箱线图差异指数(Ibd)也表明EFI可以较好地区分台风极端降水和非极端降水;预报试验20时(北京时)起报时效12-36、36-60、60-84和84-108 h的台风极端降水预报TS分别达到0.26、0.22、0.20和0.19,总体上略优于回报试验;台风极端降水越显著,台风极端降水预报效果越好,回报和预报都存在的不足是空报率高,主要出现在台风极端降水不明显的个例中。降水EFI预报对台风极端降水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基于降水EFI阈值的台风极端降水预报产品可在业务中作为台风极端降水预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预报方法 极端预报指数(EFI)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极端降水指数对2016年夏季华东地区极端降水预报的检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兴苗 李丽平 +2 位作者 刘璞 朱杰 李芬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3-700,共8页
选取2016年6-8月华东地区降水资料,在分析检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极端天气指数(EFI)与ECMWF降水预报效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EFI的极端降水指数来改进ECMWF高分辨率模式降水预报的方法.结果表明,华东地区6-8月极端降水主要发生... 选取2016年6-8月华东地区降水资料,在分析检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极端天气指数(EFI)与ECMWF降水预报效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EFI的极端降水指数来改进ECMWF高分辨率模式降水预报的方法.结果表明,华东地区6-8月极端降水主要发生在华东沿海和华东中西部地区,在6月份开始增大,6月底达到最大,后又减小,但最大值略有不同,在7月底至8月初达到一个更高的峰值,随后缓慢下降.EFI极端降水指数对2016年6-8月华东地区的历史极端降水95%和99%分位值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历史极端降水最大值的预报能力相对较差.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预报效果也随之降低.EFI极端降水指数对极端降水预报的ETS评分整体高于ECMWF高分辨率模式降水,并对极端降水最大值也有一定的预报能力.用EFI极端降水指数改进的ECMWF高分辨率模式降水,对华东地区95%和99%分位值极端降水的预报准确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指数 ECMWF高分辨率模式降水 极端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MWF集合预报的极端天气预报产品应用和检验 被引量:31
12
作者 董全 代刊 +1 位作者 陶亦为 周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5-1109,共15页
通过个例总结和大样本分析的方法,本文分析和总结了ECMWF集合预报系统(EPS)中的极端温度和降水预报产品。以上产品主要为08—08时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四个要素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extreme forecast index,EFI)和SOT(... 通过个例总结和大样本分析的方法,本文分析和总结了ECMWF集合预报系统(EPS)中的极端温度和降水预报产品。以上产品主要为08—08时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四个要素的极端天气预报指数(extreme forecast index,EFI)和SOT("shift of tail"index)。研究显示,气温EFI和SOT预报效果接近,降水SOT优于EFI。运用过去3年的资料,以TS评分最大为标准,分别确定了不同时效、不同百分位的极端高低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在我国的预报阈值,及其对应的各检验参数。对于1%(99%)百分位的极端低温(高温)事件,平均气温EFI和SOT的阈值分别在-0.85(0.75)和0.38(0),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阈值与平均气温的阈值接近。对于95%和99%的极端强降水事件,EFI的阈值分别在0.45和0.7左右,SOT的阈值分别在-0.6和0.4左右。整体上呈现时效越长阈值越小,预报效果越差;事件越极端,阈值越大的特点。且此时的bias接近或略大于1,表明预报的发生频率与实况比较接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气温EFI和SOT的预报效果和阈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预报较好,阈值较大,冬季预报较差,阈值较小。降水的季节差异不明显。EFI和SOT的预报效果和阈值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不同的产品空间分布差异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极端天气 极端天气预报指数(EFI) SOT(“shift of tail”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里兰卡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尤立 齐天杰 胡春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52-5161,共10页
斯里兰卡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极端降水对当地社会经济威胁较大,极易引发灾害。选取当地10个气象站2008—202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基于RClimDex模型计算斯里兰卡6个极端降水指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Morlet小波分析... 斯里兰卡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极端降水对当地社会经济威胁较大,极易引发灾害。选取当地10个气象站2008—202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基于RClimDex模型计算斯里兰卡6个极端降水指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Morlet小波分析和重标极差法(R/S分析)等,分析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数在时间分布上,除持续干旱指数(CDD)呈减少趋势外,其他各指数均为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空间差异表现为北部沿海平原地带的极端降水强度高于南部沿海平原,拉特纳普勒市以西地区为斯里兰卡降水事件的多发区;极端降水指数周期性明显,绝大多数极端降水指数以6~7 a为第一主周期。R/S分析表明当地极端降水事件未来持续可能性较大。研究成果可为斯里兰卡极端气候预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工作等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斯里兰卡 时空演变 经验正交函数(EOF) 小波分析 HUR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7-8月黄河中游强降水极端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春贵 王国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932,共14页
采用国家和省级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地形高程数据等,详细分析了2022年7-8月黄河中游持续强降水过程的极端性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黄河中游共出现11轮强降水... 采用国家和省级气象站降水观测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信息中心地形高程数据等,详细分析了2022年7-8月黄河中游持续强降水过程的极端性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黄河中游共出现11轮强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降水时间间隔短、强降水落区重叠性高等特点;18个站点累计降水量的标准化距平超过2.5,多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雨强超过50 mm·h^(-1),表现出显著极端性特征,且8月降水的极端性强于7月;强降水雨带分布和黄河中游地形特征密切相关。(2)7-8月亚洲中高纬度贝湖附近高度场标准化距平达-2.5~-1.5(8月超过-3.5),低槽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强;强降水过程中副高西脊点呈西进状态,7月副高脊线和北界南北摆幅较大,副高的每一次南北摆动与来自贝湖的冷空气结合,引发一次次强降水过程;8月副高脊线和北界缓慢南退,摆幅较小,持续性强降水形成于副高边缘。(3)8月水汽输送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整层水汽通量积分标准化距平达2.5以上,PWAT维持40~60 mm,其标准化距平在内蒙古南部和晋陕区间北部均为2.5~3.5,局部3.5以上,水汽条件明显强于7月。(4)黄河中游上空存在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中低层36°N以北形成锋生,北部整层出现上升运动,垂直速度标准化距平达-2.5~-0.5,异常偏强,与强降水落区对应。(5)8月锋生函数分析表明,黄河中游北部降水发生前及发生时均有锋生,锋生值增减与降水强弱变化趋势一致;变形项对总锋生贡献大,倾斜项对总锋消贡献大;降水强度大的过程,锋生伸展高度较高,强度小的过程锋生高度较低,锋生值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极端降水 环流异常 副热带高压指数 锋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IPCC AR4模式对中国地区极端降水指数模拟能力的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被引量:141
15
作者 江志红 陈威霖 +1 位作者 宋洁 王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利用中国区域550个站点1961-2000年日降水量资料,考察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7个新一代全球模式及多模式集合对现代气候情景下(20C3M)5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模拟能力,同时进行中国区域未来不同排放情形下极端... 利用中国区域550个站点1961-2000年日降水量资料,考察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7个新一代全球模式及多模式集合对现代气候情景下(20C3M)5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模拟能力,同时进行中国区域未来不同排放情形下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预估,结果表明:最新全球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极端降水指数气候场的空间分布及其中国区域的线性趋势,且模式集合模拟能力优于大部分单个模式,但在青藏高原东侧、高原南部存在虚假的极端降水高值区,模拟的东部季风区的极端降水强度系统性偏低,区域平均序列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也较低。中国地区21世纪与降水有关的事件都有趋于极端化的趋势,极端降水强度可能增强,干旱也将加重,且变化幅度与排放强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IPCCAR4 模拟评估 情景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降水指数在新疆极端干旱事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石彦军 任余龙 +3 位作者 李耀辉 王式功 赵艳霞 王劲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3-528,共6页
利用1961-2008年新疆49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计算相应标准化降水指数(SP I),利用RPCA模态分析的方法研究新疆极端干旱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8年新疆极端干旱面积率总体处于减小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前极端干旱面积率较大,基本在... 利用1961-2008年新疆49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量计算相应标准化降水指数(SP I),利用RPCA模态分析的方法研究新疆极端干旱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961-2008年新疆极端干旱面积率总体处于减小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前极端干旱面积率较大,基本在20%以上;80年代后在10%左右;2000年后极端干旱面积率有增加的趋势;M-K突变检验表明,极端干旱突变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疆北部是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利用主成分旋转法可将新疆极端干旱分为3个区域:北疆区(代表站为石河子观测站)、南疆区(代表站为柯坪观测站)和东疆区(代表站为七角井观测站).依据极端干旱年的定义,1961-2008年新疆极端干旱年份分别是1962-1965,1967-1968,1973-1979,1982,1984-1985,1991,1995和1997年,其中强极端干旱年分别是1962,1974-1975和1997年,相应年份极端干旱的站数远远超过该时段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极端干旱 极端干旱面积率 极端干旱频率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近50a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翠平 陈岩 +1 位作者 王卫光 郜志云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根据黄河流域80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利用Rclim Dex软件选用了10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数在年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数中除了Rx5DAY... 根据黄河流域80个气象站1957—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利用Rclim Dex软件选用了10个极端降水指数,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极端降水指数在年和季节尺度上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指数中除了Rx5DAY呈显著下降趋势、SDII呈上升趋势外,其他8个指数均呈非显著下降趋势;从极端气候指数的四季变化来看,Rx1DAY和Rx5DAY在夏、秋季的空间分布相似,且数值大于春、冬季的;黄河流域降水量呈逐年减小趋势,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存在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极端降水指数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10个主要极端天气气候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正洪 向华 高荣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1期22-28,共7页
根据武汉市1951—2007年逐日气温、降水量计算分析了10个极端天气气候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个气温指数中,年及四季高、低温阈值均为上升趋势,并造成最长热浪天数的延长和霜冻日数的减少;低温阈值升速明显快于高温阈值,高温阈值... 根据武汉市1951—2007年逐日气温、降水量计算分析了10个极端天气气候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个气温指数中,年及四季高、低温阈值均为上升趋势,并造成最长热浪天数的延长和霜冻日数的减少;低温阈值升速明显快于高温阈值,高温阈值仅在春季变化显著,最长热浪天数仅在冬季变化显著;低温阈值则为极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年和冬季,造成"热春"、"暖冬"频繁;暖夜、闷热、傍晚至夜间的强对流等显著增多,暖日、高温热浪增加,霜冻日大幅减少。2)6个极端降水指数以增趋势为主,其中强降水阈值、比例、日数以及最大5日降水量在冬季增趋势最明显,仅夏季强降水阈值、比例略有减小,冬季日降水强度的增大趋势、夏季持续干期的缩短趋势显著性水平分别可达0.1、0.01。3)一些气温指数在1980—1990年代发生突变,而降水指数未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气温 降水 极端天气气候指数 趋势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来山东省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胜利 巩在武 石振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利用山东省117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根据选取的9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析了区域内各极端降水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极端降水指数与总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时段(1961—2013年)中一日最大降... 利用山东省117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根据选取的9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析了区域内各极端降水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各极端降水指数与总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时段(1961—2013年)中一日最大降水量(RX1d)、最大连续五日降水量(RX5d)、降水强度(SDⅡ)、最长连续无雨日数(CDD)增大趋势不明显,其他各指数均有减小趋势,短时段(1991—2013年)除RX1d,CDD呈减小趋势,其他各指数均有增大趋势。不同地区两时段各极端降水指数变化趋势并不相同,短时段变幅更大同时变化显著的站点更多。除CDD和总降水量有近三分之一的站点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外,其他指数和总降水量多为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降水指数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流域极端降水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宋佳佳 薛联青 +2 位作者 刘晓群 李永坤 张竞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19,共3页
基于洞庭湖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洞庭湖流域四种极端降水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四种极端降水指数在洞庭湖流域不同测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 基于洞庭湖流域17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洞庭湖流域四种极端降水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四种极端降水指数在洞庭湖流域不同测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均不显著,基本上未通过置信水平检验,非常湿天、极端湿天在西北和东南方向的各测站均表现为上升趋势,雨日数在位于北部的部分测站表现为上升趋势,日最大降水量在大部分测站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各指数突变年主要集中于20世纪后期,2001年后明显减少,表现突变减少年的测站数量明显多于表现突变增加年的测站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Mann-Kendall检验法 滑动t检验法 变化特征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