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南县极端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优化对策
1
作者 丁慧敏 李璐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128-130,共3页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影响。思南县的农业生产在高温干旱、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下面临严峻挑战。高温干旱不仅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缩短了农作物生长周期,还提高了病虫害风险,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显著影响。思南县的农业生产在高温干旱、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下面临严峻挑战。高温干旱不仅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缩短了农作物生长周期,还提高了病虫害风险,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此外,强降雨和洪涝灾害会破坏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抗逆品种与技术、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发展设施农业与立体农业等措施,助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变化 农业生产 思南县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土地利用变化和降雨类型影响下洪水特征响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梁霄 许继良 +2 位作者 许月萍 周焕 刘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降低洪涝灾害影响、提高对洪水灾害的防御能力,评估极端土地利用变化和降雨类型对洪水特征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DHSVM对浙江省汤浦水库上游流域20场洪水进行入库洪水建模,并采用模糊决策树法将洪水划分为快... 为降低洪涝灾害影响、提高对洪水灾害的防御能力,评估极端土地利用变化和降雨类型对洪水特征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分布式水文-土壤-植被模型DHSVM对浙江省汤浦水库上游流域20场洪水进行入库洪水建模,并采用模糊决策树法将洪水划分为快速洪水、短历时降雨洪水和长历时降雨洪水3种类型,研究极端土地利用和降雨类型对各类型洪水的特征指标影响。结果表明:DHSVM模型模拟效果较好,率定期和验证期各场次洪水纳什效率系数均值大于0.7。受区域内耕地面积影响,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对洪峰和洪量的消减作用皆小于2%。快速洪水的洪峰对下垫面变化最敏感,在退林还耕和城市扩张的极端土地利用变化下其洪峰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87%和60.88%。下垫面变化对长历时降雨洪水的洪量影响最大,在退林还耕和城市扩张情境下其洪量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48%和20.70%。城市扩张情景使得峰现时间平均提前2.10 h,降雨类型改变使得快速-短历时洪水开始时间平均延迟3.63 h,洪峰减小34.73%;短历时-快速洪水开始时间平均提前7.11 h,洪峰增大2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土地利用变化 雨型 DHSVM模型 洪水分类 洪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6模式数据的京津冀山区未来极端降水频率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洁 蒿萌 +6 位作者 葛慧 梁峰铭 林诚杰 季静静 谈松林 解文娟 刘淼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基于偏差校正后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多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选取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3 h降水数据,探究京津冀山区未来极端降水频率值及其相对变化速率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校正后的模式模拟降水与观测数据差异较小... 基于偏差校正后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多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选取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3 h降水数据,探究京津冀山区未来极端降水频率值及其相对变化速率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校正后的模式模拟降水与观测数据差异较小,能很好地模拟出未来降水的时空分布变化。相对于历史,多个模式未来不同情景下降水频率值的增速明显,极端降水增多,且超半数模式各情景的增长率处于0%~15%。其中,I区的降水频率值最高,可达162.53 mm,增长率最大约为37%,Ⅱ区和Ⅳ区的降水频率值接近,Ⅲ区的降水频率变化缓慢。空间上,研究区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等地区的增长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3 h短历时降水 极端降水频率变化 山洪灾害 京津冀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极端异常变化与东亚冬季风 被引量:164
4
作者 武炳义 黄荣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1-651,共11页
依据资料分析发现,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范围呈反向变化关系,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异常偏高( 低) 时期,30 ~50oN 的亚洲大陆中部气压显著偏低( 高) ,致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减弱( 增强) ... 依据资料分析发现,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范围呈反向变化关系,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异常偏高( 低) 时期,30 ~50oN 的亚洲大陆中部气压显著偏低( 高) ,致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减弱( 增强) 以及亚洲大陆北部气温显著偏高( 低)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范围异常变化对北大西洋涛动没有显著的影响,其对北半球海平面气压、850 hPa 温度的影响也明显要弱于北大西洋涛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涛动 西伯利亚高压 极端变化 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a河龙区间极端气温变化及其与主要大气海洋环流模式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文浩 黄艳平 +2 位作者 李文栋 付金霞 李志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37,共14页
为了为了解河龙区间极端气温事件趋势变化和时空格局,基于河龙区间1960—2019年12个气象站点的14个极端气温指数,分析了河龙区间近60 a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小波相干分析剖析了14个极端气温指数和主要大气海洋环流模式(AO、WP... 为了为了解河龙区间极端气温事件趋势变化和时空格局,基于河龙区间1960—2019年12个气象站点的14个极端气温指数,分析了河龙区间近60 a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小波相干分析剖析了14个极端气温指数和主要大气海洋环流模式(AO、WPSHI、EAWSM、APVI、MEI)在时间和频率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个极端气温指数中,SU、TX90P、TN90P、TNx和WSDI呈显著上升趋势,TR、TXx、TXn、TNn呈不显著上升趋势,而FD、ID、TX10P、TN10P、CSDI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960 s或1980 s是冷性指数的高峰期,而2000 s或2010 s是暖性指数的高峰期。河龙区间东部、中部的极端气温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水平较高,西北部呈较低水平。冷指数中,FD、ID、TX10p、TN10p和CSDI与AO呈显著负相关,后4个指数与WPSHI呈显著负相关,ID、TX10P、TN10P与多元MEI指数MEI呈显著负相关,而它们与EAWSM和APVI呈不显著正相关;暖指数中,SU与WPSHI呈显著正相关,TN90p、WSDI与APVI呈显著负相关;极值指数中,TXn与AO呈显著正相关,TNx与APVI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而言,极端气温指数与AO、WPSHI的相关性最为显著,与MEI、APVI的的相关性次之,与EASMI相关性弱。CSDI分别于2002—2013年、1970—2010年间提前于AO和WPSHI,WSDI在1962年左右略滞后于APVI,ID、TX10P和TN10P在2000 s滞后于M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变化 河龙区间 大气海洋环流指数 极端气温 时空变化 水资源 干旱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极端水位变化对温跃层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龚发露 王裕成 +4 位作者 兰佳 罗纯良 罗潋葱 李慧赟 张如枫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0,共8页
为分析千岛湖极端水位变化对温跃层的影响,在水温垂直剖面数据缺测情况下,采用率定后的一维水动力模型DYRESM模拟了不同水位变幅下的温跃层,并设置了极端水位变化情况(情景1)和正常水文条件(情景2)两种情景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湖泊分析程... 为分析千岛湖极端水位变化对温跃层的影响,在水温垂直剖面数据缺测情况下,采用率定后的一维水动力模型DYRESM模拟了不同水位变幅下的温跃层,并设置了极端水位变化情况(情景1)和正常水文条件(情景2)两种情景进行对比分析;基于湖泊分析程序Lake Analyzer计算了两种情景下温跃层表层和底层深度、温跃层厚度和施密特稳定度等。模拟结果表明:情景1水体混合期为2013年11月20日至2014年3月23日,同时段内情景2水体混合期则为2013年12月5日至2014年3月16日;情景1在高水位时,湖体从上到下呈“混合层、温跃层、均温层(30~40 m水层)、温跃层、均温层”的双温跃层结构,同时段内情景2则呈“混合层、温跃层、均温层”的单温跃层结构;情景1与情景2相比,平均水位低2.24 m,施密特稳定度均值低119.19 J/m^(2),可见极端水位变化条件下出现的低水位情况能显著降低水体稳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跃层 极端水位变化 水体稳定度 DYRESM Lake Analyzer 千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档案机构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宗富 李小飞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48,共4页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的极端气候变化给全球档案管理、保护等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威胁。文章介绍极端气候变化给加拿大档案保存环境、基础设施带来的威胁,对加拿大档案机构采取制定气候适应策略、提高档案库房弹性能力、制定灾害规...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的极端气候变化给全球档案管理、保护等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威胁。文章介绍极端气候变化给加拿大档案保存环境、基础设施带来的威胁,对加拿大档案机构采取制定气候适应策略、提高档案库房弹性能力、制定灾害规划等措施深入分析,总结其有益经验和做法,并据此探讨完善我国档案机构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威胁的建议和对策,即统筹开展极端气候适应工作指导、建立跨部门跨行业协作网络、制定可持续更新的灾害规划等,以期对提高我国档案机构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水平等有所借鉴或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变化 档案保护 气候适应 弹性建筑 灾害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保定百年均一化逐日气温序列的建立及其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司鹏 郝立生 +3 位作者 傅宁 王敏 赵煜飞 梁冬坡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7-309,共13页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收集整理的保定气象站1919年以来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数据,首先,通过数据质量控制剔除原始观测资料中因人工观测或记录、仪器故障及数字化人工录入等导致的错误数据;其次,基于天津百年均一化逐日气温数据,利用...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收集整理的保定气象站1919年以来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观测数据,首先,通过数据质量控制剔除原始观测资料中因人工观测或记录、仪器故障及数字化人工录入等导致的错误数据;其次,基于天津百年均一化逐日气温数据,利用标准化序列法对质控后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延长插补;进而通过两种途径建立的年和月尺度参考序列,利用惩罚最大t检验(Penalized Maximal T,PMT)和分位数匹配法(Quantile-Matching, QM),修正了插补后保定气象站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序列中因数据插补、迁站和仪器变更等造成的非均一性影响,由此建立了河北保定1912—2019年均一化最高和最低气温日值序列。分析表明,构建的年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百年尺度的年代际和趋势变化特点与Berkeley Earth-monthly、CRUTS4.03和GHCNV3基本一致,并且与整个京津冀区域相比,很好地反映出保定地区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增暖变化特点。另外,从百年极端温度变化来看,保定地区1912年以来年和季节极端温度也是呈明显的增暖变化,年和秋季极端最低气温(TNn)的增暖趋势分别为0.340℃/(10 a)、0.404℃/(10 a),对应的气温日较差(DTR)分别为-0.118℃/(10 a)、-0.215℃/(10 a)(均通过置信度为95%显著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尺度 日值序列 延长插补 均一化 极端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视角的近55 a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冀钦 杨建平 +2 位作者 陈虹举 贺青山 唐凡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5-764,共10页
基于青藏高原73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从趋势、波动特征和极端事件3个维度,利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全面剖析该地区近55 a气温的趋势变化、波动... 基于青藏高原73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从趋势、波动特征和极端事件3个维度,利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全面剖析该地区近55 a气温的趋势变化、波动变化与极端事件变化.结果表明,时间上,1961-2015年青藏高原气温暖化特征明显,变化速率表现为年内日最高气温<年均气温<年内日最低气温、结冰日数<霜冻日数;突变时间表现为日最低气温<霜冻日数<年均气温<日最高气温<结冰日数.气温变化呈不对称性,最低气温的变化比年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更加敏感.空间上,滇西北地区气温升温迅速,波动快速增强;柴达木盆地、"一江两河"地区、川西高原呈气温缓慢升高-波动快速增强或气温快速升高-波动缓慢增强特征;那曲高原、黄河源区气温升高迅速同时伴随波动减弱,升温趋势稳定.青藏高原不同地区暖化主导因素不同,日最高气温的持续上升是高原东北部气候暖化的主导因素;日最低气温的持续上升对高原南部气候暖化的贡献更明显;而柴达木盆地则受到日最高、最低气温剧烈变化的双重影响.年均气温的变化与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与结冰日数和霜冻日数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年均气温的变化与极端事件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趋势变化 波动变化 极端变化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